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獨立鑰匙鎖的數碼鎖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數碼鎖,尤指一種結構簡單、可依需增設獨立鑰匙鎖的具有獨立鑰匙鎖的數碼鎖。
背景技術:
習知傳統數碼鎖,一般由數碼輪開啟,但后來應用于行李時,由于查驗行李的需要、另于數碼鎖上再設置一鑰匙鎖,以供查驗單位隨時開啟數碼鎖。
但一般的數碼鎖欲使其同時具有鑰匙鎖以鑰匙開鎖的雙重功能,通常必須進行全新的復雜結構設計。本人先前的中國第92215141號專利,以操作順手深獲各界好評,雖然該專利不具有以鑰匙開鎖的鑰匙鎖功能,但是,卻能在原數碼鎖的基礎上,新增設鑰匙鎖的鑰匙開鎖功能,且不影響原數碼鎖操作順手的性能。
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數碼鎖呈閉鎖狀態下,用鑰匙開啟鑰匙鎖的具有獨立鑰匙鎖的數碼鎖。
本實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鑰匙鎖呈閉鎖狀態下,撥對數碼鎖輪組的數碼,亦可單獨開啟鎖具本體的具有獨立鑰匙鎖的數碼鎖。
為達上述目的,一種具有獨立鑰匙鎖的數碼鎖,主要包括一鎖具本體、一數碼鎖輪組、一鎖具撥動件、制動塊及一鑰匙鎖;其特征在于該鎖具本體,至少設有第一鎖蓋,設有供數碼鎖輪組凸露出外的數透孔;
第二鎖蓋,數碼鎖及鑰匙鎖裝置于其內,第二鎖蓋延設一鎖鉤部,該鎖鉤部的末端與第二鎖蓋對應側均設有通口;該數碼鎖輪組,至少設有一卡制彈性部,該卡制彈性部的支撐塊,頂抵于第二鎖蓋通口內的鎖具撥動件;該鎖具撥動件,至少設有一鎖頭,設于鎖具撥動件一端,該鎖頭位于鎖勾部的通口時,恰與鎖勾部及第二鎖蓋形成一密閉鎖環;第一頂點部,設于鎖具撥動件對應數碼鎖輪組的一端,該第一頂點部頂抵于卡制彈性部;一延伸臂,由鎖具撥動件向制動塊延伸,該延伸臂的底面至少高于第二鎖蓋;第二頂點部,貫穿在延伸臂內,并與制動塊樞接;一受壓部,設于鎖具撥動件對應制動塊側的背面,大體位于鎖頭與延伸臂之間;該制動塊,與第二擋墻之間有一彈性伸縮距離,其至少設有一與鎖具撥動件的第二頂點部樞接的凸點;一供鑰匙鎖鎖件在其內旋轉的鎖槽;一供鑰匙鎖伸入該鎖槽的鎖槽孔;該鑰匙鎖,軸向定位于第二鎖蓋內,至少設有一鎖芯,并容置于鑰匙鎖內部,該鎖芯設有一鎖孔、一隨鎖芯轉動的鎖件及一連接于鎖芯與鎖件間的鎖軸。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如下1、由于本實用新型的鎖具撥動件的第二頂點部直接樞接于制動塊,在數碼鎖呈閉鎖狀態下,用鑰匙開啟鑰匙鎖,即可單獨開啟鎖具本體,不再連動數碼鎖輪組,同樣,在鑰匙鎖呈閉鎖狀態下,撥對數碼鎖輪組的數碼,亦可單獨開啟鎖具本體,故結構簡單。
2、由于鑰匙鎖與數碼鎖輪組是完全分離的單獨設計,故只要在第一、二鎖蓋中預留相應空間,即可在不動數碼鎖輪組的情況下,可依實際需要選擇增設或不增設鑰匙鎖,而更具選擇性及競爭力。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數碼鎖開鎖前的平面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數碼鎖開鎖后的平面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鑰匙鎖開鎖前的平面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鑰匙鎖開鎖后的平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技術特征及其功效,能