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滑動輔助機構及引入單元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協助進行將移動體從主體側的第 一位置轉換到第二位置、A^第 二位置轉換到第一位置的操作的滑動輔助機構及用于其上的引入單元。
背景技術:
圖20(a)(b)表示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構造,符號21是在主體側開口部的框 上邊安裝的引入單元(拉門關閉器),符號3是在作為移動體的4立門側i殳置的動 作部件(卡合銷)。該引入單元21包括殼體22和鉤體36和加力構件35等。殼 體22呈矩形容器狀,形成從一端側沿長度方向延伸的卡合槽部25和滑動槽部 31(由直線的移動槽部32及在移動槽部32的一端側折彎的轉動槽部33構成)。 鉤體36形成使動作部件3卡定遠離的保持凹部46和與滑動槽部31嵌合的卡 合凸部44、 45。動作部件35在將一端卡定在鉤體36上,并將另一端卡定在 殼體22側的狀態下,對鉤體36向滑動槽部31的另一端側加力,并在拉門/人 關閉位置向打開位置滑動的過程中蓄能。動作部件3通過自動復位機構4可沿 板5的滑動孔8擺動,并且以未圖示的作用力可復位地安裝在^立門的上端面上。
在以上的構造中,通過拉門的關閉梯:作使動作部件3如圖20(a)所示那樣 朝向引入單元21移動。這樣一來,動作部件3與卡合槽部25嵌合,并沿該卡 合槽部25滑動后,如圖(b)那樣與鉤體36的保持凹部46卡合從而被保持。在 該過程中,就鉤體36而言,在卡合突部44一邊由滑動槽部31的轉動槽部33 所引導一邊以卡合突部45為中心旋轉從而從待機姿勢變化到引入姿勢后,與 移動槽部32嵌合。通過該嵌合,鉤體36在約束了動作部件3的狀態下,用加 力構件35的作用力向殼體22的后端側滑動,從而使引入完成。另外,從該狀 態,動作部件3與鉤體36—起向殼體22的前端側滑動,在加力構件35上蓄 能。再有,若拉門被打開操作,則就鉤體36而言,通過借助于自動復位機構 4的動作部件3的復位動作,卡合突部44從移動槽部32向轉動槽部33轉移, 從而向該(a)的待機姿勢轉換。此外,在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與如上的^ 1入單元一起作為緩和拉門的移動 速度的制動機構,具有由動作部件(活塞)所擠壓而產生摩擦力的緩沖部件的構 造。該制動力與旋轉式阻尼器另行施加,通過動作部件擠壓殼體內的緩沖部件 的力而產生,且與拉門的速度成比例而增大。
專利文獻l:特開2005-290769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開2007-16521號公報
在上述的現有構造中,拉門在被操作時,由于從中途利用加力構件35的 作用力而自動轉換到關閉位置,所以能夠可靠地解除拉門的不完全的關閉狀態 的產生。然而在現有構造中,在例如應用到以雙槽推拉的方式開關如圖21所 示的左右拉門A、 B的所謂的雙扇推拉門上,而使各拉門A、 B分別自動地從 中途引入到關閉位置以及從中途引入到打開位置的場合,必須將引入單元 21A 21D在主體側的至少4處安裝,使得經費及安裝工時增大,從而采用本 身受制約。此外,在圖21中,引入單元21A負責拉門A的關閉時的引入;引 入單元21B負責拉門B的打開時的引入;引入單元21C負責拉門A的打開時 的引入;引入單元21D負責拉門B的關閉時的引入。
發明內容
于是,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實現簡化且在例如拉門的關閉時以及打開時均 能施與引入動作,而且還能夠構成簡易地實現雙扇推拉門的關閉時以及打開時 的各引入動作,由此抑制經費及安裝工時從而提高用途擴大和使用方便性。
在本發明的第一方案中,以第一方式及第二方式的共通的構成進行了特 定,在協助進行將移動體從主體側的第 一位置轉換到第二位置或從第二位置轉 換到第一位置的操作的滑動輔助機構中,其特征是,具備安裝在上述主體側 的殼體;分別滑動自如地配置在上述殼體上的第一動部件及第二動部件;分別 通過樞軸支撐在上述各動部件上,并且可解除地卡定在上述殼體側的對應部的 一對閂鎖;以及設置在上述兩動部件之間,對各動部件的閂鎖支撐部彼此向靠 近的方向加力的加力構件,若將上述移動體從上述第二位置轉換到第一位置的 中途或者從第一位置轉換到第二位置的中途,則利用附設在該移動體上的動作 部件來解除上述一方的閂鎖的上述卡定,而且將該動作部件與該閂鎖一起伴隨 借助于上述動部件及加力構件的靠近驅動朝向上述另一方的閂鎖側引入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此外,在以上的本發明中,作為移動體,除了拉門以外還包抽屜等。作為 主體還包括拉門用的框和抽屜用的容納部等。第一位置表示移動體的完全的關 閉位置或打開位置,其還包括將移動體向容納部完全地推入的關閉位置或抽出 的打開位置。第二位置表示移動體的完全的打開位置或關閉位置,其還包括將 移動體從容納部完全地抽出的打開位置或推入的關閉位置。至于動作部件,只
要起"解除一方的閂鎖的卡定,而且將該動作部件與該閂鎖一起伴隨借助于上 述動部件及加力構件的靠近驅動朝向上述另 一方的閂鎖側(將移動體)引入到 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的作用,則不限定于各方式的卡合銷,也可以是如專利 文獻1和2的銷構成。
