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建筑開口的遮蓋物的提升系統的控制單元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通常涉及建筑開口的可作收回操作的遮蓋物的控制系統,尤其是涉 及-- 種具有一個單向驅動裝置的單元,其中遮蓋物能夠通過對一個拉繩作重復 性交替的牽拉動作而使遮蓋物提升,和一個與同驅動裝置連接的制動裝置,制 動裝置可選Si也防ihJl光物在重力作用下而下降。
背景技術:
建筑開口的遮蓋物,例如窗子、門、拱門和其它類似物,采取許多形式例 如常規織物、水平的軟百葉簾、豎直的遮光物、手工巻制的遮擋和其它的與上 述標準遮蓋物類似或對其作出改進的遮蓋物。用于操作上述遮蓋物的控制系統 根據遮蓋物的種類而改變,例如手工巻制的遮擋相對于豎直的遮光物或水平的 軟百葉簾通常會有一個不同的控制系統。大多數控制系統通過從頂部軌道的一 端垂下的拉繩、拉帶或是傾斜的棍棒進行操作,由操作者操作而使覆蓋物在其 所固定的建筑開口的展開和收回位置之間移動。當遮蓋物橫跨建筑開口而選擇 性的允許或是防止視線和光線穿ilil蓋物時,懸垂的繩索、帶子或棍棒還可以 掀起遮蓋物的板條或板片。
當對拉繩或拉帶進行操作時,它們通常是環形的,因此在頂部軌道的末端 限定出一個圓環。這種類型的圓環由于疏忽可能會對那些將圓環套在自己身體 部分上的嬰幼J L或小孩造成身體傷害。
近年來,采取了大量的措施以排除圓環形拉繩對于兒童的內在危險,舉例來說,圓環形拉繩被分割成兩段獨立的拉繩以使圓環不再存在。這樣一根分割 開的拉繩的末端可以免于連接,以便在預定的條件或壓力下,拉繩的末端會分 離開避免對嬰兒的傷害。最近所公開的,例如,與本申請具有共同所有權的美
國專利No.6,223,802,采用了單一的拉繩或帶子來驅動系統,這在本質上比圓環 狀拉繩或帶子更安全。單一的拉繩或帶子利用反復性地在一個方向上轉動傳動 軸的單向驅動系統。傳動軸可以與各種類型的建筑遮蓋物相連接。當允許遮蓋 物在解除制動后可在重力作用下延伸時,拉繩或帶子通過一個單向的驅動系統 間歇性地提升遮蓋物,如果處于制動時,可以使遮蓋物保留在任意的位置上。
這里將樹共本發明戶;M系統的可選擇的類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控制單元設置在一個單一模塊中,具有一個有效的互相連接的驅 動裝置和制動裝置。
在一個實施例中,驅動裝置包括有拉繩纏繞或是未纏繞的繞線筒,和一個 在纏繞方向上偏壓繞線筒的彈簧。當拉動拉繩時,克服引發繞線筒軸在一個方 向上的旋轉的彈簧的偏壓力而使拉繩從繞線筒上展開。繞線筒軸在一個方向上 的旋轉帶動主動齒輪沿著繞線筒軸軸向前進而遠離繞線筒,并與制動裝置中的 從動齒輪緊密嚙合。設置一個回彈件向遠離從動齒輪的方向偏壓主動齒輪,以 便他們僅在繞線筒軸在一個方向上發生旋轉時嚙合。換句話說,當拉繩由人工 拉動從繞線筒上展開時,繞線筒軸在能弓l發主動齒輪軸向移動到與從動齒輪相 嚙合的方向上旋轉,但是當拉繩不再被拉動時并允許在彈簧的偏壓力作用下拉 繩繞拉繩繞線筒重新纏繞時,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脫離開。因此,當拉繩被拉 動或是從其繞線筒上展開時,驅動裝置僅僅在一個方向上作旋轉或是驅動從動 齒輪。
上述實施例中的制動裝置包括從動齒輪和設置為單向旋轉的從動軸。還有, 從動軸可操作地連接于遮蓋物的提升軸,提升軸包括以常規方式提升或是降低 遮蓋物的提升繞線筒。相應地,當從動軸旋轉時,在遮蓋物頂部軌道內部的提 升軸和提升系統也隨之旋轉。當主動軸不再被驅動裝置驅動時,制動裝置中的 單向制動器可選擇地防止主動軸旋轉,因此使遮蓋物保持在建筑開口的任意選 擇的收縮位置上。然而, 一個解除系統與從動軸可操作地連接,并允許從動軸 在單向制動器解除時進行反方向旋轉。解除系統包括一個調節器和與從動軸可操作地嚙合的齒輪組,以便當調節器被卩且止旋轉時,從動軸也被卩M:前述的反 向旋轉。不過,解除系統可選擇地允許調節器的旋轉,亦即,該調節器允許從 動軸在前面所指出的反方向上的旋轉,因此,允許遮蓋物在重力作用下從任意 縮回位置下降。
解除系統包括與調節器上的齒輪相嚙合的滑塊,滑塊通過對拉繩的操作而 與調節器上的齒輪在嚙合和不嚙合的位置間移動。拉繩與在嚙合和不嚙合位置 上移動滑塊的鎖定桿密切接合。
根據上面的描述,控制單元具有一個操縱驅動裝置帶動從動軸在單一方向 上旋轉的拉繩,并能有效地進行單向制動以便可選擇地防止從動軸在反方向上 的旋轉。采用這種方式,遮蓋物能提升或降低到樹可需對立置。
本發明的第二個實施例,驅動裝置同第一次所述的實施例的區別在于采用 一個彈簧離合器單向驅動從動軸,該從動軸仍然設置成隨同遮蓋物的提升軸作 單向轉動,提升軸包括如第一實施例所描述的用于提升或是降低遮蓋物的提升 繞線筒。從動軸還同制動裝置中的單向制動麟切接合,類似于前面所提到的, 防止從動軸在沒有被驅動裝置單一驅動時發生旋轉,因此,保持遮蓋物在建筑 開口中任意的可選擇的伸出或收回位置上。還有,解除系統同從動軸可操作地 接合,并允許從動軸在單向制動器解除時進行反方向旋轉。解除系統同第一實 施例中的相同。
第二實施例中的驅動裝置包括有拉繩可以纏繞其上或是展開的拉繩繞線 筒,和在纏繞方向上偏壓轉軸的彈簧偏壓系統。當拉動拉繩時,拉繩克服單向 弓l發繞線筒軸旋轉的彈簧的偏壓力而從繞線筒上展開。偏壓彈簧設置在 繞 線筒軸的箱體中,具有一個與拉繩繞線筒上的齒輪可操作地嚙合的主動齒輪, 當繞線筒軸沿展開方向旋轉時,主動齒輪巻繞偏壓彈簧。在預定條件下,巻繞 彈簧使拉繩繞線筒反方向轉動以纏繞附近拉繩。當繞線筒軸在展開方向旋轉時, 弓l起與其可操作地相聯的彈簧離合器緊握繞線筒軸以及從動軸,從而繞線筒軸 在展開方向上的轉動引起從動軸在展開方向上也轉動。然而,當拉繩繞線筒在 偏壓彈簧作用下沿相反的纏繞方向轉動時弓l起拉繩纏繞到拉繩繞線筒上,彈簧 離合器允許繞線筒軸相對于從動軸旋轉,而使從動軸保持在固定位置上,拉繩 繞線筒得以重新纏繞。