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茲舉一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參見圖1、2所示,一種具有獨立鑰匙鎖的數碼鎖,主要包括一鎖具本體10、一數碼鎖輪組20、一鎖具撥動件30、制動塊40及一鑰匙鎖50;其中鎖具本體10,至少設有第一鎖蓋11,設有供數碼鎖輪組20凸露出的數透孔111,以便撥動各數碼輪開鎖;第二鎖蓋12,裝置數碼鎖20及鑰匙鎖50,第二鎖蓋12設有第一擋墻121及第二擋墻122,第一、二擋墻121、122在第二鎖蓋12內形成一鑰匙鎖容座125;容座125對應數碼鎖輪組20的上端延設一鎖鉤部123,該鎖鉤部123末端設有與鎖具撥動件30鎖頭31相對應的一通口124,第二鎖蓋12與鎖勾部123末端對應側亦設有通口;該數碼鎖輪組20至少設有一卡制彈性部21,該卡制彈性部21控制數碼鎖輪組20,并通過支撐塊22開關鎖具本體10;鎖具撥動件30,至少設有一鎖頭31,設于鎖具撥動件30一端,該鎖頭31位于鎖勾部123的通口124時,恰與鎖勾部123及第二鎖蓋12形成一密閉鎖環;第一頂點部32,設于鎖具撥動件30對應數碼鎖輪組20的一端,該第一頂點部32與卡制彈性部21的相互頂推,可控制鎖具本體10的開關;一延伸臂33、由鎖具撥動件30向制動塊40延伸而成,該延伸臂33底面至少高于第二鎖蓋12;第二頂點部34,貫穿于延伸臂33內,并與制動塊40樞接;一受壓部35,設于鎖具撥動件30對應制動塊40側的背面,大體位于鎖頭31與延伸臂33之間;一制動塊40,至少設有一凹座41,置于第二擋墻122的一端,一彈性件411位于凹座41與第二擋墻122之間,使制動塊40與第二擋墻122之間保持一彈性伸縮距離;一凸點42,與鎖具撥動件30第二頂點部34樞接,并以此為支點撥動制動塊40移動;一鎖槽43,呈橫向凹槽,鑰匙鎖50上的鎖件513可在其內旋轉,并橫向嵌卡于其內,使鑰匙鎖50呈閉鎖狀態;一鎖槽孔44,與鎖槽43相通,當鑰匙鎖50的鎖件513垂直嵌卡于鎖槽43中(鑰匙鎖呈開鎖狀態)時,按壓鎖具撥動件30的受壓部35,制動塊40壓縮彈性件411后移,可使鎖具本體10呈開鎖狀態;該鑰匙鎖50軸向定位于容座125內,該鑰匙鎖50至少設有一鎖芯51,容置于鑰匙鎖50內部,該鎖芯51設有一插拔鑰匙60的鎖孔511、一與鎖芯51同步轉動的鎖件513,及一連接于鎖芯51與鎖件513間的鎖軸512。如此,當數碼鎖處于關閉狀態,鎖具本體10呈閉鎖狀態時,插入鑰匙60轉動,可使鎖件513在鎖槽43內處于垂直位置,即可推壓鎖具撥動件30的受壓部35開關鎖具本體10。
參見圖3所示、當數碼鎖輪組20的數碼不對,則被鎖住,推動鎖具撥動件30的受壓部35外擺,使卡制彈性部21呈關閉狀態,鎖具本體10呈閉鎖狀態,此時,按壓鎖具撥動件30的受壓部35,則其第一頂點部32也無法壓縮卡制彈性部21,故不能開鎖。
參見圖4所示,當數碼鎖輪組20的數碼正確,則為開鎖狀態。卡制彈性部21呈開啟狀態,此時,推壓鎖具撥動件30的受壓部35,第一頂點部32壓制卡制彈性部21內縮,鎖具撥動件30以第二頂點部34為軸向內擺轉,鎖頭31離開通口124,鎖具本體10呈開鎖狀態。
參見圖5所示,當數碼鎖輪組20的數碼不對,呈關閉狀態,而鑰匙鎖50的鎖件513在鎖槽43內處于水平位置,鎖具本體10呈閉鎖狀態,此時,即使用力推壓鎖具撥動件30的受壓部35,仍無法使鎖具本體10呈現開鎖狀態。
