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嬰兒床底座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底座機構,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嬰兒床的底座機構。
背景技術:
一般而言,用于嬰兒床的底座結構通常會包含一底座以及以放射狀方式樞接于該底座的多個支撐底管,用于方便使用者進行嬰兒床折疊收合的動作,而為了避免誤收合情形,在該底座上往往會加設有一鎖定裝置,也就是說,當底座結構處于展開狀態時,該釋鎖裝置會限制住該多個支撐底管相對于該底座的旋轉運動,用于使該多個支撐底管與該底座可共同承載置放于嬰兒床上的物體,而當使用者欲收合嬰兒床時,則使用者僅需將該釋鎖裝置向上提起,該釋鎖裝置即可隨之釋放該多個支撐底管,以使該多個支撐底管可相對于該底管旋轉,如此一來,使用者就可以輕易地完成嬰兒床的收合。上述釋鎖裝置用來限制多個支撐底管相對于底座旋轉的機構設計方式通常分
為兩種側向卡合以及垂直卡合。側向卡合方式利用樞接于底座上的片狀刀型卡勾從支撐底管的側邊扣住支撐底管的方式來限制支撐底管相對于底管的旋轉運動,然而此種方式通常需要復雜的結構設計,以確保樞接于底座上的片狀刀型卡勾皆能由側邊分別扣住多個支撐底管。另外,垂直卡合方式則是利用設置于底座上的扣勾垂直扣住位于支撐底管上相對應的卡槽來限制支撐底管相對于底座的旋轉運動,也就是說,當使用者在收合嬰兒床時,只要將設置于底座上的扣勾直接向上才^后就可以釋離扣勾與卡槽的扣合,如此即可使支撐底管能夠相對于底座旋轉,進而讓使用者可輕易地完成嬰兒床的收合,然而由于在嬰兒床的機構設計上,為了安全的考量,通常均會要求在折疊收合嬰兒床的過程中須加入兩段式釋鎖的功能,也就是使用者須經過兩道釋鎖程序后方能完成嬰兒床的折疊收合,因此,雖然上述垂直卡合方式可允許使用者快速且輕易地完成嬰兒床的折疊收合,然而由于此種方式僅需使用者一個上提的動作即可收合嬰兒床,故無法達到兩段式釋鎖的規范,而在使用上會有安全性的顧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嬰兒床底座機構,以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即提供一種嬰兒床底座機構,其包含
有一底座,具有一座體; 一第一支撐件,樞"l妄于該座體一側; 一第二支撐件,樞接于該座體相對另一側;以及其特征在于,該座體上形成有一第一軌道,該底座包含有一滑動件,以可移動的方式設置于該第一軌道內,并沿著該第—軌道在一鎖定位置與一釋鎖位置間移動,該滑動件一端具有一第一阻擋結構,用來限制該第一支撐件相對于該座體的旋轉運動,另一端具有第二阻擋結構,用來限制該第二支撐件相對于該座體的旋轉運動; 一驅動件,連接于該滑動件上,可用來驅動該滑動件沿著該第一軌道移動至該釋鎖位置,用于釋放該第 一 阻擋結構與該第二阻擋結構分別對該第 一 支撐件與該第二支撐件的限制,其中該第一軌道實質上平行于該第一支撐件與該第二支撐件。
本實用新型另提供一種嬰兒床底座機構,其包含有一底座,具有一座體;一第一支撐件,樞接于該座體一側; 一第二支撐件,樞接于該座體相對另一側;以及其特征在于,該座體上形成有一第一軌道,該底座包含有一滑動件,以可移動的方式設置于該第一軌道內,并在一鎖定位置與一釋鎖位置間移動,該滑動件一端具有一第一阻擋結構,用來限制該第一支撐件相對于該座體的旋轉運動,另一端具有一第二阻擋結構,用來限制該第二支撐件相對于該座體的旋轉運動; 一驅動件,連接于該滑動件上,可用來驅動該滑動件移動至該釋鎖位置,使該第一阻擋結構及該第二阻擋結構分別釋放對該第一支撐件與該第二支撐件的限制;以及一拉動件,連接該座體或驅動件其中之一,可在該滑動件移至該釋鎖位置時,帶動該座體使該第一支撐件與該第二支撐件可相對于該座體旋轉。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其嬰兒床底座支撐結構可簡化機構設計上的復雜度,同時可通過兩段式釋鎖的收合步驟,進而大大地提升嬰兒床在使用上的安全性。
圖i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嬰兒床底座機構的分解圖;圖2為圖1嬰兒床底座機構的組合圖;圖3為圖2嬰兒床底座機構與嬰兒床床架的組合示意圖;圖4為圖1滑動件的^:大示意圖;圖5為圖l推鈕的放大示意圖6為圖1嬰兒床底座機構去除支撐柱后的組合仰視圖;圖7為圖1嬰兒床底座機構處于鎖定狀態的剖面示意圖;圖8為圖l嬰兒床底座機構處于釋鎖狀態的剖面示意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一嬰兒床底座機構處于鎖定狀態的剖面示意圖IO為圖9嬰兒床底座機構處于釋鎖狀態的剖面示意圖;圖11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嬰兒床底座機構的分解圖;圖12為圖ll旋鈕的放大示意圖;圖13為圖11嬰兒床底座機構處于鎖定狀態的上視圖;圖14為圖ll嬰兒床底座機構處于釋鎖狀態的上視圖;圖15為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嬰兒床底座機構處于鎖定狀態的剖面示意圖16為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嬰兒床底座機構的分解圖17為圖16嬰兒床底座機構去除上蓋后的組合圖18為圖17嬰兒床底座機構處于鎖合狀態的剖面示意圖19為圖17嬰兒床底座機構處于釋鎖狀態的剖面示意圖20為本實用新型第六實施例嬰兒床底座機構的分解圖21為圖20嬰兒床底座機構處于鎖定狀態的剖面示意圖22為圖20嬰兒床底座機構處于釋鎖狀態的剖面示意圖23為圖22嬰兒床底座機構的收合示意圖24為本實用新型第七實施例嬰兒床底座機構的分解圖25為圖24嬰兒床底座機構的組合圖26為圖24驅動件的放大示意圖27為本實用新型第八實施例嬰兒床底座機構的分解圖28為圖27嬰兒床底座機構的組合圖29為圖27彈性件抵接于固定件以及座體的剖面部分示意圖30為圖28嬰兒床底座機構處于鎖定狀態的示意圖31為圖28嬰兒床底座機構處于釋鎖狀態的示意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嬰兒床底座才幾構12、 152、 252、 302、 402底座
14、 254、 404 第一支撐件
15、 410笫一樞接槽
16、 256、 406 第二支撐件
17、 412第二樞接槽18嬰兒床床架
支撐件第一軌道座體
304、 354、 418
推鈕
309、 362、 422
310、 364、 424
19、 258、 416
20、 260、 414
21、 253、 408
22、 154、 264、24、 356、 42526、 156、 266、28、 158、 268、29凹陷部30、 162、 42632第一定位孔34第二定位孔36突出部38、 164、 312、40、 166、 314、42第一""^合孔洞44第二卡合孔洞46第一連接桿48第二連接桿
49、 372第一滑槽
50、 430彈性件
51、 374第二滑槽
52、 308拉動件54支撐柱
滑動件
第一阻擋結構第二阻擋結構
固定件
366第-"!^勾368第二卡勾102 織帶
160 旋鈕
161 本體部
168、 316、 370、 428 卡合突出件
