專利名稱:三連升梯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一般地涉及梯子。更具體而言,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度
范圍在4m至15m的、室外施工作業用的超高型梯子。
背景技術:
常用梯子在4m以上的通常采用二連伸縮式升降梯,它的優點是可升 降,高度可以調節,收縮后長度小便于搬運。其結構通常有三種-
第一種內層梯柱型材為U型,外層梯柱為山型,內層梯柱在外層梯 柱一個槽內滑動。其特點是結構簡單、內外層滑動不需另加滑道、且易于 制作。缺點是外層梯柱用料多且抗彎截面積大,其強度大大高于內層梯 柱,造成上下二節強度不同,內層梯是薄弱環節,使用中只能以較差的內 梯柱為承重標準。這種結構浪費材料不經濟且梯子強度不足。
第二種內層梯柱與外層梯柱均為C型即槽型,其二組C型梯柱開口 相對安裝,互相咬合,內層梯柱可于外層梯柱內滑動。這種結構內外梯柱 相同,強度一樣,比第一種合理。但其C型結構從材料力學來說仍不合 理,其強度及穩定性不及0型(矩型)梯柱,另需配一組滑道。
第三種內層梯柱與外層梯柱均為矩型,這種梯柱結構最節省材料,
強度及穩定性均比c型高,缺點是梯柱本身不能相互咬后形成滑道,需另
外配上下二組滑道。
以上三種結構的二連升梯子它們的缺陷是
1. 由于它們最多收縮一半,對特別是超高的梯子,仍不便于搬運,尤 其是在城市內無法用小型車運送。
2. 結構也不盡合理,無法兼顧梯子強度與梯柱滑動結構二者的關系
實用新型內容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公開了一種三連升梯子,包括內層 梯、中層梯、外層梯,滑塊,升降滑輪裝置,卡具裝置,其中內層梯由二 根內層梯柱和數根橫撐組成,中層梯由二根中層梯柱和數根橫撐組成,外 層梯由二根外層梯柱和數根橫撐組成,內層梯最窄,內層梯在中層梯內, 中層梯在外層梯內,外層梯最寬,內層梯柱與中層梯柱咬合,中層梯柱與 外層梯柱咬合,依次序形成子母狀;在內層梯柱與中層梯柱、中層梯柱與外層梯柱的咬合面上,上下各裝有一滑塊;在內層梯與中層梯之間、中層 梯與外層梯之間各設有一組滑輪裝置;在內層梯柱下方內側、中層梯柱下 方內側各裝有一對卡具。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方面,公開了一種二連升梯子,所述二連升 梯子是通過去掉上述三連升梯子的中層梯而使其內層梯與外層梯咬合而得 到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方面,公開了一種四連升梯子,所述四連升 梯子是通過在上述三連升梯子的中層梯與外層梯間再加一中層梯以形成 '內層梯-中層梯-中層梯-外層梯'組合而得到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個方面,公開了一種無滑塊的三連升梯子,該 無滑塊的三連升梯子是通過將上述有滑塊的三連升梯子的所有滑塊去掉同 時將該有滑塊的三連升梯子的內層梯柱、中層梯柱、外層梯柱各自懸邊向 各自矩型中心平移而得到的。本方案的梯子是三節升降式,以繩子滑輪操作上升或下降,并有特制 卡具鎖定所需的高度。本方案的梯子分為內層梯、中層梯和外層梯。每層由二根梯柱和數根 橫撐組成,橫撐以相等的間距穿入梯柱內與梯柱鉚接。二根內層梯柱與數 根橫撐組成內層梯,二根中層梯柱與數根橫撐組成中層梯,兩根外層梯柱 與數根橫撐組成外層梯,每層都是一單梯。