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建筑工程臨時設施可周轉地面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工程的地面結構,尤其是一種用于建筑工程的臨時設施的可周轉使用的地面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施工工地臨時房屋地面采用室內回填500厚素土夯實,澆筑50厚C20地面素混凝土。該做法存在如下缺點:混凝土表面需進行收面壓光,并且進行養護,周期比較長;工程竣工后,需進行地面混凝土的破除,浪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并產生建筑垃圾,不符合綠色施工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3]實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種可快速組建或拆除,且結構強度高的建筑工程臨時設施可周轉地面結構。
[0004]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建筑工程臨時設施可周轉地面結構,包括長方體形的地基混凝土塊和砼預制塊;在地基混凝土塊的前側面上設有豎向凹槽,在地基混凝土塊的后側面上設有豎向凸棱;在地基混凝土塊的右側上邊緣處設有地基臺階;前后相鄰的兩個地基混凝土塊中前一地基混凝土塊的豎向凸棱嵌于后一地基混凝土塊的豎向凹槽內,且多個地基混凝土塊前后對接后形成建筑地基;砼預制塊由建筑地基的左側向右延伸鋪設,且與建筑地基相鄰的砼預制塊的左側邊緣搭接在地基混凝土塊的地基臺階上。
[0005]采用多個地基混凝土塊前后對接后形成建筑地基,是建筑地基模塊化,便于快速組建或拆除,提高了施工效率,且能夠周轉使用;采用砼預制塊搭接在地基混凝土塊的地基臺階上,能夠增強砼預制塊與地基混凝土塊之間的結構強度;將前一地基混凝土塊的豎向凸棱嵌于后一地基混凝土塊的豎向凹槽內,能夠增強建筑地基的結構強度。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在砼預制塊內至少設有一根內襯管,在地基臺階的豎直面上設有向右伸出且可插于內襯管內的橫向鋼筋。采用內襯管與橫向鋼筋的配合,能夠進一步增強砼預制塊與地基混凝土塊之間的結構強度。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在地基混凝土塊的上側面至少設有一根豎直伸出的豎向鋼筋。采用豎向鋼筋能夠增強在建筑地基上連接墻體的結構強度,防止墻體相對建筑地基移動。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限定方案,豎向凹槽和豎向凸棱設置為相匹配的燕尾形結構。將豎向凹槽和豎向凸棱設置為相匹配的燕尾形結構能夠進一步提高建筑地基的結構強度。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在每塊砼預制塊內均設置有鋼筋網片。采用鋼筋網片能夠進一步提高砼預制塊的結構強度。
[0010]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是:(1)采用多個地基混凝土塊前后對接后形成建筑地基,是建筑地基模塊化,便于快速組建或拆除,提高了施工效率,且能夠周轉使用;(2)采用砼預制塊搭接在地基混凝土塊的地基臺階上,能夠增強砼預制塊與地基混凝土塊之間的結構強度;(3)將前一地基混凝土塊的豎向凸棱嵌于后一地基混凝土塊的豎向凹槽內,能夠增強建筑地基的結構強度。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施工現場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13]圖中:1、素土夯實層,2、干硬性水泥砂漿層,3、砼預制塊,31、內襯管,4、地基混凝土塊,41、豎向凹槽,42、豎向凸棱,43、豎向鋼筋,44、橫向鋼筋,45、地基臺階,5、墻體,6、室外地坪。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所述實施例。
[0015]實施例1:
[0016]如圖1和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建筑工程臨時設施可周轉地面結構,包括長方體形的地基混凝土塊4和砼預制塊3 ;在地基混凝土塊4的前側面上設有豎向凹槽41,在地基混凝土塊4的后側面上設有豎向凸棱42 ;在地基混凝土塊4的右側上邊緣處設有地基臺階45 ;前后相鄰的兩個地基混凝土塊4中前一地基混凝土塊4的豎向凸棱42嵌于后一地基混凝土塊4的豎向凹槽41內,且多個地基混凝土塊4前后對接后形成建筑地基;砼預制塊3由建筑地基的左側向右延伸鋪設,且與建筑地基相鄰的砼預制塊3的左側邊緣搭接在地基混凝土塊4的地基臺階45上。