170、 274、 318第二軌道
172 握把
262 上蓋
270 拉柄
272 扭力彈簧
275 開口
276槽狀開口
278 連動件
306、 352、 420驅動件
320第一塑膠塞
322 第二塑膠塞
323 溝槽
358延伸片狀結構
360 突出件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以及圖2,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一嬰兒床底座機構10的分解圖,圖2為嬰兒床底座機構10的組合圖。由圖1可知,嬰兒床底座機構10包含有一底座12、 一第一支撐件14、以及一第二支撐件16。底座12具有一座體21,座體21的相對兩端具有一第一樞接槽15以及一第二樞接槽17,座體21的內部形成有一第一軌道20可與第一樞接槽15以及第二樞接槽17相通,第一軌道20實質上平行于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的一端分別樞接于座體21的第一樞接槽15及第二樞接槽17,且如圖2所示,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為管狀結構,在此實施例中,由圖2可知,嬰兒床底座機構10另包含二支撐件19,此二支撐件19與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以放射狀的方式樞接于座體21,而其另一端均分別與一嬰兒床床架18樞接,請參閱圖3,圖3為圖2嬰兒床底座機構10與嬰兒床床架18的組合示意圖,由圖3 可知,嬰兒床床架18可利用第一支撐件14、第二支撐件16,以及二支撐件 19呈放射狀的排列來維持嬰兒床床架18展開時的結構穩定,值得注意的是, 在此實施例中使用四個支撐件,但是在其他實施例中支撐件的數量可隨著床 架結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底座12包含有一滑動件22以及一推鈕24。滑動 件22以可移動的方式"i殳置于座體21的第一軌道20內,并可沿著第一軌道 20在一釋鎖位置與一鎖定位置間移動,滑動件22具有一第一阻擋結構26 以及一第二阻擋結構28。第一阻擋結構26用來限制第一支撐件14相對于座 體21的旋轉運動,而第二阻擋結構28則是用來限制第二支撐件16相對于 座體21的旋轉運動。推鈕24通過如圖1所示的一固定件30而連接于滑動 件22上,固定件30可為一鉚4丁,推4丑24上方具有一凹陷部29以侵z使用者 利用手指推動推鈕24,推鈕24用來推動滑動件22,用于驅動滑動件22移 動至該釋鎖位置,以釋放第一阻擋結構26與第二阻擋結構28分別對第一支 撐件14與第二支撐件16的限制,以使第一支撐件14與第二支撐件16可相 對于座體21旋轉至一相互平行位置,以便嬰兒床床架18收合。在其他實施 例中,嬰兒床底座機構1也可包含有二分別設置于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 支撐件16內靠近端部的支撐件補強管31,滑動件22的第一阻擋結構26以 及第二阻擋結構28可與其卡合,其作用在于強化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 撐件16與滑動件22的卡合。
上述滑動件22、推鈕24與固定件30的連接方式如下所述,請同時參閱 圖4以及圖5,圖4為圖1滑動件22的放大示意圖,圖5為圖1推鈕24的 放大示意圖。由圖4可知,滑動件22具有一第一定位孔32以及一第二定位 孔34,且由圖5可知,推4丑24具有對應第一定位孔32的一突出部36,突 出部36用來插入第一定位孔32,如此一來,推鈕24即可借助突出部36插 入第一定位孔32以及固定件30穿過推鈕24后插入第二定位孔34的連接方 式以固定于滑動件22上。此外,由圖4可知,設置于滑動件22兩側的第一 阻擋結構26以及第二阻擋結構28分別具有一第一卡勾38以及一第二卡勾 40,而由圖l可知,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上分別設有對應第一 卡勾38的一第一""^合孔洞42以及對應第二卡勾40的一第二卡合孔洞44, 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卡合孔洞42是第一支撐件14的管孔,而第二卡合孔洞 44是第二支撐件16管壁上的開槽,第一卡勾38以及第二卡勾40用來分別卡合第一卡合孔洞42以及第二卡合孔洞44,以限制第一支撐件14與第二支 撐件16相對于座體21的旋轉運動。接著請參閱圖6,圖6為圖1嬰兒床底 座機構IO組合后的仰視圖,由圖6可知,底座12另包含有一第一連接桿46、 一第二連接桿48,以及一彈性件50。第一連接桿46固接于座體21且穿過 分別位于滑動件22兩側的一第一滑槽49,如此滑動件22即可相對于第一連 接桿46移動,而第二連接桿48則是固接于滑動件22且以可移動的方式穿 過分別位于座體21兩側的一第二滑槽51,如此第二連接桿48即可與滑動件 22 —同相對于座體21移動。彈性件50連接于第一連接桿46以及第二連接 桿48,如圖6所示,彈性件50可為一彈簧,彈性件50用來于滑動件22相 對座體21移動時提供滑動件22彈性回復力,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彈性件50 與滑動件22以及座體21的連接可不限于上述的方式,彈性件50也可直接 連接于滑動件22以及座體21。此外,由圖l可知,嬰兒床底座機構10可另 包含有一拉動件52以及一支撐柱54,拉動件52安裝于座體21上,以供使 用者握抓而將底座12向上拉起,拉動件52可為一織帶。支撐柱54安裝于 底座12下方,以提供底座12于垂直方向上的支撐力。
以下針對嬰兒床底座機構10的作動流程進行詳細的說明。請參閱圖7 以及圖8,圖7為圖2嬰兒床底座機構IO處于鎖定狀態下的剖面示意圖,圖 8為圖2嬰兒床底座機構IO處于釋鎖狀態下的剖面示意圖。由圖7可知,當 嬰兒床底座機構IO處于鎖定狀態下時,此時滑動件22位于該鎖定位置,第 一-i^勾38以及第二卡勾40分別卡合第一""^合孔洞42以及第二卡合孔洞44, 以限制第一支撐件14與第二支撐件16相對于座體21的旋轉運動,此時嬰 兒床床架18維持一展開使用狀態(如圖3所示),而第一支撐件14與第二 支撐件16以及二支撐件19即可與支撐柱54共同支撐底座12。反之,當使 用者欲收合嬰兒床床架18時,僅需以手指推動推鈕24往如圖7所示的-X 軸方向移動,此時,由于推鈕24固定于滑動件22,因此滑動件22也會隨即 往-X軸方向的釋鎖方向移動(此時彈性件50處于拉伸狀態),以帶動滑動 件22上的第一"^j^勾38以及第二卡勾40開始往-X軸方向移動,而在第一-勾38以及第二卡勾40不再卡合住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的第一 卡合孔洞42以及第二卡合孔洞44后,也就是滑動件22移動至如圖8所示 的該釋鎖位置后,此時,使用者只要抓握拉動件52并往垂直第一軌道20的 方向(意即如圖8所示的+Y軸方向)向上提起,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即可開始相對于座體21旋轉,如此一來,第一支撐件14及第二支
