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滑桿型抗拉限位隔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隔震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滑桿型抗拉限位隔震支座。
【背景技術】
[0002]建筑工程的隔震是通過延長結構的自振周期,降低水平地震作用的輸入,從而減小上部結構的地震反應,有效改善結構的抗震性能,以達到保護建筑物內部人員和儀器設備的安全,尤其適合在場地條件較好,地震烈度較高的地區運用。在現有的隔震體系中,疊層橡膠隔震支座隔震系統主要用于隔離水平地震作用,目前已成為國際上隔震體系的主流。運用隔震技術可有效減少高層建筑上部結構的地震加速度反應,高層建筑采用隔震技術具有顯著的優勢。然而,由于高層建筑中結構傾覆效應明顯,疊層橡膠隔震支座的抗拉性能不足容易導致傾覆過程中橡膠支座的損傷甚至破壞,尤其現行的建筑設計規范對隔震橡膠支座的拉應力進行了限制,影響了現有技術的疊層橡膠隔震支座在高層建筑中的推廣和應用,也限制了高層建筑項目在高烈度地震區的開展。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設計的一種滑桿型抗拉限位隔震支座,采用滑桿結構的抗拉限位裝置,滑桿結構沿隔震支座的上鋼板底部周邊設置,確保隔震橡膠墊在規范允許范圍內的水平剪切變形,當隔震橡膠墊受拉時,豎向力通過滑桿結構傳遞給滑移裝置分擔隔震支座所受的拉力,而當隔震橡膠墊受壓時,滑桿結構則與滑移裝置豎向脫開,不發生豎向力的傳遞,從而控制隔震支座的豎向變形及拉應力,限制隔震支座的水平剪切變形,保證橡膠支座穩定,較好的解決了高層建筑隔震時可能產生的傾覆和隔震支座拉應力超限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滑桿型抗拉限位隔震支座,包括由隔震橡膠墊與上支座鋼板和下支座鋼板組成的隔震支座,上支座鋼板和下支座鋼板分別與上部結構和下部結構錨固,其特點是上支座鋼板的底部兩側或四周對稱設置由滑桿以及設有滑槽的拉桿與套筒組成的抗拉限位機構,滑桿與上支座鋼板為固定連接,套筒由底座錨固在下部結構上,所述滑桿為設置在立板上的圓形桿件;所述滑槽為設置在拉桿一端且與滑桿相吻合的卡槽,滑槽套裝在滑桿上且與為滑動連接。
[0005]所述滑桿兩端或設有擋板。
[0006]所述套筒一端設有阻尼墊。
[0007]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結構簡單,抗水平剪切和豎向拉伸變形的能力強,大大提高了支座的穩定性,較好的解決了高層建筑隔震時可能產生的傾覆和隔震支座拉應力超限的問題,尤其適合高烈度地震區高層建筑的疊層橡膠隔震支座的推廣和應用。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09]圖2為圖1的I節點放大圖;
[0010]圖3為抗拉限位機構結構示意圖;
[0011 ]圖4為實施例1示意圖;
[0012]圖5~圖6為實施例1的具體應用示意圖;
[0013]圖7為實施例2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參閱附圖1~附圖2,本實用新型由隔震橡膠墊I與上支座鋼板2和下支座鋼板3組成的隔震支座,上支座鋼板2和下支座鋼板3分別與上部結構4和下部結構5錨固,上支座鋼板2的底部周邊設有對稱設置由滑桿6以及設有滑槽11的拉桿8與套筒7組成的抗拉限位機構,滑桿6與上支座鋼板2為固定連接,套筒7由底座15錨固在下部結構5上,所述滑桿6為設置在立板上的圓形桿件;所述滑槽11為設置在拉桿8 一端且與滑桿6相吻合的卡槽,滑槽11套裝在滑桿6上且與為滑動連接;所述套筒7 —端設有阻尼墊10。
[0015]所述滑桿6兩端或設有擋板14。
[0016]參閱附圖3,所述抗拉限位機構由滑桿6以及設有滑槽11的拉桿8與套筒7組成,所述滑桿6為設置在立板上的圓形桿件;所述滑槽11為設置在拉桿8 一端且與滑桿6相吻合的卡槽,滑槽11套裝在滑桿6上且與為滑動連接;所述套筒7 —端設有阻尼墊10。
[0017]實施例1
[0018]參閱附圖4,本實用新型為四肢控制式設置的四個抗拉限位機構,滑桿6沿上支座鋼板2的底部周邊兩兩對稱設置,滑桿6與上支座鋼板2焊接,且保證不會影響隔震橡膠墊I在現行規范允許范圍內的水平剪切變形。套筒7由底座15與下部結構5可靠錨固,其套筒7需保證拉桿8正好套入,并在接觸面抹油,保證拉桿8可在套筒7內自由滑動,套筒7的位置需保證在現行規范允許范圍內時,隔震橡膠墊I的水平變形不會受到阻礙,同時在套筒7且靠隔震支座一側設有阻尼墊10,確保隔震橡膠墊I變形達到現行規范限值時,滑桿6與套筒7之間的碰撞可通過阻尼墊10進行緩沖,拉桿8 一端的滑槽11套裝在鉤滑桿6上,接觸部分抹油以保證滑槽11可沿滑桿6自由滑動。