[0017]在砼預制塊3內設有兩根內襯管31,在地基臺階45的豎直面上設有向右伸出且可插于內襯管31內的橫向鋼筋44 ;在地基混凝土塊4的上側面設有兩根豎直伸出的豎向鋼筋43。
[0018]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建筑地基的結構強度,本實用新型可將豎向凹槽41和豎向凸棱42設置為相匹配的燕尾形結構。
[0019]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砼預制塊3的結構強度,在每塊砼預制塊3內設置鋼筋網片。
[0020]本實用新型的建筑工程臨時設施可周轉地面結構在具體施工時:首先將多個地基混凝土塊4前后對接后形成一個環形的建筑地基,使建筑地基的高度略高于室外地坪6的高度,再在建筑地基內側自下而上依次設置素土夯實層I和干硬性水泥砂漿層2 ;再在干硬性水泥砂漿層2上方鋪設砼預制塊3,且與地基混凝土塊4相鄰處的砼預制塊3需要將其內襯管31套設在橫向鋼筋44上;再將墻體5豎直安裝在建筑地基上,且豎向鋼筋43嵌于墻體5內。在工程竣工結束后,可以拆除各個部件進行周轉使用,綠色環保。
[0021]其中,干硬性水泥砂漿層2采用厚度為30_的1:3干硬性水泥砂漿;砼預制塊3的尺寸為:厚度50mm,長寬為500mmX 500mm ;在輪預制塊3內配Φ 6mmX 200mm的鋼筋網片,相鄰砼預制塊3的拼塊之間的縫隙采用水泥砂漿收縫。地基混凝土塊4和砼預制塊3均可采用專用的塑料模具進行預制加工,速度快,效率高。
[0022]如上所述,盡管參照特定的優選實施例已經表示和表述了本實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定義的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前提下,可對其在形式上和細節上作出各種變化。
【主權項】
1.一種建筑工程臨時設施可周轉地面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長方體形的地基混凝土塊(4)和砼預制塊(3);在地基混凝土塊(4)的前側面上設有豎向凹槽(41),在地基混凝土塊(4)的后側面上設有豎向凸棱(42);在地基混凝土塊(4)的右側上邊緣處設有地基臺階(45);前后相鄰的兩個地基混凝土塊(4)中前一地基混凝土塊(4)的豎向凸棱(42)嵌于后一地基混凝土塊(4)的豎向凹槽(41)內,且多個地基混凝土塊(4)前后對接后形成建筑地基;砼預制塊(3)由建筑地基的左側向右延伸鋪設,且與建筑地基相鄰的砼預制塊(3)的左側邊緣搭接在地基混凝土塊(4)的地基臺階(45)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臨時設施可周轉地面結構,其特征在于:在砼預制塊(3)內至少設有一根內襯管(31),在地基臺階(45)的豎直面上設有向右伸出且可插于內襯管(31)內的橫向鋼筋(44)。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工程臨時設施可周轉地面結構,其特征在于:在地基混凝土塊(4)的上側面至少設有一根豎直伸出的豎向鋼筋(43)。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工程臨時設施可周轉地面結構,其特征在于:豎向凹槽(41)和豎向凸棱(42)設置為相匹配的燕尾形結構。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工程臨時設施可周轉地面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每塊砼預制塊(3)內均設置有鋼筋網片。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建筑工程臨時設施可周轉地面結構,包括長方體形的地基混凝土塊和砼預制塊;在地基混凝土塊的前側面上設有豎向凹槽,在地基混凝土塊的后側面上設有豎向凸棱;在地基混凝土塊的右側上邊緣處設有地基臺階;前后相鄰的兩個地基混凝土塊中前一地基混凝土塊的豎向凸棱嵌于后一地基混凝土塊的豎向凹槽內,且多個地基混凝土塊前后對接后形成建筑地基;砼預制塊由建筑地基的左側向右延伸鋪設,且與建筑地基相鄰的砼預制塊的左側邊緣搭接在地基混凝土塊的地基臺階上。該地面結構可快速組建或拆除,且結構強度高,具有較好的市場應用前景。
【IPC分類】E04F15/08
【公開號】CN204940802
【申請號】CN201520514758
【發明人】李海洋, 全有維, 喬景彬, 狄陽陽, 蔡峰, 陳士偉
【申請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設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6日
【申請日】2015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