撐件16可相互靠近至一相對平行位置,使嬰兒床床架18可由如圖3所示原 本展開使用的狀態移至一收合狀態,即可完成嬰兒床床架18的收合,在此 同時,滑動件22也因彈性件50所沖是供的彈性回復力而回到如圖7所示的該 鎖定位置。同理,若是使用者想再次展開嬰兒床床架18時,僅需將嬰兒床 底座機構10的底座12往-Y軸方向推動,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 就可隨即相對于座體21旋轉,等到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相對 座體21旋轉至一特定角度時,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就會分別 抵接第一"i^勾38以及第二卡勾40,而由于第一卡勾38以及第二卡勾40的 端面為斜面結構,所以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就會在分別抵接第 一-^勾38以及第二卡勾40后推動第一-^勾38以及笫二卡勾40往-X軸方 向移動,也就是說滑動件22會因為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的推 動而往-X軸方向移動(此時彈性件50處于拉伸狀態),等到第一支撐件14 以及第二支撐件16相對于座體21旋轉至如圖8所示的展開位置時,滑動件 22就會因彈性件50所提供的彈性回復力而往+X軸方向移動至如圖7所示的 該鎖定位置,在此同時,第一""i^勾38以及第二卡勾40就會再次分別卡合住 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的第一卡合孔洞42以及第二卡合孔洞44, 如此一來,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就會因第一卡勾38以及第二 卡勾40分別與第一"^合孔洞42以及第二卡合孔洞44的卡合而無法相對于. 座體21旋轉,進而使嬰兒床底座機構IO處于鎖定狀態,以供使用者進一步 的使用。
接著請參閱圖9,圖9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一嬰兒床底座機構100 處于鎖定狀態的剖面示意圖。第二實施例中所述的元件與第 一 實施例中所述 的元件編號相同者,表示其具有相似的功能或相對位置,在此不再贅述。嬰 兒床底座機構100與第一實施例的嬰兒床底座機構10不同之處在于驅動件 的設計,第一實施例中所提及的驅動件為一推鈕,而第二實施例中所提及的 則是一具撓性的驅動件,其可為一織帶102,織帶102固定于滑動件22上。 以下針對嬰兒床底座機構100的作動流程進行詳細的說明。當使用者欲收合 嬰兒床床架18時,由圖9可知,使用者須先往-X軸方向拉動織帶102以帶 動滑動件22同樣往-X軸方向移動(此時彈性件50處于^立伸狀態),以帶動 滑動件22上的第一"^勾38以及第二卡勾40開始往-X軸方向移動,而在第一卡勾38以及第二卡勾40不再卡合住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的 第一-^合孔洞42以及第二卡合孔洞44后,也就是滑動件22從如圖9所示 的該鎖定位置移動至如圖IO所示的該釋鎖位置后,此時,使用者只要再往 十Y軸方向拉動織帶102,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即可開始相對于 座體21旋轉,如此一來,即可完成嬰兒床床架18的收合,在此同時,滑動 件22也因彈性件50所4是供的彈性回復力而回到如圖9所示的該鎖定位置。 同理,若是使用者想再次展開嬰兒床床架18時,僅需將嬰兒床底座機構100 的底座12往-Y軸方向推動,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就可隨即相 對于座體21旋轉,等到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相對座體21旋轉 至一特定角度時,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就會分別抵接第一卡勾 38以及第二卡勾40,而由于第一卡勾38以及第二卡勾40的端面為斜面結 構,所以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就會在分別抵接第一卡勾38以 及第二卡勾40后推動第一""!^勾38以及第二卡勾40往-X軸方向移動,也就 是說滑動件22會因為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的推動而往-X軸方 向移動(此時彈性件50處于拉伸狀態),等到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 件16相對于座體21旋轉至如圖IO所示的展開位置時,滑動件22就會因彈 性件50所提供的彈性回復力而往+X軸方向移動至如圖9所示的該鎖定位 置,在此同時,第一卡勾38以及第二卡勾40就會再次分別卡合住第一支撐 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的第一卡合孔洞42以及第二卡合孔洞44,如此一 來,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就會因笫一卡勾38以及第二卡勾40 分別與第一-^合孔洞42以及第二卡合孔洞44的卡合而無法相對于座體21 旋轉,進而使嬰兒床底座機構IOO處于鎖定狀態,以供使用者進一步的使用。 接著請參閱圖11,圖11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一嬰兒床底座機構150 的分解圖。第三實施例中所述的元件與第 一實施例中所述的元件編號相同 者,表示其具有相似的功能或相對位置,在此不再贅述。嬰兒床底座機構150 與第一實施例的嬰兒床底座機構10不同之處在于驅動件的設計以及支撐件 與阻擋結構的扣合方式,嬰兒床底座機構150包含有一底座152、第一支撐 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底座152包含有一滑動件154以及一旋鈕160。 滑動件154以可移動的方式設置于座體21的第一軌道20內,并可沿著第一 軌道20在一釋鎖位置與一鎖定位置間移動,滑動件154兩端分別具有一第 一阻擋結構156以及一第二阻擋結構158。第一阻擋結構156用來限制第一支撐件14相對于座體21的旋轉運動,而第二阻擋結構158則是用來限制第 二支撐件16相對于座體21的旋轉運動。第一阻擋結構156以及第二阻擋結 構158分別具有一第一-j^勾164以及一笫二卡勾166,而第一支撐件14以及 第二支撐件16分別包含對應第一-^勾164以及一第二卡勾166的一-!^合突 出件168,卡合突出件168在此實施例中可為一固定于第一支撐件14或第二 支撐件16的T型鉚釘且突出于支撐件側部,在其他實施例中,卡合突出件 168也可為一般的銷桿,穿過支撐件后突出于支撐件側部,第一卡勾164以 及第二卡勾166用來分別扣合第一支撐件14與第二支撐件16的卡合突出件 168。旋鈕160用來推動滑動件154,以釋放第一支撐件14與第二支撐件16 的限制,以使第一支撐件14與第二支撐件16可相對于座體21旋轉。接著 請參閱圖12,圖12為圖11旋鈕160的放大示意圖,由圖12可知,旋鈕160 包含有一本體部161,其上具有一第二軌道170 (即一弧形滑軌)以及如圖 11所示的一握把172,如圖11所示的固定件162穿設于第二軌道170內且 固接于滑動件154,固定件162用來于旋J丑160相對座體21旋轉時沿著第二 軌道170移動,用于帶動滑動件154,以使第一-!^勾164以及第二卡勾166 在座體21的第一軌道20上移動。握把172固定于本體部161上以方使_使用 者操作。