本發明的其他目標、特征和細節通過以下相關的更為詳細的優選實施例的描述將更為容易理解,參照相關的附圖和禾又利要求。
圖1為配備有本發明的控制單元的遮蓋物在完全收回狀態下的透視圖。
圖2為類似圖1所示的遮蓋物在完全展開狀態下的透視圖。
圖3為根據圖1所示遮蓋物從收回位置移動到展開位置的正視圖,通過使
拉繩處于一定位置上而釋放遮蓋物從而允許其延伸。
圖4為根據圖1所g蓋物的正視圖,示出了遮蓋物正從展開位置收回,
通過反復牽拉拉繩收回遮蓋物。
圖5為根據本發明的遮蓋物的分解透視圖,示出了本發明的控制單元和如
圖1所^I蓋物的其他組件。
圖6為根據本發明的控制單元的俯視的透視圖,示出了具有頂部和底部組 件箱體。
圖7為對以圖6所示的從不同視角觀察移除箱體頂部組件的透視圖。 圖8為根據本發明的控制單元的從第 一視角俯視控制單元的分解透視圖。 圖9為對以圖8所示的移除箱體并且從不同視角俯視的透視圖。 圖IOA為沿圖7中剖線10A—10A的放大剖面圖。
圖10B為類似于圖10A的剖面圖,示出了主動齒輪、從動齒輪和在驅動配 合中的他們的相關組件,在圖10A中沒有這種驅動配合。 圖IIA為沿圖IOA中11A—11A線的部分剖面放大圖。 圖11B為沿圖10B中11B—11B線的部分剖面放大圖。 圖12為沿圖7中12—12線的剖面放大圖。 圖13為沿圖7中13_13線的剖面放大圖。 圖14為沿圖7中14—14線的剖面放大圖。 圖15為沿圖7中15 — 15線的剖面放大圖。
圖16A為沿圖12中16A—16A線的剖面圖,示出了與調節器齒輪相接合的 滑塊。
圖16B為示出了滑塊、調節器、移動滑塊的鎖定桿和控制繞線筒的示意圖, 滑塊與調節器齒輪相接合。
圖16C為沿圖16B中16C—16C線的部分放大剖面圖。 圖16D為沿圖16C中16D—16D線的剖面圖。圖17A為類似于圖16A的剖面圖,示出了滑塊與調節器齒輪未接合。
圖17B為類似于圖16B的透視圖,示出了滑塊與調節器齒輪未接合。 圖17C為沿圖17B的17C—17C線的放大剖面圖。 圖17D為沿圖17C的17D—17D線的剖面圖。
圖18為根據本發明控制單元的第二實施例的驅動系統和一半箱體的分解透 視圖。
圖19為如圖18所示控制單元的另一半箱體和回彈或偏壓彈簧以及它的主 動齒輪的分解透視圖。
圖20為本發明控制單元的第二實施例的豎向剖面圖,描述了控制單元第二 實施例的驅動體的組件在箱體中的嚙合關系。
圖21示出了用于第二實施例的控制單元的驅動裝置和制動裝置的透視圖, 組件設置于控制單元的一半箱體中。
圖22為從與圖21的不同視角觀察的透視圖。
圖23為沿圖20中23—23線的剖面圖。
圖24為沿圖20中24—24線的剖面圖。
圖25為沿圖24中25—25線的剖面圖。
圖26為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設置于頂部軌道中的控制單元的豎向剖 面圖,描述了拉繩從繞線筒穿過控制單元和頂部軌道的通道。
圖27為類似于圖26的剖面圖,示出了控制單元在略微大些的頂部軌道中。 圖28為類似于圖27的剖面圖,示出了控制單元在更大些的頂部軌道中。 圖29為類似圖26的剖面圖,示出了拉繩布置在頂部軌道的相反一側。 圖30為對以圖27的剖面圖,示出了拉繩布置在略微大些的頂部軌道的相
圖31為對以圖28的剖面圖,示出了拉繩布置在更大些的頂部軌道的相反
--側。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至圖4示出了與本發明的控制單元22的第一實施例結合的建筑開口(未 畫出)的遮蓋物20。能夠理解所描述的遮蓋物僅僅作為控制單元的示例, 于設置在建筑開口中的各種各樣類型的可收縮式遮蓋物都是有益處的。在所描 述的遮蓋物中,具有水平布置橫向互連的環狀單元26的多?L性遮蓋材料24由提升系統懸掛于頂部軌道28,沿,蓋材料的底部,固定有加重的底部軌道
30。遮蓋物是可伸縮型的,以便它能夠如圖2所示完全展開,如圖1所示完全
收回,或者部分的伸長至在完全展開位置和完全收回位置之間的任意位置。還
可以根據下文對于控制單元的描述*^樣理解,它由一個在其下端有穗34的單 一拉繩32操作,由此拉繩在豎向拉動繩索時能相應的豎向移動,并允許它以下 文所述的方式自動向上收回。當控制單元處于提升模式或是狀態下,向下的牽 拉移動會隨每一次拉動而按照某一預定的增量提升底部軌道,當拉繩自動收回 時,底部軌道會保持在一個固定位置上,直到拉繩被再次向下拉動而引起底部 軌道提升另一個增量。這個過程重IS遮蓋材料象圖1所示那樣完全收回。這 種移動如圖4所示,可以看出拉繩在豎向上作上下移動,隨著每一次向下拉動 遮蓋材料提升一個預定量。下文會更加詳細的進行描述,拉繩可以向一頂夠動 以便將控制單元從提升模式或狀態轉換到下降模式或狀態,如圖3所示。換句 話說,當拉繩設置在遮蓋物的左側時,通過移動穗子到右側,解除制動而允許 遮蓋物在重力作用下下降任意所需要的高度。
圖5示出了圖1至4所^I蓋物20的大致的分解示意圖,育g夠理解本發明 的控制單元22設置于遮蓋物的頂部軌道28內,支撐著擁有多個提升繞線筒38 的提升軸36,下端部錨固在遮蓋物的底部軌道30上的提升拉繩40能纏繞在提 升繞線筒38上。提升繞線筒隨同提升軸旋轉,以便從圖2所示的展開位置將遮 蓋物收回到圖1所示的收回位置,提升軸沿一個方向上的旋轉使提升拉繩繞它 們的繞線筒纏繞,并使遮蓋物從收回位置展開,提升軸沿另-一個方向旋轉允許 提升拉繩從它們的繞線筒展開,由此允許底部軌道下降,使遮蓋材料在頂部軌 道和底部軌道之間延伸。
