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樓板鋼筋防踩踏平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裝置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避免踩踏樓板鋼筋的
ΛΙαΖλ
I 口 Ο
【背景技術】
[0002]樓板的質量與樓板鋼筋、砼澆筑的質量有關。但在樓板鋼筋綁扎及砼澆筑過程中,操作工人容易踩踏樓板鋼筋,導致樓板鋼筋變形,影響樓板質量。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樓板鋼筋防踩踏平臺,避免工人踩踏樓板鋼筋。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0005]—種樓板鋼筋防踩踏平臺,包括矩形框,在矩形框的四個角處分別向下焊接有一條支腿,在矩形框上部焊接有菱形金屬網;在所述菱形金屬網上開設有多個振搗棒插入口。
[0006]進一步的,在四條支腿上分別套設有柔性膠皮套管。
[0007]又進一步的,所述支腿通過角鐵與所述矩形框焊接在一起。
[0008]更進一步的,在所述矩形框的中間位置焊接有一橫撐,所述橫撐將所述矩形框分隔成兩個相等的子矩形框。
[0009]再進一步的,在所述菱形金屬網上開設有兩個振搗棒插入口,所述兩個振搗棒插入口分別位于兩個子矩形框的中間位置。
[0010]優選的,所述矩形框、橫撐、四條支腿均由直徑25mm的鋼管制成。
[0011]進一步的,所述矩形框的大小為1200*800mm,所述橫撐的長度為800mm,所述支腿的長度為200-250mm。
[0012]又進一步的,所述菱形金屬網為菱形鐵絲網,且網孔的大小為60*80mm,絲徑為0.8-1.2mmο
[0013]更進一步的,所述振搗棒插入口的形狀為菱形,大小為120*160_。
[0014]再進一步的,在所述矩形框、橫撐、菱形鐵絲網、支腿、角鐵的表面均噴涂有防銹層。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樓板鋼筋防踩踏平臺避免了工人踩踏樓板鋼筋,進而避免因鋼筋踩踏變形造成的樓板裂縫等問題,保證了施工質量,確保樓板結構牢固,減少了在后期樓板使用過程中因質量問題產生的維修費用;將振搗棒穿過振搗棒插入口振搗混凝土,便于對菱形金屬網下方的混凝土進行振搗;且結構簡單、成本低,穩固性好、安全可靠,提高了工人的安全性。
[0016]結合附圖閱讀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后,本實用新型的其他特點和優點將變得更加清楚。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樓板鋼筋防踩踏平臺的結構示意圖。
[0018]附圖標記:
[0019]1、矩形框;2、橫撐;3、菱形金屬網;3_1、振搗棒插入口 ;4、支腿;5、角鐵;6、角鐵。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0021]實施例一、本實施例的樓板鋼筋防踩踏平臺主要包括矩形框1,在矩形框1的四個角處分別向下焊接有一條支腿4,在矩形框1的上部焊接有菱形金屬網3,在菱形金屬網3上開設有多個振搗棒插入口 3-1,參見圖1所示。
[0022]將本實施例的樓板鋼筋防踩踏平臺放置在作業位置,工人踩在菱形金屬網3上進行樓板鋼筋綁扎和砼澆筑,避免了踩踏樓板鋼筋,進而避免因鋼筋踩踏變形造成的樓板裂縫等問題,保證了施工質量,確保樓板結構牢固,減少了在后期樓板使用過程中因質量問題產生的維修費用。
[0023]工人將振搗棒穿過振搗棒插入口 3-1振搗混凝土,便于對菱形金屬網3下方的混凝土進行振搗,在不改變樓板鋼筋防踩踏平臺位置的情況下增加了工人的操作面積,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混凝土的振搗效率。本實施例的樓板鋼筋防踩踏平臺結構簡單、成本低,且穩固性好、安全可靠,提高了工人的安全性。
[0024]由于菱形金屬網的網孔為菱形,便于工人掛線或用樓板厚度控制尺檢查菱形金屬網下方的混凝土厚度及標高是否滿足設計要求。
[0025]為了提高菱形金屬網3與矩形框1的連接穩固性,菱形金屬網3與矩形框1的焊接方式為滿焊。
[0026]為了提高矩形框1的支撐強度,在矩形框1的中間位置焊接有橫撐2,橫撐2的一端焊接在矩形框1的一個長邊上,另一端焊接在矩形框1的另一個長邊上,橫撐2與矩形框1的兩個短邊平行,橫撐2將矩形框1分隔成兩個形狀大小完全相同的子矩形框。
[0027]通過設置橫撐2,提高了矩形框1的支撐強度,避免矩形框1因支撐強度不高而垮塌,延長了矩形框1的使用壽命,且進一步提高了工人的施工安全性。
[0028]在本實施例中,在菱形金屬網3上開設有兩個振搗棒插入口 3-1,兩個振搗棒插入口 3-1分別位于兩個子矩形框的中間位置,既保證了具有足夠的振搗棒插入口 3-1,滿足振搗混凝土的需求,又避免因振搗插入口 3-1數量過多導致菱形金屬網3強度降低。
[0029]支腿4通過兩個角鐵與矩形框1焊接在一起。具體來說,支腿4通過角鐵5與矩形框1的一個長邊焊接,支腿4通過角鐵6與矩形框1的一個短邊焊接,從而提高支腿4與矩形框1的連接穩定性,進而提高整個樓板鋼筋防踩踏平臺的強度與穩定性,延長使用壽命;且進一步提高工人的施工安全性。
[0030]在每條支腿4上均套設有柔性膠皮套管,防止支腿4粘連混凝土,便于施工完畢后清理支腿。
[0031]矩形框1、橫撐2、四條支腿4均由鋼管制成。由于鋼管重量輕、抗彎能力強、承載能力強、剛度大、適用性及實用性強,既保證了整個樓板鋼筋防踩踏平臺的支撐強度和穩定性,又質量輕便、便于移動,工人可以根據作業位置方便地挪動樓板鋼筋防踩踏平臺;且鋼管焊接方便、成本較低。
[0032]矩形框1由四根直徑25mm的鋼管依次首尾焊接而成,矩形框的大小為1200*800mm。橫撐2由直徑25mm的鋼管制成,長度為800mm。
[0033]四條支腿4均由直徑25mm的鋼管制成,當然,四條支腿4長度相同,避免樓板鋼筋防踩踏平臺放置后不平整,影響工人施工。四個支腿4的長度根據實際需求設置,在本實施例中四個支腿4的長度為200-250mm。