以下針對嬰兒床底座機構150的作動流程進行詳細的說明。請參閱圖13 以圖14,圖13為圖9嬰兒床底座機構150處于鎖定狀態的上視圖,圖14 為圖9嬰兒床底座機構150處于釋鎖狀態的上視圖,當嬰兒床底座機構150 處于鎖定狀態,由圖13可知,第一-!^勾164以及第二卡勾166分別扣合住 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的卡合突出件168,以限制第一支撐件14 以及第二支撐件16無法相對于座體21旋轉。接下來,當使用者欲收合嬰兒 床床架18時,由圖13可知,使用者須先抓持握把172往逆時鐘方向帶動旋 鈕160從如圖13所示的位置相對座體21旋轉至如圖14所示的位置,在此 同時,由于固定件162穿設于第二軌道170內且固接于滑動件154,所以固 定件162就會隨著旋鈕160的旋轉而沿著第二軌道170移動,如此即可帶動 滑動件154往-X軸方向移動(此時彈性件50處于拉伸狀態),以帶動滑動 件154上的第一^"^勾164以及第二卡勾166開始往-X軸方向移動,而在第 一^"^勾164以及第二卡勾166不再扣合住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 的卡合突出件168后,也就是滑動件154移動至如圖14所示的該釋鎖位置,此時,使用者只要再拉動握把172并將底座152提起,第一支撐件14以及 第二支撐件16即可開始相對于座體21 ;5走轉,如此一來,即可完成嬰兒床床 架18的收合,在此同時,滑動件154也因彈性件50所4是供的彈性回復力而 回到如圖13所示的該鎖定位置。同理,若是使用者想再次展開嬰兒床床架 18時,僅需將嬰兒床底座機構150的底座152往下壓,第一支撐件14以及 第二支撐件16就可隨即相對于座體21旋轉,等到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 支撐件16相對座體21旋轉至一特定角度時,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 件16上的卡合突出件168就會分別抵接第一卡勾164以及第二卡勾166,而 由于第一""^"勾164以及第二卡勾166的端面為斜面結構,所以第一支撐件14 以及第二支撐件16上的卡合突出件168在分別抵接第一卡勾164以及第二 卡勾166后推動第一^^勾164以及第二卡勾166往-X軸方向移動,也就是 說滑動件154會因為卡合突出件168的推動而往-X軸方向移動(此時彈性 件50處于拉伸狀態),等到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相對于座體21 旋轉至如圖13所示的展開位置時,滑動件154就會因彈性件50所提供的彈 性回復力而往+X軸方向移動至如圖13所示的該鎖定位置,在此同時,第一 卡勾164以及第二卡勾166就會再次分別扣合住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 撐件16的卡合突出件168,如此一來,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 就會因第一卡勾164以及第二卡勾166分別與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 件16的卡合突出件168的扣合而無法相對于座體21旋轉,進而使嬰兒床底 座機構150處于鎖定狀態,以供使用者進一步的使用。此外,值得一提的是, 在第三實施例中所提及的利用卡勾與卡合突出件的扣合以限制支撐件相對 于底座旋轉的結構設計也可應用于第一實施例以及第二實施例中。
接著請參閱圖15,圖15為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一嬰兒床底座機構200 處于鎖定狀態的剖面示意圖。第四實施例中所述的元件與上述實施例中所述 的元件編號相同者,表示其具有相似的功能或相對位置,在此不再贅述。嬰 兒床底座機構200與第三實施例的嬰兒床底座機構150不同之處在于支撐件 與阻擋結構的扣合方式,第三實施例中利用第一""^勾164以及第二卡勾166 分別與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的卡合突出件168的扣合來限制第 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相對于座體21的旋轉運動,而第四實施例 則是利用第一^^勾38以及第二卡勾40分別與第一^F"合孔洞42以及第二卡 合孔洞44的卡合(與第一實施例以及第二實施例相同)來達到相同的目的,至于其他元件的結構與作動均與第三實施例相同,故在此不再贅述。
接著請參閱圖16以及圖17,圖16為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一嬰兒床底 座機構250的分解圖,圖17為圖16嬰兒床底座機構250的組合圖。由圖16 可知,嬰兒床底座機構250包含有一底座252、 一第一支撐件254,以及一 第二支撐件256。底座252具有一座體253,座體253內部形成有一第一軌 道260,第一軌道260實質上平行于第一支撐件254以及第二支撐件256。 第一支撐件254以及第二支撐件256分別樞接于座體253兩側,且如圖16 所示,第一支撐件254以及第二支撐件256為管狀結構,在此實施例中,由 圖17可知,嬰兒床底座機構250另包含四支撐件258,此四支撐件258與第 一支撐件254以及第二支撐件256以放射狀的方式樞接于座體253,而其另 一端均可如圖3所示地與嬰兒床床架18樞接或是形成L狀支腳與地面接觸, 也就是說,嬰兒床床架18可利用第一支撐件254、第二支撐件256,以及四 支撐件258的放射狀展開來維持整個床架結構的穩定,值得注意的是,在此 實施例中使用六個支撐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支撐件的數量可隨著床架結構 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底座252包含有一上蓋262、 一滑動件264、 一拉柄270, 以及一扭力彈簧272。上蓋262固接于座體253上,拉柄270 <吏用 一鉚釘以 可轉動的方式連接于上蓋262,拉柄270的一端成一弧形并具有配合該弧形 而有一第二軌道274(即一弧形滑軌),另一端具有一開口 275方便使用者的 手置入操作。滑動件264以可移動的方式設置于座體253的第一軌道260內。 滑動件264兩端的下方分別具有一第一阻擋結構266以及一第二阻擋結構 268,第一阻擋結構266以及第二阻擋結構268皆為分別與第一支撐件254 與第二支撐件256外型互相配合的一圓弧面突出結構,而由圖16可知,滑 動件264上設有一槽狀開口 276,槽狀開口 276位于第一阻擋結構266以及 第二阻擋結構268之間,槽狀開口 276用來提供第一支撐件254可相對于座 體253旋轉的空間。拉柄270用來驅動滑動件264在笫一軌道260上從一鎖 定位置移動至一釋鎖位置,以釋放對第一支撐件254與第二支撐件256的限 制,以使第一支撐件254與第二支撐件256可相對于座體253旋轉。扭力彈 簧272設置于拉柄270與上蓋262樞接處,扭力彈簧272的二端分別抵接于 拉柄270與上蓋262,扭力彈簧272用來提供拉柄270彈性回復力,而在其 他實施例中,扭力彈簧272也可改為連接座體253以及滑動件264,以4是供 滑動件264彈性回復力,以使滑動件264可回到該鎖定位置。此外,底座252另包含一連動件278,連動件278穿設于滑動件264以及拉柄270的第二軌 道274 (如圖18所示),連動件278為一插銷,當拉柄270相對上蓋262旋 轉時,連動件278沿著第二軌道274移動,以帶動滑動件264沿著第一軌道 260移動。
