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質隔墻結構及其安裝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輕質隔墻結構及其安裝方法,其主要通過將隔墻轉角處預制成一體成型的轉角構件、以內部灌有聚苯顆粒水泥的方鋼管預制成的構造柱、以及以方鋼配合U形卡件構成的圈梁作為輕質隔墻的構件,解決了以往聚苯顆粒輕質條板隔墻的技術問題,達到有效縮減工期且確實提升輕質隔墻的安裝質量的技術效果。
【專利說明】
輕質隔墻結構及其安裝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輕質隔墻建筑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涉及聚苯顆粒構成的輕質隔墻整體結構及其構件安裝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聚苯顆粒輕質條板是近幾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建材構件,這種新型建材構件是在硬質無機面板中間夾有硅酸鈣膠粉聚苯顆粒芯層;由于這種夾芯板能夠滿足建筑結構、保溫等有關方面的技術指標,又具有造價低、投資省、質量輕、施工方便等特點,得到了建設企業的認可,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0003]值得注意的是,現有的聚苯顆粒輕質條板在施工構成隔墻整體時存在以下技術問題:
[0004](I)、用于建筑輕質隔墻的墻板一般具有相對二墻面及連接所述二墻面的四周面;其中,傳統輕質隔墻的轉角結構一般呈90度組接,其組接結構是以其中一墻板的周面與另一墻板的墻面進行拼接,經涂抹粘結材料在拼接的墻面和周面之間后,再通過鋼筋固定。然而,這種施工方法在實務上不僅施工速度慢、對工人的操作水平要求高,并且由于隔墻轉角處往往是應力集中和變形集中的部分,相當容易產生裂縫,極大的影響輕質條板隔墻的施工質量。
[0005](2)、傳統聚苯顆粒輕質隔墻的構造柱常用混凝土澆筑形成,這種施工方法需要植筋、鋼筋綁扎,封模、澆混凝土等一系列繁瑣的操作,不僅施工質量難以保證、容易產生大量垃圾,而且是影響輕質條板隔墻施工進度的主要因素。
[0006](3)、傳統聚苯顆粒輕質條板隔墻內部只設置構造柱,不設置圈梁,當樓層剛度較高時,雖然仍在規范允許的范圍內,但在墻體安裝完成后,往往由于墻體的整體剛度不足,受到外力作用、溫度變化及墻板收縮的作用極易產生裂縫,使建筑形象大打折扣。
[0007]據上,現有的聚苯顆粒輕質隔墻在施工方法及結構上確實有不足之處,有待進一步改進。
【發明內容】
[0008]鑒于上述情況,本發明提供一種輕質隔墻結構及其安裝方法,其主要通過將隔墻轉角處預制成一體成型的轉角構件、以內部灌有聚苯顆粒水泥的方鋼管預制成的構造柱、以及以方鋼配合U形卡件構成的圈梁作為輕質隔墻的構件,解決了以往聚苯顆粒輕質條板隔墻的技術問題,達到有效縮減工期且確實提升輕質隔墻的安裝質量的技術效果。
[0009]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輕質隔墻的預制轉角結構,包括墻板及轉角構件;所述墻板成形有相對二板面以及連接所述二板面的周面;所述轉角構件成形有垂直連接且一體成形的二板部,所述板部成形有表面及拼接端面;令所述轉角構件與墻板拼接,所述板部的拼接端面與墻板的周面拼接形成勾縫,所述勾縫內填設有粘接劑粘結固定,且所述轉角構件的表面與所述墻板的板面相接形成隔墻墻面。