提升軸36的旋轉受本發明的控制單元22的影響,控制單元設計成在反復 向下拉動拉繩32時能單方向對提升軸作旋轉驅動,而允許拉繩自動收回。因此, 隨著每一次對拉繩的拉動,提升軸旋轉一個預定的轉動量,帶動底部軌道30提 升一個預定距離。連續性的向下拉動拉繩并允許拉繩向上收回,可以將遮蓋物 收回任意需要的量。在控制單元內部的制動裝置42 (下文進行描述)通常將底 部軌道保持在一個固定位置上,除非拉繩正在向下拉動,不過制動裝置能被解 除以允許底部軌道在重力作用下下降。在這樣一個實例中,底部軌道在重力作 用下向下運動所產生的力使得提升軸反向旋轉,引起遮蓋材料從如圖1所示的收回位置延伸至圖2所示的展開位置。控制單元中的調節器44,控制著底部軌 道在重力作用下下降的速度,從而控制遮蓋物的延伸速度,下文將作詳細說明。
參見圖6至圖9,能看出本發明的控制單元22包括具有底部組件48和頂部 組件50的共兩部分的箱體46,其中頂部組件和底部組件具有形成在其上的互補 的肋條以約束在頂部和底部組件之間的控制單元的各種操作組件。當然,頂部 組件和底部組件可以如圖6所示的ftj可合適的方式相互連接,因此,操作組件 得到恰當約束,形成一個能以任何一種統的方式設置在遮蓋物頂部軌道28內 部的緊湊單元。
參見圖8至9可能更好地理解,控制單元22具有相互間可操作地連接的驅 動裝置52和制動驢42。驅動體包括具有與繞線筒軸56 —體的繞線筒54, 繞線筒固定拉繩32的上端,拉繩的下端固定有一穗34以保證操作者對于拉繩 的操作。在驅動裝置中有一個巻簧58,在操作過程中雙重纏繞,限制在箱體46 內部,可操作地與繞線筒相互連接,并以如圖8所示的順時針方向或者以如圖9 所示的逆時針方向旋轉偏壓繞線筒。形成驅動裝置的一部分的主動齒輪60設置 在繞線筒軸上并隨之單向旋轉,包括與位于繞線筒軸上直徑兩端的相對支腿62 合作的凸輪系統的一部分,當拉繩向下拉動時,繞線筒在提升方向上旋轉,帶 動主動齒輪遠離繞線筒。主動齒輪可滑動地安裝在繞線筒軸上,以便容許在被 限制到繞線筒軸以隨其一起轉動的同時沿軸向移動。
參見圖8至9能更好地理解,制動裝置42包括一個面向主動齒輪60的從 動齒輪64,當主動齒輪被推動而遠離繞線筒54時從動齒輪處于與主動齒輪相嚙 合的位置上。盤簧66設置在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的相向面上,偏壓主動齒輪和 從動齒輪使兩者相互遠離。因此,當主動齒輪不被凸輪系統移動而遠離繞線筒 時,盤簧66軸向對主動齒輪施壓并繊繞線筒,而同從動齒輪脫離配合。從動 齒輪設置在從動軸68上并隨其作單向旋轉。從動軸還支撐著單向軸承或制動器 70,其上固定有隨之單向旋轉的第一小齒輪72。從動軸進一步適于同遮蓋物的 提升軸36連接,以便頓遮蓋物進行操作時提升軸與從動軸一起轉動。
第二小齒輪74和第三小齒輪76 連接在一個單一的單元78上,第二小 齒輪同第一小齒輪72相嚙合,第三小齒輪同第四小齒輪80相嚙合,第四小齒 輪設置在調節器44的可旋轉面板82上。面板沿著其外圍還設有棘齒84,可選 擇地與樞軸滑塊86酉己合,樞軸滑塊86可在與兩片鎖定桿或制動柄88的配合位置和脫離位置之間移動。鎖定桿通過下文所要進行說明的手動對拉繩32的操作 而操縱。調節器有一個圓柱形基座90,該基座具有一個可旋轉地容納可旋轉面
板82的圓形開口。面板還包括一^由向支撐軸92,其支撐著調節器的驅動件 94、 一對浮動摩擦桿96和樞軸連接調節器驅動件的彈簧桿的一個彈簧夾98。通 過下文的具體說明更容易理解,調節器M小齒輪組控制從動軸68的轉速,從 而遮擋物在受,魏度下從收回位置移動至U展開位置。
更為仔細的觀察驅動裝置52的各組件,參見圖7、 8和9,包J薛充線筒54、 一體形成的繞線筒軸56、主動齒輪60和雙向巻曲彈簧58。可以看出繞線筒有 一個擴大的圓柱形拉繩纏繞面100,同繞線筒軸56共中心的由多個徑向肋102 支撐,相鄰處, 一個相對小的用于巻簧58的圓柱形彈簧纏繞面104。狹縫106 設置在繞線筒的相對小的彈簧纏繞面上,以錨定巻簧端部的翼片廳,由ltbil31 向下拉動拉繩弓胞的如圖8所示的繞線筒的逆時針方向旋轉帶動雙重纏繞彈簧 從其基本繞線筒110上展開,并將其纏繞到繞線筒的相對小的圓柱形彈簧纏繞 表面上,進而在反方向或是順時針方向偏壓繞線筒。雙重纏繞巻簧的基本繞線 筒自身設置于開口 11-2中,該開口由在箱體46的頂部組件50和底部組件48中 的肋條限定,在繞線筒旋轉時給繞線筒提^共彈簧材料,在繞線筒彈回時重繞彈 簧材料到開口中。
繞線筒軸56在其另一端具有支撐繞線筒纏繞面100的相對小的直徑,同主 動齒輪60酉己合。繞線筒軸還包括一對徑向相對的支腿62,同繞線筒軸平行誕 而軸向延伸。每一支腿有錐形的或是傾斜的端部114,形成前述所提到的軸向推 動主動齒輪的凸輪系統的一部分,這將在下面說明。
主動齒輪60有一個外圓柱形表面116,內部由拱形支撐120連接徑向的肋 條118,以形成一個貫穿主動齒輪的圓柱形通道122。從繞線筒54脫離的主動 齒輪的最遠端有多個棘齒124,環形設置在與從動齒輪64配合通道的周邊,將 在下文說明。另外,在環形布置的棘齒的內部且沿著通道122的周邊設置有凹 槽或彈簧座126,以接收盤簧66的一端。從圖8和9中可以看出,在主動齒輪 的內部,基本沿著環形拱的內部,形成有一X寸在直徑兩端設置的拱形凸輪帶128, IK有棘齒124的齒輪的后端部面的位置的錐形,位于齒輪的tt開放式后面 130的位置上。每一個拱形凸輪帶128與繞線筒軸56上的其中一個支腿62的錐 形端114酉己合,錐形端作為一個凸輪面與在主動齒輪內部的拱形凸輪配合。主動齒輪內的拱形凸輪限制在由主動齒輪所限定的開口 132內,在一對拱形肋條
U8之間的每一個開口適于接收支腿62,由此在盤簧66的偏壓下,支月M過錐 形面和拱形凸輪帶相互之間的配合而限制在開口內部。
如圖8所示的逆時針方向的或是如圖9所示的順時針方向的繞線筒54的旋 轉運動,由拉動拉繩32帶動,拉繩從繞線筒上展開,引起支腿的錐形凸輪端114 跨接在主動齒輪60內部的拱形凸輪帶128上,由此推動主動齒輪遠離繞線筒而 ,制動裝置42的從動齒輪。這種由凸輪系統帶動的主動齒輪的軸向運動,克 服位于主動齒輪60外周面上的盤簧66的偏壓力,由于繞線筒的反向的轉動, 當拉繩纏繞在繞線筒上時,盤簧推動主動齒輪軸向靠近繞線筒而返回主動齒輪 的收回位置(圖IOA)。在主動齒輪的收回位置,它從制動裝置的從動齒輪64 脫離。在主動齒輪的延伸位置(圖10B),按照如圖8所示的繞線筒的逆時針轉 動方向由凸輪系統帶動,主動齒輪被推向與從動齒輪配合,在下文會更詳細地 說明。