以下針對嬰兒床底座機構250的作動流程進行詳細的說明。請參閱圖18 及圖19,圖18為圖17嬰兒床底座機構250處于鎖合狀態的剖面示意圖,圖 19為圖17嬰兒床底座機構250處于釋鎖狀態的剖面示意圖,當嬰兒床底座 機構250處于鎖定狀態,由圖18可知,第一阻擋結構266以及第二阻擋結 構268分別止抵住第一支撐件254以及第二支撐件256的上端,以限制第一 支撐件254以及第二支撐件256無法相對于座體253旋轉。接下來,由圖18 可知,當使用者欲收合嬰兒床床架18時,僅需拉動拉柄270相對于座體253 由圖18所示的位置往逆時鐘方向旋轉至如圖19所示的位置,此時,連動件 278就會隨著4立柄270的旋轉而驅動滑動件264沿著第二軌道274移動,以 帶動第一阻擋結構266以及第二阻擋結構268在第一軌道260內往-X軸方 向同向移動,而在滑動件264在第一軌道260內往-X軸方向移動至如圖19 所示的該釋鎖位置后,由圖19可知,由于第一支撐件254與第二支撐件256 不再受到第一阻擋結構266以及笫二阻擋結構268的限制,因此,使用者只 要抓握拉柄270的開口 275并往+Y軸方向向上提起,第一支撐件254以及 第二支撐件256即可開始相對于座體253旋轉,如此一來,使用者即可完成 嬰兒床床架18的收合(如圖19所示),而與上述其他實施例不同的是,由 圖19可知,當嬰兒床床架18收合時,由于第一阻擋結構266會與第一支撐 件254互相4氐接,因此,拉柄270無法通過扭力彈簧272的彈性回復力而回 到如圖18所示的位置,即滑動件264不會回位到該鎖定位置。同理,若是 使用者想再次展開嬰兒床床架18時,僅需將底座252往-Y軸方向推動,此 時,第一支撐件254以及第二支撐件256就會隨著使用者將底座252往-Y 軸方向推動的動作而相對于座體253從如圖19所示的位置分別旋轉至如圖 18所示的位置,在此同時,第一阻擋結構266就可以脫離第一支撐件254 的抵靠,因此拉柄270就可以因為扭力彈簧272所提供的彈性回復力而相對 于座體253由如圖19所示的位置往順時鐘方向魂:轉至如圖18所示的位置, 且同時連動件278也會隨著拉柄270的旋轉而驅動滑動件264沿著第二軌道 274移動,以帶動第一阻擋結構266以及第二阻擋結構268往+X軸方向同向移動,而在滑動件264于第一軌道260內移動至如圖18所示的該鎖定位置 且第一支撐件254以及第二支撐件256相對于座體253旋轉至如圖18所示 的展開位置后,第一阻擋結構266以及第二阻擋結構268就會再次分別抵住 第一支撐件254以及第二支撐件256 (如圖18所示),如此一來,第一支撐 件254以及第二支撐件256就會無法相對于座體253旋轉,進而使嬰兒床底 座機構250處于鎖定狀態,以供使用者進一步的使用。
請參閱圖20,圖20為本實用新型第六實施例一嬰兒床底座機構300的 分解圖,第六實施例中所述的元件與第一實施例中所述的元件編號相同者, 表示其具有相似的功能或相對位置,在此不再贅述。由圖20可知,嬰兒床 底座機構300包含有一底座302、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底座 302包含有一滑動件304、 一驅動件306,以及一拉動件308。滑動件304以 可移動的方式設置于座體21的第一軌道20內,并可沿著第一軌道20在一 釋鎖位置與一鎖定位置間移動,滑動件304兩端分別具有一第一阻擋結構 309以及一第二阻擋結構310,第一阻擋結構309用來限制第一支撐件14相 對于座體21的旋轉運動,而第二阻擋結構310則是用來限制第二支撐件16 相對于座體21的旋轉運動,第一阻擋結構309以及第二阻擋結構310分別 具有一第一卡勾312以及一第二卡勾314,而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 16分別包含對應第一-!^勾312以及第二卡勾314的一^1^合突出件316。另外, 驅動件306通過第一連接桿46與座體21樞接,驅動件306的一端形成有一 第二軌道318,當驅動件306以第一連接桿46為旋轉軸旋轉時,滑動件304 可借助驅動件306與第一軌道20以及第二軌道318的互相配合而沿著第一 軌道20移動,上述第一連接桿46除了穿設于驅動件306之外,同時也穿過 滑動件304的一第一滑槽305而固接于座體21,如此滑動件304即可滑動地 連接于座體21上,第二連接桿48穿過滑動件304及驅動件306的第二軌道 318,如此第二連接桿48即可與滑動件304—同相對于座體21移動。此外, 嬰兒床底座機構300另包含一分別與第一支撐件14及第二支撐件16—端固 定的第一塑膠塞320以及一第二塑膠塞322,第一塑膠塞320以及第二塑膠 塞322具有溝槽323用來導引滑動件304的滑動軌跡,兩個卡合突出件316 分別穿設于第一支撐件14與第一塑膠塞320以及第二支撐件16與第二塑膠 塞322,卡合突出件316在此實施例中可為一T型鉚釘,在其他實施例中, 卡合突出件316也可為一般的銷桿,第一卡勾312以及第二卡勾314用來分別扣合第一支撐件14與第二支撐件16的卡合突出件316。此外,由圖20 可知,底座12另包含有彈性件50,彈性件50連接于第一連接桿46以及第 二連接桿48,如圖20所示,彈性件50可為一彈簧,彈性件50用來在滑動 件304相對座體21移動時提供滑動件304彈性回復力,值得一提的是,上 述彈性件50與滑動件304以及座體21的連接可不限于上述的方式,彈性件 50也可直接連接于滑動件304以及座體21。