在本發明的第二方案中,以第一方式的構成進行了特定,其特征是,上述 第一動部件及第二動部件由彼此遠離、靠近的一對滑塊構成。在該構造中,若 將上述移動體從上述第二位置轉換到第一位置的中途或者從第一位置轉換到 第二位置的中途,則利用附設在該移動體上的動作部件來解除上述一方的閂鎖 的上述卡定,而且將該動作部件與該閂鎖一起伴隨借助于上述滑塊及加力構件 的靠近驅動朝向上述另 一方的閂鎖側?I入到第 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在本發明的第三方案中,以第二方式的構成進行了特定,其特征是,上述 第一動部件及第二動部件由具有齒條及與該齒條嚙合的旋轉齒輪的滑塊構成。
在該構造中,若將上述移動體從上述第二位置轉換到第一位置的中途或者從第 一位置轉換到第二位置的中途,則利用附設在該移動體上的動作部件來解除上 述一方的閂鎖的上述卡定,而且將該動作部件與該閂鎖一起伴隨借助于上述齒 條或上述滑塊及加力構件的靠近驅動朝向上述另 一 方的閂鎖側引入到第 一位 置或第二位置。
本發明最好具體化如下 (1)上述引入單元具有對上述各動部件的滑動(也就是對上述移動體的 滑動速度通過上述動部件)進行制動的制動構件(第四方案)。在該場合,上 述制動構件最好是活塞式阻尼器或者是旋轉式阻尼器(第五方案),但也可以
是專利文獻2的制動構件或與其類似的構成。再有,在第三方式的場合,上述
旋轉齒輪構成旋轉式阻尼器(第六方案)。
6(2) 上述引入單元將上述第一動部件及第二動部件、上述加力構件、以
及上述一對閂鎖對上迷殼體各配置2組(第七方案)。
(3) 上述移動體是拉門,上述第一位置為拉門的關閉位置,上述第二位 置為全開了拉門的打開位置(第八方案)。
(4) 上述移動體是雙扇推拉門,上述引入單元附設在配置有雙扇推^i門 的上述主體的框上邊或/及框下邊(第九方案)。
另外,本發明的第十方案,僅以構成上述滑動輔助機構的主要部分進4亍了 特定,是在協助進行將移動體從主體側的第 一位置轉換到第二位置或從第二位 置轉換到第一位置的操作的滑動輔助機構上使用的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所述 的引入單元。
發明效果如下。
第一方式的發明,由于引入單元由殼體和兩個動部件及閂鎖以及單一的加 力構件構成,在利用移動體側的動作部件將移動體從關閉向打開方向轉換的中 途、以及從打開向關閉方向轉換的中途,也就是利用加力構件的作用力將移動 體從各中途自動地引入,從而分別轉換到關閉位置或打開位置,所以與現有構 造相比,因簡化而抑制經費及安裝工時從而能夠提高用途擴大和使用方便性。
第二方式的發明,在第一方式的效果的基礎上,由于第一動部件及第二動
部件可由同樣地滑動的 一對滑塊、也就是以形狀相同或類似的部件構成,因此, 各滑塊的形狀和對殼體的滑動引導構成等也能夠簡化。
第三方式的發明,在第一方式的效果的基礎上,由于第一動部件及第二動 部件由具有齒條及與該齒條嚙合的旋轉齒輪的滑塊構成,因此,可以得到借助 于所謂的齒條齒輪機構的良好的滑動特性,并且也可進行如第六方式的展開。
第四方式的發明,利用加力構件的作用力將移動體從各中途自動地引入到 最終的關閉位置或打開位置,而在此時,由于利用加力構件使移動體以低速滑 動到關閉位置或打開位置,因此,給以高級感,而且也不存在產生撞擊聲的危 險。
第五方式的發明,做成追加了制動構件的結構,從而例如Y象第一方式那樣 通過使用活塞式阻尼器可實現簡化,或者如第二方式那樣通過使用旋轉式阻尼 器可得到借助于旋轉齒輪的良好的動作。總之,意義在于根據用途和特性等能
7夠進行選擇。第六方式的發明,由于第三方式的旋轉齒輪構成旋轉式阻尼器, 因此,與該旋轉式阻尼器的制動力一起也能夠施與通過齒條齒輪機構的良好的 滑動特性。
第七及第九方式的發明,由于將例如雙扇推拉門的各拉門通過單一 的引入 單元,利用加力構件的作用力將各拉門從中途自動地引入,從而分別轉換到關 閉位置或打開位置,所以與現有構造相比,抑制經費從而能夠使各拉門的轉換 特性良好。
第八方式的發明,是將移動體為拉門的方式,利用加力構件的作用力將拉 門從關閉向打開方向轉換的中途、以及從打開向關閉方向轉換的中途引入到最 終的關閉位置或打開位置,由此可提高拉門的操作性。
第十方式的發明,通過將例如作為以上的滑動輔助機構的主要部分的各引 入單元與動作部件組合起來提供,從而用戶能夠選擇與用途相應的類型并筒易 地實施。
圖1 (a)是第一實施方式的引入單元的仰視圖,(b)是側視圖,(C)是 俯視圖,(d)是右端面圖。
圖2是圖1 (b)的A""A線向視放大剖視圖。 圖3是圖1 (b)的B—B線向視放大剖視圖。
圖4 (a)是表示上述引入單元和配置有雙扇推拉門的主體側的框的關系 的模式圖,(b)是表示將雙扇推拉門轉換到打開位置的開口部的全開狀態的模 式圖,(c )是表示將雙扇推拉門轉換到關閉位置的開口部的全開狀態的模式圖。 圖5 (a)和(b)是表示圖4(a)狀態下的引入單元的主要部分的模式圖。 圖6 (a)和(b)是表示圖4 (b)和(c)狀態下的引入單元的主要部分 的模式圖。
圖7 (a)是表示上述引入單元的殼體的仰視圖,(b)是側視圖,(c)是 (a)的C一C線向視剖視圖。
圖8(a)是表示上迷引入單元的罩的仰視圖,(b)是側視圖,(c)是(a) 的D—D線向視剖視圖。
圖9 (a)是表示上述引入單元的閂鎖的外觀圖,(b)和(c)是表示上述引入單元的兩個滑塊的外觀圖。
圖10 (a)和(b)是表示上述引入單元的兩個應用例的模式圖。
