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支撐邊框模板的可調節立桿總成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支撐邊框模板的可調節立桿總成,包括:立設固定于支撐面的下頂撐管;插設于所述下頂撐管內的上頂撐管,所述上頂撐管上間隔開設有定位孔;以及套設于所述上頂撐管上、且自身可調節高度的微調機構,所述微調機構上開設有與所述定位孔對應的連接孔,通過穿設所述定位孔和所述連接孔的插銷與所述上頂撐管連接固定,所述微調機構置放于所述下頂撐管的頂端。本實用新型采用在下頂撐管的頂端置放微調機構,通過微調機構上開孔以支撐上頂撐管,避免在下頂撐管上開槽,保證結構強度,也確保了可調節立桿總成的支撐強度。通過上頂撐管實現支撐高度調節,配合通過微調機構所實現的高度微調,能夠滿足調節精度的要求。
【專利說明】
用于支撐邊框模板的可調節立桿總成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領域,特指一種用于支撐邊框模板的可調節立桿總成。
【背景技術】
[0002]模板是建筑施工中大量使用的重要工具。我國傳統工藝采用膠合板做模板,木方做主、次梁,承載力低,易損壞,木材消耗大,操作效率低,人工耗費多,無法早拆,且安全事故頻發,越來越為業界所詬病。
[0003]由于傳統模板存在上述各種各樣的問題,邊框模板在施工過程中被采用的比例越來越大。邊框模板的結構為在模板本體的背面四周設置邊框結構,便于模板之間的拼接連接,還對模板起到了加固的作用。
[0004]在施工過程中,邊框模板底部的支撐立桿通常設計為可調節結構,一般地,支撐立桿結構如圖1所示,選用兩個相互套接的第一套管11和第二套管12,第二套管12可插設于第一套管11內,根據需要的高度來調整第二套管12凸出第一套管11的高度,在調節好后,通過在第二套管12上的連接銷13進行固定,為了方便調節,需要在第一套管11上為連接銷13開設一個滑動調節的調節槽111,該調節槽111會破壞第一套管11的結構強度,從而減弱了支撐立桿的支撐強度,進而影響支撐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用于邊框模板的可調節立桿總成,解決了現有的支撐立桿中在下頂撐管上開設調節槽導致強度減弱,進而影響支撐效果的問題。
[0006]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0007]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支撐邊框模板的可調節立桿總成,包括:
[0008]立設固定于支撐面的下頂撐管;
[0009]插設于所述下頂撐管內的上頂撐管,所述上頂撐管上間隔開設有定位孔;以及
[0010]套設于所述上頂撐管上、且自身可調節高度的微調機構,所述微調機構上開設有與所述定位孔對應的連接孔,通過穿設所述定位孔和所述連接孔的插銷與所述上頂撐管連接固定,所述微調機構置放于所述下頂撐管的頂端。
[0011]本實用新型采用在下頂撐管的頂端置放微調機構,通過微調機構上開孔以支撐上頂撐管,這樣避免在下頂撐管上開槽,保證了下頂撐管的結構強度,也確保了可調節立桿總成的支撐強度,增加結構的穩固性,具有較好的支撐效果。在調節時,通過調整上頂撐管伸出下頂撐管的高度來實現可調節立桿總成的支撐高度調節,在調節完成后,通過插銷將上頂撐管和微調機構連接固定,調節高度以定位孔的間隔為限,對于小于定位孔間隔的高度調節,可通過微調機構來實現高度的微調,本實用新型的可調節立桿總成能夠滿足調節精度的需要。
[0012]本實用新型用于支撐邊框模板的可調節立桿總成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微調機構包括相互螺合的第一螺紋調節件和第二螺紋調節件,所述第一螺紋調節件置放于所述下頂撐管的頂端,所述第二螺紋調節件上開設所述連接孔并通過所述插銷與所述上頂撐管連接。
[0013]本實用新型用于支撐邊框模板的可調節立桿總成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微調機構通過所述第一螺紋調節件和所述第二螺紋調節件的螺合實現自身高度的調節。
[0014]本實用新型用于支撐邊框模板的可調節立桿總成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微調機構的調節高度與所述上頂撐管上相鄰的兩個定位孔的距離相同。
[0015]本實用新型用于支撐邊框模板的可調節立桿總成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第一螺紋調節件為螺母,所述第二螺紋調節件為與所述螺母相適配的螺紋套筒。
[0016]本實用新型用于支撐邊框模板的可調節立桿總成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下頂撐管的底部設有底座,通過所述底座固設于所述支撐面。
[0017]本實用新型用于支撐邊框模板的可調節立桿總成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上頂撐管的頂部支撐邊框模板。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現有技術中支撐立桿的結構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用于支撐邊框模板的可調節立桿總成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用于支撐邊框模板的可調節立桿總成的分解示意圖。
