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仰臥臺的安裝型扶助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床和診察臺等仰臥臺的安裝型扶助裝置,其結構如下將支柱部件以立設狀態支承在適當分離仰臥臺的側部端的位置,將由把手和墊等組成的扶助部件支承在支柱部件上。
背景技術:
以往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扶助裝置的方案,用于在床的使用者上下床時,能可靠并容易地保持身體。作為這樣的扶助裝置一種款式,存在如下結構的仰臥臺的安裝型扶助裝置將支柱部件以立設狀態支承在適當分離床和診察臺等的仰臥臺的側部端的位置,在支柱部上支承有由把手和墊等組成的扶助部件,這樣款式的扶助裝置具有如下優點因為以床的基部架支承支柱部件,與將棒體頂在地板和天花板間來支承的款式相比,設置的自由度高,并且能可靠地支承支柱部件。
例如,日本專利文獻1~4所述的扶助裝置就是現有的這樣款式的扶助裝置的例子。
首先,如圖12、13所示,專利文獻1所述的扶助裝置結構為在將作為扶助裝置的多個桿a以立設狀態支承的支柱部件b的基部c上,安裝有作為從床側部延設用部件的連結調節桿d的一端,將該連結調節桿d的另一端通過連結裝置e可裝卸地連結在床f的基部架g的正交方向。連結裝置e由上部件h和下部件i以及連結它們的螺釘(圖示省略)等組成,其通過上部件h和下部件i以正交狀態夾持基部架g和連結調節桿d。
其次,專利文獻2所述的扶助裝置具有與專利文獻1大致相同的結構,將一對桿配置在床的寬度方向。
再次,專利文獻3所述的扶助裝置的結構如下以一根棒體構成與專利文獻1或2相同地連結到床的基部架的連結調節桿,在其端部立設有桿,在桿上安裝有軟質的把手,或安裝有長環狀的扶助管。
并且,專利文獻4的結構與專利文獻3不同,具體如下以并列設置的一對棒體構成連結調節桿,在它們的端部立設有一對桿,同時將一對桿的上端構成一體,在桿上安裝有長環狀的扶助管。
日本專利文獻1專利第2965145號公報日本專利文獻2專利第2965146號公報日本專利文獻3專利第2965148號公報日本專利文獻4專利第3035859號公報在以上說明的現有的床安裝型扶助裝置中,存在下列問題。
1.連結調節桿和桿或支柱部件是不能裝卸或在裝卸時很費事的構造,因此在不使用時有必要將這些構件一體存放,需要有大的存放空間,也很麻煩。
2.將作為延設用部件的連結調節桿不晃動地連結到基部架是比較困難的,想要不晃動地連結,就只能是裝卸時很費事的結構。
3.安裝在連結調節桿的端部或連結調節桿的延長線上的支柱部件的基部立設有桿,因此在使用桿或安裝在其上的長環狀的扶助管時,存在連結調節桿成為腳的障礙的情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解決這樣的問題。
為了解決所述的問題,在本發明中,提出如下結構的仰臥臺的安裝型扶助裝置將延設用部件的一端側可裝卸地與仰臥臺的基部架的長度部件連結,將延設用部件延設在仰臥臺的側部,同時,將支柱部件可裝卸地與延設用部件的另一端連結并豎立設置,將扶助部件支承在支柱部件上。
又,在本發明中,提出如下的結構的仰臥臺的安裝型扶助裝置將延設用部件的一端側可裝卸地與仰臥臺的基部架的長度部件連結,將延設用部件延設在仰臥臺的側部,同時,將支柱部件可裝卸地與延設用部件的另一端橫向側連結并豎立設置,將扶助部件支承在支柱部件上。
而且在本發明中,在以上的結構中,提出如下的結構將支承桿突設在延設用部件的一端側的前方,基部架上設有與所述支承桿嵌合的嵌合筒體,同時設有可裝卸地固定延設用部件與長度部件的夾緊裝置。