內層梯最窄套在中層梯內,中 層梯套在外層梯內,外層梯最寬,依次序形成子母狀。使用時外層梯在最 下,中層梯居中,內層梯在最上端。收縮后三層高度基本一致。拉升梯子 時內層先升起,內層與中層以滑輪和繩子連接,拉動繩子內層依托中層升 起,內層梯下端裝有一卡具,可選定拉升高度后與中層梯固定;中層與外層亦以另一組滑輪和繩子連接,拉動繩子中層依托外層升起,中層梯下端 亦裝有一卡具,亦可選定拉升高度后與外層梯固定。為了實現上述三層結構、本實用新型對梯柱型材斷面做了改進,以往 的型材斷面是矩型,以矩型作為主體結構,在矩型結構上作出演變。內層 與外層梯柱型材相同,在矩型斷面的其中一個長邊向外增加一懸邊,懸邊 與矩型的長邊垂直。中層梯柱型材是在矩型的兩個長邊分別向外增加一個 懸邊,懸邊與矩型的長邊垂直,二個懸邊分別位于矩型兩側, 一左一右且 一上一下。兩種梯柱型材斷面的矩型尺寸相同,懸邊長度相同。本方案梯 柱型材力學結構合理,強度高穩定性好,且不需另配滑道。用上述梯柱組裝梯子的方法是內層梯柱的懸邊向外、與中層梯柱的 一個向內的懸邊相對形成咬合,使內層和中層相對滑動時互不能脫離對 方;外層梯柱的懸邊向內、與中層梯柱的一個向外的懸邊相對形成咬合, 使中層和外層相對滑動時亦互不能脫離對方。這樣中層梯柱的二個懸邊分 別與內外梯柱懸邊相對咬合,內中外三層連成整體,內層、中層、外層可 以順梯子的縱向滑動,滑動時不會脫出整體。本實用新型涉及滑動方案的另一結構在每對梯柱懸邊組成的滑道、 上下各安裝一塊塑料制的長方型的滑塊。滑塊的安裝位置為內層梯柱的 滑塊裝在梯柱下邊,位于懸邊與矩型長邊組成的角內;中層梯柱的滑道有 二個, 一個在中層梯柱上邊,位于向內的懸邊與矩型長邊組成的角內,另 一個在中層梯柱下邊,位于向外的懸邊與矩型長邊組成的角內;外層梯柱 的滑道在梯柱上邊,位于懸邊與矩型長邊組成的角內。安裝滑塊的目的 是當滑動時,每對梯柱的懸邊不直接摩擦,而是分別與裝在對面梯柱上 的滑塊摩擦,這種結構摩擦面減小,從而使梯子上升或下降省力;縮小各 層梯子間的滑動間隙。另一種結構為不使用滑塊,每對懸邊直接接觸滑動,只是摩擦面 大,拉動時比上述有滑塊的結構費力。本實用新型三連升梯子的升降由二組滑輪實現。第一組滑輪安裝在內 層梯與中層梯上,在內層梯最低橫撐上裝動滑輪,在中層梯最高橫撐上裝 定滑輪,繩子一端固定在內層梯最高橫撐上然后分別穿過動滑輪和定滑撐上然后分別穿過動滑輪和定滑輪,拉動繩子的另一端可使中層梯上升, 松開繩子梯子因自重自動下降。本實用新型三連升梯子上升時由特制卡具鎖定所需所高度。在內層梯 一對梯柱的中下處內側相同高度的位置各安裝一對卡具,同樣在中層梯一 對梯柱的中下處內側相同高度的位置亦各安裝一對卡具。拉動繩子使內層 梯上升,選定高度后安裝在內層梯柱上的卡具可將內層梯固定。拉動另一 根繩子使中層梯上升,到達所需高度后安裝在中層梯柱上的卡具可將中層 梯固定。每個卡具由一個卡子和一個拔舌組成。卡子是一長型的鑄鋁件,卡子 上方設有一中心孔,與內層梯柱、中層梯柱上一對應孔以鐵鉚釘鉸接,該鉚釘稱卡子轉軸,卡子可以該轉軸為中心轉動;卡子上設有一以中心孔為 圓心的扇型槽,內層梯柱、中層梯柱內側裝有限位鉚釘,限位鉚釘一端被 扇型槽包含,卡子繞卡子轉軸轉動角度的兩個極限位置就是扇型槽區域兩 端觸及限位鉚釘時的位置;卡子上另有一凸釘,稱卡子凸釘,卡子凸釘與 中心孔、扇型槽三者位于卡子上部呈三角形分布;將卡子拉簧一端套在卡 子凸釘上另一端套在限位鉚釘上,卡子受外力作用繞中心轉動從一端到另 一端,當外力解除時卡子在卡子拉簧作用下反向轉回起始端;卡子的下端 有向外凸出部分稱卡子凸沿,在鎖定時卡子下端可以頂住鄰近外層梯的橫 撐。