[0010]本發明輕質隔墻的預制轉角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轉角構件的二板部呈L形垂直連接或T形垂直連接,所述L形轉角構件具有二拼接端面,所述T形轉角構件具有三拼接端面,且所述拼接端面與所述墻板的周面成形為形狀相互嵌合的凹凸面;所述隔墻墻面上在對應勾縫處設有面層,所述面層自墻面起鋪設有彈性無紡布層、第一抹灰層、玻纖網格布強化層及第二抹灰層;所述轉角構件與墻板之間以鋼筋穿置所述勾縫,令所述鋼筋兩端分別插置于所述轉角構件與墻板的內部。
[0011]此外,本發明輕質隔墻的預制轉角結構的安裝方法,包括:
[0012]施工現場定位轉角構件的安裝位置;
[0013]將轉角構件安裝于所述位置并調整轉角構件的垂直度后
[0014]于轉角構件與原建筑結構連接打入鋼筋固定;
[0015]將墻板的周面對準轉角構件的拼接端面形成勾縫,注入粘接劑至勾縫內并保持轉角構件與墻板緊密連接;
[0016]將粘接劑從勾縫擠出并刮去;
[0017]在轉角構件的表面與墻板的板面上利用砂漿粘接劑形成所述面層;
[0018]調整轉角構件的垂直度及其表面和拼接墻板的板面鄰接平整度;
[0019]將鋼筋打入穿置在轉角構件的拼接端面與墻板的周面之間進行固定。
[0020]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輕質隔墻的預制構造柱結構,包括墻板及預制構造柱;所述墻板成形有相對二板面以及連接所述二板面的周面;所述構造柱由方鋼管內部預灌聚苯顆粒水泥構成,所述方鋼管外部成形有相對的二安裝面,所述安裝面上間隔焊設有多數個U形卡件,所述U形卡件成形有連接部與所述安裝面焊接以及二片部;令所述構造柱的安裝面與所述墻板的周面拼接,所述U形卡件套置在墻板外部,所述構造柱的安裝面及U形卡件的連接部與所述墻板的周面之間設有柔性泡沫粘合層粘結固定,且所述U形卡件的二片部套接卡設于所述墻板的板面上。
[0021]本發明輕質隔墻的預制構造柱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構造柱通過多數個連接件固定安裝于底層樓板及頂層樓板之間,所述連接件成形有縱向部及橫向部,所述橫向部通過膨脹螺栓穿置并鎖入所述底層樓板或頂層樓板以安裝固定,所述縱向部沿構造柱延伸并抵設于所述安裝面上;所述構造柱的二安裝面在相對應的位置上預設有多數個連接孔,且所述構造柱與墻板之間以鋼筋穿置所述周面及安裝面,令所述鋼筋一端部插置于所述連接孔內,另一端部插置于所述墻板的周面內部;所述柔性泡沫粘合層為柔性泡沫粘合劑形成,且所述柔性泡沫粘合劑填設于所述構造柱的安裝面及U形卡件的連接部與所述墻板的周面之間的接縫。
[0022]此外,本發明輕質隔墻的預制構造柱結構的安裝方法,包括:
[0023]施工現場定位構造柱的安裝位置;
[0024]將構造柱設于所述位置,并通過多數個L形連接件固設在構造柱與底層樓板、頂層樓板的鄰接處,使構造柱固定安裝在底層樓板及頂層樓板之間;
[0025]將多數個U形卡件間隔地焊接于構造柱的安裝面上;
[0026]將多數個鋼筋一端沿構造柱上預留的連接孔打入;
[0027]在構造柱的安裝面及U形卡件的連接部內面上涂布柔性泡沫粘合劑;
[0028]將墻板置入U形卡件中,使墻板與構造柱擠壓頂緊,且通過所述柔性泡沫粘合劑粘結固定。
[0029]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輕質隔墻的方鋼圈梁結構,包括墻板及方鋼圈梁;所述墻板成形有相對二板面以及連接所述二板面的周面;所述方鋼圈梁成形有相對的底面及頂面;所述底面及頂面上間隔焊設有多數個U形卡件,所述U形卡件成形有連接部與所述方鋼圈梁的底面及頂面焊接以及二片部;令所述方鋼圈梁的底面及頂面與所述墻板的周面拼接,所述U形卡件套置在墻板外部,所述方鋼圈梁的底面、頂面及U形卡件的連接部與所述墻板的周面之間設有砂漿粘結固定,且所述U形卡件的二片部套接卡設于所述墻板的二板面上。