[0021]圖4為本實用新型用于支撐邊框模板的可調節立桿總成支撐邊框模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5為本實用新型用于支撐邊框模板的可調節立桿總成調節高度的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4]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支撐邊框模板的可調節立桿總成,支撐于邊框模板的底部,對邊框模板起到支撐作用。該可調節立桿總成用于解決現有支撐立桿的強度受到破壞而導致影響支撐效果的問題,確保調節立桿在調節后的穩固性和滿足支撐強度。在上頂撐管上開設有定位孔,上頂撐管插設于下頂撐管內并可沿下頂撐管進行上下移動以實現第一階段的高度調節,調節好后通過穿設定位孔的插銷與微調機構連接固定,微調機構置放于下頂撐管的頂端,微調機構自身還可進行高度的調節,實現了第二階段的高度調節,以滿足對調節精度的要求。本實用新型避免了在下頂撐管上開槽,保證了支撐強度,確保了支撐結構的穩固,具有較好的支撐效果。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用于支撐邊框模板的可調節立桿總成進行說明。
[0025]參閱圖2,顯示了本實用新型用于支撐邊框模板的可調節立桿總成的結構示意圖。下面結合圖2,對本實用新型用于支撐邊框模板的可調節立桿總成進行說明。
[0026]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用于支撐邊框模板的可調節立桿總成包括下頂撐管21、上頂撐管22、微調機構23、以及插銷24,結合圖3和圖4所示,下頂撐管21立設固定在支撐面31上,支撐面31可以為地面,也可以是樓面。上頂撐管22插設在下頂撐管21內,上頂撐管22上間隔開設有定位孔221,上頂撐管22可在下頂撐管21內上下移動,以實現高度調節。微調機構23套設在上頂撐管22上,該微調機構23自身可以調節高度,微調機構23上開設有與上頂撐管22上定位孔221對應的連接孔2321,在固定上頂撐管22時,將上頂撐管22上的定位孔221和微調機構23上的連接孔2321對齊,然后將插銷24穿設定位孔221和連接孔2321,實現微調機構23和上頂撐管22的連接固定。該微調機構23置放在下頂撐管21的頂端。
[0027]通過微調機構23支撐住上頂撐管22,上頂撐管22通過其自身上的定位孔221來實現固定,這樣使得上頂撐管22的調節高度以定位孔221的間距為限,若需要調節的高度小于相鄰兩個定位孔221的間距時,就無法通過上頂撐管22的上下移動來實現調節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將微調機構23設計為可調節自身高度的結構,通過微調機構23的高度調節來適應小于相鄰兩個定位孔221的間距的調節高度的需要。使得本實用新型能夠滿足調節精度的要求。
[0028]微調機構23包括相互螺合的第一螺紋調節件231和第二螺紋調節件232,第一螺紋調節件231置放在下頂撐管的頂端,第二螺紋調節件232上開設連接孔2321,第二螺紋調節件232通過插銷24與上頂撐管22連接固定。第二螺紋調節件232通過與第一螺紋調節件231之間的螺合,來實現高度的調節,通過螺合操作,可以使得第二螺紋調節件232的下部伸入到下頂撐管21內一定距離,實現高度調小,還可以通過螺合操作,使得第二螺紋調節件232凸出下頂撐管21—定距離,實現高度調高。該微調機構23的調節高度與上頂撐管22上相鄰的兩個定位孔221的距離相同,也可以將微調機構23的調節高度設計為大于相鄰的兩個定位孔221的距離,都能滿足對調節精度的要求。
[0029]較佳地,第一螺紋調節件231為螺母,第二螺紋調節件232為與螺母相適配的螺紋套管。螺母可以直接置放在下頂撐管21的頂端,通過下頂撐管21的頂端支撐螺母,因為上頂撐管22和螺紋套管均有部分插設于下頂撐管21內,故下頂撐管21和下頂撐管21之間的支撐結構牢固可靠。
[0030]在下頂撐管21的底部還設有底座211,底座211固設在支撐面31上。上頂撐管22的頂部支撐邊框模板32,對邊框模板32起到支撐作用。
[0031]如圖5所示,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用于支撐邊框模板的可調節立桿總成的高度調節過程進行說明。
[0032]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支撐邊框模板的可調節立桿總成的高度調節包括有兩個調節階段,第一調節階段通過上頂撐管22的移動實現調節,第二調節階段通過微調機構23自身實現調節。具體地,在需要將立桿總成的高度調高時,將上頂撐管22上提,使得上頂撐管22沿下頂撐管21向上運動,當上頂撐管22凸伸出下頂撐管21的部分滿足高度需要時,將上頂撐管22上的固定孔221與微調機構23上的連接孔2321對齊,在連接孔2321和固定孔221內穿設插銷24予以固定即完成了第一調節階段。在第一調節階段中如若需要將立桿總成的高度調低時,拔出插銷24,解除上頂撐管22和微調機構23之間的連接,將上頂撐管22下壓,使得上頂撐管22伸入到下頂撐管21內,當上頂撐管22凸伸于下頂撐管21的部分滿足高度需要時,將上頂撐管22上的固定孔221與微調機構23上的連接孔2321對齊,在連接孔2321和固定孔221內穿設插銷24予以固定即可。
