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能自動開啟和鎖定的平開門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平開門機。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要開啟或關閉繞著門邊鉸鏈轉軸轉動的平開門,一般采用液壓推桿或機械推桿。推桿裝置通常是一端安裝在門邊靠近鉸鏈轉軸的位置處,另一端安裝在與鉸鏈轉軸相鄰近的墻體上,靠推桿的水平伸縮驅動平開門的關和開。由于推桿裝置的工作機理,決定了推桿裝置存在以下缺點功率損耗大、造價高、占地面積大、很難找到恰當的安裝位置;且門對推桿的反作用力通過杠桿原理而被放大了幾十倍甚至幾百倍,使推桿裝置易損壞,維修不便,且液壓裝置容易漏油,不能普及使用。
本發明人曾申請了一種專利號為200420017043.2的“平開門機自動開啟和鎖定裝置”,該裝置由滾輪、驅動裝置和自鎖裝置構成,驅動裝置是一個連接電機的多級離合器,多級離合器包含有一個棘輪;自鎖裝置由自鎖卡輪、對扣擋鐵和推桿構成;多級離合器與滾輪同軸安裝,推桿的末端固定有自鎖卡輪和棘爪;棘爪與多級離合器中的棘輪配合。該裝置雖然具有啟閉自如、功耗小、閉鎖狀態安全可靠等優點,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即其多級離合器的構造較為復雜,因此給其生產加工和裝配帶來了一定的不便之處。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自動開啟和鎖定的平開門機,該裝置不僅在任何狀態下啟閉自如、功耗小、閉鎖狀態安全可靠,而且結構簡單、成本低。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構成的,它包括設于支座下側的滾輪、用以驅動滾輪的驅動裝置、以及自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包括活套于滾輪轉軸上用以與電機輸出裝置連接的齒輪、以及用以使齒輪與滾輪及其轉軸處于聯動或不聯動狀態的活動連接件。
較之已有技術而言,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更加簡單,因而不僅有利于加工裝配、而且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產品剛性。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構造示意圖(圖中省略了支座、對扣擋鐵和彈性推桿)。
圖2是圖1的左視圖。
圖3是圖1的A-A剖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安裝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5是圖4的左視圖。
圖6為對扣擋鐵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6的B-B剖視圖。
標號說明1滾輪,11滾輪上的槽道,2滾輪轉軸,21滾輪轉軸中部滑槽,22螺紋通孔,23滾輪轉軸上的定位孔,31齒輪,32滑鍵,33齒輪上的槽道,34螺桿,35復位彈簧,36定位銷,37定位槽,38滑鍵的凸部,41彈性推桿,42棘輪,43自鎖卡輪,44棘爪,45自鎖卡輪的卡接部,46對扣擋鐵,47鉸接軸,48棘爪的彈簧,5電機輸出裝置,6支座。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包括設于支座6下側的滾輪1、用以驅動滾輪的驅動裝置、以及自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包括活套于滾輪轉軸2上用以與電機輸出裝置5連接的齒輪31、以及用以使齒輪與滾輪及其轉軸處于聯動或不聯動狀態的活動連接件。
所述的活動連接件為設于滾輪轉軸中部滑槽21內可相對其軸向移動的滑鍵32,所述齒輪與滾輪相鄰的端面上分別對應開設有與滑鍵伸出滾輪轉軸的外端部配合的槽道33、11,且設于滾輪上的槽道11軸向長度大于滑鍵外端部的軸向長度,所述滑槽的一端設有用以推動滑鍵向另一端軸向移動的螺桿34及與其配合的螺紋通孔22,滑槽的另一端設有作用于滑鍵另一側的復位彈簧35。當轉動螺桿使其向外移動到一定位置時,滑鍵失去螺桿的頂推作用力,故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向齒輪方向移動至其端部進入齒輪的槽道內,此時齒輪、滾輪、滾輪轉軸三者處于結合的狀態,必須通過電機輸出裝置來帶動齒輪及滾輪正轉或反轉,從而驅動門體開門或關門;而當停電時,可轉動螺桿使其向內移動,通過螺桿推動滑鍵向滾輪方向移動至滑鍵脫離齒輪上的槽道,此時,由于與電機輸出裝置連接的齒輪與滾輪及其轉軸處于分離狀態,因此滾輪和滾輪轉軸可自由轉動,從而用戶可手動推動門體開關。
為了便于控制滑鍵沿軸向移動的行程以及限制其上下左右偏擺,所述滑鍵的中部設有定位槽37,定位槽內設有與滑鍵垂直的定位銷36,定位銷可在定位槽內沿滾輪轉軸軸向移動,定位銷的兩端穿出定位槽與設于滾輪轉軸上的定位孔23連接,這樣通過定位銷限定滑鍵的位移可限定螺桿向內移動的距離,從而防止其繼續向內移動造成內部結構的損壞。
上述自鎖裝置包括豎設于支座上的彈性推桿41、設于滾輪轉軸上的棘輪42和自鎖卡輪43、鉸接于彈性推桿下端用以與棘輪配合的棘爪44、以及固設于地面上用以與自鎖卡輪的卡接部45配合的對扣擋鐵46,所述自鎖卡輪的一側部與彈性推桿下端鉸接(鉸接軸47)。