而且在本發明中,在以上的結構中,提出如下的結構嵌合筒體設在與基部架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或者設置成與正交于基部架的長度方向的方向具有角度。
而且在本發明中,在以上的結構中,提出如下的結構
基部架由并列配置在仰臥臺的長度方向的長度部件和將這些長度部件結合的寬度方向的結合部件構成,嵌合筒體兼用為結合部件。
又在本發明中,在以上的結構中,提出如下的結構嵌合筒體設在位于仰臥臺兩側的側部側的基部架上,嵌合筒體與延設用部件的支承桿可嵌合。
并且在本發明中,提出了如下的結構所述夾緊裝置包括操作桿、軸部件、支承棒體、第1夾持部件、第2夾持部件,其中,操作桿可在上下方向轉動地被支承在延設用部件的一端側的上部,軸部件被支承在與操作桿的轉動軸分離的位置,可繞著與該轉動軸平行的轉動軸轉動,支承棒體被突設在該軸部件上,第1夾持部件被從支承棒體的頂端向下方突設,第2夾持部件被突設在延設用部件的一端側的下部前方,在第2夾持部件的前側設有卡合孔,同時在第1夾持部件上設有與卡合孔卡合的突部,所述操作桿被設定了轉動范圍,以便相對于所述軸部件構成外突肘式機構。
又在本發明中,在以上的結構中,提出如下的結構將支承桿突設在支柱部件的下端側的橫向,同時將與所述支承桿嵌合的嵌合筒體設在延設用部件的另一端側上并設在與延設用部件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同時設有固定支柱部件與延設用部件的夾緊裝置。
而且在本發明中,提出如下的結構所述夾緊裝置設有操作桿、軸部件、棒體、卡合突部、連結用板體和鉤狀卡合部,該操作桿被支承在延設用部件的另一端側的上側,可繞延設用部件的長度方向的轉動軸轉動,該軸部件被支承在與操作桿的轉動軸分離的位置,可繞與所述轉動軸平行的轉動軸轉動,該棒體突設在軸部件上,該卡合突部設在棒體的頂端,該連結用板體從支柱部件的下端側突設在橫向,該鉤狀卡合部設在連結用板體的上部,所述操作桿被設定了轉動范圍,以便相對于所述軸部件構成外突肘式機構。
并且在本發明中,提出了如下的結構使上一項的操作桿的轉動軸位于延設用部件的寬度方向的中央并可在左右方向轉動。
本發明的仰臥臺的安裝型扶助裝置由延設用部件和支柱部件構成,該延設用部件的一端可裝卸地與構成仰臥臺的基部架的長度部件連結,且被延設在仰臥臺的側部,該支柱部件與所述延設用部件的另一端可裝卸地連結并豎立設置,在其上部側構成扶助部件的安裝部,因此在不使用時,可以將延設用部件從基部架卸下,同時將支柱部件從延設用部件卸下來存放,可以容易地以小的空間進行存放。
在將支柱部件與延設用部件的端部橫向側連結的結構中,即使將延設用部件延設在與基部架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也可以從延設用部件分離狀配置,形成使用時的腳用空間。不過,該空間并不是必須的,可以將支柱部件連結在延設用部件的端部的上側。
通過將延設用部件延設成與正交于基部架的長度方向的方向具有適當的角度,可以不將支柱部件與延設用部件的端部橫向側連結,形成使用時的腳用空間。
又在本發明中,延設用部件和基部架的長度部件之間的連結,由于作成了在將支承桿與嵌合筒體嵌合的狀態下由夾緊裝置來進行的結構,因此即使是裝卸容易的夾緊裝置,也可以進行堅固的連結,可以防止晃動的發生。
在該結構中,若將嵌合筒體設在仰臥臺雙方的側部側的、可將延設用部件的支承桿嵌合的基部架上,則可以將支柱部件以立設狀態支承在仰臥臺兩側的側部的任一側。
又,在本發明中,與上述相同,在將支柱部件與延設用部件的端部橫向側連結時,由于作成了在將突設于支柱部件的一端側的前方的支承桿與設于延設用部件的嵌合筒體嵌合的狀態下由夾緊裝置來進行的結構,因此即使是裝卸容易的夾緊裝置,也可以進行堅固的連結,可以防止晃動的發生。
