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鋼頂與梁頂梁連接件及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薄壁鋼結構房屋組件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薄壁鋼頂與梁頂梁連接件及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冷彎薄壁型鋼結構建筑體系由于其自重輕,抗震性能好,連接形式多樣,可適應復雜建筑造型,較少或無濕法作業,適宜工廠化優化設計及模塊化生產,施工周期短,房屋格局布置靈活,建筑垃圾少,構件可重復使用,對環境的污染接近于零等的特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并被列為底層和中高層建筑中的優選項目。
[0003]目前,對新型高強冷彎型鋼尤其是薄壁冷彎型鋼的開發及應用,成為冷彎型鋼領域的新前沿。然而,我國在冷彎薄壁鋼結構對產品構件的深加工不夠,尚未達到廣泛的零件化,模塊化生產。習慣于采用外國成型技術,所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結構體系少之又少,缺少自主品牌。隨著近年來新農村建設的迅速發展,對新型結構的房屋需求不斷增長,逐漸也改變了傳統的觀念,鋼結構住房也逐漸在農村發展開來,現有的鋼結構住房體系結構比較笨重,施工周期比較長,成本較高,不利于其推廣應用,實用新型人在去年申請了薄壁鋼結構單體內翻邊C型鋼和組合內翻邊C型鋼及其薄壁鋼結構房的實用新型專利中提出了一種新型的鋼結構住房體系,本專利申請就是為了配套解決上述專利的快速安裝的問題。
[0004]專利公布號CN102359191A提供了“薄壁鋼結構連接件及其連接結構”的專利技術,在該專利技術中,采用了連接件與薄壁鋼內翻邊C型鋼之間通過箍緊鋼帶進行快速對接的方案。該方案適合短期快速組件薄壁鋼結構房屋,結構設計合理,在無故障條件下強度較高。然而,上述專利技術在投入實施過程中存在內翻邊C型鋼制造難度大的問題,不能很好地與現有內翻邊C型鋼成型機相結合,需要專用成型設備,成本高。在該專利技術中,將管狀或槽狀內翻邊C型鋼套裝于連接件外側,再利用連接件上的箍槽作為防脫落固定中心,用箍緊鋼帶將內翻邊C型鋼強制壓縮在箍槽內。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由于箍槽兩側翼板的邊緣存在臺階和棱邊,而薄壁鋼內翻邊C型鋼的厚度非常薄,通常在0.3mm左右,被箍緊鋼帶壓縮變形后的薄壁鋼內翻邊C型鋼很容易破損,破損后導致內翻邊C型鋼強度明顯降低,甚至會造成整個內翻邊C型鋼斷裂,而且破損后形成的空洞無法進行防腐處理,雨水進入破損縫隙后造成連接結構受到腐蝕問題。所以以上專利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存在安全隱患,有待于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薄壁鋼結構連接件和連接結構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供一種薄壁鋼頂與梁頂梁連接件及連接結構,可以避免連接結構局部受壓力過大而受損問題,而且能夠適合不同型鋼連接需求以便降低加工難度和降低生產成本。
[0006]為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薄壁鋼頂與梁頂梁連接件,包括上、下貼合面和前、后腹板,其中,上貼合面與下貼合面存在傾斜夾角;上、下貼合面的兩側分別設置側邊,前、后腹板與所述側邊之間存在讓位槽;在上、下貼合面的兩邊表面設置沖壓或沖孔的定位凹槽。
[0007]在所述上、下貼合面的兩側邊的外側設置有卡槽,卡槽設置在與腹板對應的位置。所述頂梁連接件的左、右貼合面和前、后腹板中部設有匹配的減重孔。
