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便攜式的折疊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供人們休息用的床,特別是涉及一種便攜式的折疊床,屬于家庭日常用品及床的制作技術,適宜于人們在參加旅游或野外拉練等戶外的運動時使用。
背景技術:
目前,人們在參加旅游或野外拉練等戶外的運動時,往往攜帶簡易帳蓬和睡袋就地睡覺,由于違背了平日里在床上睡覺的習慣,突然睡在地上一時難以適應,休息不好必然影響人們白天游玩或工作的情緒,對身體健康也沒好處。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通過對現有牽引床結構進行改進,給出一種新型的便攜式的折疊床。這種便攜式的折疊床充分利用桿件的拉伸原理和套筒原理,可以在不用時減少空間的占用。由于其材料大都采用塑料,重量減輕,且不受環境的影響,在參加旅游,野外拉練等戶外的活動時使用本實用新型,有助于人們的休息,還可以減少環境對扎營制約,同時又可以減小對環境的破壞,具有所占空間小、重量輕、攜帶輕便、制造維修簡單、造價低廉、裝卸迅速,同時還具有環保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給出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種便攜式的折疊床包括有床架、橫架和床板,其中橫架設置在床架的上端表面,床板鋪設在橫架上,其特點是所述的床架由內管、外管、斜拉桿、右橫拉桿、左橫拉桿所構成,其中床架的四個端角及側面端梁處設置有起導向作用的內管,內管套入外管中,由內、外管共同構成了支撐床架的床腿,床架的四個端角及側面端梁處設置的內管之間設置有起固定作用的左橫拉桿和右橫拉桿,左橫拉桿與右橫拉桿之間為活動式的鉸接,在相鄰的由內、外管構成床架的床腿之間還設置有起固定作用的斜拉桿。
為更好的完成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給出的這種便攜式的折疊床的內管與外管之間的連接方式為利用直徑不同而直接插入,當然也可以采用卡入式或旋入式的連接方式。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充分利用桿件的拉伸原理和套筒原理,可以在不用時減少空間的占用。由于其材料大都采用塑料,重量減輕,且不受環境的影響,在參加旅游,野外拉練等戶外的活動時使用本實用新型,有助于人們的休息,還可以減少環境對扎營制約,同時又可以減小對環境的破壞,具有所占空間小、重量輕、攜帶輕便、制造維修簡單、造價低廉、裝卸迅速,同時還具有環保的特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給出的便攜式的折疊床展開后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給出的便攜式的折疊床折疊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1.內管,2.外管,3.斜拉桿,4.橫架,5.床板,6.右橫拉桿,7.左橫拉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的說明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展開情況,這種便攜式的折疊床,包括有床架、橫架4和床板5,橫架4設置在床架的上端表面,床板5鋪設在橫架4上,其中床架由內管1、外管2、斜拉桿3、右橫拉桿6、左橫拉桿7所構成,內、外管采用相配合的pvc圓管,斜拉桿架和橫拉桿架采用槽型的尼龍板材,在床架的四個端角及側面端梁處設置有起導向作用的內管1,內管1套入外管2中,由內、外管共同構成了支撐床架的床腿,床架的四個端角及側面端梁處設置的內管1之間設置有起固定作用的左橫拉桿7和右橫拉桿6,左橫拉桿7與右橫拉桿6之間為活動式連接,在相鄰的由內、外管構成床架的床腿之間還設置有起固定作用的斜拉桿3。在折疊床展開工作時,內管套入外管中,由內外管共同支撐。而由橫拉架和斜拉架共同實現尺寸定位。
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折疊后的情況,其中橫架4和床板5可分別拆卸存放,再用力牽引左橫拉桿7與右橫拉桿6之間的活動式鉸接點,由于斜拉桿3垂直方向的展角縮小,進而帶動內、外管的背向運動,同時由于橫拉桿受到外管2的制約,進而實現了橫拉桿架向上收縮。
權利要求1.一種便攜式的折疊床,包括有床架、橫架和床板,其中橫架設置在床架的上端表面,床板鋪設在橫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架由內管、外管、斜拉桿、右橫拉桿、左橫拉桿所構成,其中床架的四個端角及側面端梁處設置有起導向作用的內管,內管套入外管中,由內、外管共同構成了支撐床架的床腿,床架的四個端角及側面端梁處設置的內管之間設置有起固定作用的左橫拉桿和右橫拉桿,左橫拉桿與右橫拉桿之間為活動式的鉸接,在相鄰的由內、外管構成床架的床腿之間還設置有起固定作用的斜拉桿。
專利摘要一種便攜式的折疊床,屬于家庭日常用品及床的制作技術,包括有床架、橫架和床板,橫架設置在床架的上端表面,床板鋪設在橫架上,其特點是床架由內管、外管、斜拉桿、右橫拉桿、左橫拉桿所構成,其中床架的四個端角及側面端梁處設置有內管,內管套入外管中,由內、外管共同構成了支撐床架的床腿,內管之間設置有左橫拉桿和右橫拉桿,左橫拉桿與右橫拉桿之間為活動式的鉸接,在相鄰的由內、外管構成床架的床腿之間還設置有起固定作用的斜拉桿。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所占空間小、重量輕、攜帶輕便、制造維修簡單、造價低廉、裝卸迅速,同時還具有環保的特點。
文檔編號A47C17/00GK2726425SQ20042007055
公開日2005年9月21日 申請日期2004年9月7日 優先權日2004年9月7日
發明者周鵬 申請人:沈陽建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