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門窗內框型材接角輥輪座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型材門窗框的裝配輔件,具體涉及采用型材拼裝門窗內框時使用的既具有接角功能又具有滾動功能的裝配輔件,進一步說該輔件既起到門窗內框的接角作用,又可以使內框與外框滾動連接。
背景技術:
在采用型材拼接的移動式門窗框結構中,為了便于打開或關閉門窗,往往在內框的底部裝有輥輪,推移門窗時輥輪在外框的導軌中滾動,使門窗內框的移動更加輕巧。以往實現這一目的,通常設計一個專門輪座結構,該輪座由座體和一個輥輪組成,輥輪安裝在座體上,使用時將輪座整體固定在內框底部的型材中,這樣的輪座一般成對使用,并分別布置在內框底部兩側。
另外,采用型材45。切角拼接門窗內框,在角部位置必需使用接角件,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連接強度和拼接質量。現有的接角件一般為“”形結構,使用時兩段分別對應型材腔體插入并固定即可。
現有技術中,上述兩種輔件同處在一個門窗內框中,而且位于同一個型材中,但兩者之間在結構分離,毫無關系,這樣的設計雖然已成為一種傳統習慣,然而不論從制造加工,還是經濟性方面來看都是不合理的,也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尤其在當今時代,型材結構發展迅速,市場競爭激烈,充分發揮型材結構的優勢和特點,更加有效、合理、經濟的利用資源已成為企業共同追求的目標。為此,本實用新型從結構組合和改進的角度,設計了一種能夠兼顧接角和滾動兩個功能的門窗內框型材接角輥輪座,以克服上述不足。
發明內容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門窗內框型材接角輥輪座,包括“”形內框型材接角結構,“”形接角結構的一條邊上設有開口朝外的腔室,該腔室中至少設有一個輥輪,輥輪通過輪軸支承在腔室的兩壁上,輥輪的外緣向外突出。
上述技術方案中的有關內容解釋如下
1、采用型材料拼裝門窗時,從結構上有內框和外框之分,內框指的是活動框,外框指的是固定框,安裝時外框固定在墻體上,內框安裝在外框上。本實用新型接角輥輪座僅適合用在移動式內框上,因為移動式內框使用中在外框中來回滑動,此時在內框底部設置輥輪才能使移動更輕巧,否則沒有意義。
2、本實用新型屬于組合發明,它是將原來的“”形內框型材接角件的方案與內框底部設置輥輪的方案進行組合,從而獲得了一個新的結構,該結構同時具有接角和輥輪兩種功能。
3、上述技術方案中,為了使輥輪與“”形接角件之間拆裝方便,輥輪的支承部位可以設計成開口朝外的卡槽結構,輪軸從開口處與卡槽接插連接,即通過開口卡槽與輪軸的配合關系來保持相互間接插連接。這樣做的好處是當作為接角件使用,而且不在內框底邊位置時,可以拆卸輥輪或不裝輥輪,作為一種普通接角件使用;當安裝在內框底邊位置時,只要接插輥輪即可實現滾動功能。這樣的設計不僅經濟,而且靈活,實際效果非常好。
4、上述技術方案中,為了使內框相對外框移動更加平穩,腔室中可以設有兩只輥輪,兩只輥輪前后布置。當然也可以設置三只或四只,但從受力的角度分析,一只穩定性較差,但兩只輥輪就足以保持穩定,再多可能出現浪費。因此,每個接角輥輪座上設置兩只輥輪是最佳方案。
5、上述技術方案中,為了保證內框相對外框移動的方向性,可以在輥輪的外緣上設有“V”形導向結構,該導向結構環繞輪緣,在外框型材的對應位置設置相應的導軌結構,這樣內框底部的輥輪與外框底部內側的導軌配合,可以使輥輪沿導軌方向滾動。按照這一原理,本方案中的輥輪外緣與導軌的導向形狀也可以是其它形狀,這里不再詳細描述。
6、上述技術方案中,為了使接角結構更好地與型材中空腔配合,可以“”形內框型材接角結構的外表面上設有凸筋,其橫截的外輪廓與型材中空腔配合。這樣可以使接角件與型材之間的連接更牢固可靠。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1、本實用新型將原來的“”形內框型材接角件的方案與內框底部設置輥輪的方案進行組合,從而獲得了一個新的結構,這種結構特別適合作為內框底部與兩側型材的連接件,這樣的設計不僅減少型材門窗框的連接輔件,而且使型材門窗結構更加合理可靠。
2、本實用新型將輥輪的支承部位設計成開口卡槽結構,輪軸從開口處與卡槽接插連接。這樣做的好處是當作為接角件使用,而且不在內框底邊位置時,可以拆卸輥輪或不裝輥輪,作為普通接角件使用。當安裝在內框底邊位置時,只要接插輥輪即可實現滾動功能。這樣的設計不僅經濟,而且靈活,實際效果非常好。
