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內懸浮抱桿旋轉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內懸浮抱桿旋轉裝置包括第一環和第二環;其中,第二環位于第一環所限定的圓形區域內;第一環內緣設有多個水平導輪,其水平導軌與第二輪的外緣活動接觸;第二環的內緣設有多個豎直導輪,其豎直導輪與抱桿活動接觸;其中,抱桿在多個豎直導輪的限定下沿豎直方向移動;并且,抱桿和內環在多個水平導輪的限定下做旋轉移動。
【專利說明】
一種內懸浮抱桿旋轉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內懸浮抱桿裝置,特別是一種實現內懸浮抱桿旋轉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電力行業組塔施工中普遍用到抱桿。抱桿是由一根直立的細長桿身和3-4個斜向張拉的數層鋼絲繩組成。桿身是主要的承載結構,鋼絲繩的作用是桿身的直立和穩定,其特點是高度大,橫截面積小,桿身長細比例通常在100-200左右。
[0003]近年來組塔施工中普遍采用內懸浮抱桿。這種抱桿位于鐵塔內部,抱桿不是依靠底座,而是通過其底部與鐵塔塔身之間的拉索懸浮于空中。
[0004]參見圖1,該內懸浮抱桿裝置主要包括起吊滑車組1、抱桿內拉線2、緊線器3、腰環
4、吊件5、承托繩6、轉向雙輪滑車7等部件。在安裝過程中,需要先將抱桿桿身上安裝腰環4。腰環4通過拉索固定在鐵塔上。然后通過鋼絲繩提升抱桿底部,使得抱桿在腰環4內滑動上升。
[0005]目前在鐵塔組建過程中,抱桿不僅需要沿豎直方向上下移動,也需要旋轉轉動。但目前的腰環4將抱桿4固定住后,很難實現旋轉轉動,這給施工帶來極大不便。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內懸浮抱桿旋轉裝置。該裝置包括第一環和第二環。其中,第二環位于第一環所限定的圓形區域內。第一環內緣設有多個水平導輪,其水平導軌與第二輪的外緣活動接觸。第二環的內緣設有多個豎直導輪,其豎直導輪與抱桿活動接觸。其中,抱桿在多個豎直導輪的限定下沿豎直方向移動;并且,抱桿和內環在多個水平導輪的限定下做旋轉移動。
[0007]可選地,第一環為圓形環;第二環為與第一環同心的圓形環。第一環的內緣設有4個水平導輪;第二環的內緣設有4個豎直導輪。
[0008]可選地,第一環的形狀為三角形;第二環的形狀為圓形。第一環的形狀為等邊三角形;第二環的形狀為圓形,并且第一環的中心與第二環的圓心重合。
[0009]可選地,第一環的內緣設有3個水平導輪;第二環的內緣設有4個豎直導輪。
[0010]可選地,第一環和第二環均為可拆卸結構。
[0011 ] 可選地,該裝置包括3個腰環,這3個腰環分別設在抱桿的上部、中部和下部。
[0012]由于本發明的腰環裝置設置第一環和第二環,并且分別采用了水平導輪和豎直導輪,能夠確保抱桿順利地沿豎直方向上下移動和旋轉轉動,給組塔施工帶來極大方便。
【發明內容】
[0013]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抱桿裝置的結構和安裝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腰環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腰環結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圖2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腰環裝置。該抱桿腰環裝置包括第一環41和第二環42 ο在該實施例中,第一環41和第二環42均為圓形環,且為同心圓。
[0015]第一環41的內緣設有4個水平導輪43。水平導軌43與第二輪42的外緣活動接觸。第二環42的內緣設有4個豎直導輪44 ο豎直導輪44與抱桿5活動接觸。
[0016]抱桿5在多個豎直導輪44的限定下沿豎直方向移動。同時,抱桿5和第二環42還可在多個水平導輪43的限定下做旋轉移動。這樣就實現了本發明的目的,即允許抱桿沿軸線轉動,從而給組塔作業帶來極大便利。
[0017]圖3是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的抱桿裝置。該裝置同樣包括第一環41、第二環42、水平導輪43和豎直導輪44。與上一實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環41的形狀為三角形,優選等邊三角形。第二環42的形狀為圓形。第一環41的內緣設有3個水平導輪,第二環42的內緣設有4個豎直導輪44。
[0018]為了提高裝置的穩固性,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環和第二環均由槽鋼制成。為了進一步提高穩固性能,第一環和第二環均設置內板筋和外板筋。
[0019]為了便于施工時的操作,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環和第二環均設置成可拆卸結構。例如,第一環由四個圓弧構成,四個圓弧的連接處可方便連接或拆卸,這包括機械連接、磁連接等。
[0020]另外,與傳統腰環類似,本實施例中的腰環也需要與塔身固定連接。由于此處技術特征不是本發明的發明點,故沒有在圖中顯示。
[0021]為了提高性能,可以根據需要設置多個腰環,例如可設置三組要換,分別位于抱桿的上部、中部和下部。
[0022]由于本發明的腰環裝置設置第一環和第二環,并且分別采用了水平導輪和豎直導輪,能夠確保抱桿順利地沿豎直方向上下移動和旋轉轉動,給組塔施工帶來極大方便。
[0023]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齊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修改或者對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范圍當中。
【主權項】
1.一種內懸浮抱桿旋轉裝置包括第一環和第二環;其中,第二環位于第一環所限定的圓形區域內;第一環內緣設有多個水平導輪,其水平導軌與第二輪的外緣活動接觸;第二環的內緣設有多個豎直導輪,其豎直導輪與抱桿活動接觸;其中,抱桿在多個豎直導輪的限定下沿豎直方向移動;并且,抱桿和內環在多個水平導輪的限定下做旋轉移動。
【文檔編號】E04H12/34GK106013932SQ201610467448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4日
【發明人】許寶峰, 趙光和, 李文濤, 曹篤軍, 岳為國, 宋健, 亓蒙, 蘇洪忠, 孫建國, 徐希勇, 張超, 鄭征
【申請人】萊蕪魯能開源電力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