[0030]本發明輕質隔墻的方鋼圈梁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墻板拼接組成隔墻,定義所述隔墻具有與底層樓板連接的底層墻部以及與頂層樓板連接的頂層墻部;所述方鋼圈梁安裝于所述底層墻部與頂層墻部之間,且成形有與所述底層墻部連接的底面,以及與所述頂層墻部連接的頂面;所述方鋼圈梁的兩端通過二連接端板固定安裝于原建筑結構的柱或墻上,所述連接端板通過膨脹螺栓鎖固于所述原建筑結構上,且所述方鋼圈梁兩端通過圍焊技術與所述連接端板固定連接;所述方鋼圈梁表面涂布有防銹漆層具內部可填充隔音棉,所述方鋼圈梁具有二側面與墻板的板面相接并設有面層。
[0031]此外,本發明輕質隔墻的方鋼圈梁結構的安裝方法,包括:
[0032]將U形卡件間隔地焊固在方鋼圈梁的底面及頂面上;
[0033]安裝隔墻的底層墻部,并于其頂端涂滿粘接砂漿;
[0034]將方鋼圈梁以其底面的U形卡件對準底層墻部頂部安裝,使墻板被壓入至底面的U形卡件內,直至有粘接砂漿溢出以形成底面的U形卡件與墻板之間的粘結層;
[0035]將方鋼圈梁的兩端與原建筑結構焊接固定;
[0036]在方鋼圈梁的頂面及頂面的U形卡件的連接部內面涂滿粘接砂漿;
[0037]將構成隔墻頂層墻部的墻板壓入至頂面的U形卡件內,直至有粘接砂漿溢出以形成頂面的U形卡件與墻板之間的粘結層;
[0038]在相接的方鋼圈梁的側面與墻板的板面上進行封閉處理形成面層。
[0039]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輕質隔墻整體結構,通過將前述預制轉角結構、預制構造柱結構及方鋼圈梁結構與墻板拼接,以形成輕質隔墻整體結構。
[0040]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41](1)、本發明的轉角構件設計簡單,便于制作,在工廠預制后,能在施工現場起到減少了工人操作,極大的加快了現場的施工速度等技術效果。同時,由于本發明將隔墻轉角一體成型化,有效解決了輕質隔墻在轉角處因為應力應變集中而產生的開裂現象,提高了聚苯顆粒條板隔墻的安裝質量;
[0042](2)、本發明型通過采用外部方鋼管、內部灌入聚苯顆粒水泥的預制構造柱,所述構造柱具有結構簡單、便于在工廠預先制作、打眼,從而在施工現場方便進行安裝,大幅減少了工人操作工序,達到極大的加快了現場的施工速度。再者,本發明通過將墻板與構造柱采用鋼筋連接以及柔性泡沫劑填縫的技術方案,在保證墻體整體性的同時,也減少了由于溫度變化產生的裂縫,顯著提高了輕質隔墻的成型質量。
[0043](3)、本發明通過在聚苯顆粒輕質條板組成的隔墻內部設置方鋼管作為圈梁,增加了輕質隔板的整體性及剛度,能夠有效減少墻體安裝完成后的開裂現象,提升輕質隔墻一次安裝的合格率,同時也具有減少工人返工修補的工序而縮短工期的技術效果。
【附圖說明】
[0044]圖1為本發明預制轉角與墻板的結合結構剖視示意圖。
[0045]圖2是本發明預制轉角成形為L形的結構剖視示意圖。
[0046]圖3是本發明預制轉角成形為T形的結構剖視示意圖。
[0047]圖4為本發明預制構造柱與墻板、樓板結合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48]圖5是本發明預制構造柱通過U形卡件與兩側墻板結合的結構剖視示意圖。
[0049]圖6為本發明方鋼圈梁與隔墻結合的墻中結構加固示意圖。