3、本實用新型在腔室中設置兩只輥輪,從受力的角度分析,使內框相對外框移動更加平穩可靠,而一只輥輪穩定性較差,三只有可能出現浪費,因此,每個接角輥輪座上設置兩只輥輪是最佳方案。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主視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左視圖;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俯視圖;附圖4為“”形接角件主視圖;附圖5為“”形接角件左視圖;附圖6為“”形接角件俯視圖;附圖7為接角件外表面凸起筋條示意圖;附圖8為輥輪主視圖;附圖9為輥輪左視圖;附圖10為本實用新型應用在內窗框時的裝配圖。
以上附圖中1、接角結構;2、輥輪;3、輪軸;4、腔室;5、“V”形導向結構;6、凸筋;7、卡槽;8、鋼珠;9、上下內框體;10、側內框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參見附圖1~附圖9所示,一種門窗內框型材接角輥輪座,由“”形內框型材接角結構1和輥輪結構組合構成。“”形接角結構1的一條邊上設有開口朝外的腔室4,該腔室4中設有兩只輥輪2,輥輪2通過輪軸3支承在腔室4的兩壁上,輥輪2的外緣向外突出。為了使輥輪2與“”形接角結構1之間拆裝方便,輥輪2的支承部位可以設計成開口朝外的卡槽7結構,輪軸3從開口處與卡槽7接插連接,即通過開口卡槽7與輪軸3的配合關系來保持相互間接插連接。為了使內框相對外框移動更加平穩,腔室4中設有兩只前后布置的輥輪2。為了保證內框相對外框移動的方向性,在輥輪2的外緣上設有“V”形導向結構5,該導向結構5環繞輪緣,在外框型材的對應位置設置相應的導軌結構,這樣內框底部的輥輪與外框底部內側的導軌配合,可以使輥輪沿導軌方向滾動。為了使接角結構1更好地與型材中空腔配合,在“”形內框型材接角結構1的外表面上設有凸筋6,其橫截的外輪廓與型材中空腔配合,這樣可以使接角件與型材之間的連接更牢固可靠。
附圖10是裝有本實用新型接角輥輪座的內窗框裝配圖,其中,上內框體9與側內框10的接角處采用“”形內框型材接角結構1連接,該接角結構1上不需安裝輥輪2。下內框體9與側內框體10的接角處采用“”形內框型材接角結構1連接,該接角結構1的底連上裝有兩只輥輪2,輥輪2通過輪軸3插裝在朝下開口的卡槽7中,使用時輥輪2在外框底邊的導軌中滾動。
權利要求1.一種門窗內框型材接角輥輪座,包括“”形內框型材接角結構[1],其特征在于“”形接角結構[1]的一條邊上設有開口朝外的腔室[4],該腔室[4]中至少設有一個輥輪[2],輥輪[2]通過輪軸[3]支承在腔室[4]的兩壁上,輥輪[2]的外緣向外突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輥輪[2]的支承部位為開口朝外的卡槽[7],輪軸[3]從開口處與卡槽[7]接插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4]中設有兩只輥輪[2],兩只輥輪[2]前后布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輥輪[2]的外緣上設有“V”形導向結構[5],該導向結構[5]環繞輪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內框型材接角結構[1]的外表面上設有凸筋[6],其橫截的外輪廓與型材中空腔配合。
專利摘要一種門窗內框型材接角輥輪座,包括“┘”形內框型材接角結構[1],其特征在于“┘”形接角結構[1]的一條邊上設有開口朝外的腔室[4],該腔室[4]中至少設有一個輥輪[2],輥輪[2]通過輪軸[3]支承在腔室[4]的兩壁上,輥輪[2]的外緣向外突出。本實用新型將原來的“┘”形內框型材接角件的方案與內框底部設置輥輪的方案進行組合,從而獲得了一個新的結構,該結構同時具有接角和輥輪兩種功能。為了使本方案更加實用,在每個接角結構上前后設兩只輥輪,而且輥輪的裝卸設計成開口卡槽結構,輪軸從開口處與卡槽接插連接,這樣的好處是當單作為接角件使用時,可以不裝輥輪,當安裝在內框底邊位置時,只要接插輥輪即可實現滾動功能。這樣的設計不僅經濟,而且靈活,實際效果非常好。
文檔編號E06B3/964GK2531088SQ0221915
公開日2003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02年3月4日 優先權日2002年3月4日
發明者吳明福 申請人:蘇州羅普斯金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