該夾緊裝置,作成在延設用部件端部的兩側的橫向側進行連結的結構是容易的,可以容易地進行支柱部件對延設用部件的配置替換。
以上的夾緊裝置是利用了外突肘式機構的夾緊裝置,就可以通過簡單的操作進行可靠的連結。
圖1是將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仰臥臺的安裝型扶助裝置的構成要素分解圖示的整體立體圖。
圖2是將圖1的各構成要素連結為使用狀態的整體立體圖。
圖3是與圖1的主要部件對應的放大圖。
圖4是圖2的構成的主要部件的局部剖視放大圖。
圖5是將其他的主要部件放大并將各構成要素分解圖示的立體圖。
圖6是將圖5的各構成要素連結為使用狀態的主要部件放大立體圖。
圖7是顯示將圖5的各構成要素連結到相反的位置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8是模式地顯示本發明的使用狀態的例子的俯視圖。
圖9是本發明的第2的實施方式的仰臥臺的安裝型扶助裝置的使用狀態的整體立體圖。
圖10是顯示在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仰臥臺扶助裝置中,將延設用部件和支柱部件從仰臥臺的基部架卸下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11是在本發明的第2的實施方式的仰臥臺扶助裝置中,從延設用部件將支柱部件卸下的狀態的分解圖示的立體圖。
圖12顯示現有的仰臥臺扶助裝置的一例子的立體圖。
圖13顯示現有的仰臥臺扶助裝置的一例子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1~圖8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而且,圖1~圖8對應于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其中對應的構成要素付與了同一符號。
圖1是將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仰臥臺的安裝型扶助裝置的構成要素進行分解圖示的整體立體圖。圖2是將圖1的各構成要素連結為使用狀態的整體立體圖。
符號1所示的是床和診察臺等的仰臥臺,2是基部架,3是借助位于基部架2的上方的合適的升降機構,即通過圖示的伸縮式升降機構可升降地支承的床板部。本發明中,仰臥臺1可以適用合適結構的產品。
在該實施方式中,基部架2是由并列配置在仰臥臺的長度方向的一對長度部件4和將這些長度部件結合的寬度方向的結合部件5構成,其中,付與了圖中符號的結合部件5在圖中是將2個結合部件作成筒體,使兩端在長度部件4的外面開口,兼用為后述嵌合筒體。以符號6表示開口部。
下面,符號7所示的是延設用部件,該延設用部件7構成為細長架狀。在該延設用部件7的一端側的前方,突設有可嵌合到所述結合部件兼用的嵌合筒體5內的支承桿8,同時設有將延設用部件7和長度部件4可裝卸地固定的夾緊裝置9。
下面參照將主要部件放大的圖3、圖4來說明夾緊裝置9的圖示例,該夾緊裝置9由操作桿10、軸部件12、支承棒體13、第1夾持部件14、第2夾持部件15構成,操作桿10可在上下方向轉動地被支承在延設用部件7的一端側的上部,軸部件12在操作桿10的從轉動軸11分離的位置,被支承為可繞著與該轉動軸11平行的轉動軸進行轉動,支承棒體13被突設在該軸部件12上,第1夾持部件14從支承棒體13的頂端向下方突設,第2夾持部件15突設在延設用部件7的一端側的下部前方,在第2夾持部件15的前側設有卡合孔16,同時在第1夾持部件14上設有與卡合孔16卡合的突部17,所述操作桿10是設定了轉動范圍,相對于所述軸部件12之外突肘式機構。