圖11 (a)是第二實施方式的引入單元的仰視圖,(b)是側一見圖,(c)是
俯視圖,(d)是右端面圖。
圖12是圖1 (b)的E—E線向視放大剖視圖。
圖13是表示從圖13省略了各部件后的殼體形狀的模式圖。
圖14 (a) (c)是將上述第二實施方式的引入單元和配置有雙扇推拉門
的主體側的框的關系與圖4對應而表示的模式圖。
圖15 (a)和(b)是將圖14 (a)狀態下的引入單元的主要部分以從上下
觀察的狀態表示的模式圖。
圖16 (a)和(b)是表示圖14 (b)和(c)狀態下的引入單元的主要部
分的模式圖。
圖17 (a)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引入單元的閂鎖的外觀圖,(b)和(c) 是表示該引入單元的齒條和滑塊的概略外觀圖。
圖18表示上述齒條的詳細情況,(a)是仰視圖,(b)是俯一見圖,(c)是 側一見圖。
圖19表示上述滑塊的詳細情況,(a)是仰視圖,(b)是俯視圖,(c)是 側視圖,(d)是(b)的F—F線剖視圖,(e)是(c)的G—G線剖視圖。 圖20 (a) (b)是表示專利文獻1的機構主要部分的說明圖。 圖21是將專利文獻1的機構應用到雙扇推拉門的場合的說明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一邊參照附圖一邊說明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及第二實施方式。 圖1 (a) ~圖10 (b)表示第一實施方式,圖11 (a) 圖19 (e)表示第 二實施方式。此外,各圖中在制圖上有的省略或簡化一部分。圖5(a)(b) 及圖6 (a) (b)為了便于理解動作,而省略了作為制動構件的活塞式阻尼器。 在以下的說明中,按機構特征、第一實施方式的引入單元及組裝和動作、第二 實施方式的引入單元及組裝和動作的順序詳細敘述。
(機構特征)本發明的滑動輔助機構如圖10 (a) (b)所示,包括在主 體7側安裝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引入單元6或6A、或者第二實施方式的引入單元6C或6D;以及設置在作為移動體的拉門A C側的作為動作部件的多個卡 合銷9。這里,主體7為例如具有開口部的櫥拒和架子等、或者為具有容納空 間的桌子和復印機等。移動體不限于拉門A、 B或4立門C,也可以在貯藏物品 用抽屜體等上,配置成沿著設置在主體7的開口部或容納空間的導軌等在關閉 位置(在抽屜體中相當于推入位置)和打開位置(在抽屜體中相當于拉出位置) 之間可移動。另外,第一實施方式的引入單元6或6A、或者第二實施方式的 引入單元6C或6D,根據圖10(a) (b)所例示那樣成為對象的移動體的類型, 大致分為下面的兩種構成。
第一構成是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中所舉出的引入單元6或6C。該引入單 元6或6C在如將作為移動體的構成圖10 (a)的雙扇推拉門的各拉門A、 B 分別引入的場合使用,若以第一實施方式及第二實施方式的共通的構成來特 定,則以在主體7側安裝的殼體1或1A;分別在該殼體上滑動自如地配置的 第一動部件及第二動部件(在第一實施方式中為一對滑動塊2A、 2B,在第二
過樞軸支撐在上述各動部件上,并且與殼體1側的對應部可解除地卡定的一對 閂鎖5或5A;以及設置在上述兩動部件之間并將各動部件的閂鎖支撐部彼此 向靠近的方向加力的加力構件3或3A為單位,并將該2組配置在殼體1或1A 上。在使用引入單元6或6C的場合,對于拉門A及拉門B將卡合銷9分別突 出設置2根。
第二構成是在如作為圖10(b)所例示的移動體的單一的拉門C對于主體 7A的開口部滑動的場合使用的引入單元6A或6D。雖然未圖示,但引入單元 6A或6D在殼體(在該構成中,成為殼體1或IA的大致一半的大小)上配置 分別滑動自如地配置的第一動部件及第二動部件(在第一實施方式中為一對滑 動塊2A、 2B,在第二實施方式中為具有齒條60及與該齒條嚙合的旋轉齒輪 45的滑塊71);分別通過樞軸支撐在上迷各動部件上,并且與殼體l側的對應 部可解除地卡定的一對閂鎖5或5A;以及設置在上述兩動部件之間并將各動 部件的閂鎖支撐部彼此向靠近的方向加力的加力構件3或3A。換言之,引入 單元6A或6D是從圖2及圖3省略了單側的滑塊2A、 2B;加力構件3及制動 構件4;以及閂鎖5、 5的構成,或者是從圖12省略了單側的齒條60及滑塊
1071;加力構件3A及制動構件4A;以及閂鎖5、 5的構成,由于從以下的引入 單元6或6C容易理解,所以省略這本身的說明。另外,在使用該引入單元6A 或6D的場合,對于作為移動體的拉門C突出設置2根卡合銷9。
(第一實施方式的引入單元)圖1 (a) (d)表示引入單元,圖2及圖3 表示引入單元的內部構成,圖4 (a) (c)和圖10 (a) (b)表示使用例,圖 5 (a) (b)及圖6 (a) (b)表示主要部分動作,圖7 (a) 圖9 (c)表示引入 單元的構成部件。第一實施方式的引入單元6包括配置在殼體l上并向彼此 靠近遠離的方向滑動的一對滑塊2A、 2B;對該滑塊2A、 2B彼此向靠近的方 向加力的加力構件3;以及分別通過樞軸支撐在備滑塊2A、 2B上,并且通過 與殼體1的對應部可解除地卡定,可將滑塊彼此保持在留有間隔的狀態的一對 閂鎖5、 5。