[0034]選擇直徑25mm的鋼管制作矩形框1、橫撐2、支腿4,在保證樓板鋼筋防踩踏平臺重量輕便的同時,又能保證矩形框1、橫撐2、支腿4具有足夠的剛度,在樓板鋼筋防踩踏平臺上可以承受3-4名工人傳遞的荷載。
[0035]制作矩形框1、橫撐2、支腿4的鋼管可以選用廢舊防護鋼管,實現廢物利用,節約環保,降低成本。
[0036]在本實施例中,菱形金屬網3為菱形鐵絲網,且網孔大小為60*80mm,絲徑為0.8-1.2mm,既保證菱形金屬網3具有足夠的支撐強度,又使得菱形金屬網3重量輕便。當然,菱形金屬網3也可以選擇菱形鋼絲網。
[0037]兩個振搗棒插入口 3-1均與振搗棒相適配,根據振搗棒的大小進行設計。在本實施例中,振搗棒插入口 3-1的形狀為菱形,大小為120*160_。
[0038]為了提高防銹能力,在矩形框1、橫撐2、菱形鐵絲網3、支腿4、角鐵5、角鐵6的表面均噴涂有防銹層,避免矩形框1、橫撐2、菱形鐵絲網3、支腿4、角鐵5、角鐵6受潮腐蝕生銹,進而延長了矩形框1、橫撐2、菱形鐵絲網3、支腿4、角鐵5、角鐵6的使用壽命,降低了維修成本。
[0039]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防銹層為紅白相間的油漆層,既實現了防銹、延長使用壽命的目的;又可以警示現場施工機械注意避讓,從而提高樓板鋼筋防踩踏平臺以及位于其上的施工人員的安全性。
[0040]在本實施例中,由多個樓板鋼筋防踩踏平臺根據施工需要及樓板結構而組合成多樣的操作系統,施工過程中根據施工需要隨時可調整系統。
[0041]應該指出的是,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并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樓板鋼筋防踩踏平臺,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框,在矩形框的四個角處分別向下焊接有一條支腿,在矩形框上部焊接有菱形金屬網;在所述菱形金屬網上開設有多個振搗棒插入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樓板鋼筋防踩踏平臺,其特征在于:在四條支腿上分別套設有柔性膠皮套管。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樓板鋼筋防踩踏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通過角鐵與所述矩形框焊接在一起。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樓板鋼筋防踩踏平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矩形框的中間位置焊接有一橫撐,所述橫撐將所述矩形框分隔成兩個相等的子矩形框。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樓板鋼筋防踩踏平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菱形金屬網上開設有兩個振搗棒插入口,所述兩個振搗棒插入口分別位于兩個子矩形框的中間位置。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樓板鋼筋防踩踏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橫撐、四條支腿均由直徑25_的鋼管制成。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樓板鋼筋防踩踏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的大小為1200*800mm,所述橫撐的長度為800mm,所述支腿的長度為200-250mm。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樓板鋼筋防踩踏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金屬網為菱形鐵絲網,且網孔的大小為60*80mm,絲徑為0.8-1.2mm。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樓板鋼筋防踩踏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搗棒插入口的形狀為菱形,大小為120*160mm。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樓板鋼筋防踩踏平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矩形框、橫撐、菱形鐵絲網、支腿、角鐵的表面均噴涂有防銹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樓板鋼筋防踩踏平臺,包括矩形框,在矩形框的四個角處分別向下焊接有一條支腿,在矩形框上部焊接有菱形金屬網;在所述菱形金屬網上開設有多個振搗棒插入口。本實用新型的樓板鋼筋防踩踏平臺避免了工人踩踏樓板鋼筋,進而避免因鋼筋踩踏變形造成的樓板裂縫等問題,保證了施工質量,確保樓板結構牢固,減少了在后期樓板使用過程中因質量問題產生的維修費用;將振搗棒穿過振搗棒插入口振搗混凝土,便于對菱形金屬網下方的混凝土進行振搗;且結構簡單、成本低,穩固性好、安全可靠,提高了工人的安全性。
【IPC分類】E04G21/24
【公開號】CN204960351
【申請號】CN201520693207
【發明人】趙成福, 張行良, 左艷彬, 李承霖, 李春林, 翟曉林, 仲禾, 趙帥
【申請人】萊西市建筑總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13日
【申請日】2015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