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建筑用防粘接同步攪拌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建筑用防粘接同步攪拌機。
【背景技術】
[0002]混凝土攪拌機是把水泥、砂石骨料和水混合并拌制成混凝土混合料的機械。現有混凝土攪拌機主要由攪拌筒、加料和卸料機構、原動機、傳動機構、機架和支承裝置等組成。在現實施工場地,許多時候都需要進行干濕混凝土的同步使用,因此分開對干濕混凝土的分別制作,不僅耗時耗力,而且由于攪拌機本身就很占空間,分開攪拌不僅占地,而且也增加了成本,然而現有的攪拌機卻無法實現對干濕混凝土的同步攪拌和輸出;另外,現有的攪拌機在對濕混凝土進行攪拌時,料漿粘壁現象十分嚴重,大大影響了澆注料的生產和質量,且在生產過程中發現,攪拌機容易越小,粘避現象越嚴重,降低了設備攪拌效果和工作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快捷,具有良好攪拌效果,實現干濕混凝土同步攪拌,提高工作效率的建筑用防粘接同步攪拌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5]—種建筑用防粘接同步攪拌機,包括電機、上攪拌室和下攪拌室,所述電機安裝于機架上,所述電機上方設有上攪拌室和下攪拌室,下攪拌室上側端設置凸臺,凸臺通過第一鉸鏈與上攪拌室對應的下側端轉動連接,所述上攪拌室內設置有上轉軸,上轉軸上設置有上攪拌桿,下攪拌室內設置有下轉軸,下轉軸上設置有下攪拌桿,下攪拌室內壁圓周上間隔布設有多個導氣管,導氣管通過總氣管與下攪拌室外的高壓氣源連接,相鄰的兩個導氣管之間的中心距為40?80mm,所述上攪拌室的上轉軸與下攪拌室的下轉軸通過上轉軸底部的齒套和下轉軸頂部的齒頭配合連接,所述電機的電機軸與下轉軸固定連接,下攪拌室底端固定設置在機架上,下攪拌室兩側的機架上對稱鉸接有提升油缸,提升油缸的伸縮桿頂端與上攪拌室側壁上設置的轉臺鉸接。
[0006]進一步的,所述上攪拌室側端底部設有上出料閥口,下攪拌室側端底部設有下出料閥口。
[0007]進一步的,所述上攪拌室上端開口蓋設有攪拌蓋,攪拌蓋上設置有開蓋把手。
[0008]進一步的,所述攪拌蓋通過第二鉸鏈與上攪拌室上側端轉動連接。
[0009]進一步的,所述導氣管的內徑為4mm?1mm之間。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下攪拌室內壁圓周上間隔布設有多個導氣管,導氣管通過總氣管與下攪拌室外的高壓氣源連接,在攪拌過程中間歇地向下攪拌室內接通高壓氣源,從而在下攪拌室的內壁上噴出間歇的高壓氣流,可以有效的防止漿料粘接在下攪拌室的內壁上,防止由于漿料粘接在內壁上造成的設備損壞程度高、漿料配比失衡、混凝土偏離設計強度等問題;通過雙層攪拌室能夠同時得到干混凝土和濕混凝土,提高了工作效率;通過提升油缸來打開或關閉上攪拌室,操作方便快捷,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自動化程度較高;上攪拌室上端開口蓋設有攪拌蓋,避免攪拌的過程中,風塵飛揚而污染周邊環境。綜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快捷,具有良好的攪拌效果,實現了干濕混凝土同步攪拌,有效地防止了漿料粘接在攪拌機內壁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一種建筑用防粘接同步攪拌機側面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一種建筑用防粘接同步攪拌機俯視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中:1-機架,2-下攪拌室,3-提升油缸,4-轉臺,5-上攪拌桿,6_上攪拌室,7_上轉軸,8-攪拌蓋,9-第二鉸鏈,I O-第一鉸鏈,11 -凸臺,12-電機,13-下出料閥口,14-上出料閥口,15-開蓋把手,16-下轉軸,17-下攪拌桿,18-總氣管,19-導氣管,20-高壓氣源。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5]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建筑用防粘接同步攪拌機,包括電機
12、上攪拌室6和下攪拌室2,所述電機12安裝于機架I上,所述電機12上方設有上攪拌室6和下攪拌室2,下攪拌室2上側端設置凸臺11,凸臺11通過第一鉸鏈10與上攪拌室6對應的下側端轉動連接,所述上攪拌室6內設置有上轉軸7,上轉軸7上設置有上攪拌桿5,下攪拌室2內設置有下轉軸16,下轉軸16上設置有下攪拌桿17,下攪拌室2內壁圓周上間隔布設有多個導氣管19,導氣管19通過總氣管18與下攪拌室2外的高壓氣源20連接,相鄰的兩個導氣管19之間的中心距為40?80mm,所述上攪拌室6的上轉軸7與下攪拌室2的下轉軸16通過上轉軸7底部的齒套和下轉軸16頂部的齒頭配合連接,所述電機12的電機軸與下轉軸16固定連接,下攪拌室2底端固定設置在機架I上,下攪拌室2兩側的機架I上對稱鉸接有提升油缸3,提升油缸3的伸縮桿頂端與上攪拌室6側壁上設置的轉臺4鉸接。