在圖8和9中可以更好地看到,構成制動裝置42—部分的從動齒輪64,包 括有一個增大的類似盤狀的其上形成有外圍棘齒136的端部的圓柱體134,外圍 棘齒面向驅動裝置52的主動齒輪60的棘齒124。從動齒輪其內部貫穿有非圓柱 形的軸向通道138,公開的實施例中為帶有平直邊140的部分的圓柱形。在內有 棘齒的從動齒輪的盤狀端部上,以及環纟 座的通道138形成有環形基座或是 凹槽142,適于支撐與盤簧66座于主動齒輪的一端相對的另一端部。盤簧66 由此偏壓從動齒輪遠離主動齒輪。
從動軸68有一體的三個部分,構造成與貫穿從動齒輪64的非圓柱形通道 138相配合相對兩端部分144,和構造成圓柱形的中心或中心部分146。
單向軸承域是制動器70適于設置在從動軸68的中心圓柱部分146上,并 且為常規的單向軸承,有帶外圓柱形表面150和貫穿其中的圓柱形通道152的 圓柱體148。在外表面和通道之間,設有位于孔洞中的多個縱向延伸的滾柱軸承 154,以便穿過狹縫156突出進與從動軸的中心部分146相配合的通道152中。 滾柱軸承設計成繞它們自身的縱向軸單向轉動,而不能反向轉動。采用這種方 式,允許單向軸承70繞從動軸的中心部分146單向旋轉,而防止單向軸承相對
于主動齒輪的反向轉動。
第一小齒輪72壓合或是以其他的方式固定在單向軸承70的夕卜周面150上,包括多個環向的徑向導向齒158。由此第一小齒輪隨同單向軸承單向轉動。
從動軸68的兩端部分144伸出單向軸承70的兩相對的端部,由此,-一端 部分由從動齒輪64的通道接收,另 一端由遮蓋物20的提升軸36的端部的軸向 凹槽接收。兩端部分144的非圓柱形構造和接收它們的凹槽或 道帶動從動 軸、從動齒輪和提升軸單向轉動。如同所提及的,單向軸承隨同從動軸在一個 方向上作同方向轉動,而在相反方向上相對于從動軸作相對轉動。
如圖7和8容易看出,底部箱體組件48包括一個相對大的肋162,限定一 個基本半圓柱形的支架,從動齒輪64的圓柱體134可旋轉地方iS于其內。在底 部箱體組件上限定一個開口 166,以可旋轉地接收第一小齒輪72,因此,第--小齒輪72、從動軸和提升軸在內部相對于底部箱體組件自由轉動。頂部箱體組 件50基本為肋型的,以便封閉開口,允許控制單元的各種操作組件轉動。
第二小齒輪74和第三小齒輪76構成單一單元78,它們整體連接。單元有 從其相對兩端向外突出的軸向的支撐桿168。在箱體組件內部設有類似搖籃的支 架170,用來可轉動的支撐第二和第三小齒輪單元,以便第二小齒輪與第一小齒 輪72相嚙合。
如圖8和9所示,調節器44包括圓柱形基座90,基座有向外側軸向伸出有 扁平指狀物176的封閉端壁174。扁平指狀物適于放置于底部箱體組件48的豎 向凹槽178 (圖8)中,調節器的圓柱形基座設置在箱體所限定的開口 180中, 相對箱體不可旋轉。圓柱體基座的另一端敞開,有一個可旋轉的環形板82設置 于其內部,封閉基座的敞開端。端板有沿外圍排列的棘齒182,第四小齒輪80 向外伸出,還包括從可旋轉 的反方向伸出的支撐軸92。支撐軸的一端適于 設置在調節器的基座的封閉端壁上的凹槽(未示出)內,軸的另一端由箱體組 件限定的支架184支撐。當調節器的基座和可旋轉的端板在箱體內合理放置時, 可旋轉t^i:的第四小齒輪與前述單元78上的第三小齒輪76嚙合。
如圖8和9所示,調節器基座90和可旋轉的端板82在基座上限定一個孔 洞186,以接收調節器驅動件94和由彈簧夾98樞接的一對浮動摩擦桿96。調 節器驅動件相對于支撐軸92可旋轉,大小與一體形成在旋轉板82上的三腳架 189上的拱形支腿187酉己合。因而,支腿187與驅動件上的指狀物188沿直徑兩 端相配合,基于板82的轉動帶動驅動件隨板82—起轉動。支腿187還形成開 口,以接4 擦桿的一個端部,摩擦桿樞轉克服彈簧夾98的偏壓力。浮動摩擦桿構造成稍微拱形,在內表面上限定出開口 190,拱形外表面192的半徑等于調
節器的圓柱形基座90的內徑,因此,浮動摩擦桿的拱形表面可選擇的與圓柱基 座的內表面接合。調節器驅動件上的指狀物188適于放置于由浮動摩擦桿所限 定出的開口 190中,因此,對于調節器驅動件的旋轉,指狀 動浮動摩擦桿 隨之轉動,彈簧夾根據端板轉動的預定的離心力或速度,而啟動浮動摩擦桿參 與與調節器基座的內表面的摩擦接合中。通過這種方式,端板轉動越快,在摩 擦桿與調節器基座之間產生的摩擦力就越大,從而限制轉速。
滑塊86 (圖8, 9, 16A, 16B和17B)有一個通常被拉長的在稍大端198 含有橫向樞轉銷196的三角形桿194,可旋轉的放置于底部箱體組件48的支架 200上(圖7),由頂部箱體組件50連同底部箱體組件一起限定。直接位于樞轉 銷以上的滑塊的稍大端,有一個限定構成一個爪202的鈍角的外邊緣,以可選 擇地與調節器44的旋轉板82上的外圍棘齒182嚙合。滑塊的另一端204或箭 頭端有一個橫向的通道206,通過該通道錨定在巻簧210的臂208上,巻簧的另 一臂212錨定在設置在底部箱體組件(圖16A)上的狹縫214上。如下文所要 說明的,巻簧210適于解除保持滑塊嚙合或脫離的位置,亦即,爪202參與與 調節器的旋轉板上的棘齒的嚙合的咬合位置(圖16A),以及爪脫離與棘齒的嚙 合脫離位置(圖17A)。換句話說,設置滑塊以允許或是防止調節器端IK而調 節器內的組件和齒輪組的轉動,從可旋轉的端板引導向單向軸承70和從動軸 68。
滑塊86靠近中心部位設置有向內側的橫向導引銷216,借助該銷,適于與 臂88的鎖定桿或是制動臂協作,采用下文所描述的方式,鎖定桿的移動通過鎖 定桿與導弓l銷216的嚙合而推動滑塊在嚙合位置和脫離位置。