其中,如圖1 (a) (d)和圖7 (a) ~ (c)及圖8 (a) ~ (c)所示,殼 體1 一體形成下側開口的空間部10和向空間部10的左右伸出的向主體側的安 裝部10a,并且具有以關閉空間部10的方式安裝的罩15等。空間部10呈細 長的矩形容器狀,由上面ll和兩側面12和左右的端面13所劃定。罩15呈大 致納入空間部IO的扁平容器狀,內側由下面16和兩側面17和左右的端面18 以及將內部一分為二的分隔部17b所劃分。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雖然做成 殼體1下側開口的空間部,但也可以將本件單元設置在底面部或側部,在該場 合,上述空間部不在下側開口 ,成為上側開口的空間部或側面部開口的空間部。
而且,在兩側面12及兩側面17上設有多對將罩15配置到空間部10時彼 此卡合的凸狀卡定部12a和孔狀卡合部17a。在各端面13及各端面18上,在 每一側2處左右成對地設有將罩15配置到空間部i0時分別與內外連通而使卡 合銷9通過的凹形或倒凹形的開口 13a、 18a。另外,在罩側的下面16以與左 右的各開口 isa、 18a連通的方式形成有導向孔18b。因此,卡合銷9對于殼 體l,可從端面13的開口 13a和端面18的開口 18a沿著導向孔18b進出殼體 1內。
另外,安裝孔12c、 16a; 2條滑塊用導向槽12b、 16b;以及2條閂鎖用 導向槽14、 19大致平行地設置在上面11及下面16。其中,在安裝孔12c、 16a 上,在將罩15安裝固定在空間部10時擰進螺釘S。各導向槽12b、 16b分別
ii為成對的直線槽,在與設置在滑塊2A、 2B的上下面的突起22或32嵌合的狀 態下引導滑塊2A、 2B的滑動。各導向槽14、 19包括分別與導向槽12b、 16b 平行的直線槽14a、 19a和設置在直線槽14a、 19a的兩側的大致L形的卡定槽 14b、 19b。而且,閂鎖5具有后述的設置在上下面上的凸部52,各導向槽14、 19在嵌合了該凸部52的狀態下沿直線槽14a、 19a引導閂鎖5的滑動,而且, 利用凸部52與卡定槽14b、 19b卡合來卡定閂鎖5 (及滑塊)的滑動。此外, 就各卡定槽14b、 19b而言,前端的槽寬形成為比立起底部的槽寬稍大,從而 鉆研成在閂鎖5的凸部52卡合后不會因不注意而解除卡定。
如圖2及圖3和圖9 (a) ~ (c)所示,滑塊2A、 2B的相同點在于呈在 上述殼體側上面12和罩側下面16之間的空間配置的塊狀,在上下面20、 21 或上下面30、 31形成有突起22、 32,并且具有限制閂鎖5的移動的槽23或 33;在塊狀的側面形成有卡定作為加力構件3的螺旋彈簧的對應的端部的卡定 軸25或35;如圖5 ( a) ( b )所示那樣通過轉動軸8來可轉動地通過樞軸支撐 閂鎖5的軸孔26或36。這里,各突起22、 32從上下面的一端朝向另一端側 直線狀地延伸,并與上述的導向槽12b、 16b嵌合。各槽23、 33位于設有軸孔 26或36的一側,并從一端朝向另一端側直線狀地延伸。就卡定軸25、 35及 軸孔26、 36而言,在塊狀的單側部設置突出一截的支撐部24或34,卡定軸 25、 35在該支撐部24或34的端面突出,并且軸孔26、 36上下貫通該支撐部 24或34。
另外,在滑塊2A上設有沿著與上述支撐部24相反的一側的單側部配置 的截面呈大致U形的保持部27;位于該保持部27的一端側且直徑比該保持部 27小的U形夾具部28a;以及位于保持部27的另一端側且直徑比夾具部28a 小的U形夾具部28b。另一方面,在滑塊2B上設有沿著與上述支撐部34相 反的一側的單側部貫通的保持孔37和將該保持孔37的孔內的一部分做成小直 徑的安裝孔38 (參照圖2)。
此外,滑塊2A、 2B在一方處于卡定狀態且另一方滑動時,與此相反地、 在另一方處于卡定狀態且一方滑動時,該滑動由制動構件4所制動。而且,在 該方式中,由于作為其制動構件4使用了活塞式阻尼器的關系,兩滑塊2A、 2B呈不同形狀,但在制動構件使用旋轉式阻尼器的場合,可設定成相同形狀或相近似的形狀。
另外,在滑塊2A、 2B上,通過插通支撐部24、 34側的軸孔26、 36的轉 動軸8可轉動地分別設有閂鎖5。該閂鎖5如圖9 (a) ~ (c)所示, 一體地具 有鉤部50;從鉤部50的底部兩側突出的一對臂部51;分別在各臂部51的 大致中間部沿同軸線設置的軸孔53;分別在各臂部51的端側的外面突出設置 的凸部52;以及設置在各臂部51的軸孔53附近并向與鉤部50相同的方向突 出的支撐部54。其中,鉤部50做成在如圖6 (a) (b)所示那樣閂鎖5以轉動 軸8為支點轉動了的狀態下,可約束卡合銷9的形狀。各臂部51保持與支撐 部24或34的^反厚對應的間隔。
(組裝)對以上的各部件而言,在將例如各閂鎖5通過樞軸支撐在滑塊 2A、 2B上后,將滑塊2A、 2B彼此安裝到作為制動構件的活塞式阻尼器上。 通過將它制作2組,并將它們與加力構件3—起裝配到殼體1上,并且在殼體 1上安裝罩15,從而作為引入單元6完成。
首先,對于滑塊2A、 2B,通過插通支撐部24、 34側的軸孔26、 36的轉 動軸8可轉動地分別設置閂鎖5。即、各閂鎖5通過在臂部51彼此之間配置 滑塊2A的支撐部24或者滑塊2B的支撐部34,并且使軸孔53和軸孔26或 者使軸孔53和軸孔36 —致后,轉動軸8插通各軸孔,乂人而對滑塊2A或2B 通過樞軸可轉動地支撐。此外,轉動軸8的兩端適宜地防脫。
