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桌椅承載面的邊框構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與桌椅有關,尤指一種可以組接承載件組構成可供承載人體及物品的桌椅承載面的邊框構造。
背景技術:
已知,目前休閑椅承載人體的承載面(座墊或背靠)大都是以金屬管或木條及搭配布或皮革制作而成。在制作時,先將布、皮革按承載面大小裁剪,裁剪后在布或皮革邊緣進行套合部的車縫,再將裁切完成的數根金屬管或木條套入套合部內,以組構成一可供承載人體及物品的承載面,或者有些業(yè)者將布或皮革邊緣車縫邊條,該邊條上具有多個鉤孔,此鉤孔可供彈簧鉤持后直接連接在金屬管或木條上。
但是,此種休閑椅在制造及組裝過程上極為費時、工序多,也不易制作,且在使用一段時間后,該布或皮革的車縫處易斷裂或裂開,或者連接于布(皮革)與金屬管或木條上的彈簧產生疲乏效應,或者金屬管或木條變形,這些問題都將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及危險。
另外,尚有一種休閑桌椅供承載物品及人體重量的承載面,是先利用一金屬管(條)制作出一承載面的框體后,再將多片金屬或木料做成的承載件(片狀形態(tài))以螺絲鎖固于框體上,以供承載物品或人體。雖然,此種休閑桌椅制作完成后,比上述之休閑椅堅固耐用,但是在組裝成形時也較費工時、工序,而且在組裝后眾多螺絲暴露于外部,不但不美觀,也易傷及使用者,且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承載件與框體鎖接處會產生松動,易夾傷使用者,因此使用者必須藉助工具再將鎖接處鎖緊后,方可再使用,也造成使用者在使用上的諸多不便。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解決上述已有技術的問題,避免問題存在,提供一種組合式框體與承載件組合而成桌椅承載面的邊框構造,該邊框構造用于組合桌椅承載面時,具有最省工時和工序的特點,而且承載面組裝后,不會讓螺絲或固定件暴露于外,以增加組裝后之整體美觀,也不會傷及使用者。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桌椅承載面的邊框構造,其特征是包括有一框體,其上具有一承載部,該承載部一端設有一延伸部,該延伸部承接有檐部,該檐部與承載部間形成有一組接部,并在檐部與承載部上設有一相對應的導引部;至少一件以上的間隔件,配置在上述的組接部里,其上具有一間隔部;至少一件以上的承載件,組接在上述組接部里,并位于上述間隔件兩側;上述間隔件、承載件組接于框體)后,形成一桌椅的承載面構造。
該框體的承載部及導引部底部開設有相對應的通孔,該承載部上的通孔配置有一帽體,框體端緣上封接有一封邊件,該封邊件上具有第一、第二接合部。
更具有一可穿過通孔的固定件,而固定件在穿過通孔時,即可鎖固在最后一承載件上,該承載件上設有一通孔,此通孔中設有一定位件。
該間隔件的間隔部兩自由端各設有一凹部,以及上下各具有一凸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是框體上具有一承載部,該承載部一端設有一延伸部,該延伸部承接有檐部,該檐部與承載部間形成有一組接部,并于檐部與承載部上設有一相對應之導引部,于承載部及導引部底部開設有相對應之通孔,此通孔可供一固定件穿過,而固定件在穿過通孔時,即可鎖固于最后一承載件上,可防止其他承載件之松脫,而固定件在鎖固完畢后,于通孔上封蓋一帽體,此帽體可以防止固定件生銹,以及讓桌椅組裝后從外觀上未見諸任何固定件,因而整體更美觀。
圖1,本實用新型邊框構造分解示意圖。
圖2,為圖1之斷面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
圖4,為圖3的斷面示意圖。
圖5,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示意圖。
圖6,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本實用新型邊框構造分解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桌椅承載面的邊框構造,包括有一框體1及一配置于前述框體1內部的間隔件2所構成,利用前述的間隔件2可讓承載件(圖中未示)間隔組接于邊框1內部,以形成一可供承載人或物的承載面。
上述的框體1可為但不限于木、金屬(如鐵、鋁)或塑膠之任一種材料所制成,其上具有一承載部11,該承載部11一端設有一延伸部12,在延伸部12承接有檐部13,該檐部13與承載部11間形成有一組接部14,該檐部13與承載部11上各設有一相對應的導引部15、16,又在前述的承載部11與導引部16上具有相對應的通孔111、161;該間隔件2可為但不限于木、金屬(如鐵、鋁)、塑膠或橡膠的任一種材料所制成,并配置在上述組接部14中,其上具有一間隔部21,此間隔部21的兩自由端上各具有一接合承載件(圖中未示)的凹部22,以及在間隔部21上下各具有配置于上述導引部15、16中滑動的凸部23、23’。如是,藉以構成一全新的桌椅承載面邊框構造。