以下針對嬰兒床底座機構300的作動流程進行詳細的說明。請參閱圖21 以圖22,圖21為圖20嬰兒床底座積4勾300處于鎖定狀態的剖面示意圖,圖 22為圖20嬰兒床底座機構300處于釋鎖狀態的剖面示意圖。由圖21可知, 當嬰兒床底座機構300處于鎖定狀態,第一卡勾312以及第二卡勾314分別 沿著如圖20所示的第一塑膠塞320以及第二塑膠塞322所設計的槽孔而與 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的卡合突出件316扣合,以限制第一支撐 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無法相對于座體21旋轉。接下來,當使用者欲收 合嬰兒床床架18時,使用者須先拉住拉動件308帶動驅動件306從如圖21 所示的位置相對座體21旋轉至如圖22所示的位置,在此同時,滑動件304 就會隨著驅動件306的旋轉并且因驅動件306與第一軌道20以及第二軌道 318之間的互相配合而沿著第一軌道20移動,意即往-X軸方向移動(此時 彈性件50處于拉伸狀態),以帶動滑動件304上的第一-1^勾312以及第二卡 勾314開始往-X軸方向移動,而在第一""^勾312以及第二卡勾314不再扣 合住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的卡合突出件316之后,也就是滑動 件304移動至如圖22所示的該釋鎖位置,此時,使用者只要利用拉動件308 將座體21提起,則第一支撐件14、第二支撐件16以及支撐件19就會開始 相對于座體21旋轉至如圖23所示的位置(圖23為圖22嬰兒床底座機構300 的收合示意圖),如此一來,即可完成嬰兒床床架18的收合,在此同時,滑 動件304也因彈性件50所提供的彈性回復力而回到如圖21所示的該鎖定位 置。同理,若是使用者想再次展開嬰兒床床架18時,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 二支撐件16就可隨即相對于座體21旋轉,等到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 撐件16相對座體21旋轉至一特定角度時,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 16的卡合突出件316就會分別抵接住第一卡勾312以及第二卡勾314,而由 于第一-^勾312以及第二卡勾314的端面為斜面結構,所以第一支撐件14 以及第二支撐件16的卡合突出件316就會在分別抵接住第一^i^勾312以及第二卡勾314后推動第一~^勾312以及第二卡勾314往-X軸方向移動,也 就是說滑動件304會因為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的推動而往-X 軸方向移動(此時彈性件50處于拉伸狀態),等到第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 支撐件16相對于座體21旋轉至如圖22所示的展開位置時,滑動件304就 會因彈性件50所提供的彈性回復力而接著往+X軸方向移動至如圖21所示 的該鎖定位置,此時第一卡勾312以及第二卡勾314就會再次分別卡合住第 一支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的卡合突出件316,如此一來,第一支撐件 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就會因第一卡勾312以及第二卡勾314分別與第一支 撐件14以及第二支撐件16的卡合突出件316的卡合而無法相對于座體21 旋轉,進而使嬰兒床底座機構300處于鎖定狀態,以供使用者進一步的使用。 請參閱圖24以及圖25,圖24為本實用新型第七實施例一嬰兒床底座機 構350的分解圖,圖25為圖24嬰兒床底座機構350的組合圖。第七實施例 中所述的元件與第一實施例中所述的元件編號相同者,表示其具有相似的功 能或相對位置,在此不再贅述。嬰兒床底座機構350與第一實施例的嬰兒床 底座機構10不同之處在于驅動件以及滑動件的設計,嬰兒床底座機構350 包含有一驅動件352以及一滑動件354,接著請參閱圖26,圖26為圖24驅 動件352的放大示意圖,由圖26可知,驅動件352包含一推鈕356以及一 位于推鈕356下方的延伸片狀結構358,延伸片狀結構358具有一突出件360, 突出件360用來貫穿滑動件354以將驅動件352固定于滑動件354上。上述 滑動件354以可移動的方式設置于座體21的第一軌道20內,并可沿著第一 軌道20在一釋鎖位置與一鎖定位置間移動,由圖24可知,滑動件354具有 一第一阻擋結構362以及一第二阻擋結構364,第一阻擋結構362以及第二 阻擋結構364分別具有一第一-1^勾366及一第二卡勾368,第一支撐件14 以及第二支撐件16分別包含相對應第一卡勾366及第二卡勾368的一卡合 突出件370,當滑動件354位于該鎖定位置時,第一阻擋結構362以及第二 阻擋結構364的第一卡勾366及第二卡勾368分別扣合第一支撐件14與第 二支撐件16的卡合突出件370。此外,底座12的第一連接桿46固接于座體 21且穿設于驅動件352的一第一滑槽372以及滑動件354的一第二滑槽374 中,如此驅動件352的第一滑槽372以及滑動件354的第二滑槽374即可相 對于第一連接桿46移動,而第二連接桿48則是固接于驅動件352以及滑動 件354且以可移動的方式連接于座體21,如此第二連接桿48即可與驅動件352以及滑動件354—同相對于座體21移動,而由上述實施例可知,彈性件 50連接于第一連接桿46以及第二連接桿48,其用來于驅動件352以及滑動 件354相對座體21移動時提供驅動件352以及滑動件354彈性回復力。另 外,如圖24所示,嬰兒床底座機構350也具有拉動件52,拉動件52安裝于 座體21上,以供使用者握抓,以在嬰兒床底座機構350處于釋鎖狀態時將 座體21向上:l立起。至于嬰兒床底座機構350的作動流程,由于其與嬰兒床 底座機構10相同,故在此不再贅述。
接著請參閱圖27以及圖28,圖27為本實用新型第八實施例一嬰兒床底 座機構400的分解圖,圖28為圖27嬰兒床底座機構400的組合圖。由圖27 可知,嬰兒床底座才幾構400包含有一底座402、一第一支撐件404、以及一 第二支撐件406。底座402具有一座體408,座體408的相對兩端具有一第 一樞接槽410以及一第二樞接槽412,座體408的內部形成有一第一軌道414 可與第一樞接槽410以及第二樞接槽412相通,第一軌道414實質上平行于 第一支撐件404以及第二支撐件406。第一支撐件404以及第二支撐件406 的一端分別樞接于座體408的第一樞接槽410及第二樞接槽412,且如圖27 所示,第一支撐件404以及第二支撐件406為管狀結構,嬰兒床底座機構400 另包含二支撐件416,兩個支撐件416與第一支撐件404以及第二支撐件406 以放射狀的方式樞接于座體408,而其另一端均分別與如圖3所示的嬰兒床 床架18樞接,其連接方式與第一實施例相同,故在此不再贅述。底座402 包含有一滑動件418以及一驅動件420。滑動件418以可移動的方式設置于 座體408的第一軌道414內,并可沿著第一軌道414在一釋鎖位置與一鎖定 位置間移動,滑動件418具有一第一阻擋結構422以及一第二阻擋結構424。 第一阻擋結構422用來限制第一支撐件404相對于座體408的旋轉運動,而 第二阻擋結構424則是用來限制第二支撐件406相對于座體408的旋轉運動。 驅動件420包含有一推4丑425以及至少一固定件426(在圖27中顯示兩個), 固定件426穿設于座體408并將推鈕425固定于滑動件418之上,以使滑動 件418可與驅動件420共同移動,固定件426可為一鉚釘,驅動件420用來 驅動滑動件418移動至該釋鎖位置,用于釋力丈第一阻擋結構422與第二阻擋 結構424分別對第一支撐件404與第二支撐件406的限制,以使第一支撐件 404與第二支撐件406可相對于座體408旋轉至一相互平行位置,以便嬰兒 床床架18收合。此外,由圖27可知,上述第一阻擋結構422以及第二阻擋結構424皆 設計為一孔洞結構,第一支撐件404以及第二支撐件406分別包含相對應第 一阻擋結構422以及第二阻擋結構424的一卡合突出件428,當滑動件418 位于該鎖定位置時,第一支撐件404與第二支撐件406的卡合突出件428分 別扣合于第一阻擋結構422以及第二阻擋結構424內。底座402包含有至少 一彈性件430 (在圖27中顯示兩個彈性件430),請參閱圖29,圖29為圖 27彈性件430抵接于固定件426以及座體408的部分剖面示意圖,由圖29 可知,彈性件430的兩端分別抵接于驅動件420的固定件426以及座體408, 如此即可用來提供滑動件418彈性回復力,以使滑動件418可從該釋放位置 回到該鎖定位置。