在以上的結構中,如圖3所示使操作桿10向上方轉動,使軸部件12從而使第1夾持部件14向前方移動,位于上方。在該狀態中,推動延設用部件7,使前方的支承桿8嵌合到嵌合內筒5內,使第2夾持部件15進入基部架2的長度部件4的下側,同時第1夾持部件14越過長度部件4的上側,隨后使其下部的突部17與第2夾持部件15的卡合孔16卡合。
在該狀態中,使操作桿10向下方轉動,因為軸部件12被逐漸牽引,與第2夾持部件15卡合的第1夾持部件14就與長度部件4壓接,因此利用第1夾持部件14和延設用部件7的前側面夾持長度部件4。隨后進一步使操作桿10向下方轉動,支承棒體13移動到轉動軸11的下方,就產生所謂的外突肘式機構(オ一バ一センタ一トグル)作用,操作桿10被保持在向下方的轉動極限位置,因此,也保持利用第1夾持部件14和延設用部件7的前側面夾持長度部件4的狀態。
這樣,在該實施形態中,延設用部件7和基部架2的長度部件4間的連結是在使突設在延設用部件7的一端側的前方的支承桿8與設在基部架2上的嵌合筒體5嵌合的狀態下通過夾緊裝置9進行的,因此不僅容易裝卸,而且可以進行堅固的連結,能可靠地防止晃動的發生。
下面,在圖1、圖2以及將這些主要部件放大的圖5、圖6、圖7中,符號18是如后所述支承扶助部件的支柱部件,在該支柱部件18的下端側的橫向突設有支承桿9,又在延設用部件7的另一端側上,在與延設用部件7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設有與所述支承桿9嵌合的嵌合筒體20,使該嵌合筒體20的兩端在延設用部件7的側面開口,用符號21表示開口部。
而且,在延設用部件7和支柱部件18上設有用于連結它們的夾緊裝置22的構成要素。在此,若以圖示的夾緊裝置為例,夾緊裝置22則由延設用部件7側的構成要素和支柱部件18側的構成要素構成,延設用部件7側的構成要素包括支承在延設用部件7的另一端側的上側并可繞延設用部件7的長度方向的轉動軸23轉動的操作桿24、支承在操作桿24的與轉動軸23分離的位置并可繞與該轉動軸平行的轉動軸轉動的軸部件25、突設在軸部件25上的棒體26、以及設在棒體26的頂端的卡合突部27,,支柱部件18側的構成要素包括從支柱部件18的下端側橫向伸出設置的連結用板體28和設在該連結用板體28的上部的鉤狀卡合部29構成,,所述操作桿24是將轉動范圍設定成相對于所述軸部件25構成外突肘式機構。
在以上的結構中,在圖5所示的狀態中,使支柱部件18在延設用部件7的側部方向移動,使前方的支承桿19嵌合到延設用部件7側的嵌合筒體20內,同時使連結用板體28到達延設用部件7的上側。在該移動時,使操作桿24向支柱部件18方向轉動上升,就會使棒體26、卡合突部27向前方移動,當連結用板體28到達延設用部件7的上側時,卡合突部27越過鉤狀卡合部29到達支柱部件18側。
在該狀態使操作桿24向下方轉動,軸部件25、棒體26以及卡合突部27從支柱部件18側向后退方向移動,首先,卡合突部27與鉤狀卡合部29卡合,進一步使操作桿24向下方轉動時,卡合突部27就更加牽引鉤狀卡合部29,因此支柱部件18的連結用板體28側的面與延設用部件7側部的面壓接。接著進一步使操作桿24向下方轉動,棒體26移動到轉動軸23的下方時,產生所謂的外突肘式機構作用,操作桿24被保持在向下方的轉動極限位置,因此,可以保持支柱部件18的連結用板體28側的面和延設用部件7側部的面之間的壓接狀態。
這樣,在該實施形態中,支柱部件18和延設用部件7間的連結是通過夾緊裝置22以將突設在支柱部件18的下端側的橫向的支承桿19嵌合到設在與延設用部件7的長度方向正交方向的嵌合筒體20內的狀態來進行的,因此不僅容易裝卸,而且可以進行堅固的連結,能可靠地防止晃動的發生。
