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坐臥兩用椅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座椅,特別是用于交通運輸機具上的座臥兩用椅制造領域。
背景技術:
在交通運輸機具上,如汽車、火車、輪船、飛機等,或在一些特定場合,如影劇院等,其座椅一般成排按列固定設置,對座椅除了要求能舒適入座外,一般都要求具有坐臥兩用功能。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車用坐臥兩用椅”(ZL902005790),它將靠背椅分解為坐凳和靠背兩個獨立部分,坐凳有椅面和椅腿,靠背為長方平面形,靠背上有一對可起床腿作用的拉桿;當靠背豎立于坐凳之后,用拉桿銷釘緊固為一體,組成靠背椅;當靠背平放與椅面等高時,放下拉桿作床腿,成為床。不足之處是,其一,作為床用時,支撐不夠穩(wěn)固(拉桿尺寸不可能足夠大);其二,用途變換時,安裝固定手續(xù)麻煩;其三,現(xiàn)有座椅中座靠與背靠之間可自由調整角度(如液壓無級調整定位技術),它放棄了這一技術所帶來的方便調整的優(yōu)點;其四,關鍵的是,它沒有充分利用成列設置的兩座椅之間的空間。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座臥兩用椅,作為臥具使用時,它充分利用成列設置的兩座椅之間的空間。該目的由以下技術方案加以實現(xiàn)一種坐臥兩用椅,包括基座,固聯(lián)在基座上的支承架,固定在支承架上的座靠,背靠以及背靠角度調整裝置,還包括腿靠與固聯(lián)在支承架上的連板通過轉軸相鉸接;還包括設置在支承架上的腿靠定位鎖定機構;還包括設置在支承架中的腳靠以及腳靠滑動定位機構。從上述技術方案可見,本新型的腿靠通過連板鉸接在支承架上,使用定位鎖定機構可以方便地將腿靠固定在豎直位置為座椅或固定在水平位置為躺椅(臥床);作為躺椅使用時,可將腳靠從支承架中滑動拉出,與腿靠前端接合,再調整背靠角度,最后,背靠、座靠、腿靠、腳靠共同構成一張舒適的臥床。由于腳靠設置在支承架的下部空間中,人躺臥時,雙腳可伸入前一座椅的支承架之中,因而,本新型有效而充分地利用了成列固定設置的兩座椅之間的寶貴空間,其潛在的價值在于可提高車船及飛機等的乘座率(單位面積的乘客數(shù)量)。
圖1是本新型作為坐椅使用時的主視圖(腿靠處于豎直位置,腳靠未拉出狀況);圖2是本新型作為臥床使用時的主視圖(腿靠處于水平位置、腿靠拉出狀況);圖3圖4分別是本新型一個實施例的主視圖和俯視圖;圖5是圖3所示支承架及基座的右視圖;圖6是圖3所示上、下滑道的剖面圖;圖7是圖4所示輪盤的主視圖;圖8、圖9分別是圖3所示限位卡的主視圖(剖面)和俯視圖(未表現(xiàn)插栓及其支座)。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圖2示出,本新型由背靠1、座靠2、腿靠3、腳靠4四個獨立部分組成。座靠2固定在支承架5上,支承架5固聯(lián)在基座6上,基座6固定在交通運輸工具,如飛機座艙地板上。背靠1與座靠2相鉸接,通過背靠角度調整裝置,如液壓無級調整定位裝置,調整背靠傾斜角度。參見圖3圖4,腿靠3與連板7通過轉軸8相鉸接,連板7固聯(lián)在支承架5上;腿靠定位鎖定機構包括輪盤13和限位卡9;輪盤13安裝固定在轉軸8上,輪盤13的弧形面上開設有分別對應于腿靠3處于豎直位置和水平位置的兩個弧形凹口15、14(參見圖7)。實際制作時,弧形凹凸14、15是由一段半圓或過半圓的弧和一段起過渡作用的圓滑弧組成(相當CAD設計中兩段圓弧之間的倒圓角fillet處理);參見圖8圖9,限位卡9固聯(lián)在支承架5上,其構成如下矩形管18以滑動配合方式套合在矩形管19之中,壓縮彈簧23設置在矩形管19的內腔底部,矩形管18上端開有岔口,岔口上架設有軸20,以減小移動時的摩擦阻力;支座22固聯(lián)在矩形管19上,插栓21與支座22相鉸接。上述腿靠定位鎖定機構可采用兩個,如圖4中輪盤12組成構造完全相同的另一機構。圖7中,當限位卡9卡接在弧形凹口15上時,腿靠3處于圖2所示水平位置(墊板16由銷軸17聯(lián)接在輪盤13上,當限位卡9從弧形凹口14位置向弧形凹口15位置方向移動時,墊板16部分遮蓋在弧形凹口14上,起襯墊搭橋的作用);當限位卡9卡接在弧形凹口14上時,腿靠3處于圖1所示豎直位置;上述狀況下,可將插栓21插入矩形管18、19上開設的孔25、24之中,實現(xiàn)定位鎖定。圖3中,腳靠4設置在支承架5中,腳靠滑動定位機構主要由上滑道10和下滑道11組成(參見圖6);上滑道10固聯(lián)在腳靠4底部,下滑道11固聯(lián)在支承架5上。上述腳靠滑動定位機構還有其它多種常用方式,如采用槽鋼和滑軌相配合、采用鎖緊螺釘定位等。上述腳靠定位機構也有其它形式,如在腿靠3前端設置掛接件,使之與伸出的腳靠4后端上的掛接件相聯(lián)接,再以鎖緊螺釘定位。復位彈簧26盤繞在轉軸8上,其一端固聯(lián)在支承架5上(圖3中,復位彈簧26一端固聯(lián)在限位卡9的矩形管19上,因為矩形管19固聯(lián)在支承架5上,所以也相當于該彈簧一端固聯(lián)在支承架上),另一端固聯(lián)在腿靠3下部,當限位卡9的支撐定位作用力失去時,復合彈簧26將使腿靠保持在水平位置上。圖3圖4示出,腳靠4的前部向上翻起呈“L”狀,座靠2后部橫截面的下部邊緣線(圖3主視圖中為一條線,實際上是一個面)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鈍角,最好在130-150度之間。主要目的是在支承架5后部預留出最大限度的空間(參見圖5),以方便擱置乘坐者的雙腳;腳靠3上部有一平面,在腿靠處于水平位置時與座靠2前部的平面共面(即齊平),腿靠下部有一以其鉸接點為圓心的弧線(圖3主視圖中為一條線,實際是一個面,下同);座靠2前端的弧線與腿靠下部的弧線相吻合,即兩弧線同一圓心,僅半徑稍有不同。