[0016]實施例中,所述上攪拌室6側端底部設有上出料閥口14,下攪拌室2側端底部設有下出料閥口 13。
[0017]實施例中,所述上攪拌室6上端開口蓋設有攪拌蓋8,攪拌蓋8上設置有開蓋把手15ο
[0018]實施例中,所述攪拌蓋8通過第二鉸鏈9與上攪拌室6上側端轉動連接。
[0019]實施例中,所述導氣管19的內徑為4mm?1mm之間。
[0020]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下攪拌室2內壁圓周上間隔布設有多個導氣管19,導氣管19通過總氣管18與下攪拌室2外的高壓氣源20連接,在攪拌過程中間歇地向下攪拌室2內接通高壓氣源20,從而在下攪拌室2的內壁上噴出間歇的高壓氣流,可以有效的防止漿料粘接在下攪拌室2的內壁上,防止由于漿料粘接在內壁上造成的設備損壞程度高、漿料配比失衡、混凝土偏離設計強度等問題;通過雙層攪拌室能夠同時得到干混凝土和濕混凝土,提高了工作效率;通過提升油缸3來打開或關閉上攪拌室6,操作方便快捷,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自動化程度較高;上攪拌室6上端開口蓋設有攪拌蓋8,避免攪拌的過程中,風塵飛揚而污染周邊環境。
[0021]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0022]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主權項】
1.一種建筑用防粘接同步攪拌機,包括電機、上攪拌室和下攪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安裝于機架上,所述電機上方設有上攪拌室和下攪拌室,下攪拌室上側端設置凸臺,凸臺通過第一鉸鏈與上攪拌室對應的下側端轉動連接,所述上攪拌室內設置有上轉軸,上轉軸上設置有上攪拌桿,下攪拌室內設置有下轉軸,下轉軸上設置有下攪拌桿,下攪拌室內壁圓周上間隔布設有多個導氣管,導氣管通過總氣管與下攪拌室外的高壓氣源連接,相鄰的兩個導氣管之間的中心距為40?80mm,所述上攪拌室的上轉軸與下攪拌室的下轉軸通過上轉軸底部的齒套和下轉軸頂部的齒頭配合連接,所述電機的電機軸與下轉軸固定連接,下攪拌室底端固定設置在機架上,下攪拌室兩側的機架上對稱鉸接有提升油缸,提升油缸的伸縮桿頂端與上攪拌室側壁上設置的轉臺鉸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用防粘接同步攪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攪拌室側端底部設有上出料閥口,下攪拌室側端底部設有下出料閥口。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用防粘接同步攪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攪拌室上端開口蓋設有攪拌蓋,攪拌蓋上設置有開蓋把手。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建筑用防粘接同步攪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蓋通過第二鉸鏈與上攪拌室上側端轉動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用防粘接同步攪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氣管的內徑為4mm?I Omm之間。
【專利摘要】一種建筑用防粘接同步攪拌機,包括電機、上攪拌室和下攪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安裝于機架上,所述電機上方設有上攪拌室和下攪拌室,下攪拌室上側端設置凸臺,凸臺通過第一鉸鏈與上攪拌室對應的下側端轉動連接,所述上攪拌室內設置有上轉軸,下攪拌室內設置有下轉軸,下攪拌室內壁圓周上間隔布設有多個導氣管,所述上攪拌室的上轉軸與下攪拌室的下轉軸通過上轉軸底部的齒套和下轉軸頂部的齒頭配合連接,下攪拌室兩側的機架上對稱鉸接有提升油缸,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快捷,具有良好的攪拌效果,實現了干濕混凝土同步攪拌,有效地防止了漿料粘接在攪拌機內壁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IPC分類】B28C5/12, B28C5/08, B28C7/16
【公開號】CN205272312
【申請號】CN201520909806
【發明人】劉津成, 董明章, 劉柱
【申請人】楓林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1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