以下針對嬰兒床底座機構400的作動流程進行詳細的說明。請參閱圖30 以及圖31,圖30為圖28嬰兒床底座機構400處于鎖定狀態的示意圖,圖 31為圖28嬰兒床底座機構400處于釋鎖狀態的示意圖。由圖30可知,當嬰 兒床底座機構400處于鎖定狀態下時,滑動件418位于該鎖定位置,此時, 第一支撐件404與第二支撐件406的卡合突出件428分別扣住第一阻擋結構 422以及第二阻擋結構424,以限制第一支撐件404與第二支撐件406相對 于座體408的旋轉運動,使第一支撐件404、第二支撐件406以及兩個支撐 件416維持放射狀展開,如此即可維持嬰兒床床架18的展開狀態。反之, 當使用者欲收合嬰兒床床架18時,僅需推動驅動件420上的推鈕425,如此 即可經由固定件426而帶動滑動件418移動至如圖31所示的該釋鎖位置, 此時,第一支撐件404與第二支撐件406的卡合突出件428就不再扣住第一 阻擋結構422以及第二阻擋結構424,接著,使用者只要向上提起驅動件420, 第一支撐件404與第二支撐件406的卡合突出件428就可以同時自第一阻擋 結構422以及第二阻擋結構424中脫離,進而使第一支撐件404以及第二支 撐件406可相對于座體408旋轉,最后,只要使用者繼續將驅動件420往上 提直到第一支撐件404及第二支撐件406相互靠近至一相對平行位置后,如 此即可放開驅動件420而完成嬰兒床床架18的收合,在此同時,滑動件418 也因彈性件430所提供的彈性回復力而回到如圖30所示的該鎖定位置。同 理,若是使用者想再次展開嬰兒床床架18時,僅需推動驅動件420以將滑 動件418移動至如圖31所示的該釋鎖位置并下壓嬰兒床底座機構400的底 座402,則第一支撐件404以及第二支撐件406即可相對于座體408旋轉,等到第一支撐件404以及第二支撐件406上的卡合突出件428上的斜面推抵 滑動件418并穿入第一阻擋結構422以及第二阻擋結構424時,^吏用者即可 放開驅動件420以及停止下壓底座402的動作,此時,滑動件418就會因彈 性件430所提供的彈性回復力而移動至如圖30所示的該鎖定位置,在此同 時,第一支撐件404以及第二支撐件406上的卡合突出件428就會再次分別 扣住第一阻擋結構422以及第二阻擋結構424,如此一來,第一支撐件404 以及第二支撐件406就會因卡合突出件428與第一阻擋結構422以及第二阻 擋結構424的卡合而無法相對于座體408旋轉,進而使嬰兒床底座機構400 處于鎖定狀態,以供使用者進一步的使用。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第一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拉動件的設計均可應 用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以第八實施例來說,嬰兒床底座才幾構400可包 含一拉動件(未顯示于圖中),該拉動件選擇性地連接于座體408或驅動件 420其中之一,則在滑動件418移至該釋鎖位置時,使用者就可以利用該拉 動件帶動底座402往垂直第一軌道414的方向移動,以使第一支撐件404與 第二支撐件406相對于座體408旋轉,以此類推,拉動件的設計均可以上述 的方式應用于其他實施例中。
相比較于利用樞接于底座上的片狀刀型卡勾由側邊扣住支撐底管的方 式,或是利用設置于底座上的扣勾垂直扣住位于支撐底管上相對應卡槽的方 式來限制支撐底管相對于底管的旋轉運動,本實用新型利用滑動件上的阻擋 結構來限制支撐件相對于底座的旋轉運動,以及驅動滑動件時可釋放對支撐 件的限制來達到支撐件可相對于底座旋轉的效果。如此一來,本實用新型所 提供的嬰兒床底座支撐結構不僅可簡化機構設計上的復雜度,同時也可通過 上述實施例中所提及兩段式釋鎖的收合步驟(如第一實施例中先平推推鈕再 上拉底座的步驟),進而大大地提升嬰兒床在使用上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 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嬰兒床底座機構,其包含有底座,具有一座體;第一支撐件,樞接于該座體一側;第二支撐件,樞接于該座體相對另一側;以及其特征在于,該座體上形成有一第一軌道,該底座包含有滑動件,以可移動的方式設置于該第一軌道內,并沿著該第一軌道在一鎖定位置與一釋鎖位置間移動,該滑動件一端具有一第一阻擋結構,用來限制該第一支撐件相對于該座體的旋轉運動,另一端具有一第二阻擋結構,用來限制該第二支撐件相對于該座體的旋轉運動;以及驅動件,連接于該滑動件上,可用來驅動該滑動件沿著該第一軌道移動至該釋鎖位置,用于釋放該第一阻擋結構與該第二阻擋結構分別對該第一支撐件與該第二支撐件的限制;其中當該滑動件位于該鎖定位置時,該第一軌道與該第一支撐件與該第二支撐件平行。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嬰兒床底座機構,其特征在于,該底座包含第 一連接桿,固接于該座體且穿設于該滑動件,該滑動件可相對于該第一連接 桿移動;第二連接桿,固接于該滑動件且以可移動的方式穿設于該座體;以 及彈性件,連接于該第一連接桿以及該第二連接桿,用來于該滑動件相對該 座體移動時提供該滑動件彈性回復力。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兒床底座機構,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阻擋結構 以及該第二阻擋結構分別具有一卡勾,該第 一支撐件以及該第二支撐件上分 別設有相對應該卡勾的一"^合孔洞,當該滑動件位于該鎖定位置時,該第一 阻擋結構以及該第二阻擋結構的該卡勾分別與該第一支撐件與該第二支撐 件的該卡合孔洞卡合。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兒床底座機構,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阻擋結構 以及該第二阻擋結構分別具有一卡勾,該第一支撐件以及該第二支撐件分別 包含相對應該卡勾的一卡合突出件,當該滑動件位于該鎖定位置時,該第一 阻擋結構以及該第二阻擋結構的該卡勾分別扣合該第一支撐件與該第二支 撐件的該卡合突出件。
5. 如權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嬰兒床底座機構,其特征在于,該驅動 件與該滑動件固定,并具有一推4丑位于該滑動件上方。
6.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嬰兒床底座機構,其特征在于,該嬰兒床底座機 構另包含有二支撐件補強管,分別設置于該第一支撐件以及該第二支撐件內,并分別與該第一阻擋結構以及該第二阻擋結構的卡勾卡合。