接著,滑塊2A和滑塊2B通過作為制動構件的活塞式阻尼器連結。作為 該活塞式阻尼器只要是公知的(例如,特開2006-29564號公報)即可,只要 是具有缸體40及緩慢地出入該缸體40的活塞桿41,活塞桿41對固定的缸體 40緩慢地驅動,或者缸體40對固定的活塞桿41緩慢地驅動的構成即可。而 且在該方式中,如圖2所示,將缸體前端部從徑向推入保持部27內而約束, 并將缸體對應部以與兩端的夾具部28a、 28b卡合的狀態對缸體40安裝固定滑 塊2A。對此,在將活塞桿41的前端部從一端插入保持孔37中的狀態下,并 在將螺釘Sl從保持孔37的另 一端側通過安裝孔38卡定在活塞桿41的前端側 的狀態下,對活塞桿41安裝固定滑塊2B。
接著,以上述的附帶閂鎖5的滑塊2A和2B、制動構件4、加力構件3為 組,將其2組對殼體1配置,并且由罩15所覆蓋。這里,例如像圖5(a)(b)
13所示那樣,對殼體1的導向槽12b,滑塊2A和滑塊2B嵌合其對應的突起22 或突起32;對殼體1的導向槽14,各閂鎖5嵌合其對應的凸部52,從該狀態, 作為加力構件3的螺旋彈簧配置在滑塊2A和2B之間。換句話說,該螺旋彈 簧,通過一端卡定在滑塊2A的卡定軸25上,另一端卡定在滑塊2B的卡定軸 35上,從而可對滑塊2A、 2B彼此向靠近的方向加力。
從以上的狀態最好如圖5 (a) (b)所示那樣,預先使滑塊2A和滑塊2B 克服加力構件3的作用力而最大離開到L,使滑塊2A側的閂鎖5的凸部52 與一方的卡定槽14b卡合,并使滑塊2B側的閂鎖5的凸部52與另一方的卡 定槽14b卡合。在這過程中,就滑塊2A側的閂鎖5和滑塊2B側的閂鎖5而 言,如圖6 (a) (b)和圖5 (a) (b)所示,從使鉤部50靠近相應滑塊側的姿 勢(與卡合銷9卡合的姿勢,以下稱之為引入姿勢)向^f吏鉤部50以轉動軸8 為支點從相應滑塊側離開的姿勢(解除與卡合銷9的卡合的姿勢,以下稱之為 非引入姿勢)轉動。在引入姿勢,閂鎖5以使支撐部54與滑塊2A的槽23或 者與滑塊2B的槽33嵌合的狀態保持其姿勢。最后將罩15安裝在殼體1上。 在該操作中,在罩15配置在殼體側空間部IO后,多個螺釘S從殼體側安裝孔 12a擰進罩側安裝孔16a中。
(動作)所制作的成為滑動輔助機構的主要部分的引入單元6,在上述的 組裝狀態下,各滑塊2A、 2B及各閂鎖5以及制動構件4、加力構件3夾入殼 體側上面12和罩側下面16之間。各滑塊2A、 2B經上下的突起22、 32與對 應的上下的導向槽12b、 16b嵌合,并保持該嵌合狀態而滑動。各閂鎖5若上 下的凸部52與對應的上下的導向槽14、 19嵌合,且各凸部52與直線槽14a、 19a嵌合,則成為上述的引入姿勢,若各凸部52與卡定槽14b、 19b卡合,則 轉換到上述的非引入姿勢。
接著, 一邊參照圖10 (a)和圖4 (a) ~圖6 (b) —邊詳細敘述具體的動 作。此外,圖4 (a) ~ (c)以模式表示將以上的滑動輔助機構(引入單元6) 應用到圖10 (a)的雙扇推拉門上的場合,符號70假想設置在主體7側的開 口部的拉門用框的上邊側導軌。圖4(a)是拉門A、 B的半開狀態,表示安裝 在導軌70側的引入單元6和在拉門A、 B上設置的各卡合銷9的概略位置關 系。(1) 在圖4 (a) ~ (c)中,在將拉門A、 B轉換到關閉位置而將開口部 全開的場合,若是拉門A則從該(a)的打開(半開)向右側即關閉方向滑動 操作,若是拉門B則從該(a)的打開(半開)向該圖的左側即關閉方向滑動 搡作。這樣一來,若拉門A滑動到關閉位置的跟前(中途),則如圖5 (b)所 示,左側的卡合銷9抵到滑塊2A側的閂鎖5的鉤部50的內側。閂鎖5利用 其應力以轉動軸8為支點沿逆時針方向轉動,各凸部52從卡定槽14b、 19b 解除卡定并與直線槽14a、 19a嵌合,如圖6 (a)所示那樣轉換到以鉤部50 約束了卡合銷9的引入姿勢。這樣一來,滑塊2A與閂鎖5—起利用加力構件 3的作用力向滑塊2B —側引入而至關閉位置。在該場合,就滑塊2A而言, 突起22沿上下的導向槽12b、 16b所引導,就閂鎖5而言,上下的凸部52沿 上下的直線槽14a、 19a所引導。此外,拉門B也與拉門A相同地轉換到關閉 位置。另外,在該方式中,4立門A、 B在利用上述的加力構件3的作用力滑動 時,受上述的制動構件4的制動而緩慢地滑動。
(2) 在圖4 (a) (c)中,在將拉門A、 B轉換到打開位置而將開口部 全閉的場合,若是拉門A則從該(a)的打開(半開)、或者該(b)的關閉位 置向左側即打開方向滑動操作,若是拉門B則從該(a)的打開(半開)、或 者該(b)的關閉位置向右側即打開方向滑動操作。這樣一來,若拉門A滑動 到打開位置的跟前(中途),則如圖5(b)所示,右側的卡合銷9抵到滑塊2B 側的閂鎖5的鉤部50的內側。閂鎖5利用其應力以轉動軸8為支點沿順時4十 方向轉動,各凸部52從卡定槽14b、 19b解除卡定并與直線槽14a、 19a嵌合, 如圖6(b)所示那樣轉換到以鉤部50約束了卡合銷9的引入姿勢。這樣一來, 滑塊2B與閂鎖5 —起利用加力構件3的作用力向滑塊2A —側引入而至打開 位置。在該場合,就滑塊2B而言,突起32沿上下的導向槽12b、 16b所引導, 就該閂鎖5而言,上下的凸部52沿上下的直線槽14a、 19a所引導。此外,拉 門B也與拉門A相同地轉換到打開位置。另外,在該方式中,拉門A、 B在 利用上述的加力構件3的作用力滑動時,受上述的制動構件4的制動而緩慢地 滑動。
(第二方式的引入單元)圖11 (a) (d)表示引入單元,圖12及圖13 表示引入單元的內部構成,圖14 (a) ~ (c)表示使用例,圖15 (a) (d)及