[0050]圖7是本發明方鋼圈梁方鋼管與上下墻板結合結構剖視示意圖。
[0051 ]圖8是本發明方鋼圈梁與結構柱結合剖視示意圖。
[0052]附圖標記與部件的對應關系如下:
[0053]墻板10;板面11;周面12;隔墻100;轉角構件20;板部21表面22;拼接端面23;勾縫24;粘接劑25;面層26;第一抹灰層261;玻纖網格布強化層262;第二抹灰層263;彈性無紡布層264;鋼筋27;構造柱30;底端301;頂端302;方鋼管31;聚苯顆粒水泥32;安裝面33;連接孔34;連接件35;縱向部351;橫向部352;膨脹螺栓353 ;U形卡件36;連接部361;片部362;鋼筋37;端部371;端部372;柔性泡沫粘合層38;方鋼圈梁40;底面401;頂面402;側面403; U形卡件41;連接部411;片部412;連接端板42;膨脹螺栓421;砂漿43;面層44;鋼筋45;原建筑結構D ;底層樓板Dl ;頂層樓板D2。
【具體實施方式】
[0054]為利于對本發明的了解,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進行說明。
[0055]請參閱圖1至圖3,本發明提供一種輕質隔墻的預制轉角結構,其包括轉角構件20、墻板10以及用于粘合拼接轉角構件20與墻板10的粘接劑25、面層26及鋼筋27。其中:
[0056]所述轉角構件20為一種聚苯顆粒輕質墻板構件,其具有二板部21,所述二板部21垂直連接且一體成形為所述轉角構件20,使轉角構件20成形為如圖2的L形或圖3的T形一體化隔墻轉角構件;如圖2的L形轉角構件20,其板部21成形有二個拼接端面23;如圖3的T形轉角構件20,其板部21成形有三個拼接端面23。所述拼接端面23用于與墻板10嵌合后粘結。
[0057]所述墻板10為一種聚苯顆粒輕質墻板,其具有相對二板面11及連接所述二板面11的周面12;所述墻板10的周面12與所述轉角構件20的拼接端面23嵌合形成勾縫24。所述勾縫24的寬度較佳為6mm。
[0058]所述粘接劑25為SPB專用粘接劑,用以注入所述勾縫24內形成粘結層。
[0059]于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轉角構件20的拼接端面23成形為凹凸面結構,墻板10的周面12成形為與所述凹凸面結構形狀相對嵌合的面結構,使粘接劑25設于勾縫24后,藉由所述凹凸結構之嵌合進一步強化轉角構件20與墻板10之間的結合強度,以提升墻板轉角處的整體結構強度。其中,當所述拼接端面23成形為凹形時,所述周面12成形為對應的凸形;當所述拼接端面23成形凸形時,所述周面12則成形為對應的凹形。
[0060]所述面層26設于相接的轉角構件20的表面22與墻板10的板面11上;所述面層26自墻面起鋪設有第一抹灰層261、玻纖網格布強化層262及第二抹灰層263,且所述第一抹灰層261與墻面相接處之間設有彈性無紡布層264補強。所述第一抹灰層261、第二抹灰層263為SPB粘合劑構成的抹灰層,且所述第一抹灰層261的厚度較佳為I?2mm,所述第二抹灰層263的厚度較佳為2?3mm,所述彈性無紡布層264為膠水粘貼的高彈性無紡布,且較佳具有10mm的寬度。
[0061]所述鋼筋27用以穿置勾縫24且兩端插置固定于所述轉角構件20與墻板10的內部。
[0062]本發明轉角結構的安裝,具體是在施工現場放線定出轉角位置后,將專用粘接劑抹在轉角底部和地板基線內,將轉角構件20安裝位置的下部打入木楔,利用木楔調整位置,使轉角構件20就位后,可將轉角構件20垂直向上擠壓,頂緊梁、板底部,在調整好轉角構件20的垂直度后,于轉角構件20與原建筑結構D的梁板連接處鉆孔并打入鋼筋固定。