而且,如果使所述夾緊裝置22的操作桿24的轉動軸23位于延設用部件7的寬度方向的中央并可在左右方向轉動,同時將嵌合筒體20的開口部21設在延設用部件7的兩側部的話,如圖7所示,可以將支柱部件18連結到與圖2或圖6的相反側的延設用部件7,可以容易進行配置替換。
同樣地,通過將嵌合筒體5的開口部6構成在仰臥臺1的兩方的側部,如圖8所示,可以將延設用部件7連結到仰臥臺1的兩方的側部的任一側,因此可以以立設狀態將支柱部件18豎立在任一側。
并且,如果將多個嵌合筒體5如圖所示設在基部架2上的話,可以利用各自與延設用部件7連結,可將支柱部件18以立設狀態支承在任一側上。
通過以上所示的動作,使延設用部件7的一端側與基部架2的長度部件4連結,同時將支柱部件18與延設用部件7的另一端側連結,可以將支柱部件18以立設的狀態堅固地支承在適當分離仰臥臺1側部一端的位置。因此,可以通過將把手或墊子等組成的合適的扶助部件31支承在設于支柱部件18的支承部30上,仰臥臺1的使用者在從仰臥臺1上下時,使用扶助部件31可以容易且可靠地保持身體。
以上說明的實施的形態的夾緊裝置9、22是利用了外突肘式機構的結構,這些夾緊裝置9、22也可以是其他可容易地裝卸的結構,也可以利用凸輪等結構和緊固螺釘結構等。
又,支柱部件18與延設用部件7之間的連結和延設用部件7與支柱部件18之間的連結至少一側部也可不采用夾緊裝置而采用螺栓等來固定。
下面說明支承部30以及扶助部件31的圖示的一個例子。首先,扶助部件31是在以各種形態可握持的支架狀把手部32的下側橫向設有縱型扁平支承棒體33的結構。而且支承部30是在橫向夾持縱型扁平支承棒體33的結構,在前方設有可開閉的可動夾持板34,同時設有將該可動夾持板34關閉并用于夾持縱型扁平支承棒體33的夾緊裝置35。該夾緊裝置35與所述夾緊裝置22具有同樣的結構,即,由可轉動地支承的操作桿36、支承在操作桿36的與轉動軸37分離的位置并可繞與該轉動軸平行的轉動軸轉動的軸部件38、突設在軸部件38上的棒體39、以及設在棒體39的頂端的卡合突部40組成,,同時在可動夾持板34上設有卡合突部40的卡合部。
在以上的結構中,在打開可動夾持板34的狀態中,將縱型扁平支承棒體33相對支承部30在橫向移動進行位置調節,之后,通過用夾緊裝置35將可動夾持板34壓接到縱型扁平支承棒體33,能可靠地將扶助部件31保持在調節的位置上。
另一方面,可以將支柱部件18作成利用適當的升降機構可升降扶助部件31的支承部30的結構,作為這種機構的例子,利用所謂的氣彈簧可適用于以無級式進行高度調節及其該位置上的固定的機構、以及電動式、彈簧式、螺絲式等的機構。
下面,圖9~圖11說明的是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的仰臥臺的安裝型扶助裝置,圖9是使用狀態的整體立體圖,圖10是將延設用部件和支柱部件從仰臥臺的基部架卸下的狀態的立體圖,又,圖11是從延設用部件卸下支柱部件的狀態的分解圖示的立體圖。并且,在這些圖中,對與第1實施形態的構成要素相同的構成要素付與和圖1~圖8相同的符號,省略重復的說明。
在該第2實施形態中,支柱部件18不與延設用部件7的端部的橫向側連結,而與延設用部件7的另一端的上側連結。即,符號41是安裝在支柱部件18的下部的連結用部件,該連結用部件41的結構如下在構成延設用部件7的另一端的并列配置的方形管部件42上分別設有從上側卡合的卡合部43,同時設有該卡合部43和與矩形管42分別對應的安裝孔44,將這些構件通過省略圖示的安裝螺栓等鎖緊并連結。又在該實施形態中,在延設用部件7的一端側的前方,設有卡合在仰臥臺1的基部架2的長度部件4的上下的卡合部件45,可以比第1實施形態更堅固地連結。