鎖定桿或是制動臂88為一具有第一拱形部分218和第二拱形部分220的雙 片桿。第一拱形部分有雙重容納頭222,后文介紹為接收固定在拉繩32上的插 頭224,通常水平方向扁平布置的有一個沿著水平主體的中心線的直立肋228 的拱形主體226,在另一端部一個用于連^^t定桿的第二部分220的連接器230。 連接器230有四個直立的指狀物232,騎跨在直立肋228的兩側,由此限定一個 接收一X寸位于鎖定桿第二組件上的懸垂指狀物234 (圖8)的基座。鎖定桿的第 二組件也是基本扁平的,水平布置并有一個直立肋236的拱形體235。直立肋 236在其另一端限定向后向下傾斜的槽238,槽的一個面適于滑動接收滑塊的導引銷216。鎖定桿的第一組件設置在底部箱體組件48的下方,相對于底部箱體 組件在第一和第二鎖定桿組件之間可滑動地連接,并延伸穿過底部箱體組件的 槽(未示出),鎖定桿的第二部分設置于箱體內,可在箱體內水平移動的固定。
鎖定桿或制動臂88與滑塊86之間的相互關系參照圖16A和17A很容易理 解,圖16A示出了在滑塊的接合位置上的鎖定桿和滑塊,圖17A示出了在滑塊 的脫離位置上的鎖定桿和滑塊。可以看出巻簧210可解除地偏壓滑塊到配合位 置或是脫離位置,滑塊不會輕易離開上述任何一個位置。
很容易J—,早,當滑塊86處于圖16A所示的接合位置時,導弓l銷216位于鎖 定桿臂88的第二組件220的狹縫238的最頂端處,鎖定桿臂移動到左側最遠端。 當鎖定桿移動到如圖17A所示的右端時,鎖定桿的傾斜狹槽238推動導弓嚼隨 之繞它自身的樞轉銷196樞轉滑塊而下降到達圖17A所示的脫離位置。鎖定桿 在其與滑塊的接合位置和脫離位置之間的移動后文將詳細說明,足夠可以說該 種移動由對拉繩32的人工操作帶動。
如圖16A, 16B, 16C, 17A, 17B和17C所示,第一鎖定桿組件218端部 上的雙重容納頭222包括一個位于組件端部的擴大的頭部,頭部有通常橢圓形 交叉配置(圖16D)的開口朝下的雙孔洞242。橢圓孔洞限定了側向連接的位置 或是基座,固定在拉繩32上的插頭224可裝拆的設置于基座內。如圖16C, 16D 圖17C, 17D所示在左側上的位置或基座224有一個環形孔246,將拉繩向上穿 過鎖定桿的頭部而滑動接收于其內部,不過孔太小而不允許插頭224穿過。然 而當向下拉動拉繩提升遮蓋物從展開位置到收回位置時,橢圓孔洞的尺寸足夠 大允許插頭向下滑動伸出孔洞。當拉繩升高或允許纏繞到繞線筒54上時,插頭 會接觸雙重孔洞的頂部而阻止拉繩的繼續升高或是拉繩纏繞至(J繞線筒上。如圖 16C, 16D, 17C和17D右側所示,孑L洞中的另一個位置或是基座248具有一接 收插頭的尺寸,不過沿著低側有一對向內延伸的翼250限定一空間,當插頭設 置于橢圓孑L洞的右側位置或是基座248內時拉繩可以穿過但是不允許插頭向下 移動。因此,當插頭設置于孔洞的右側位置或是基座內時,翼阻止了拉繩向下 的拉動。不過,如圖17B和17C可以看出,通過向右側拉動拉繩,插頭移動到 雙重孔洞的右側位置或是基座,阻止了拉繩繼續往下方拉動。通過拉動拉繩到 右側,如前文所提到的,鎖定桿88被推滑至右側帶動滑塊86從其接合位置移 動到脫離位置。可以看出,當插頭在雙重孔洞的右俠ij位置或是基座時,該處插頭不能往下移動,拉繩不能由繞線筒54上展開,因此,繞線筒軸56和從動軸
68也同樣不會轉動。
為移動滑塊86從如圖17A所示的脫離j體到圖16A所示的接合位置,簡 便地拉動拉繩32到左側使插頭224進A^又重 L洞的左側〗iS或是基座244,隨 之鎖定桿88滑動到左側帶動滑塊到圖16A所示的接合位置。如上文所述的,插 頭位于雙重孔洞的左側位置或是基座時,當向下拉動拉繩時允許插頭向下移動 伸出孔洞,因此,在此位置上,拉繩能被向下拉動,允許克服繞線筒54上的雙 重巻簧58的偏壓力而收回遮蓋物,通過重復性交替的拉繩操作,遮蓋物提升至 需要的位置。
如圖12所示,拉繩32當向上穿過鎖定桿88中的雙重孔洞242后,沿著水 平引導銷252 Mil,沿著拉繩戶皿入的箱體組件的下半箱體48所限定的斜坡254 向下有角度的通過,最后纏繞到繞線筒54上。拉繩設置在箱體46的一端,以 便繞線筒上的纏繞向相對端延伸。如圖12虛線256所示,如果控制單元22固 定在頂部軌道28的相反一側,拉繩可以從繞線筒的相反一側纏繞。換句話說, 控制單元的箱體設計成它能固定在軌道的任意一端,取決于遮蓋物是用左手拉 動(已示出)還是右手拉動。鎖定桿件(如圖12所示)的第一組件218可以修 定位于箱體46左側的雙重孔洞242的位置,以便在虛線256所示拉繩的位置上 接收拉繩32和插頭224。鎖定桿的變形對本領i或技術人員來說是可以想到的,
因而不作具體描述。
控制單元22的操作中,拉繩32通常設置在鎖定桿58的雙重孔洞242的左 側位置或是基座244上,以便通過拉繩的反復拉動樹,頭224拉出孔洞而自由 向下拉動拉繩。每--次向下拉動拉繩,繞線筒54如圖9所示順時針方向旋轉, 或者如圖8所示逆時針旋轉。當然,由于拉繩向下拉動,不會產生克月^又重纏 繞巻簧58的偏壓力作用,繞線筒轉動弓胞的來自繞線筒的松散。由于拉繩向下 拉動,巻簧58沿著繞線筒的圓柱形彈簧纏繞部分104形麟二次巻曲纏繞,由 此,M^了設置于箱體46內部開口112上的基礎巻110的尺寸。已經發5JP又重 纏繞巻簧基本按照線性分配彈簧的偏壓力,更為吸弓(操作者的是這很容易感覺 得到。
當繞線筒54由向下拉動拉繩32帶動旋轉時,在繞線筒軸68上的支腿62 的錐形的凸輪端114,它與主動齒輪60 (圖IIA和11B)上的拱形凸輪128相嚙合,推動主動齒輪離開如圖11A所示的收回位置,達到由盤簧66偏壓使主動 齒輪遠離從動齒輪的狀態,即達到圖IIB所示的展開位置,此時主動齒輪被推
動而遠離繞線筒進而與從動齒輪相嚙合。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上的齒由此嚙合 帶動從動齒輪沿同一方向隨同主動齒輪一起轉動。
從動齒輪64的轉動還帶動了從動軸68 ^—方向旋轉,遮蓋物20的提升 軸36在在這一方向轉動,該方向弓胞提升拉繩40沿它們自身的提升繞線筒38 纏繞,而提升遮蓋物的底部軌道30向頂部軌道28移動進而收回遮蓋物。每一 次拉繩32的向下拉動按預定增量提升底部軌道,因此,通過多次如此反復的移