[0063]接著進行轉角構件20與墻板10的拼接作業。將墻板10的周面12對準轉角構件20的拼接端面23,將砂漿粘接劑25注入勾縫24內并保持轉角構件20與墻板10緊密連接,使粘接劑25從勾縫24擠出并刮去,以保證勾縫24內的粘接劑25飽滿形成粘結層;在轉角構件20的表面22與墻板10的板面11上利用砂漿粘接劑25形成所述面層26,最后調整轉角構件20的垂直度及其表面22和拼接墻板10的板面11鄰接平整度后,打入Φ6“7字型”鋼筋27固定,即完成轉角結構的安裝。
[0064]請參閱圖4至圖5,本發明提供一種輕質隔墻的預制構造柱結構,所述輕質隔墻是指一種安裝在底層樓板Dl及頂層樓板D2之間的聚苯顆粒輕質條板隔墻。所述預制構造柱結構包括預制構造柱30、墻板10以及多數個用于安裝構造柱30并與墻板10拼接的連接件35、U形卡件36及鋼筋37。其中:
[0065]所述構造柱30是由方鋼管31內部預灌聚苯顆粒水泥32構成,所述構造柱30具有底端301及頂端302,所述底端301固定安裝于所述底層樓板Dl上,所述頂端302固定安裝于所述頂層樓板D2上,且所述方鋼管31外部具有相對二安裝面33,所述安裝面33在相對應的位置上預設有多數個連接孔34。
[0066]所述多數個連接件35為L形片體,而成形有縱向部351及橫向部352,所述連接件35用以固設于所述構造柱30的底端301與底層樓板Dl鄰接處以及所述構造柱30的頂端302與頂層樓板D2鄰接處,且所述橫向部352安裝固定在所述底層樓板Dl或頂層樓板D2上,所述縱向部351沿構造柱30延伸并抵設于所述安裝面33上。于本實施例中,所述連接件35的橫向部352通過膨脹螺栓353穿置并鎖入所述底層樓板Dl或頂層樓板D2以安裝固定;所述膨脹螺栓353較佳為#8膨脹螺栓。
[0067]所述多數個U形卡件36間隔地設于所述方鋼管31的安裝面33上,所述U形卡件36成形有連接部361及二片部362,且所述連接部361與安裝面33焊接固定。
[0068]所述多數個鋼筋37具有相對兩端部,其中一端部371插置于所述構造柱30的連接孔34內。于本實施例中,所述鋼筋37較佳為Φ 6 X 200鋼筋。
[0069]所述墻板10為聚苯顆粒輕質墻板,用以安裝在所述構造柱30的二安裝面33上;令所述U形卡件36套置卡設于墻板10外部,且所述鋼筋37的另一端部372插置于墻板10內部,所述構造柱30的安裝面33及U形卡件36與所述墻板10之間并設有柔性泡沫粘合層38粘結。于本實施例中,所述柔性泡沫粘合層38為柔性泡沫粘合劑形成,且所述柔性泡沫粘合劑填設于所述構造柱30的安裝面33及U形卡件36與所述墻板10之間的接縫。
[0070]本發明輕質隔墻的預制構造柱結構的安裝,是在施工現場,較佳以每隔6m設置一道構造柱30;具體施工方法是先放線定出構造柱30的位置后,將用以固定構造柱30的連接件35通過膨脹螺栓353固定安裝在底層樓板Dl和頂層樓板D2上,待構造柱30的底端301、頂端302與底層樓板D1、頂層樓板D2已安裝牢固后再進行墻板10的安裝。構造柱30與墻板10拼接時,是先將U形卡件36間隔地焊接于構造柱30的安裝面33上,并將鋼筋37沿構造柱30上預留的連接孔34打入,且較佳使位于所述構造柱30上相對位置的鋼筋37之間具有間距600mm;接著,在構造柱30的安裝面33及U形卡件36的連接部361內面上涂布柔性泡沫粘合劑,再將墻板10置入在U形卡件36中,使墻板10與構造柱30擠壓頂緊后,完成構造柱結構的安裝。
[0071]請參閱圖6至圖8,本發明提供一種輕質隔墻的方鋼圈梁結構,所述輕質隔墻是指一種安裝在原建筑結構D以及底層樓板Dl與頂層樓板D2之間的聚苯顆粒輕質條板隔墻。所述方鋼圈梁結構包括隔墻100、方鋼圈梁40、用以將方鋼圈梁40安裝于隔墻100內部的U形卡件41以及用以將方鋼圈梁40安裝于原建筑結構D之間的連接端板42。其中:
