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方艙下翻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方艙門,特別涉及一種能充作裝卸平臺,可自由裝卸 貯藏在方艙內部器材箱的下翻式方艙門。
背景技術:
方艙是用于地質勘探、水利工程、建筑工程、軍隊野戰等需在野外作業、
作戰的裝在運輸車輛上的廂體設備。在一種方艙內,需貯藏運輸長2200mmX寬 2200mmX高2000mm重達3噸的器材箱,該器材箱下部帶一組行走輪,在方艙的 后部需提供一裝卸平臺,供器材箱停放,通過外部的吊車吊裝器材箱進出艙體。 方艙內沒有空間安裝裝卸平臺,方艙外若另外安裝裝卸平臺,費時費工達不到 快速裝卸的目的。現采用下翻門作為裝卸平臺,為了使下翻門能承重3噸重量, 下翻門的結構重量遠大于一般的下翻門,如此沉重的下翻門開啟時,要防止下 翻門突然落下帶來的不安全隱患,關閉時,將下翻門從水平狀態變為垂直狀態, 要靠人力克服下翻門沉重的重量,,給人工操作帶來的較大的困難。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的方艙下翻門人工操作啟閉費力不方便的缺點,本實用新型 提供一種工作可靠、操作方便省力、結構簡單且能方便裝卸方艙內部器材箱的 方艙下翻門。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方艙下翻門,包括下翻門本體,所述下翻門本體通過鉸鏈與方艙底框 連接,還包括扭桿裝置,所述扭桿裝置包括扭桿支座、扭桿、扭臂、扭桿固定 座、墊板槽;所述扭桿支座固定在方艙底框的中部,所述扭桿固定座固定在方艙的側壁與方艙底框的連接處,所述扭桿的一端與扭桿固定座固定連接,該扭 桿的另一端穿出扭臂下端后與扭桿支座鉸接,所述墊板槽固定在扭桿上方的下
翻門本體上,所述扭臂的下端與扭桿固定連接成"L"形,該扭臂的上端頂在墊
板槽上,與墊板槽構成移動副。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 前述的方艙下翻門,其中所述扭桿為兩頭粗中間細的啞鈴形桿體,其中一
端粗桿體通過周面軸向齒與扭桿固定座的軸向齒孔固定連接,另一端粗桿體的
周面軸向齒穿過扭臂下端的軸向齒孔,然后延伸出的圓柱體端頭與扭桿支座鉸接。
前述的方艙下翻門,其中所述扭桿的材質為彈簧鋼。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在艙內沒有空間安裝裝卸平臺并且艙外不允許安 裝明顯的裝卸平臺的情況下,以下翻門作為裝卸平臺,節省了方艙內部空間, 可自由裝卸貯藏在方艙內部的貨物,工作可靠。開門時,由于扭桿裝置的彈性 阻尼作用,只要施加不大的力,下翻門緩慢落下,安全可靠;關門時,由于扭 桿裝置的彈性力抵消了下翻門的大部分重力作用,也只需施加不大的力,就能 關上門,操作省力方便。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易于保養維修,支座、扭臂、 扭桿固定座等均采用經過鍍鋅處理過的鋼板制作,扭桿則由彈簧鋼材料制作, 經防腐處理后在室外長期使用,不易銹蝕。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點,將通過下面優選實施例的非限制性說明進行圖 示和解釋,這些實施例,是參照附圖僅作為例子給出的。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方艙下翻門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左視圖。圖3是扭桿的放大圖。 圖4是圖1的扭桿固定座的A向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l、圖3和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方艙下翻門包括下翻門本體l,扭 桿裝置2。下翻門本體1通過鉸鏈4與方艙底框5連接。扭桿裝置2包括扭桿 支座24、扭桿22、扭臂23、扭桿固定座21、墊板槽25。扭桿22為兩頭粗中 間細的咂鈴形桿體,其中一端粗桿體223通過周面軸向齒與扭桿固定座21的軸 向齒孔固定連接,另一端粗桿體222的周面軸向齒穿出扭臂23下端的軸向齒孔 后延伸出的圓柱體端頭221與扭桿支座24鉸接,扭臂23的下端通過軸向齒與 扭桿22固定連接成"L"形,本實施例扭桿22的軸向齒與扭臂23下端的軸向 齒孔及扭桿固定座21的軸向齒孔均為三角齒連接,也可為矩形花鍵、漸開線花 鍵連接。