7. 如權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嬰兒床底座機構,其特征在于,該驅動 件為撓性件,其固定于該滑動件上。
8. 如權利要求1或3或4所迷的嬰兒床底座機構,其特征在于,該驅動 件具有本體部,該本體部上具有第二軌道,該底座包含有固定件,該固定件 穿設于該第二軌道內且固接于該滑動件,當該本體部被轉動時,該固定件沿 著該第二軌道移動,用于驅動該滑動件在該第一軌道上移動。
9.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嬰兒床底座機構,其特征在于,該驅動件包含一 握把,其固定于該本體部上,該握把用來驅動該本體部相對該滑動件轉動或 向上移動。
10.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兒床底座機構,其特征在于,該底座包含有 上蓋,固接于該座體上,該驅動件樞接于該上蓋,該驅動件的一端形成有一 第二軌道;以及連動件,穿設于該滑動件以及該驅動件的該第二軌道,當 該驅動件相對該上蓋旋轉時,該滑動件通過該連動件與該二軌道的相配合而 沿著該第一軌道移動。
11. 如權利要求IO所述的嬰兒床底座機構,其特征在于,該驅動件的該 端成弧形,該第二軌道配合該弧形而形成一弧形滑軌。
12. 如權利要求IO所述的嬰兒床底座機構,其特征在于,該底座包含有 扭力彈簧,設置于該驅動件與該上蓋樞接處,該扭力彈簧的二端分別抵接于 該驅動件與該上蓋。
13. 如權利要求IO所述的嬰兒床底座機構,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阻擋結 構以及該第二阻擋結構皆為一圓弧面突出結構以分別與該第一支撐件與該 第二支撐件外型相配合。
14. 如權利要求IO所述的嬰兒床底座機構,其特征在于,該滑動件上設 有一槽狀開口,當該滑動件位于該釋鎖位置時,該槽狀開口提供該第一支撐 件相對于該座體旋轉的空間。
15. 如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嬰兒床底座機構,其特征在于,該驅動件與 該底座樞4妄,當該驅動件相對該底座旋轉時,該滑動件^皮該驅動件帶動而沿 著該第一軌道移動。
16.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嬰兒床底座機構,其特征在于,該嬰兒床底座機 構包含分別設置于該第 一 支撐件以及該第二支撐件內的第 一塑膠塞以及第二塑膠塞,該二卡合突出件分別穿設于該第一支撐件與該第一塑膠塞以及該第二支撐件與該笫二塑膠塞,該二塑膠塞用來導引該滑動件的滑動軌跡。
1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兒床底座機構,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阻擋結構以及該第二阻擋結構分別為一扣合孔洞,該第一支撐件以及該第二支撐件分別包含相對應該第一阻擋結構以及該第二阻擋結構的一卡合突出件,當該滑動件位于該鎖定位置時,該第一支撐件與該第二支撐件的該卡合突出件分別扣合該第 一 阻擋結構以及該第二阻擋結構。
18. 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嬰兒床底座機構,其特征在于,該驅動件包含有一推鈕以及至少一固定件,該固定件穿設于該座體并將該推鈕固定于該滑動件上。
19. 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嬰兒床底座機構,其特征在于,該底座包含有至少一彈性件,抵接于該驅動件的該固定件以及該座體。
20.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兒床底座機構,其特征在于,該底座包含有彈性件,連接于該滑動件以及該座體。
21.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兒床底座機構,其特征在于,該嬰兒床底座機構包含一拉動件,該拉動件連接于該座體或該驅動件二者之一,該拉動件在該滑動件移至該釋鎖位置時帶動該底座往垂直該第一軌道的方向移動,以使該第一支撐件與該第二支撐件可相對于該座體旋轉。
22. —種嬰兒床底座機構,其包含有底座,具有一座體;第一支撐件,樞接于該座體一側;第二支撐件,樞接于該座體相對另一側;以及其特征在于,座體上形成有一第一軌道,該底座包含有滑動件,以可移動的方式設置于該第一軌道內,并在一鎖定位置與一釋鎖位置間移動,該滑動件一端具有一第一阻擋結構,用來限制該第一支撐件相對于該座體的旋轉運動,另一端具有一第二阻擋結構,用來限制該第二支撐件相對于該座體的旋轉運動;驅動件,連接于該滑動件上,用來驅動該滑動件移動至該釋鎖位置,以使該第 一 阻擋結構及該第二阻擋結構分別釋放對該第 一 支撐件與該第二支撐件的限制;以及拉動件,連接該座體或驅動件二者之一,該拉動件在該滑動件移至該釋鎖位置時,帶動該座體^f吏該第一支撐件與該第二支撐件相對于該座體旋轉。
23. 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嬰兒床底座機構,其特征在于,該驅動件與該滑動件固定,該拉動件固定于該座體上。
24. 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嬰兒床底座機構,其特征在于,該驅動件具有一本體部,該本體部上具有一第二軌道,該底座包含有一固定件,該固定件穿設于該第二軌道內且固接于該滑動件,當轉動該本體部時,該固定件沿著該第二軌道移動,用于驅動該滑動件可在該第一軌道上移動,該拉動件固定于該本體部上。
25. 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嬰兒床底座機構,其特征在于,該笫一阻擋結構以及該第二阻擋結構分別具有第一卡合機構,該第一支撐件以及該第二支撐件上分別設有相對應該第一""^合機構的一第二卡合機構,當該滑動件位于該鎖定位置時,該第一阻擋結構以及該第二阻擋結構的該第一""^合機構分別與該第一支撐件與該第二支撐件的該第二卡合機構卡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嬰兒床底座機構。其包含底座、第一支撐件,以及第二支撐件。底座具有座體,第一支撐件以及該第二支撐件分別樞接于座體的兩側。座體上形成有第一軌道。底座包含有滑動件以及驅動件。該滑動件設置于第一軌道內,并可沿著第一軌道在一鎖定位置與一釋鎖位置間移動,該滑動件一端具有第一阻擋結構,用來限制第一支撐件相對于座體的旋轉運動,另一端具有第二阻擋結構,用來限制第二支撐件相對于座體的旋轉運動。驅動件連接于該滑動件上,可用來驅動該滑動件沿著第一軌道移動至釋鎖位置。當滑動件位于鎖定位置時,第一軌道與第一支撐件與第二支撐件平行。
文檔編號A47D7/00GK201393790SQ200920008738
公開日2010年2月3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18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18日
發明者喻福先, 王志偉, 莫小龍 申請人:寶鉅實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