平時卡子在拉簧的作用下,扇型槽的一端頂住限位鉚釘,平時卡子處 在鎖定位置;在外力作用時卡子轉動直到扇型槽另一端頂住限位鉚釘,此 時卡子處于解除鎖定位置。在卡子下端以下處裝撥舌,拔舌以一鉚釘與內 層梯柱、中層梯柱鉸接,該鉚釘稱拔舌轉軸,拔舌可繞拔舌轉軸轉動;在 拔舌尾部設一凸釘稱尾部凸釘;在內層梯柱、中層梯柱內側上安裝一鉚 釘,稱掛簧鉚釘;將拔舌拉簧一端套在尾部凸釘上,另一端套在掛簧鉚釘 上;拔舌在拔舌拉簧作用下平時處于水平位置,當拔舌轉動到其他位置時 拔舌拉簧可將其拉回水平位置。拔舌轉動時其舌尖部可觸及卡子凸沿。當7梯子上升時卡子可自動卡住鄰近外層梯的橫撐,使梯子鎖定;當梯子下降 時鄰近外一層梯子的橫撐先觸動拔舌,使拔舌繞拔舌轉軸向上轉動,使舌 尖部觸及卡子凸沿,卡子在拔舌推動下向內轉動,離開鎖定位置使梯子下 降一節,而后卡子和拔舌在各自拉簧的作用下回到平時的位置,等待下一 次上升或下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有效克服了現有技術的缺陷,它是一種三連升 梯子,收縮后的長度接近使用高度的三分之一,便于汽車運輸,便于收 藏。梯柱型材采用矩型,在矩型的長邊向外增加懸邊作為拉升的滑道,不 需另配滑道。內層梯柱、中層梯柱、外層梯柱型材勻以矩型加懸邊結構, 梯子強度高又節省材料。
圖l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圖; 圖2A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2B為本實用新型的仰視圖;圖3為卡具鎖定裝置側視圖;圖4A為本實用新型連續上升過程卡具動作示意圖; 圖4B為本實用新型上升-鎖定過程卡具動作示意圖; 圖4C為本實用新型開鎖-下降過程卡具動作示意圖; 圖5A為無滑塊時圖2A的變化圖; 圖5B為無滑塊時圖2B的變化圖; 圖6A為二連升時圖2A的變化圖; 圖6B為二連升時圖2B的變化圖; 圖7A為四連升時圖2A的變化圖;以及 圖7B為四連升時圖2B的變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案做詳細的說明。 本方案整體結構參見圖1:兩根內層梯柱1與數根橫撐4組成內層層梯柱3與數根橫撐4組成外層梯;內層梯位于中層梯內,中層梯位于外層梯內;上升時外層梯在最下,中層梯居中,內層梯在最上端。參見圖2A、圖2B可見,外層梯包含中層梯,中層梯包含內層梯,呈子母狀。本方案梯柱型材斷面參見圖2A或圖2B。內層梯柱1與外層梯柱3相 同,是一個矩型在矩型一個長邊外側設有一懸邊,懸邊與矩型長邊垂直。 中層梯柱2是一個矩型在矩型兩個長邊外側各設有一懸邊,懸邊與矩型長 邊垂直,兩條懸邊分別位于矩型兩側一個上一個下,懸邊的長度相同。中 層梯柱的二個懸邊分別與內外梯柱的懸邊相對咬合,使梯子滑動時不會脫 離整體。本方案三連升裝有四對滑塊,其安裝位置參見圖1、圖2A和圖2B。 中層上滑塊5a、中層下滑塊5d分別位于中層梯柱的上端內側和下端外 側;內層滑塊5b位于內層梯柱下端外側;外層滑塊5c位于外層梯柱上端 內側。滑塊與對面的懸邊保留恰當的滑動間隙。滑塊的作用是為了減小滑 動時摩擦力,從而使上升或下降時省力。本方案三連升裝有二組滑輪裝置,參見圖1,每組滑輪裝置包括定 滑輪8a、動滑輪8b和繩子8c。拉繩子可使梯子上升,梯子靠自重下降。本方案三連升特制的卡具,結構參見圖1和圖3,由卡子6和拔舌7組 成。