并且,在以上的實施形態中,是將延設用部件延設在仰臥臺的側部、與基部架的長度方向的正交方向上,也可以將延設用部件如上所述,延設為與基部架的長度方向的正交方向具有適當的角度。
本發明如上所述,在產業上的利用方面存在下述優點。
1.本發明的仰臥臺的安裝型扶助裝置由延設用部件和支柱部件構成,該延設用部件的一端可裝卸地與構成仰臥臺的基部架的長度部件連結,被延設在仰臥臺的側部,該支柱部件與所述延設用部件的另一端可裝卸地連結并豎立設置,在其上部側構成扶助部件的安裝部,因此在不使用時,可以將延設用部件從基部架卸下,同時將支柱部件從延設用部件卸下來存放,可以容易地以小的空間進行存放。
2.在將支柱部件連結在延設用部件的端部橫向側的結構中,即使將延設用部件延設在與基部架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也可以與延設用部件分離狀配置,形成使用時供腳使用的空間。不過,該空間并不是必須的,可以將支柱部件連結在延設用部件的端部的上側。
3.通過將延設用部件延設為從與正交于基部架的長度方向的方向具有適當的角度,不將支柱部件連結在延設用部件的端部橫向側,也可形成使用時供腳使用的空間。
4.作成了通過夾緊裝置以支承桿與嵌合筒體嵌合的狀態進行延設用部件和基部架的長度部件之間的連結以及支柱部件和延設用部件之間的連結的結構,因此即使是裝卸容易的夾緊裝置,也可以進行堅固的連結,能防止晃動的發生。
5.若將嵌合筒體設在仰臥臺的兩側的側部側、支承桿可嵌合的基部架上,則在仰臥臺雙方的側部的任一側均能以立設狀態支承支柱部件。
6.將支柱部件作成在延設用部件端部雙方的橫向側進行連結的結構是容易的,可以容易地進行支柱部件對延設用部件的配置替換。
7.通過利用外突肘式機構的夾緊裝置,能以簡單的操作進行可靠的連結。
符號說明1仰臥臺(床、診察臺等),2基部架,3床板部,4長度部件,5結合部件(嵌合筒體),6開口部,7延設用部件,8支承桿,9夾緊裝置,10操作桿,11轉動軸,12軸部件,13支承棒體,14第1夾持部件,15第2夾持部件,16卡合孔,17突部,18支柱部件,19支承桿,20嵌合筒體,21開口部,22夾緊裝置23轉動軸,24操作桿,25軸部件,26棒體,27卡合突部,
28連結用板體,29鉤狀卡合部,30支承部,31扶助裝置,32把手部,33縱型扁平支承部件,34可動夾持板,35夾緊裝置36操作桿,37轉動軸,38軸部件,39棒體,40卡合突部,41連結用部件,42方形管部件,43卡合部,44安裝孔,45卡合部件。
權利要求
1.一種仰臥臺的安裝型扶助裝置,其特征在于,其結構為將延設用部件的一端側可裝卸地與仰臥臺的基部架的長度部件連結,將延設用部件延設在仰臥臺的側部,同時將支柱部件可裝卸地與延設用部件的另一端連結并豎立設置,將扶助部件支承在支柱部件上。
2.一種仰臥臺的安裝型扶助裝置,其特征在于,其結構為將延設用部件的一端側可裝卸地與仰臥臺的基部架的長度部件連結,將延設用部件延設在仰臥臺的側部,同時,將支柱部件可裝卸地與延設用部件的另一端橫向側連結并豎立設置,將扶助部件支承在支柱部件上。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仰臥臺的安裝型扶助裝置,其特征在于,將支承桿突設在延設用部件的一端側的前方,基部架上設有與所述支承桿嵌合的嵌合筒體,同時設有可裝卸地固定延設用部件與長度部件的夾緊裝置。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仰臥臺的安裝型扶助裝置,其特征在于,嵌合筒體設在與基部架的長度部件正交的方向。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仰臥臺的安裝型扶助裝置,其特征在于,將嵌合筒體設置成與正交于基部架的長度方向的方向具有角度。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仰臥臺的安裝型扶助裝置,其特征在于,基部架由并列配置在仰臥臺的長度方向的長度部件和將這些長度部件結合的寬度方向的結合部件構成,嵌合筒體兼用為結合部件。