扭桿支座24固定在方艙底框5的中部,扭桿固定座21固定在方艙的側壁 與方艙底框5的連接處,墊板槽25固定在扭桿22上方的下翻門本體1上,扭 臂23的上端頂在墊板槽25上,與墊板槽25構成移動副,可在墊板槽25滑動。 扭桿22通過固定在方艙底框5上的扭桿固定座21和扭桿支座24支承在方艙底 框5上,扭桿固定座21與扭桿22—端的粗桿體223固定連接,限制了扭桿22 一端的轉動;由于扭桿22另一端的圓柱體端頭221與扭桿支座24鉸接,扭桿 22的另一端可轉動。扭桿22的材質為彈簧鋼,本實施例采用60SiMn,也可采 用60鋼等碳素彈簧鋼。
扭桿裝置2的工作原理是當下翻門本體1開啟時,將其自重勢能轉換成扭桿22的彈性勢能;當下翻 門本體1關閉時,又把扭桿22的彈性勢能轉換成方艙下翻門1的自重勢能,由 于這兩種能量之間不是完全的平衡,其差值靠手動來彌補。
如圖2所示,當下翻門本體1處在關閉狀態時,由于重力方向垂直于艙內 地板,重力對鉸鏈4銷軸的力矩為零,此時門處于隨遇平衡狀態。當門栓一打 開,輕推下翻門本體1,給其一個向外翻的力,下翻門本體1的重力偏離了鉸 鏈4銷軸中心,下翻門本體l繞鉸鏈4銷軸順時針轉動,設轉動的角度為3, 重力也偏離了扭桿的回轉中心,對扭桿22形成力矩,隨著轉角P的增大,力臂 增大,重力矩也就增大,至3=90°時,重力矩達最大。
扭桿2用來平衡下翻門本體1的重力矩,當重力矩為零時,扭桿裝置2的 扭臂23與水平面成90。,此時為扭桿裝置2的初始位置,扭力矩等于零,隨 著扭臂23轉角e的增大,扭桿22的反向扭力矩也增大,當3=90°時扭力矩 也達最大,此時下翻門本體1完全打開,當給予下翻門本體1上支撐兩支腿后, 貨物箱通過行走輪即可進出方艙。
在下翻門本體1的開啟過程中,下翻門本體1的重力矩和扭桿22扭力矩同 步增大,由于重力矩和扭桿22扭力矩的方向相反,對下翻門本體l的開啟產生 彈性阻尼作用,使下翻門本體l緩慢落下,防止產生沖擊;反之,在下翻門本 體1的關閉過程中,扭桿22的反向扭力矩產生了關閉力,扭力矩和重力矩同步 減小,由于重力矩和扭桿22扭力矩的方向相反,使得下翻門本體l的關閉不太
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 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方艙下翻門,包括下翻門本體,所述下翻門本體通過鉸鏈與方艙底框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扭桿裝置,所述扭桿裝置包括扭桿支座、扭桿、扭臂、扭桿固定座、墊板槽;所述扭桿支座固定在方艙底框的中部,所述扭桿固定座固定在方艙的側壁與方艙底框的連接處,所述扭桿的一端與扭桿固定座固定連接,該扭桿的另一端穿出扭臂下端后與扭桿支座鉸接,所述墊板槽固定在扭桿上方的下翻門本體上,所述扭臂的下端與扭桿固定連接成“L”形,該扭臂的上端頂在墊板槽上,與墊板槽構成移動副。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艙下翻門,其特征在于,所述扭桿為兩頭粗中 間細的椏鈴形桿體,其中一端粗桿體通過周面軸向齒與扭桿固定座的軸向齒孔固 定連接,另一端粗桿體的周面軸向齒穿過扭臂下端的軸向齒孔后延伸出的圓柱體 端頭與扭桿支座鉸接。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艙下翻門,其特征在于,所述扭桿的材質為彈 簧鋼。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方艙下翻門,它包括下翻門本體,該下翻門本體通過鉸鏈與方艙底框連接,還包括扭桿裝置,該扭桿裝置包括扭桿支座、扭桿、扭臂、扭桿固定座、墊板槽。扭桿支座固定在方艙底框的中部,扭桿固定座固定在方艙的側壁與方艙底框的連接處,扭桿的一端與扭桿固定座固定連接,該扭桿的另一端穿出扭臂下端后與扭桿支座鉸接,墊板槽固定在扭桿上方的下翻門本體上,所述扭臂的下端與扭桿固定連接成“L”形,該扭臂的上端頂在墊板槽上,與墊板槽構成移動副。本實用新型以下翻門本體作為裝卸平臺,節省了方艙內部空間,只要施加不大的力,就能安全開關門,操作省力方便。
文檔編號E06B3/38GK201144608SQ200720130020
公開日2008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28日
發明者宗存鳳 申請人:江蘇捷誠車載電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