圖2為圖1的斷面示意圖。如圖所示在間隔件2組接于框體1上時,以間隔部21上下的凸部23、23’對準框體1的導引部15、16后,將間隔件2往框體1的組接部14內推,此時該間隔部21可封住在組接部14的開口處,以增加組接后的美觀性。
圖3和圖4分別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tài)及斷面示意圖。如圖所示在框體1與承載件4(可為木、金屬、塑膠)組接時,依序將間隔件2或承載件4以間隔方式組接于框體1的組接部14內,并且利用間隔部21兩自由端的凹部22、22’接合承載件4的端面,以形成承載件4以間隔組接方式組接在框體1上。
在框體1與承載件4組接時,可以省去間隔件2的使用,讓每一承載件4組接于框體1上時能緊密靠在一起。以形成另一承載面的組接方式。
另,在框體1的承載部11及導引部16底部開設有相對應的通孔111、161,此通孔111、161可供一固定件6穿過,而固定件6在穿過通孔111、161時,即可鎖固在最后一承載件4上,以防止其他承載件4的松脫,而固定件6在鎖固完畢后,在通孔111上封蓋一帽體7,此帽體7可以防止固定件6生銹,以及讓桌椅組裝后從外觀上未見諸任何固定件6,以增加組裝后的美觀性。
又,在框體1與承載件4組裝完畢后,可于框體1端緣處封接有一封邊件8,該封邊件8上具有第一接合部81及第二接合部82,當封邊件8封接在框體1端緣上時,該第一、第二接合部81、82則接合在組接部14及承載部11里,可防止框體1端緣傷及使用者之外,同時增加了組裝后的整體美觀性。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示意圖。如圖所示在承載件4上設有一通孔41,該通孔41上配置有一定位件3,此定位件3可為但不限于木、金屬(如鐵、鋁)、塑膠或橡膠的任一種材料所制成,在承載體4組接于組接部14時,該定位件3即可緊配置在導引部15、16上,以防止承載件4在框體1上產生松動或滑動現(xiàn)象,讓承載件4能穩(wěn)固組接于框體1上。
圖6系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示意圖。如圖所示若是承載面的邊框構造在間隔件2與承載件4組接在框體1后,形成一椅具的承載面5(或桌具的承載面),即可供承載人體或物品的重量。
進一步,由于本實用新型的框體1、間隔件2及承載件4在制作時,事先按需裁定好尺寸,讓裝配者在組裝時,可快速組裝,在組裝時可更加的省時、省工序。
權利要求1.一種桌椅承載面的邊框構造,其特征是包括有一框體(1),其上具有一承載部(11),該承載部(11)一端設有一延伸部(12),該延伸部(12)承接有檐部(13),該檐部(13)與承載部(11)間形成有一組接部(14),并在檐部(13)與承載部(11)上設有一相對應的導引部(15、16);至少一件以上的間隔件(2),配置在上述的組接部(14)里,其上具有一間隔部(21);至少一件以上的間隔件(4),但接在上述組接部(14)里,并位于上述間隔件(2)兩側;上述間隔件(2)、承載件(4)組接于框體(1)后,形成一桌椅的承載面構造。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桌椅承載面的邊框構造,其特征在于該框體(1)的承載部(11)及導引部(16)底部開設有相對應的通孔(111、161),該承載部(11)上的通孔(111)配置有一帽體(7),框體(1)端緣上封接有一封邊件(8),該封邊件(8)上具有第一、第二接合部(82、8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桌椅承載面的邊框構造,其特征在于更具有一可穿過通孔(111、161)的固定件(6),而固定件(6)在穿過通孔(111、161)時,即可鎖固在最后一承載件(4)上,該承載件(4)上設有一通孔(41),此通孔(41)中設有一定位件(3)。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桌椅承載面的邊框構造,其特征在于該間隔件(2)的間隔部(21)兩自由端各設有一凹部(22),以及上下各具有一凸部(23、23’)。
專利摘要一種桌椅承載面的邊框構造,該框體上具有一承載部,該承載部一端設有一延伸部,該延伸部承接有檐部,該檐部與承載部間形成有一組接部,該組接部以組接承載件構成一能承載人體及物品重量的桌椅承載面。其優(yōu)點是組裝快,省工時,而且外形美觀。
文檔編號A47C7/00GK2496326SQ0125291
公開日2002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01年8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01年8月6日
發(fā)明者劉宗信 申請人:劉宗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