[0008]一種薄壁鋼頂與梁頂梁連接結構,包括內翻邊C型鋼和頂梁連接件以及箍緊鋼帶,所述頂梁連接件包括上、下貼合面和前、后腹板,其中,上貼合面與下貼合面存在傾斜夾角;上、下貼合面的兩側分別設置側邊,前、后腹板與所述側邊之間存在讓位槽;所述內翻邊C型鋼的兩側邊向內設置有內翻邊;上內翻邊C型鋼和下內翻邊C型鋼分別套裝在所述頂梁連接件的上、下貼合面外側,并且內翻邊匹配套裝于讓位槽中;在上、下貼合面的兩邊表面設置沖壓或沖孔的定位凹槽,在內翻邊C型鋼表面設置后壓槽,后壓槽匹配套合于所述沖壓或沖孔的定位凹槽內;所述上內翻邊C型鋼和下內翻邊C型鋼與頂梁連接件之間套固有箍緊鋼帶并將其壓縮固定。
[0009]在所述上、下貼合面的兩側邊的外側設置有卡槽,卡槽設置在與腹板對應的位置,鋼帶壓迫內翻邊C型鋼局部凹陷進入卡槽內。
[0010]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將上內翻邊C型鋼和下內翻邊C型鋼對扣固定在頂梁連接件外側形成薄壁鋼頂與梁頂梁連接件及連接結構,并通過箍緊鋼帶固定形成加固型連接結構。其中的頂梁連接件設置腹板和讓位孔,能與上內翻邊C型鋼和下內翻邊C型鋼兩側的內翻邊相互扣合并被壓縮在一起,達到內外嵌套效果。同時在連接件與內翻邊C型鋼之間分別設置凸凹配合面并相互嵌套在一起,通過緊固鋼帶進行壓縮固定后,不僅能使外掛鉤和內翻邊緊密壓縮在一起,而且能使相鄰的凸凹配合面也被壓縮重疊在一起,從而達到固定也防滑脫效果。內翻邊C型鋼為標準型鋼,根據尺寸標準有五種型號內翻邊C型鋼,以適應不同結構強度要求。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不會出現局部受擠壓而破損問題,通過箍緊鋼帶可以達到簡便、高效施工的目的,不需要焊接或鉚接等工藝步驟,而且連接強度高,不易滑脫。連接件的部分腹板中部設有匹配的減重孔,能夠進一步的減輕該連接件的自重,從而能夠減輕房屋的自重。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組裝的薄壁鋼頂與梁頂梁連接件及連接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圖1中的頂梁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3是圖1的A-A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4]圖4是圖1中的頂梁連接件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0015]圖中標號:I為內翻邊C型鋼,2為內翻邊,3為頂梁連接件,301為貼合面,302為腹板,303為側邊,304為讓位槽,305為沖壓定位槽或沖孔定位槽,306為減重孔,307為后壓槽,4為卡槽,5為鋼帶。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實施例1:參見圖2,薄壁鋼頂與梁頂梁連接件3包括上、下貼合面301和前、后腹板302,其中,上貼合面301與下貼合面301存在傾斜夾角,滿足屋頂與梁之間的配合角度,便于裝配。上、下貼合面301的兩側分別設置側邊303,上、下側邊303對應但存在間隙。前、后腹板302與所述側邊303之間存在讓位槽304 ;在上、下貼合面301的兩邊表面設置沖壓或沖孔的定位凹槽。
[0017]同時,在上、下貼合面301的兩側邊303的外側分別設置有前卡槽4和后卡槽4,前卡槽4與后卡槽4設置在與腹板302對應的位置。所述頂梁連接件3的左、右貼合面301和前、后腹板302中部設有匹配的減重孔。
[0018]實施例2:—種薄壁鋼頂與梁頂梁連接結構,參見圖1-圖3,由內翻邊C型鋼I和頂梁連接件3以及箍緊鋼帶5等組件構成。其中,頂梁連接件3如圖3所示,包括上、下貼合面301和前、后腹板302。上貼合面301與下貼合面301存在傾斜夾角,可使匹配安裝的上、下內翻邊C型鋼I形成特定夾角。
[0019]上、下貼合面301的兩側分別設置側邊303,前、后腹板302與所述側邊303之間存在讓位槽304。
[0020]上、下內翻邊C型鋼I的兩側邊303都向內設置有內翻邊2。
[0021]上內翻邊C型鋼I和下內翻邊C型鋼I分別套裝在所述頂梁連接件3的上、下貼合面301外側,并且內翻邊2匹配套裝于讓位槽304中。