動^/^部軌道完全提升。
當在雙重巻曲盤簧58的偏壓下允許拉繩32重繞,繞線筒54反方向旋轉重 繞拉繩到繞線筒上,繞線筒軸上的支腿62的錐形的或斜面的端部114沿著主動 齒輪60上的拱形凸輪板或帶128反方向移動,因此主動齒輪移動到左端與從動 齒輪64脫離,如圖11A和11B所示,在與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相互接合的盤 簧66的偏壓力下從圖11B的位置移動到圖11A的位置。因而,由于拉繩重新 纏繞在繞線筒上,在主動齒輪、從動齒輪之間就沒有可操作地嚙合。即便^ii 蓋物20的底部軌道30在重力作用下要轉動提升繞線筒、提升軸、從動軸和從 動齒輪等所有可操作地相互連接的部件,從動齒輪仍保1 止。這些部件的反 向轉動由固定在不允許從動軸68在該方向上轉動的單向軸承70上的齒輪組阻 止。因而,只要齒f^且被與調節器44上的可旋轉盤82相互嚙合的滑塊80 Pl± 旋轉,從動軸就不能反向轉動。
通過拉繩32的往復運動,可以看出遮蓋物20的底部軌道30按一定增量提 升以及保持在一個固定位置上,直到拉繩再次被向下拉動,這幾乎是由于制動 裝置42阻止了允許底部軌道在重力作用下下降的提升軸36的反向旋轉。
如果在遮蓋物20的任意收回位置上,需要隨著底部軌道30的下降而延伸, 然而,只要簡單的側向向右拉動拉繩32,如圖16A, 16B, 16C, 17A, 17B和 17C所示,直到拉繩上的插頭224移動至卿;定桿的橢圓孔洞242的右側的{體 或是基座248內,這樣,插頭向右側的繼續移動帶動鎖定桿往右側移動,依次, 帶動滑塊86與調角微的可旋轉板82脫離。由于重力始終作用在遮蓋物的底部 軌道30上,重力帶動提升軸36、從動軸68、還有小齒輪組以及調節器44反方 向旋轉,從而由于滑塊不再阻lh調節器可旋轉板的旋轉而允許下降。因此,由于制動,42解除了系統而允許底部軌道下降,由于底部軌道下降,提升拉繩
40從在頂部軌道28中的與之相關的提升繞線筒38上展開。當提升軸反向旋轉 時,從動軸68也在這一方向旋轉。當然,從動軸在該方向上的旋轉帶動單向軸 承70和與之相關的齒輪組也在反方向上旋轉,依次,使調節器旋轉,帶動浮動 摩擦桿96向外樞轉達到與調節器基座90的圓柱形內壁相嚙合的狀態。因此, 通過調節器允許旋轉但在速度上加以限制,這樣遮蓋物不會從其收回位置到展 開位置下降過快。
允許底部軌道30在解除了制動后在重力作用下下降,僅僅拉動拉繩32到 橢圓孔洞的左側位置或基座中,隨之帶動鎖定桿到左側,移動滑塊86到與可旋 轉板82的嚙合狀態,該嚙合阻止了從動軸68和提升軸36的繼續轉動,由lt爐 蓋物20的延伸可在ftj可位置處加以終結。
根據本發明的控制單元的第二實施例由與第二實施例有關的圖18—31加以
說明,除了再次描述的驅動裝置250與第一實施例不同外,其它都與第一實施
例相似,制動裝置252基本是一樣的,因此不再具體說明。第二實施例的箱體
也是包括有頂部組件254和底部組件256的兩部分箱體,兩組件通過緊固件258
可裝拆地接合。頂部和底部組件模制成含有容納驅動裝置和制動裝置的各種組
件的隔間。箱體組件除了它們所具有的在驅動裝置的操作中起作用的特殊特征 外不再詳細說明。
第二實施例的驅動裝置250由圖18—20清楚示出。可以看出,驅動裝置包 括拉繩262可以在其上纏繞或是展開的拉繩繞線筒260,拉繩繞線筒具有一端在 其上一體形成有外圍齒輪266的圓柱形轉鼓264。拉繩繞線筒的遠離外圍齒輪的 相對端^I4面268,以便當拉繩被纏繞時,可以將拉繩保持在拉繩繞線筒的圓柱 形纏繞面270上。斜面以可控制的方式方便了拉繩在拉繩繞線筒上的展開和纏 繞。拉繩繞線筒在纏繞方向上由偏壓彈簧271偏壓,下面將作說明。
軸向延伸并遠離拉繩繞線筒260的齒輪266的結構是具有第一部分274、第 二部分276、第三部分278和第四部分280的支撐軸272,各部分軸向連續,直 徑減小,并與繞線筒的圓柱形轉鼓264共軸。最小直徑的部分或是第四部, 于可旋轉地接收在繞線筒軸284的第一端的圓柱形的軸向盲孔282中。繞線筒 軸在第一端具有一個大直徑的圓柱桿部分286,緊鄰著有一個-體的減小的中間 圓柱桿部分288,以及在另一端有一個一體的小直徑的基本為圓柱形的桿部分290。
拉繩繞線筒260的支撐軸的第二部分276和第三部分278的外徑,同繞線 筒軸284的大直徑部分286的外徑基本一致。繞線筒軸的大直徑部分有一個軸 向凹陷于其內部的盲孔282,盲孔的直徑略大于拉繩繞線筒的最小的或是第四部 分支撐軸部分280的直徑。因而,第四支撐軸部分可旋轉地設置于盲孔中。
盤簧292,作用與彈簧離合器相同,其第一端294位于拉繩繞線筒260的第 二 276和第三278支撐軸部分,第二端296位于繞線筒軸的大直徑部分286上, 由此,彈簧離合器 拉繩繞線筒的支撐車由272和拉繩繞線筒軸284之間的交 界面。下面將說明,彈簧離合器允許拉繩繞線筒相對于繞線筒軸在纏繞方向上 旋轉,而帶動拉繩繞線筒與繞線筒軸在反向的展開方向一起轉動。
繞線筒軸284的另一端有橫截面為非圓形的第二盲孔298 (圖20)。它是所
公開的實施例中的具有一個平直面的部分圓柱形。第二盲孔298適于接收與第 一實施例中的從動軸68相一致的從動軸302的第一端300。如前文所述,如圖 18所示,從動軸的第一端300,構造成與繞線筒軸的第二盲孔一致的截面以便 隨之單向旋轉。從動軸進一步具有單向軸承304,同第一實施例的單向軸承70 一致,軸承設置在從動軸的中心部分306上,以便軸承相對于從動軸作同方向 旋轉而不是反向旋轉。軸承在其外表面上摩擦地設置有小齒輪308,與第--.實施 例的小齒輪72 —致,因而小齒輪隨同單向軸承作同方向轉動。如同第一實施例, 從動軸的另一端或是第二端310接收一個與第一實施例中的提升桿36 —致的提 升桿312,提升桿的一端有非圓 面的盲孔314,與從動軸的第二端310嚙合。