[0033]第一調節階段的調節范圍以上頂撐管22上開設的固定孔221的間距為限,其所能調節的高度為固定孔221的間距的整數倍,當需要調節的高度在固定孔221的間距內時,就需要通過第二調節階段來實現。由于完成第一調節階段的高度調節后,插銷24將上頂撐管22與微調機構23的第二螺紋調節件232固定連接,第二螺紋調節件232與第一螺紋調節件231為螺合配合連接,在調節時,通過限制住第二螺紋調節件232的轉動,然后配合轉動第一螺紋調節件231,可以實現第二螺紋調節件232在垂直方向的向上運動和向下運動,轉動第一螺紋調節件231調節第二螺紋調節件232向上運動實現高度調高,第二螺紋調節件232帶動上頂撐管22向上運動并使得上頂撐管22頂撐住上部的邊框模板。轉動第一螺紋調節件231調節第二螺紋調節件232向下運動實現高度調低,第二螺紋調節件232帶動上頂撐管22向下運動以達到需要的高度。由于微調機構23的調節范圍在O至相鄰兩個固定孔221間的距離,可以滿足調節高度小于固定孔221的間距的調節要求。
[0034]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支撐邊框模板的可調節立桿總成,通過第一調節階段和第二調節階段的高度調節,能夠滿足施工時調節精度的需要。且具有支撐結構穩固可靠的優勢。
[0035]以上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中普通技術人員可根據上述說明對本實用新型做出種種變化例。因而,實施例中的某些細節不應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將以所附權利要求書界定的范圍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用于支撐邊框模板的可調節立桿總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設固定于支撐面的下頂撐管; 插設于所述下頂撐管內的上頂撐管,所述上頂撐管上間隔開設有定位孔;以及 套設于所述上頂撐管上、且自身可調節高度的微調機構,所述微調機構上開設有與所述定位孔對應的連接孔,通過穿設所述定位孔和所述連接孔的插銷與所述上頂撐管連接固定,所述微調機構置放于所述下頂撐管的頂端。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支撐邊框模板的可調節立桿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調機構包括相互螺合的第一螺紋調節件和第二螺紋調節件,所述第一螺紋調節件置放于所述下頂撐管的頂端,所述第二螺紋調節件上開設所述連接孔并通過所述插銷與所述上頂撐管連接。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支撐邊框模板的可調節立桿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調機構通過所述第一螺紋調節件和所述第二螺紋調節件的螺合實現自身高度的調節。4.如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用于支撐邊框模板的可調節立桿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調機構的調節高度與所述上頂撐管上相鄰的兩個定位孔的距離相同。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支撐邊框模板的可調節立桿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紋調節件為螺母,所述第二螺紋調節件為與所述螺母相適配的螺紋套筒。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支撐邊框模板的可調節立桿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頂撐管的底部設有底座,通過所述底座固設于所述支撐面。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支撐邊框模板的可調節立桿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頂撐管的頂部支撐邊框模板。
【文檔編號】E04G11/48GK205654085SQ201620359721
【公開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6日 公開號201620359721.6, CN 201620359721, CN 205654085 U, CN 205654085U, CN-U-205654085, CN201620359721, CN201620359721.6, CN205654085 U, CN205654085U
【發明人】馬榮全, 苗冬梅, 胡成佑, 秦聰偉, 馬建挺
【申請人】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天津德曼瑞克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