[0022]在上、下貼合面301的兩邊表面設置沖壓或沖孔的定位凹槽,上內翻邊C型鋼I和下內翻邊C型鋼I分別套裝在頂梁連接件3的上、下貼合面301外側之后,采用齒狀擠壓工具在定位凹槽對應位置,將上內翻邊C型鋼I和下內翻邊C型鋼I向內擠壓出槽,即形成后壓槽307。后壓槽307匹配套合于所述沖壓或沖孔的定位凹槽內。
[0023]上內翻邊C型鋼I和下內翻邊C型鋼I與頂梁連接件3之間套固有箍緊鋼帶5并將其壓縮固定。
[0024]在所述上、下貼合面301的兩側邊303的外側設置有前卡槽4和后卡槽4,前、后卡槽4設置在與腹板302對應的位置,前、后鋼帶5壓迫內翻邊C型鋼I局部凹陷進入卡槽4內。
[0025]內翻邊C型鋼為標準型鋼,根據尺寸標準有五種型號內翻邊C型鋼,以適應不同結構強度要求。
[0026]實施例3:參見圖4,薄壁鋼頂與梁頂梁連接件3的另一種結構結構,在實施例2基礎上,在上、下貼合面301的兩側邊303的外側設置有中心卡槽4,中心卡槽4設置在與腹板302對應的位置,鋼帶5壓迫內翻邊C型鋼I局部凹陷進入卡槽4內,箍緊鋼帶5纏繞在任一內翻邊C型鋼I及頂梁連接件3的中孔一側。
【主權項】
1.一種薄壁鋼頂與梁頂梁連接件,包括上、下貼合面和前、后腹板,其特征是:上貼合面與下貼合面存在傾斜夾角;上、下貼合面的兩側分別設置側邊,前、后腹板與所述側邊之間存在讓位槽;在上、下貼合面的兩邊表面設置沖壓或沖孔的定位凹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鋼頂與梁頂梁連接件,其特征是:在所述上、下貼合面的兩側邊的外側設置有卡槽,卡槽設置在與腹板對應的位置。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鋼頂與梁頂梁連接件,其特征是:所述頂梁連接件的左、右貼合面和前、后腹板中部設有匹配的減重孔。4.一種超薄壁鋼頂與梁頂梁連接結構,包括內翻邊C型鋼和頂梁連接件以及箍緊鋼帶,所述頂梁連接件包括上、下貼合面和前、后腹板,其中,上貼合面與下貼合面存在傾斜夾角;上、下貼合面的兩側分別設置側邊,前、后腹板與所述側邊之間存在讓位槽;所述內翻邊C型鋼的兩側邊向內設置有內翻邊;上內翻邊C型鋼和下內翻邊C型鋼分別套裝在所述頂梁連接件的上、下貼合面外側,并且內翻邊匹配套裝于讓位槽中;在上、下貼合面的兩邊表面設置沖壓或沖孔的定位凹槽,在內翻邊C型鋼表面設置后壓槽,后壓槽匹配套合于所述沖壓或沖孔的定位凹槽內;所述上內翻邊C型鋼和下內翻邊C型鋼與頂梁連接件之間套固有箍緊鋼帶并將其壓縮固定。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薄壁鋼頂與梁頂梁連接結構,其特征是:在所述上、下貼合面的兩側邊的外側設置有卡槽,卡槽設置在與腹板對應的位置,鋼帶壓迫內翻邊C型鋼局部凹陷進入卡槽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薄壁鋼頂與梁頂梁連接件及連接結構,包括內翻邊C型鋼和頂梁連接件以及箍緊鋼帶,上內翻邊C型鋼和下內翻邊C型鋼分別套裝在所述頂梁連接件的上、下貼合面外側,并且內翻邊匹配套裝于讓位槽中;后壓槽匹配套合于沖壓或沖孔的定位凹槽內;上內翻邊C型鋼和下內翻邊C型鋼與頂梁連接件之間套固有箍緊鋼帶并將其壓縮固定。本實用新型將上內翻邊C型鋼和下內翻邊C型鋼對扣固定在頂梁連接件外側形成薄壁鋼頂與梁頂梁連接件及連接結構,并通過箍緊鋼帶固定形成加固型連接結構。其中的頂梁連接件設置腹板和讓位孔,能與上內翻邊C型鋼和下內翻邊C型鋼兩側的內翻邊相互扣合并被壓縮在一起,達到內外嵌套效果。其結構簡單合理,不會出現局部受擠壓而破損問題,達到簡便、高效施工的目的,不需要焊接或鉚接等工藝步驟,而且連接強度高,不易滑脫。
【IPC分類】E04B1/24, E04B1/58
【公開號】CN204781318
【申請號】CN201520443660
【發明人】魏群
【申請人】河南奧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請日】2015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