15圖16 (a) (b)表示主要部分動作,圖17 (a) ~圖19 (e)表示引入單元的構 成部件。第二實施方式的引入單元6C包括配置在殼體1A上的具有齒條60 及與該齒條60嚙合的旋轉齒輪45的滑塊71;向齒條60與滑塊71通過旋轉 齒輪45相對地靠近的方向加力的加力構件3A;以及分別通過樞軸支撐在齒條 60及滑塊71上,并且通過與殼體1A的對應部可解除地卡定,可將齒條60和 滑塊71保持在規定狀態的一對閂鎖5A、 5A。
其中,殼體1A由于與第一方式的殼體1類似,所以省略單件圖,另外, 在作用上與第一方式相同的相同部件以及部位附注同一符號。即、如圖11 (a) ~圖13所示,殼體1A—體形成下側開口的空間部IO和向空間部10的左右伸 出的向主體側的安裝部10a,并且具有以關閉空間部10的方式安裝的罩15A 等。空間部IO呈細長的矩形容器狀,由上面11和兩側面12和左右的端面13 所劃定。罩15A呈大致納入空間部10的扁平容器狀,內側由下面16和兩側 面17和左右的端面18以及將內部一分為二的分隔部17b所劃分。
而且,在兩側面12及兩側面17上設有多對將罩15A配置到空間部10時 彼此卡合的凸狀卡定部12a和孔狀卡合部17a。在各端面13及各端面18上, 在每一側2處左右成對地設有將罩15A配置到空間部10時分別與內外連通而 使卡合銷9通過的凹形或倒凹形的開口 13a、 18a。另外,在罩側的下面16以 與左右的各開口 18a、 18a連通的方式形成有導向孔18b。因此,卡合銷9對 于殼體l,可從端面13的開口 13a和端面18的開口 18a沿著導向孔18b進出 殼體1A內。
安裝孔12c、 16a;相對的導向槽12b、 16b (參照圖15 ( a) (b));以及閂 鎖用導向槽14、 19大致平行地設置在上面12及下面16上。加之,如在圖15 U)(b)以模式表示,在上面12設有與導向槽12b平行,且比導向槽12b短 的導向槽12d。其中,在安裝孔12c、 16a上,在將罩15A安裝固定在空間部 IO時檸進螺釘S。各導向槽12b、 16b分別為成對的直線槽,在與設置在齒條 60的上下面的突起66或65嵌合的狀態下引導齒條60的滑動。各導向槽14、 19包括分別與導向槽12b、 16b及導向槽12d平行的直線槽14a、 19a和設置 在直線槽14a、 19a的兩側的大致L形的卡定槽14b、 19b。而且,閂鎖5A具 有后述的設置在上下面上的凸部52,各導向槽14、 19在嵌合了該凸部'52的狀態下沿直線槽14a、 19a引導閂鎖5A的滑動,并且利用凸部52與卡定槽14b、 19b卡合來卡定閂鎖5A的滑動。
另外,閂鎖5A也由于與第一方式相同,所以附注了同一符號。即、閂鎖 5A如圖17(a)所示, 一體地具有大致U形的鉤部50;從鉤部50的底部 兩側突出的一對臂部51;分別在各臂部51的大致中間部沿同軸線設置的軸孔 53;分別在各臂部51的端側的外面突出設置的凸部52;設置在各臂部51的 軸孔53附近并向與鉤部50相同的方向突出的支撐部54;以及設置在鉤部50 的支撐部54側的壁面上的窗部55。其中,鉤部50做成在如圖16 (a) (b)所 示那樣閂鎖5A以轉動軸8a為支點轉動了的狀態下,卡合銷9可約束卡合銷9 的形狀。
如圖2及圖17 (a) (c)和圖18 (a) (c)所示,齒條60呈配置上述
的殼體側上面12和罩側下面16之間的空間的細長臂狀,具有兩端61和62
朝下突出,設置在該突出端面上的與罩側導向槽16a卡合的突起65、 65;突
出設置在一端61附近的側面的支撐^反部64;位于支撐斧反部64與比另一端62
稍靠跟前之間,沿一側面形成的波形齒部63;以及在一端61附近的側面向與
支撐板部64相反的方向突出設置的彈簧用卡定軸67。這里,支撐板部64設
定為插入上述閂鎖側的兩臂部51之間的厚度,上下貫通形成軸孔64a,并且
分別在上下面形成閂鎖用限制壁部64b。而且,閂鎖5A如圖18 (a) (b)的
假想線所示那樣配置在支撐板部64上,裝配成通過轉動軸8a插通一方軸孔
53、軸孔64a、另一方軸孔53從而可轉動。在該場合,如圖15(a) (b)所示,
閂鎖5A從鉤部50不約束卡合銷9的非約束狀態,由卡合銷9所擠壓而以轉
動軸8a為支點轉動,從而轉換到鉤部50的開口接近齒條60的對應部的約束
狀態。就閂鎖5A而言,鉤部50的對應部抵到限制壁部64b,由此維持約束狀 太
心o
如圖2及圖17 (a) ~ (c)和圖19 (a) (e)所示,滑塊71呈在上述殼 體側上面12和罩側下面16之間的空間配置的塊狀, 一體地具有設置在上面 72側的阻尼器用卡合凹部74;及突起78a、 78b;沿著一側設置的彈簧支架部 75及彈簧用卡定軸77;以及設置在下面73的突起79及閂鎖用配置部73a。 這里,以將下面73的一端側角部降低了一截的階梯狀的狀態設置閂鎖用配置部73a。符號73b是閂鎖用限制壁部。凹部74由與旋轉式阻尼器4A對應的形 狀構成,在底面貫通形成一對安裝孔74a,并且在一側部開口形成缺少部74b。 突起78a、 78b與上述的導向槽12d滑動自如地嵌合。彈簧支架部75形成為可 承接螺旋形彈簧的截面為大致C形的形狀。突起79與罩側導向槽16b滑動自 如地嵌合。
在以上的滑塊71上裝配閂鎖5A及旋轉式阻尼器4A。其中,閂鎖5A如 圖19 (a) (b)的^f叚想線所示那樣配置在滑塊71的對應部,裝配成通過轉動 軸8a插通一方軸孔53、軸孔76另一方軸孔53從而可轉動。而且,如圖15 (a) (b)所示,閂鎖5A從鉤部50不約束卡合銷9的非約束狀態,由卡合銷 9所擠壓而以轉動軸8a為支點轉動,從而轉換到鉤部50的開口接近齒條60 的彈簧支架部75的延長線上的約束狀態(以圖19 (a) (b)的假想線表示的 狀態)。就閂鎖5A而言,鉤部50的對應部^J'J限制壁部73b,由此維持約束 狀態。