如圖20所示,當驅動裝置的組件設置在箱體組件254和256中時,在316 處的箱體組件輕壓盤簧292離合器的第二端296,盤簧離合器松散地位于繞線筒 軸284的中間軸部分288上。箱體316處、盤簧292和繞線筒軸的中間軸部分 288相互之間的容差允許由拉繩繞線筒260向散開方向旋轉帶動的盤簧的轉動, 如下文所要說明的,由于在盤簧和周圍的箱體組件之間的摩擦而帶動盤簧緊握 繞線筒軸284,帶動繞線筒軸隨同離合器彈簧旋轉。不過,離合器彈簧沿逆纏繞 方向的旋轉,允許繞線筒軸和離合器彈簧之間的滑動,繞線筒軸不隨離合器彈 簧在纏繞方向上旋轉。
如圖20所示,位于支撐軸272的第二部分276和第三部分278上的離合器 彈簧292的另一端或是第一端294,相摩擦地與支撐軸嚙合,拉繩繞線筒260和它的支撐軸在纏繞方向上的旋轉允許支撐軸相對于盤簧按照常規離合器彈簧 的方式滑動,支撐軸在展開方向上的旋轉帶動離合器彈簧緊握支撐軸隨之作同 方向轉動。引起離合器彈簧隨同拉繩繞線筒轉動的方向為展開方向,發生在當 拉繩被拉動而從拉繩繞線筒上展開時。這種相同的旋轉方向引起離合器彈簧緊 握繞線筒軸帶動繞線筒軸隨之轉動。當拉繩繞線筒在反方向,也就是纏繞方向 轉動時,由于當拉繩262允許重新纏繞在拉繩繞線筒上時,拉繩繞線筒的支撐 軸相對于離合器彈簧滑動,因而離合器彈簧不傳遞轉動到繞線筒軸,因此保持 固定。
從以上驅動裝置組件的說明可以看出,當繞線筒軸284沿拉繩繞線筒的展 開方向旋轉時,帶動小齒輪組308隨同從動軸302旋轉,還帶動提升軸312隨 之同方向轉動。然而,當拉繩繞線筒在纏繞方向旋轉時,繞線筒軸、從動軸和 提升軸不參與旋轉且通過制動裝置252保持在同一位置上,如同前述的控制單 元的第一實施例相關的部分。當然,制動裝置通過對拉繩262的操作可選擇地 解除,如第一實施例所描述的,允許由與遮蓋物的提升軸可操作地相聯的遮蓋 材料的重力所帶動的繞線筒軸、從動軸和提升軸的轉動。
如圖19所示,偏壓盤簧271設置于箱體318中,盤簧的外端320與箱體可 操作地接合,盤簧的內端322與同主動齒輪326相連接的軸324連接,主動齒 輪與拉繩繞線筒260的一體齒輪266嚙合。因而,主動齒輪的旋轉帶動偏壓盤 簧271巻起或展開。當然,當拉動拉繩使拉繩繞線筒在展開方向轉動時彈簧克 服偏壓力巻起,當不再拉動拉繩時,偏壓彈簧展開或散開,帶動主動齒輪反向 轉動,進而帶動拉繩繞線筒沿纏繞方向轉動使拉繩巻繞于其上。
圖21示出了控制系統第二實施例的驅動,250的組件,包含在一半箱體 中和同制動裝置252處于可操作地嚙合狀態。圖22是從不同視角示出的類似圖 21的透視圖。
圖23是控制單元的剖面圖,示出了偏壓盤簧271上的主動齒輪326與拉繩 繞線筒260上一體形成的外圍齒輪266相嚙合,以使兩齒輪即便在相反方向也
一致轉動。
圖24示出了用于偏壓拉繩繞線筒處于完全MS狀態的盤簧271 ,并且當不 再向下拉動時,保持拉繩262重繞在拉繩繞線筒上。
圖25示出了同主動齒輪326密切接合的偏壓盤簧271 ,可以看出盤簧的最內端322與設置在主動齒輪326的軸324上的狹縫328可操作地嚙合,主動齒 輪在一個方向上的旋轉帶動盤簧巻起,而盤簧的展開又帶動主動齒輪的反方向 旋轉,當然如同前面所描述的,將轉動傳遞到拉繩繞線筒260。
圖26是一個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設置在頂部軌道330上的控制單元 的豎向剖面圖,示出了拉繩262纏繞在拉繩繞線筒上,并處于與控制單元的第 一實施例的連接說明中相一致的操作位置。
圖27是類似圖26的剖面圖,控制單元設置在稍大的頂部軌道332上,繞 線筒導引塊334位于頂部軌道內部,合理從軌道內部在適當位置的控制單元導 引拉繩對準出口 336。
圖28示出了位于一個具有一個更大導弓(±央340的更大頂部軌道338中的控 制單元,再次為拉繩262提供在頂部軌道內的可操作的,位置。
圖29是類似圖26的剖面圖,不過拉繩262設置在頂部軌道的另一側。
圖30是類似圖27的剖面圖,拉繩262設置在與圖27所示的相對一側,頂 部軌道內設置一個用于合理設置拉繩位置的拉繩導弓l塊342。
圖31是類似圖28的剖面圖,拉繩262設置在圖28的另一側,設置在一個 更大的頂部軌道344內部。設置另一拉繩導引塊346,用于導引拉繩和合理設置 拉繩的位置。
盡管本發明以特定實例進行了描述,但可以理解采用實施僅僅為了便于理 解,所作的細節或結構上的改進并不會脫離本發明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范圍。
權利要求
1. 用于控制通過提升軸操作的建筑開口的遮蓋物的提升系統的控制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遮蓋物由所述的提升系統提升并允許在重力作用下下降,組合地包括驅動裝置,包括有樞轉軸和旋轉軸的繞線筒,基本縱向不可延伸的拉繩,其一端錨定在繞線筒上,第二端由控制單元的操作者操縱,一個回彈件在繞其旋轉軸作旋轉運動的第一方向可操作地偏壓所述的繞線筒而將所述的拉繩纏繞到繞線筒上,一個系統用于限制所述的繞線筒在所述的第一方向的旋轉運動,主動齒輪安裝在所述的繞線筒軸上隨同所述的繞線筒同向旋轉,以及一個系統,當所述的繞線筒沿與所述的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轉時,用于軸向移動所述的主動齒輪遠離所述的繞線筒,和制動裝置,包括從動軸和與所述從動軸可操作地連接隨同作同方向旋轉的從動齒輪,當所述的主動齒輪沿軸向移動遠離所述的繞線筒時,所述的從動齒輪與所述的主動齒輪可操作地嚙合,偏壓所述主動齒輪朝所述繞線筒而使所述主動齒輪脫離所述從動齒輪的回彈系統,和所述的從動軸適于可操作地連接所述的提升軸。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彈件為盤簧。