參見圖6所示,當數碼鎖輪組20的數碼不對,呈關閉狀態,鑰匙鎖50及鎖具本體10均呈閉鎖狀態,只要將鑰匙60插入鎖芯51中,轉動鎖芯51,通過鎖軸512,使鎖件513在制動塊40的鎖槽43轉至垂直位置,恰好對準其鎖槽孔44,此時,推壓鎖具撥動件30的受壓部35,鎖具撥動件30的延伸臂33就以第一頂點部32為支點旋擺,則第二頂點部34通過凸點42帶動制動塊40壓縮彈性件411,并向第二擋墻122靠近,使鎖頭31離開通口124,鎖具本體10呈現開鎖狀態。因此,在數碼鎖呈閉鎖狀態下,用鑰匙60開啟鑰匙鎖50,亦可單獨開啟鎖具本體10;同理,在鑰匙鎖呈閉鎖狀態下,撥對數碼鎖輪組20的數碼,同樣可單獨開啟鎖具本體10。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舉凡熟悉此項技藝者,運用本實用新型的原則及技術特征,所作的各種變更及裝飾,皆應涵蓋于本權利要求書所保護的范疇的內。
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獨立鑰匙鎖的數碼鎖,主要包括一鎖具本體、一數碼鎖輪組、一鎖具撥動件、制動塊及一鑰匙鎖;其特征在于該鎖具本體,至少設有第一鎖蓋,設有供數碼鎖輪組凸露出外的數透孔;第二鎖蓋,數碼鎖及鑰匙鎖裝置于其內,第二鎖蓋延設一鎖鉤部,該鎖鉤部的末端與第二鎖蓋對應側均設有通口;該數碼鎖輪組,至少設有一卡制彈性部,該卡制彈性部的支撐塊,頂抵于第二鎖蓋通口內的鎖具撥動件;該鎖具撥動件,至少設有一鎖頭,設于鎖具撥動件一端,該鎖頭位于鎖勾部的通口時,恰與鎖勾部及第二鎖蓋形成一密閉鎖環;第一頂點部,設于鎖具撥動件對應數碼鎖輪組的一端,該第一頂點部頂抵于卡制彈性部;一延伸臂,由鎖具撥動件向制動塊延伸,該延伸臂的底面至少高于第二鎖蓋;第二頂點部,貫穿在延伸臂內,并與制動塊樞接;一受壓部,設于鎖具撥動件對應制動塊側的背面,大體位于鎖頭與延伸臂之間;該制動塊,與第二擋墻之間有一彈性伸縮距離,其至少設有一與鎖具撥動件的第二頂點部樞接的凸點;一供鑰匙鎖鎖件在其內旋轉的鎖槽;一供鑰匙鎖伸入該鎖槽的鎖槽孔;該鑰匙鎖,軸向定位于第二鎖蓋內,至少設有一鎖芯,并容置于鑰匙鎖內部,該鎖芯設有一鎖孔、一隨鎖芯轉動的鎖件及一連接于鎖芯與鎖件間的鎖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具有獨立鑰匙鎖的數碼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鎖蓋設有第一擋墻及第二擋墻,第一、二擋墻在第二鎖蓋內形成一鑰匙鎖容座,該容座對應數碼鎖輪組的上端延設一鎖鉤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具有獨立鑰匙鎖的數碼鎖,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臂的底面至少高于第二鎖蓋的第二擋墻。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具有獨立鑰匙鎖的數碼鎖,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動塊設有一位于第二擋墻一端的凹座,一彈性件設于凹座與第二擋墻之間。
專利摘要一種具有獨立鑰匙鎖的數碼鎖,包括鎖具本體,至少設有第一、二鎖蓋;鎖蓋內設有數碼輪組,一撥動件的鎖頭與第二鎖蓋的鎖勾部配合,撥動件的延伸臂與一制動塊樞接,鎖頭與延伸臂之間為受壓部;一鑰匙鎖軸向定位于第二鎖蓋內,其上的鎖件經制動塊上的鎖槽孔進入鎖槽內可旋轉;當鎖件垂直于鎖槽時,按壓受壓部,可使鎖具本體呈開鎖狀態,用鑰匙或對準數碼,均可單獨開啟鎖具本體。
文檔編號E05B37/00GK2750004SQ20042000970
公開日2006年1月4日 申請日期2004年11月18日 優先權日2004年11月18日
發明者黃謙謙 申請人:廣隆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