旋轉式阻尼器4A在定位在卡合凹部74的狀態下利用螺釘安裝。該旋轉 式阻尼器4A由周知的回轉式油阻尼器等構成,具有主體42及安裝固定在受 主體內的液壓油的阻力的未圖示的輸出軸上的旋轉齒輪43。此外,旋轉式阻 尼器4A也可以是空氣阻尼器。
(組裝)對以上的各部件而言,在例如以上述的方法將各閂鎖5A分別通 過樞軸支撐在齒條60和滑塊71上,.或者在滑塊71上安裝固定作為制動構件 4A的旋轉式阻尼器,并將它制作2組后,通過將它們與各加力構件3A—起 裝配到殼體1A上,并且在殼體1A上安裝罩15A,從而作為引入單元6C完成。
具體來講,以安裝有閂鎖5A的齒條60和安裝有制動構件4及閂鎖5A的 滑塊71和加力構件3A為組,將其2組對殼體1A配置,并且由罩15A所覆 蓋。這里,例如像圖15 (a) (b)所示那樣,從對殼體1A的導向槽12b卡合 齒條60的突起66;對殼體1A的導向槽12d卡合滑塊71的突起78a、 78b; 對殼體1A的導向槽14,各閂鎖5A嵌合其對應的凸部52;進而使作為制動構 件4A的旋轉阻尼器的旋轉齒輪43與齒條側齒部65嚙合的狀態,作為加力構 件3A的螺旋彈簧配置在齒條60和滑塊71之間。即、該螺旋彈簧,通過一端 卡定在滑塊71的卡定軸77,另一端卡定在齒條60的卡定軸67上,從而可對
18閂鎖5A、 5A彼此向靠近的方向加力。
從以上的狀態最好如圖15 (a) (b)所示那樣,預先使齒條60和滑塊71 克服加力構件3A的作用力而相對地移動,并使閂鎖5A、 5A彼此最大離開到 L,使齒條側的閂鎖5A的凸部52與一方的卡定槽14b卡合,并使滑塊側的閂 鎖5A的凸部52與另一方的卡定槽14b卡合。在這過程中,就齒條側閂鎖5A 和滑塊側閂鎖5A而言,如圖16 (a) (b)和圖15 (a) (b)所示,從使鉤部 50靠近齒部63側的姿勢(與卡合銷9卡合的姿勢,以下稱之為引入姿勢)向 使鉤部50以轉動軸8a為支點從該齒部63側離開的姿勢(解除與卡合銷9的 卡合的姿勢,以下稱之為非引入姿勢)轉動。最后將罩15A安裝在殼體1A上。 在該操作中,在罩15A配置在殼體側空間部IO后,多個螺4丁S從罩側安裝孔 16a擰進殼體側安裝孔12c。
(動作)所制作的成為滑動輔助機構的主要部分的引入單元6C,在上述 的組裝狀態下,齒條60和制動構件4A及閂鎖5A、滑塊71及閂鎖5A以"J/口 力構件3A夾入殼體側上面12和罩側下面16之間。齒條60經上下的突起66、 65與對應的上下的導向槽12b、 16b嵌合,并保持該嵌合狀態而滑動。滑塊71 經上側的突起78a、 78b與對應的導向槽12d嵌合,下側的突起79與對應的導 向槽16b嵌合,并保持該嵌合狀態而滑動。各閂鎖5A,若上下的凸部52與對 應的上下的導向槽14、 19嵌合,且各凸部52與直線槽14a、 19a嵌合,則成 為上述的引入姿勢,若各凸部52與卡定槽14b、 19b卡合,則轉換到上述的非 引入姿勢。此外,在圖16(a)(b)中,為了避免煩雜性而省略了各導向槽。
接著, 一邊參照圖10 (a)和圖14 (a) 圖16 (b) —邊詳細敘述具體的 動作。此外,圖14 (a) (c)以模式表示將以上的滑動輔助機構(引入單元 6C)應用到圖10 (a)的雙扇推拉門上的場合,符號70假想設置在主體7側 的開口部的拉門用框的上邊側導軌。圖14(a)是拉門A、 B的半開狀態,表 示安裝在導軌70側的引入單元6C和在拉門A、B上設置的各卡合銷9的概略 位置關系。
(1)在圖14 (a) (c)中,在將拉門A、 B轉換到關閉位置而將開口部 全開的場合,若是拉門A則從該(a)的打開(半開)向右側即關閉方向滑動 操作,若是拉門B則從該(a)的打開(半開)向該圖的左側即關閉方向滑動操作。這樣一來,若拉門A滑動到關閉位置的跟前(中途),則如圖15 (b)
所示,左側的卡合銷9抵到滑塊側閂鎖5A的鉤部50的內側。閂鎖5A利用其 應力以轉動軸8a為支點沿逆時針方向轉動,各凸部52從卡定槽14b、 19b解 除卡定并與直線槽14a、 19a嵌合,如圖16 ( a)所示那樣轉換到以鉤部50約 束了卡合銷9的引入姿勢。這樣一來,滑塊71與閂鎖5A —起利用加力構件 3A的作用力向滑塊側閂鎖5A引入而至關閉位置。在該場合,就滑塊71而言, 上述的突起78a、 78b及突起79沿上下的導向槽12b、 16b所引導,就閂鎖5A 而言,上下的凸部52沿上下的直線槽14a、 19a所引導。拉門B也與拉門A 相同地轉換到關閉位置。另外,在該方式中,拉門A、 B在利用上述的加力構 件3A的作用力滑動時,由于作為制動構件4A的旋轉齒輪43與齒部63嚙合, 因而受制動構件4A的制動而緩慢地滑動。
(2)在圖14 (a) ~ (c)中,在將拉門A、 B轉換到打開位置而將開口部 全閉的場合,若是拉門A則從該(a)的打開(半開)、或者該(b)的關閉位 置向左側即打開方向滑動操作,若是拉門B則從該(a)的打開(半開)、或 者該(b)的關閉位置向右側即打開方向滑動操作。這樣一來,若拉門A滑動 到打開位置的跟前(中途),則如圖15 (b)所示,右側的卡合銷9抵到滑塊 側的閂鎖5A的鉤部50的內側。閂鎖5A利用其應力以轉動軸8a為支點沿順 時針方向轉動,各凸部52從卡定槽14b、 1%解除卡定并與直線槽14a、 19a 嵌合,如圖16 (b)所示那樣轉換到以鉤部50約束了卡合銷9的引入姿勢。 這樣一來,齒條60與閂鎖5A—起利用加力構件3A的作用力向滑塊71的閂 鎖5A側引入而至打開位置。在該場合,就齒條60而言,上下的突起66、 65 沿上下的導向槽12b、 16b所引導,就該閂鎖5A而言,上下的凸部52沿上下 的直線槽14a、 19a所引導。此外,拉門B也與拉門A相同地轉換到打開位置。 另外,在該方式中,」粒門A、 B在利用上述的加力構件3A的作用力滑動時, 受上述的制動構件4的制動而緩慢地滑動,這一點上與第一方式相同,但由于 通過齒條側齒部65和制動構件側旋轉齒4侖43的嚙合進行制動,因此,能夠以 更穩定的狀態施加制動力。