為了便于滑鍵與齒輪連接,所述齒輪上的槽道33為以軸心線為中心對稱分布的十字槽道,所述滑鍵上反向設有伸出滾輪轉軸的兩個外端部。
為了便于滑鍵與復位彈簧進行定位連接,滑鍵的另一側上設有與復位彈簧的中心孔配合聯接的凸部38。
如圖6、7所示,自鎖卡輪的卡接部45的開口寬度較孔內寬度小,使其在扣住對扣擋鐵46時,能將對扣擋鐵抱死,使對扣擋鐵46無論從上下左右均無法從自鎖卡輪43中脫出;自鎖卡輪與彈性推桿下端鉸接的鉸接軸47可帶動彈性推桿上下移動,從而帶動棘爪上下運動而對棘輪起到止動或脫離作用。
使用時,將本裝置安裝在平開門的最外側的下方即可使用,其使用過程說明如下關門指令門機驅動,此時齒輪、滾輪、滾輪轉軸通過滑鍵的作用處于結合狀態,因此電機輸出裝置通過齒輪帶動滾輪及滾輪轉軸正轉,將門體推至關門位置,當自鎖卡輪碰及埋設于地面的對扣擋鐵后,自轉而插入對扣擋鐵的扣槽中,同時自鎖卡輪的轉動向下拉動彈性推桿,壓下彈性推桿上的棘爪,使棘爪插入棘輪的齒中,迫使滾輪轉軸停止轉動,這時限位開關動作,使電源關閉,門被鎖上。
開門指令門機逆向驅動,由于齒輪、滾輪、滾輪轉軸仍處于結合狀態,因此電機輸出裝置通過齒輪帶動滾輪及滾輪轉軸逆轉,同時拖動自鎖卡輪和棘輪跟著逆轉。由于棘爪的內側端與彈性推桿之間設有彈簧48,因此棘輪逆轉時可推開棘爪,從而松開彈性推桿,彈性推桿在其自身彈簧作用下自動提升,帶動棘爪上移完全脫離棘輪,同時自鎖卡輪逆轉后脫離地面的對扣擋鐵,門被打開。
停電時,切換到手動操作。
手動開門
而當停電時,用解鎖鑰匙旋轉螺桿使其向內移動,同時推動滑鍵向滾輪方向移動至滑鍵脫離齒輪上的槽道,此時,由于與電機輸出裝置連接的齒輪與滾輪及其轉軸處于分離狀態,因此滾輪及其轉軸可自由轉動,從而用戶可手動推開門體。
手動關門推門到關閉位置,自鎖卡輪碰及地面的對扣擋鐵而自行轉動,插入對扣擋鐵的槽口中,并向下拉動彈性推桿,壓下棘爪,使其與棘輪對扣上,之后,用解鎖鑰匙旋轉螺桿使其向外移動,滑鍵即在復位彈簧作用下自動進入齒輪的槽道內,使齒輪、滾輪、滾輪轉軸三者處于結合狀態,從而實現關門功能。
權利要求1.一種能自動開啟和鎖定的平開門機,它包括設于支座(6)下側的滾輪(1)、用以驅動滾輪的驅動裝置、以及自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包括活套于滾輪轉軸(2)上用以與電機輸出裝置(5)連接的齒輪(31)、以及用以使齒輪與滾輪及其轉軸處于聯動或不聯動狀態的活動連接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自動開啟和鎖定的平開門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動連接件為設于滾輪轉軸中部滑槽(21)內可相對其軸向移動的滑鍵(32),所述齒輪與滾輪相鄰的端面上分別對應開設有與滑鍵伸出滾輪轉軸的外端部配合的槽道(33)、(11),且設于滾輪上的槽道(11)軸向長度大于滑鍵外端部的軸向長度,所述滑槽的一端設有用以推動滑鍵向另一端軸向移動的螺桿(34)及與其配合的螺紋通孔(22),滑槽的另一端設有作用于滑鍵另一側的復位彈簧(3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自動開啟和鎖定的平開門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鍵的中部設有定位槽(37),定位槽內設有與滑鍵垂直的定位銷(36),定位銷可在定位槽內沿滾輪轉軸軸向移動,定位銷的兩端穿出定位槽與設于滾輪轉軸上的定位孔(23)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能自動開啟和鎖定的平開門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鎖裝置包括豎設于支座上的彈性推桿(41)、設于滾輪轉軸上的棘輪(42)和自鎖卡輪(43)、鉸接于彈性推桿下端用以與棘輪配合的棘爪(44)、以及固設于地面上用以與自鎖卡輪的卡接部(45)配合的對扣擋鐵(46),所述自鎖卡輪的一側部與彈性推桿下端鉸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能自動開啟和鎖定的平開門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上的槽道(33)為以軸心線為中心對稱分布的十字槽道,所述滑鍵上反向設有伸出滾輪轉軸的兩個外端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能自動開啟和鎖定的平開門機,其特征在于滑鍵的另一側上設有與復位彈簧的中心孔配合聯接的凸部(3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能自動開啟和鎖定的平開門機,它包括設于支座下側的滾輪、用以驅動滾輪的驅動裝置、以及自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包括活套于滾輪轉軸上用以與電機輸出裝置連接的齒輪、以及用以使齒輪與滾輪及其轉軸處于聯動或不聯動狀態的活動連接件。該裝置不僅在任何狀態下啟閉自如、功耗小、閉鎖狀態安全可靠,而且結構簡單、成本低。
文檔編號E05F15/12GK2841904SQ20052009902
公開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2005年11月25日
發明者陳鼎奇 申請人:陳鼎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