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直墻體模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墻體模塊,具體涉及一種建筑用直墻體模塊。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現有的建筑物的保溫措施大多是通過在墻體外貼保溫材料,但是這種方式存在易產生裂縫、滲漏、空鼓、脫落等缺陷以至于其使用壽命大大縮短需要定期維護或者重新裝修,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增大了建筑成本,延長了工期。現有的直墻體模塊在施工時,無法與內部鋼筋定位固定,這樣降低了整體強度。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施工簡單,能提高建筑物整體強度和保溫效果,能節省建筑材料、縮短建筑工期,能降低建筑成本的建筑用直墻體模塊。
[0004]其技術方案是:建筑用直墻體模塊,通過模具加工而成的一體式模塊,包括相互平行設置的內墻體和外墻體,所述內墻體和外墻體的兩端接口處分別垂直設有連接板,所述內墻體和外墻體之間至少設有一個穩固加強板,所述穩固加強板的一端至少設有一個鋼筋定位槽,所述內墻體、外墻體與穩固加強板或連接板之間形成孔洞。
[0005]所述內墻體和外墻體的上端均勻設有“十”字型連接凸起,下端設有與“十”字型連接凸起相配合的“十”字型連接凹槽。
[0006]所述內墻體、外墻體的外表面設有交替均勻排列的梯形槽和矩形槽。
[0007]所述連接板的表面設有凸起和凹槽。
[0008]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以下優點:施工簡單,能提高建筑物整體強度和保溫效果,能節省建筑材料、縮短建筑工期,能降低建筑成本。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是本實用新型圖1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參照圖1和圖2,建筑用直墻體模塊,通過模具加工而成的一體式模塊,其中,此模塊采用EPS板或發泡聚氨酯或其他類似可一體成型的建筑保溫材料制成。它包括相互平行設置的內墻體I和外墻體2,所述內墻體I和外墻體2的兩端接口處分別垂直設有連接板3,所述內墻體I和外墻體2之間至少設有一個穩固加強板4,所述穩固加強板4的一端至少設有一個鋼筋定位槽5,所述內墻體1、外墻體2與穩固加強板4或連接板3之間形成孔洞
6ο
[0012]所述內墻體I和外墻體2的上端均勻設有“十”字型連接凸起7,下端設有與“十”字型連接凸起7相配合的“十”字型連接凹槽8。“十”字型連接凸起7和“十”字型連接凹槽8可以防止前后、左右移動,增加穩定性,使模塊之間配合緊密,不產生縫隙。
[0013]所述內墻體1、外墻體2的外表面設有交替均勻排列的梯形槽9和矩形槽10。通過設置梯形槽9和矩形槽10可以增大墻板與水泥混凝土的接觸面積,增強牢固性,有效防止其脫落。
[0014]所述連接板3的表面設有凸起11和凹槽12。通過凸起11和凹槽12起到連接其他模塊的作用,能增大模塊與模塊之間的接觸面積,提高牢固性。
[0015]施工時,將鋼筋置入孔洞6內的鋼筋定位槽5內,可以對其定位固定,然后饒筑水泥混凝土,這樣能提高結構的穩定性,能增加整體承重強度。通過在內墻體I和外墻體2中部設置的連接板3可以根據墻體隨意拼接,施工簡單,降低建筑成本。
【主權項】
1.建筑用直墻體模塊,通過模具加工而成的一體式模塊,包括相互平行設置的內墻體和外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墻體和外墻體的兩端接口處分別垂直設有連接板,所述內墻體和外墻體之間至少設有一個穩固加強板,所述穩固加強板的一端至少設有一個鋼筋定位槽,所述內墻體、外墻體與穩固加強板或連接板之間形成孔洞。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直墻體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墻體和外墻體的上端均勻設有“十”字型連接凸起,下端設有與“十”字型連接凸起相配合的“十”字型連接凹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直墻體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墻體、外墻體的外表面設有交替均勻排列的梯形槽和矩形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直墻體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的表面設有凸起和凹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建筑用直墻體模塊,通過模具加工而成的一體式模塊,包括相互平行設置的內墻體和外墻體,所述內墻體和外墻體的兩端接口處分別垂直設有連接板,所述內墻體和外墻體之間至少設有一個穩固加強板,所述穩固加強板的一端至少設有一個鋼筋定位槽,所述內墻體、外墻體與穩固加強板或連接板之間形成孔洞。其施工簡單,能提高建筑物整體強度和保溫效果,能節省建筑材料、縮短建筑工期,能降低建筑成本。
【IPC分類】E04B2-86, E04C1-00, E04B1-78
【公開號】CN204590388
【申請號】CN201520242195
【發明人】李成濱
【申請人】東營海容新材料有限公司, 李成濱
【公開日】2015年8月26日
【申請日】2015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