7.如權利要求3~6所述的任一項所述的仰臥臺的安裝型扶助裝置,其特征在于,嵌合筒體設在位于仰臥臺兩側的側部側的長度部件上,嵌合筒體與延設用部件的支承桿可嵌合。
8.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仰臥臺的安裝型扶助裝置,其特征在于,夾緊裝置包括操作桿、軸部件、支承棒體、第1夾持部件、第2夾持部件,其中,操作桿可在上下方向轉動地被支承在延設用部件的一端側的上部,軸部件被支承在與操作桿的轉動軸分離的位置,可繞著與所述轉動軸平行的轉動軸轉動,支承棒體被突設在該軸部件上,第1夾持部件從支承棒體的頂端向下方突設,第2夾持部件被突設在延設用部件的一端側的下部前方,在第2夾持部件的前側設有卡合孔,同時在第1夾持部件上設有與卡合孔卡合的突部,所述操作桿被設定了轉動范圍,以便相對于所述軸部件構成外突肘式機構。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仰臥臺的安裝型扶助裝置,其特征在于,將支承桿突設在支柱部件的下端側的橫向,將與所述支承桿嵌合的嵌合筒體設在延設用部件的另一端側上并設在與延設用部件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同時設有固定支柱部件與延設用部件的夾緊裝置。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仰臥臺的安裝型扶助裝置,其特征在于,夾緊裝置設有操作桿、軸部件、棒體、卡合突部、連結用板體和鉤狀卡合部,該操作桿被支承在延設用部件的另一端側的上側,可繞延設用部件的長度方向的轉動軸轉動,該軸部件被支承在與操作桿的轉動軸分離的位置,可繞與所述轉動軸平行的轉動軸轉動,該棒體突設在軸部件上,該卡合突部設在棒體的頂端,該連結用板體從支柱部件的下端側突設在橫向,該鉤狀卡合部設在連結用板體的上部,所述操作桿被設定了轉動范圍,以便相對于所述軸部件構成外突肘式機構。
11.如權利要10所述的仰臥臺的安裝型扶助裝置,其特征在于,使操作桿的轉動軸位于延設用部件的寬度方向的中央并可在左右方向轉動。
全文摘要
現有的仰臥臺的安裝型扶助裝置將支柱部件以立設狀態支承在適當分離床和診察臺等的仰臥臺的側部端的位置,將由把手和墊等組成的扶助部件支承在支柱部件上,本發明提出了以下結構將延設用部件(7)的一端側可裝卸地與仰臥臺(1)的基部架(2)長度部件(4)連結,將延設用部件延設在仰臥臺的側部,同時將支柱部件(18)可裝卸地與延設用部件的另一端連結并豎立設置,將扶助部件(31)支承在支柱部件上,以解決現有存在的如下問題在不使用時存放麻煩,或者將作為延設用部件的連結調節桿不晃動地連結到基部架比較困難,想要不晃動地連結,就只能是裝卸時很費事的結構。
文檔編號A47C21/08GK1875903SQ20061009248
公開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30日 優先權日2005年6月10日
發明者鹽倉雄平, 永野豐, 三浦豐, 奧俊介 申請人:八樂夢醫用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