此外,涉及本發明的滑動輔助機構及引入單元,除了權利要求書中所特定 的要件以外,可適宜地進行變更。另外,本發明的滑動輔助機構及引入單元在
20用途上沒有特別的制約,只要移動體為例如抽屜體或托架,推入位置與上述方 式的關閉位置意思相同,抽出位置與上述方式的打開位置意思相同。
此外,這里引用于2006年11月13日申請的日本國專利申請第 2006-306183號及于2007年3月23日申請的日本國專利申請第2007-076620 號的說明書、專利權利要求的范圍、附圖以及摘要的全內容,用來作為本發明 的說明書的公開。
權利要求
1. 一種滑動輔助機構,協助進行將移動體從主體側的第一位置轉換到第二位置或從第二位置轉換到第一位置的操作,其特征在于,具備安裝在上述主體側的殼體;分別滑動自如地配置在上述殼體上的第一動部件及第二動部件;分別樞軸支撐在上述各動部件上,并且可解除地卡定在上述殼體側的對應部的一對閂鎖;以及設置在上述兩動部件之間,對各動部件的閂鎖支撐部彼此向靠近的方向加力的加力構件,在將上述移動體從上述第二位置轉換到第一位置的中途或者從第一位置轉換到第二位置的中途時,利用附設在該移動體上的動作部件來解除上述一方的閂鎖的上述卡定,而且將該動作部件與該閂鎖一起伴隨借助于上述動部件及加力構件的靠近驅動而朝向上述另一方的閂鎖側引入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動輔助機構,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動部件及第二動部件由彼此遠離、靠近的一對滑塊構成。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動輔助機構,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動部件及第二動部件由具有齒條及與該齒條嚙合的旋轉齒輪的滑塊構成。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動輔助機構,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入單元具有對上述各動部件的滑動進行制動的制動構件。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滑動輔助機構,其特征在于, 上述制動構件是活塞式阻尼器或者是旋轉式阻尼器。
6 .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滑動輔助機構,其特征在于, 上述旋轉齒輪構成制動用旋轉式阻尼器。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動輔助機構,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入單元對于上述殼體各配置2組上述第一動部件及第二動部件、上述加力構件、以及上述一對閂鎖。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動輔助機構,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動體是拉門,上述第一位置為拉門的關閉位置,上述第二位置將拉門全開的打開位置。
9.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滑動輔助機構,其特征在于,上述移動體是雙扇推拉門,上述引入單元附設在配置有雙扇推拉門的上述 主體的框上邊或/及框下邊。
10. —種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所述的引入單元,其特征在于,在協助進行將移動體從主體側的第 一位置轉換到第二位置或從第二位置 轉換到第一位置的^l喿作的滑動輔助機構中使用。
全文摘要
在協助進行將移動體從主體側的第一位置轉換到第二位置或從第二位置轉換到第一位置的操作的滑動輔助機構中,具備安裝在主體側的殼體(1);分別滑動自如地配置在殼體(1)上的第一動部件及第二動部件(滑塊2A、2B);分別通過樞軸支撐在上述各動部件上,并且可解除地卡定在殼體側的對應部的一對閂鎖(5、5);以及設置在上述兩動部件之間的加力構件(3),若將移動體從第二位置轉換到第一位置的中途或者從第一位置轉換到第二位置的中途,則利用附設在該移動體上的卡合銷(9)來解除一方的閂鎖的卡定,而且將該卡合銷與該閂鎖一起伴隨借助于上述動部件及加力構件(3)的靠近驅動朝向另一方的閂鎖側引入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文檔編號E05F1/16GK101535588SQ20078004196
公開日2009年9月16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06年11月13日
發明者佐藤允壹 申請人:株式會社利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