[0019]參閱附圖2,當上部結構4傳來豎向拉力時,隔震橡膠墊I在拉力作用下發生拉伸變形,帶動上支座鋼板2及滑桿6向上發生豎向位移,滑桿6與滑槽11中間的空隙12達到最大后開始相互接觸,形成一對傳力截面13,上部結構4傳來的部分豎向拉力通過滑桿6傳遞給滑槽11及拉桿8,隔震橡膠墊I所受拉力相應減少,豎向拉伸變形受到控制。當上部結構4傳來豎向壓力時,隔震橡膠墊I發生壓縮變形,使得上支座鋼板2及滑桿6向下發生豎向位移,空隙12開始縮小,滑桿6與滑槽11豎向脫開使傳力截面13也脫開,上部結構4傳來的部分豎向壓力完全由隔震橡膠墊I承擔,而不會傳遞給抗拉限位機構。
[0020]參閱附圖5~附圖6,當隔震橡膠墊I在水平向兩個方向上均產生了水平剪切變形,滑桿6與滑槽11發生了相對滑動,使得拉桿8與套筒7也發生了相對滑動,以適應隔震橡膠墊I的剪切變形,直至滑桿6與阻尼墊10碰觸,由錨固在下部結構5上的套筒7抵擋并限制隔震橡膠墊I的剪切變形進一步擴大,從而限制隔震支座的水平剪切變形在現行規范允許范圍內。
[0021]實施例2
[0022]參閱附圖7,本實用新型為雙肢控制式設置的兩個抗拉限位機構,滑桿6沿上支座鋼板2底部的兩側對稱設置,且滑桿6兩端設置擋板14。當隔震橡膠墊I在水平方向上產生了水平剪切變形,滑桿6與滑槽11發生了相對滑動,使得拉桿8與套筒7也發生了相對滑動,以適應隔震橡膠墊I的水平剪切變形,直至滑槽11與擋板14接觸,抵擋并限制隔震橡膠墊I的水平剪切變形進一步擴大,從而限制隔震支座的水平剪切變形在現行規范允許范圍內。
[0023]以上只是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專利,凡為本實用新型等效實施,均應包含于本專利的權利要求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滑桿型抗拉限位隔震支座,包括由隔震橡膠墊(I)與上支座鋼板(2)和下支座鋼板(3)組成的隔震支座,上支座鋼板(2)和下支座鋼板(3)分別與上部結構(4)和下部結構(5)錨固,其特征在于上支座鋼板(2)的底部兩側或四周對稱設置由滑桿(6)以及設有滑槽(11)的拉桿(8)與套筒(7)組成的抗拉限位機構,滑桿(6)與上支座鋼板(2)為固定連接,套筒(7)由底座(15)錨固在下部結構(5)上,所述滑桿(6)為設置在立板上的圓形桿件;所述滑槽(11)為設置在拉桿(8) 一端且與滑桿(6)相吻合的卡槽,滑槽(11)套裝在滑桿(6)上且與為滑動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滑桿型抗拉限位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桿(6)兩端或設有擋板(14)。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滑桿型抗拉限位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7)—端設有阻尼墊(1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滑桿型抗拉限位隔震支座,包括由隔震橡膠墊與上鋼板和下鋼板,上鋼板和下鋼板分別與上部結構和下部結構錨固,其特點是上鋼板的底部兩側或四周對稱設置由滑桿以及設有滑槽的拉桿與套筒組成的抗拉限位機構,滑桿與上鋼板為固定連接,套筒由底座錨固在下部結構上,所述滑桿為設置在立板上的圓形桿件;所述滑槽為設置在拉桿一端且與滑桿相吻合的卡槽,滑槽套裝在滑桿上且與為滑動連接。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結構簡單,抗水平剪切和豎向拉伸變形的能力強,大大提高了支座的穩定性,較好的解決了高層建筑隔震時可能產生的傾覆和隔震支座拉應力超限的問題,尤其適合高烈度地震區高層建筑的疊層橡膠隔震支座的推廣和應用。
【IPC分類】E04B1/36, E04B1/98
【公開號】CN204898924
【申請號】CN201520612172
【發明人】胡凱, 蔣瓅, 瞿革
【申請人】中船第九設計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請日】2015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