圖4中腿靠3的寬度與座靠2的相同,腳靠4后部的寬度與腳靠3的相同。圖2圖3示出,本新型作為臥床使用時,將位于同一列的前排座椅(同樣由背靠1a、座靠2a、腿靠3a、腳靠4a組成)的腳靠4a通過上滑道10a拉出,再將腿靠3拉起在水平位置,相應調整背靠1角度,即可構成一張舒適的臥床。實際上,背靠、座靠、腿靠和腳靠都采用沙發(fā)式制作。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新型具有如下特點和優(yōu)點1、充分而有效地利用了成列固定設置的兩座椅之間的空間,尤其是對座椅下部支承架中的空間加以利用,座靠后部上翹的設計。方便乘坐者雙腳擱置其中;2、坐臥兩用變換時操作方便、省力;3、腿靠下部弧形面的設計,當腿靠處于豎直位置作為坐椅使用時,該弧形面略高于座靠表面,使乘坐者重心靠后,在車船行駛中坐得更為穩(wěn)當,增加了安全感;更為重要的是,腿靠處于豎直位置,在設計上實際相當于腿靠已作為座靠的一個組成部分(腿靠占整個入座面積約1/3);從另一角度來看,也可以說是本設計是將現(xiàn)有靠背椅的座靠分為兩部分,其中前部1/3部分是現(xiàn)設計中的腿靠。
權利要求1.一種坐臥兩用椅,包括基座,固聯(lián)在基座上的支承架,固定在支承架上的座靠,背靠以及背靠角度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腿靠(3)與固聯(lián)在支承架(5)上的連板(7)通過轉軸(8)相鉸接;還包括設置在支承架(5)上的腿靠定位鎖定機構;還包括設置在支承架(5)中的腳靠(4)以及腳靠滑動定位機構。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坐臥兩用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靠定位鎖定機構包括輪盤(13)和限位卡(9);輪盤(13)安裝固定在轉軸(8)上,輪盤(13)的弧形面上開設有分別對應于腿靠(3)處于豎直位置和水平位置的兩個弧形凹口(15、14);限位卡(9)固聯(lián)在支承架(5)上;限位卡(9)構成如下矩形管(18)以滑動配合方式套合在矩形管(19)之中,壓縮彈簧(23)設置在矩形管(19)的內腔底部,矩形管(18)上端開有岔口,矩形管(18、19)上分別開有插栓孔(25、24),支座(22)固聯(lián)在矩形管(19)上,插拴(21)與支座(22)相鉸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坐臥兩用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管(18)的上端岔口上架設有軸(20);所述轉軸(8)上盤繞有一復位彈簧(26),該彈簧的一端固聯(lián)在支承架(5)上,另一端固聯(lián)在腿靠(3)的下部。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坐臥兩用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腳靠滑動定位機構主要由上滑道(10)和下滑道(11)組成;上滑道(10)固聯(lián)在腳靠(14)底部,下滑道(11)固聯(lián)在支承架(5)上。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坐臥兩用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靠(2)后部橫截面的下部邊緣線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鈍角;所述腿靠定位鎖定機構為兩個。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坐臥兩用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靠(2)后部橫截面的下部邊緣線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在130-150度之間。
7.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坐臥兩用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靠(3)上部的平面在腿靠處于水平位置時與座靠(2)前部的平面共面,腿靠(3)下部有一以其鉸接點為圓心的弧線;所述座靠(2)前端的弧線與腿靠(3)下部弧線相吻合;所述腿靠(3)的寬度與座靠(2)的相同;所述腳靠(4)后部寬度與腳靠(3)的相同。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坐臥兩用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腳靠(4)前部向上翻起呈“L”狀。
專利摘要一種坐臥兩用椅,主要用于交通運輸機具上,包括基座,固聯(lián)在基座上的支承架,固定在支承架上座靠,背靠和背靠角度調整裝置,還包括與固聯(lián)在支承架上的連板通過轉軸相鉸接的腿靠,以及腿靠定位鎖定機構,還包括設置在支承架中的腳靠以及腳靠滑動定位機構。它作為臥具使用時,充分利用了成列設置的兩座椅之間的空間,尤其是座椅下部支承架中的空間。
文檔編號A47C1/022GK2540135SQ0222235
公開日2003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02年4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4月24日
發(fā)明者胡瑛 申請人:胡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