3. 根據權利要求1戶腿的單元,其特征在于軸向移動戶腿的主動齒輪的所 述的系統為凸輪系統。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單元,其特征在于0M的凸輪系統包括在戶,的 主動齒輪和繞線筒軸中至少一個上的凸輪表面。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輪系統包括在戶,的 主動齒輪和繞線筒軸兩者上的凸輪表面。
6.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單元,其特征在于戶;M的凸輪表面沿著與所述的繞線筒軸同心的圓的弧。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元,其特征在于戶艦的回彈系統包括與戶腿的 主動齒輪和所述的從動齒輪可操作地嚙合的盤簧以偏壓它們分開。
8. 根據權禾腰求2戶誠的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盤簧為雙重巻繞盤簧。
9. 用于控制通過提升軸操作的建筑開口的遮蓋物的提升系統的控制單元,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遮蓋物由所述的提升系統提升并允許在重力作用下下降, 組合地包括驅動裝置,包括單向的從動齒輪主動齒輪和單向轉動戶斤述主動齒輪的拉繩,和制動裝置,包括從動軸和與所述的從動軸可操作地連接隨同作同方向轉動的從動齒輪,所述的從動齒輪可選擇地與戶;M的主動齒輪嚙合,所述的從動軸與 所述的提升軸密切可操作地連接,調節器與所述的從動軸可操作地連接,對所述從動軸的單向制動允許所述的從動軸在一個方向上轉動,同時可選擇地ffiih 在另一相反方向上的旋轉,滑i央與所述的單向制動器可操作地連接,以可選擇 地允許或aihff述的從動軸在戶;M的相反方向上的旋轉。
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單向制動器包括單向軸承。
11. 根據權利要求io所述的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單向軸承互連第二從動齒輪與所述的從動軸。
12. 根據權利要求ii戶;M的單元,還包括一個可與調節器旋轉的調節器齒 輪,與具有所述調節器齒輪的所述第二從動齒輪可操作地連接的齒輪組,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滑塊可移動地相對于所述的調節器齒輪處于嚙合或非嚙合位置, 所述的滑塊在所述的嚙合位置上阻止所述的調節器的轉動和所述的從動軸沿所 述的相反方向的轉動,在所述的非嚙合位置上,允許所述的調節器和所述的從 動軸在所述的相反方向上的轉動。
13. 根據權利要求12戶腿的單元,還包括用于在嚙合位置和非嚙合位置間移動所述滑塊的鎖定桿,所述的鎖定桿與所述的拉繩可操作地相聯,通m所 述的拉繩的操作i妙;f述的滑塊可在戶,嚙合位置和非嚙合位置間移動。
14.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單元,還包括一個回彈系統,用于偏壓所述的主動齒輪遠離所述的從動齒輪。
15. 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彈系統為盤簧。
16.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調節器可操作以控制 所述的從動軸在所述的相反方向上的轉速。
17. 用于控制5M:提升軸操作的建筑開口的遮蓋物的提升系統的控制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遮蓋物由所述的提升系統提升并允許在重力作用下下降, 組合地包括包括可旋轉繞線筒的驅動裝置,固定在戶斤述的繞線筒上用于纏繞于其上和從 其上展開的拉繩,與所述的繞線筒可操作地連接以在纏繞方向上偏壓繞線筒的 偏壓彈簧,通過離合器彈簧與所述繞線筒可操作地連接的繞線筒軸,用于在所 述的繞線筒的旋轉展開方向上單向旋轉所述的繞線筒軸,與所述的繞線筒軸可 操作地連接以隨之同方向旋轉的從動軸,和與所述的從動軸可操作地連接以隨 之同方向旋轉的提升軸。
18. 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控制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繞線筒包括一體 的支撐軸,其上可操作地安^所述的離合器彈簧。
19. 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控制單元,還包括可解除的制動裝置,當所述 的繞線筒在戶腿的纏繞方向上旋轉時,用于可選搟鵬M^腿的提升軸旋轉。
20. 根據權利要求18戶艦的控制單元,還包括可解除的制動體,當戶脫 的繞線筒不旋轉時,用于可選擇地卩lih爿/M的提升軸旋轉。
全文摘要
用于控制建筑開口的遮蓋物的提升系統的控制單元包括驅動裝置和制動裝置。驅動裝置包括拉繩可以纏繞其上或是從其上展開的繞線筒,以及單向偏壓繞線筒使其纏繞拉繩的彈簧。主動齒輪同繞線筒可操作地連接,拉動拉繩使拉繩從繞線筒上展開,主動齒輪沿軸向移動至與制動裝置的從動齒輪嚙合。此時從動齒輪使從動軸旋轉,進而帶動遮蓋物的提升軸旋轉從而將遮蓋物從展開位置提升到收回位置。
文檔編號E06B9/32GK101440689SQ20081018877
公開日2009年5月27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14日 優先權日2007年11月14日
發明者L·J·萊斯普蘭斯 申請人:亨特道格拉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