在卡子6的中心孔上以卡子轉軸6a將卡子與內層梯柱、中層梯柱絞 接,卡子6可繞卡子轉軸6a轉動;卡子凸釘6c裝在卡子6上;卡子6上 開一以中心孔為圓心的扇型槽6e;限位鉚釘6b —端絞接在內層梯柱、中 層梯柱上另一端置于扇型槽6e內;卡子拉簧6d兩端分別套在卡子凸釘6c 和限位鉚釘6b上;扇型槽6e的兩端觸極限位鉚釘6b的兩個位置是卡子6 轉動的兩個極限位置;卡子6最下端有一凸出部分是卡子凸沿6f。拔舌7 被撥舌轉軸7a與內層梯柱、中層梯柱絞接,拔舌7可繞拔舌轉軸7a轉 動;拔舌凸釘7c設在拔舌7上;掛簧鉚釘7b與內層梯柱、中層梯柱絞 接;拔舌拉簧7d 二端分別套在撥舌凸釘7c與掛簧鉚釘7b上。拔舌7向上 轉動時舌尖部可觸極卡子凸沿6f,推動卡子6轉動,使卡子6暫時離開圖 3的位置,當外力解除后卡子拉簧6d使卡子6自動返回圖3的位置。梯子卡具的使用方法說明如下圖4A顯示梯子連續上升過程卡具動作示意圖,當梯子升到所需位置時按圖4B所示方法操作使梯子在此位置 鎖定,梯子需從鎖定位置下降時按圖4C所示方法操作。本方案三連升上述實施方案中可以不使用滑塊,參見圖5A、圖5B, 只是將梯柱各自懸邊向各自矩型中心平移恰當的距離,使每對懸邊保持適 當的滑動間隙,懸邊與懸邊直接接觸。本方案三連升可簡化為二連升,參見圖6A、圖6B,將三連升的中層 梯去掉,內層梯與外層梯直接咬合形成二連升。本方案三連升所述方法類推可實現四連升,參見圖7A和圖7B,在中 層梯外再增加一節中層梯,形成"內層梯一中層梯一中層梯一外層梯"的 組合。本方案三連升可組成人字型梯,將兩架相同高度的三連升內層梯頂部 絞接,人字型梯可獨立使用。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各種實施方案。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取決于涉及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想到各種 修改、組合、子組合及變更,只要它們落入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 圍之內。附圖標識說明1-內層梯柱2-中層梯柱3-外層梯柱4-橫撐 5a-中層上滑塊5b-內層滑塊5c-外層滑塊5d-中層下滑塊6- 卡子6a-卡子轉軸6b-限位鉚釘6c-卡子凸釘6d-卡子拉簧6e-扇形槽6f-卡子凸緣7- 拔舌7a-拔舌轉軸7b-掛簧鉚釘7c-尾部凸釘7d-拔舌拉簧 8a-定滑輪8b-動滑輪8c-繩子
權利要求1.一種三連升梯子包括內層梯、中層梯、外層梯,滑塊,升降滑輪裝置,卡具裝置,其中所述內層梯由二根內層梯柱(1)和數根橫撐(4)組成,所述中層梯由二根中層梯柱(2)和數根橫撐(4)組成,所述外層梯由二根外層梯柱(3)和數根橫撐(4)組成,所述內層梯最窄,所述內層梯在所述中層梯內,所述中層梯在所述外層梯內,所述外層梯最寬,所述內層梯柱(1)與所述中層梯柱(2)咬合,所述中層梯柱(2)與所述外層梯柱(3)咬合,依次序形成子母狀;在所述內層梯柱與所述中層梯柱、所述中層梯柱與所述外層梯柱的咬合面上,上下各裝有一滑塊;在所述內層梯與所述中層梯之間、所述中層梯與所述外層梯之間各設有一組滑輪裝置;在所述內層梯柱下方內側、所述中層梯柱下方內側各裝有一對卡具。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連升梯子,其特征是所述內層梯柱(1) 和外層梯柱(3)的型材斷面是矩型,在矩型的一個長邊向外設有一 懸邊,所述懸邊與所述長邊垂直,所述懸邊一頭與所述長邊連接。