[0072]所述隔墻100是由多數個聚苯顆粒輕質墻板10拼接組成,并依其與底層樓板Dl或頂層樓板D2連接而形成底層墻部101與頂層墻部102。
[0073]所述方鋼圈梁40成形為中空型鋼且具有兩端,所述方鋼圈梁40安裝于所述底層墻部101與頂層墻部102之間,所述方鋼圈梁40具有相對于所述底層墻部101的底面401以及相對于及頂層墻部102的頂面402。于本實施例中,當所述隔墻100是為隔音墻時,所述方鋼圈梁40內部可填充隔音棉(圖未示),用以提高隔墻100的隔音效果。較佳地,所述方鋼圈梁40表面涂布有防銹漆層(圖未示),以提升方鋼圈梁40在隔墻100內部的防銹能力。
[0074]所述U形卡件41為U形片狀構件,成形有連接部411及二片部412,所述U形卡件41設有多數個,并間隔地通過其連接部411與所述方鋼圈梁40的底面401或頂面402焊接,令位在所述底面401的U形卡件41的片部412朝向所述底層墻部101延伸并套置固定于底層墻部101外部,位于所述頂面402的U形卡件41的片部412朝向所述頂層墻部102延伸并套置固定于頂層墻部102外部;如圖7所示,所述U形卡件41與底層墻部101及頂層墻部102之間設有砂漿43粘結。
[0075]于本實施例中,所述U形卡件41較佳以相距500mm的距離,間隔地焊設在方鋼圈梁40的底面401或頂面402上。
[0076]所述連接端板42具有兩個,且相對于所述方鋼圈梁40兩端地安裝在所述原建筑結構D上。于本實施例中,所述原建筑結構D是指安裝圈梁前已存在且立設在底層樓板Dl與頂層樓板D2之間的柱或墻;所述連接端板42為厚度6mm的鋼板并通過#8膨脹螺栓421鎖固于所述原建筑結構D上,令所述方鋼圈梁40的兩端通過圍焊技術與所述連接端板42固定連接。
[0077]如圖7所示,所述方鋼圈梁40與墻板10經U形卡件41套固后,其外部可通過涂布由聚合物砂漿及網格帶組成涂層,以形成用以封閉方鋼圈梁40與墻板10之間的接縫的面層44,同時藉由面層44的填補相接不平處,使輕質隔具有平整的墻面。
[0078]其中,如圖6所示,本發明輕質隔墻的墻板10之間可以通過鋼筋45斜向置入,以進一步強化隔墻100整體的結合結構強度。
[0079]本發明輕質隔墻的方鋼圈梁結構的安裝,是通過將U形卡件41間隔地焊固在方鋼圈梁40的底面401及頂面402上,待隔墻100的底層墻部101安裝完畢后,在底層墻部101頂端滿涂粘接砂漿43,以U形卡件41對準底層墻部101頂部,使方鋼圈梁40及U形卡件41 一起安裝至底層墻部101上,使墻板10被壓入至U形卡件41內,直至有粘接砂漿43溢出,使底側U形卡件41與底層墻部101的墻板10之間砂漿43形成粘結層;接著,將方鋼圈梁40的兩端與預設在原建筑結構D的柱或墻上的連接端板42采用圍焊技術焊接固定;再將方鋼圈梁40的頂面402及頂側U形卡件41的連接部411內面滿涂粘接砂漿43,并使構成頂層墻部102的墻板10被壓入至頂側U形卡件41內,直至有粘接砂漿43溢出,使頂側的U形卡件41與頂層墻部102的墻板10之間砂漿43形成粘結層;最后,在相接的方鋼圈梁40的側面403與墻板10的板面11上采用聚合物砂漿并粘貼網格帶進行封閉處理形成所述面層44,以完成圈梁結構C的安裝。
