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建筑抗震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創造涉及建筑領域,具體涉及新型建筑抗震結構連接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相關技術中,建筑地震工程采用阻尼器的耗能振動或吸收諧振頻率來減弱地震作用力;采用抗震緊固件固定能夠承受地震結構的構造。
[0003]但發明人發現,抗震緊固件連接兩建筑結構,在受到振動載荷時不能保持結構的完整性,造成建筑結構之間的連接不牢固,導致建筑物的抗震效果變差。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創造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在受到地震力的震動載荷時,可有效連接建筑結構,抗震效果好的裝置。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創造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新型建筑抗震連接結構,包括兩結構梁和兩連接件,兩結構梁通過兩連接件連接;一連接件包括撐桿和錐形軸,所述撐桿位于一結構梁的一末端,所述錐形軸位于所述一結構梁的另一末端;另一結構梁的兩端設有與撐桿、錐形軸匹配連接的孔;另一連接件包括剛型部分和柔性部分,兩結構梁的中部均設有可與所述剛型部分匹配連接的孔,所述剛型部分與柔性部分通過張力部件連接。
[0006]所述撐桿和錐形軸均與控制部分電連接或機械連接,所述控制部分控制撐桿和錐形軸連接兩結構梁。
[0007]作為優選,所述撐桿可設有多個,所述錐形軸是圓錐形或三角錐形等,其直徑大于撐桿的直徑。
[0008]本發明創造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抗震效果好;一連接件連接兩結構梁,在地震力作用時,可控制撐桿和錐形軸的連接長度,確保兩結構梁的有效連接;另一連接件的剛性部分可有效承載結構梁的負荷,在地震力作用時,剛型部分若發生斷裂,則其彈性部分可有效連接兩結構梁,有效緩沖地震力的作用。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0]其中,第一結構梁104、第二結構梁106、第一連接件10、撐桿12、錐形軸18、電線34、第一連接孔112、第二連接孔114、第二連接件50、剛性部分52、彈性部分54
【具體實施方式】
[0011]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結構作進一步說明。
[0012]新型建筑抗震連接結構,包括第一結構梁104、第二結構梁106、第一連接件10和第二連接件50,所述第一結構梁104和第二結構梁106通過第一連接件10和第二連接件50連接;所述第一連接件10包括撐桿12和錐形軸18,所述撐桿12位于第一結構梁104的一末端,所述錐形軸18位于第一結構梁104的另一末端;所述第二結構梁106的兩末端分別設有第一連接孔112和第二連接孔114,所述第一連接孔112、第二連接孔114分別與所述撐桿12、錐形軸18匹配對應;所述第二連接件50位于第一結構梁104和第二結構梁106的中部,連接第一結構梁104和第二結構梁106。
[0013]進一步地,所述撐桿12和錐形軸18均與電線34連接控制部分,在發生地震時,根據第一結構梁104和第二結構梁106的連接強度,控制撐桿12和錐形軸18的高度,有效連接第一結構梁104和第二結構梁106,保證在地震力的作用下,第一結構梁104與第二結構梁106仍然可以有效的連接。
[0014]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連接件50包括剛性部分52和彈性部分54,所述第一結構梁104、第二結構梁106的中部對齊設有孔,剛性部分52穿過所述孔,所述彈性部分54通過張力部件連接剛性部分52 ;剛型部分52可有效承載第一結構梁104和第二結構梁106的負荷,在地震力的作用下,若剛型部分52斷裂,則柔性部分54可有效連接第一結構梁104和第二結構梁106,同時可緩沖地震力的作用。
[0015]進一步地,所述撐桿12設有2個,所述錐形軸18是圓錐形,其直徑大于撐桿12的直徑。
[0016]進一步地,所述第二結構梁106的底面是矩形,兩縱向側邊向上豎直延伸。
[0017]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結構梁104和第二結構梁106可預制。
[0018]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創造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創造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創造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主權項】
1.新型建筑抗震連接結構,其特征是:包括兩結構梁和兩連接件,一連接件包括撐桿和錐形軸,所述撐桿位于一結構梁的一末端,所述錐形軸位于所述一結構梁的另一末端;另一結構梁的兩末端分別設有與撐桿、錐形軸匹配連接的孔;另一連接件包括剛型部分和柔性部分,兩結構梁的中部均設有可與所述剛型部分匹配連接的孔,所述剛型部分與柔性部分通過張力部件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建筑抗震連接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撐桿和錐形軸均與控制部分電連接或機械連接,所述控制部分控制撐桿和錐形軸的高度與兩結構梁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建筑抗震連接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撐桿可設有多個,所述錐形軸是圓錐形或三角錐形,其直徑大于撐桿的直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新型建筑抗震連接結構,包括兩結構梁和兩連接件,一連接件包括撐桿和錐形軸,所述撐桿位于一結構梁的一末端,所述錐形軸位于所述一結構梁的另一末端;另一結構梁上設有可與撐桿、錐形軸匹配連接的孔;所述另一連接件包括剛型部分和柔性部分,兩結構梁的中部均設有可與所述剛型部分匹配連接的孔,所述剛型部分與柔性部分通過張力部件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抗震效果好;控制撐桿和錐形軸的連接長度,確保兩結構梁的有效連接;所述剛性部分可有效承載結構梁的負荷,在地震力作用時,所述剛性部分若發生斷裂,則其彈性部分可有效連接兩結構梁,有效緩沖地震力的作用。
【IPC分類】E04B1/98, E04B1/58
【公開號】CN204662695
【申請號】CN201520191652
【發明人】趙白露, 胡頎宇, 羅云, 胡長華
【申請人】昌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23日
【申請日】2015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