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連升梯子,其特征是所述中層梯柱(2) 的型材斷面是矩型,在矩型的兩個長邊分別向外設有一懸邊,所述懸邊與直邊垂直,每個懸邊一頭與鄰近長邊連接,所述懸邊分別在所述空 心矩型管兩邊一左一右,且一上一下。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連升梯子,其特征是所述內層梯柱 (1)下端懸邊與直邊組成的角內裝有滑塊,所述中層梯柱(2)上端懸邊與直邊組成的角內與下端另一懸邊與直邊組成的角內各裝有一滑塊,所述外層梯柱(3)上端懸邊與直邊組成的角內裝有一滑塊。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連升梯子,其特征是所述卡具裝置由卡子(6)和拔舌(7)組成,其中所述卡子(6)是一長形件,上方有一中心孔,卡子轉軸(6a)穿入所述中心孔將所述卡子(6)與所述內層梯柱、所述中層梯柱絞接,所述卡子(6)上設有一以所述中心孔為圓心的扇型槽(6e)位于所述中 心孔下方,限位鉚釘(6b) —端絞接在所述內層梯柱、所述中層梯柱上, 另一端置于所述扇型槽(6e)內,所述卡子(6)以所述卡子轉軸(6a)為 中心轉動時,所述扇型槽(6e)始終包含所述限位鉚釘(6b),所述卡子 (6)上設有一卡子凸釘(6c),卡子拉簧(6d)兩端分別套在所述卡子 凸釘(6c)和所述限位鉚釘(6b)上,所述卡子(6)最下端有一凸出的 卡子凸沿(6f);所述拔舌(7)是一長形件,以拔舌轉軸(7a)與所述內層梯柱、所 述中層梯柱絞接,所述拔舌(7)可繞所述拔舌轉軸(7a)轉動,所述拔 舌(7)的尾部有一尾部凸釘(7c),在所述內層梯柱、所述中層梯柱上 裝一掛簧鉚釘(7b),拔舌拉簧(7d)的兩端分別套在所述尾部凸釘 (7c)和所述掛簧鉚釘(7b)上。
6. —種無滑塊的三連升梯子,其特征是所述無滑塊的三連升梯子是 通過將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連升梯子的所有滑塊去掉同時將權利要求1所 述的三連升梯子的內層梯柱(1)、中層梯柱(2)、外層梯柱(3)各自 懸邊向各自矩型中心平移而得到的。
7. —種二連升梯子,其特征是所述二連升梯子是通過去掉權利要求 1所述的三連升梯子的中層梯而使所述三連升梯子的內層梯與外層梯咬合 而得到的。
8. —種四連升梯子,其特征是所述四連升梯子是通過在權利要求1 所述的三連升梯子的中層梯與外層梯間再加一中層梯以形成'內層梯-中層 梯-中層梯-外層梯'組合而得到的。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施工用的超高型升降梯子,使用高度4-15m,是三節升降式,收縮后長度為使用高度的三分之一。梯柱與橫撐采用穿孔鉚接。內層梯柱型材的懸邊與中層梯柱的一個懸邊咬合成滑道,中層梯柱的另一懸邊與外層梯柱的懸邊咬合成滑道,三層相互形成子母狀,在每對滑道上下分別裝一塑料滑塊。以繩子滑輪拉升或降落,有卡具鎖定所需高度。卡具由卡子和拔舌組成,卡子由卡子轉軸、限位鉚釘、卡子凸釘、卡子拉簧、扇型槽和卡子凸沿組成,拔舌由拔舌轉軸、掛簧鉚釘、尾部凸釘、和拔舌拉簧組成。梯子拉升時卡子可以鎖定所需高度,降落時拔舌轉動可觸及卡子凸沿將卡子解除鎖定位置使梯子可以降落。
文檔編號E06C7/08GK201412056SQ20092010560
公開日2010年2月24日 申請日期2009年1月23日 優先權日2009年1月23日
發明者杰 樊 申請人:杰 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