[0080]以上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中普通技術人員可根據上述說明對本發明做出多種變化。因而,在不違反本發明的權利要求宗旨的前提下,實施例中的某些細節不應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定,本發明將以所附權利要求書界定的范圍作為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輕質隔墻的預制轉角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墻板(10)及轉角構件(20);所述墻板(10)成形有相對二板面(11)以及連接所述二板面(11)的周面(12);所述轉角構件(20)成形有垂直連接且一體成形的二板部(21),所述板部(21)成形有表面(22)及拼接端面(23);令所述轉角構件(20)與墻板(10)拼接,所述板部(21)的拼接端面(23)與墻板(10)的周面(12)拼接形成勾縫(24),所述勾縫(24)內填設有粘接劑(25)粘結固定,且所述轉角構件(20)的表面(22)與所述墻板(10)的板面(11)相接形成隔墻墻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質隔墻的預制轉角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角構件(20)的二板部(21)呈L形垂直連接或T形垂直連接,所述L形轉角構件(20)具有二拼接端面(23),所述T形轉角構件(20)具有三拼接端面(23),且所述拼接端面(23)與所述墻板(10)的周面(12)成形為形狀相互嵌合的凹凸面;所述隔墻墻面上在對應勾縫(24)處設有面層(26),所述面層(26)自墻面起鋪設有彈性無紡布層(264)、第一抹灰層(261)、玻纖網格布強化層(262)及第二抹灰層(263);所述轉角構件(20)與墻板(10)之間以鋼筋(27)穿置所述勾縫(24),令所述鋼筋(27)兩端分別插置于所述轉角構件(20)與墻板(10)的內部。3.—種輕質隔墻的預制構造柱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墻板(10)及預制構造柱(30);所述墻板(10)成形有相對二板面(11)以及連接所述二板面(11)的周面(12);所述構造柱(30)由方鋼管(31)內部預灌聚苯顆粒水泥(32)構成,所述方鋼管(31)外部成形有相對的二安裝面(33),所述安裝面(33)上間隔焊設有多數個U形卡件(36),所述U形卡件(36)成形有連接部(361)與所述安裝面(33)焊接以及二片部(362);令所述構造柱(30)的安裝面(33)與所述墻板(10)的周面(12)拼接,所述U形卡件(36)套置在墻板(10)外部,所述構造柱(30)的安裝面(33)及U形卡件(36)的連接部(361)與所述墻板(10)的周面(12)之間設有柔性泡沫粘合層(38)粘結固定,且所述U形卡件(36)的二片部(362)套接卡設于所述墻板(10)的板面(11)上。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輕質隔墻的預制構造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構造柱(30)通過多數個連接件(35)固定安裝于底層樓板(Dl)及頂層樓板(D2)之間,所述連接件(35)成形有縱向部(351)及橫向部(352),所述橫向部(352)通過膨脹螺栓(353)穿置并鎖入所述底層樓板(Dl)或頂層樓板(D2)以安裝固定,所述縱向部(351)沿構造柱(30)延伸并抵設于所述安裝面(34)上;所述構造柱(30)的二安裝面(33)在相對應的位置上預設有多數個連接孔(34),且所述構造柱(30)與墻板(10)之間以鋼筋(37)穿置所述周面(12)及安裝面(33),令所述鋼筋(37)—端部(371)插置于所述連接孔(34)內,另一端部(372)插置于所述墻板(10)的周面(12)內部;所述柔性泡沫粘合層(38)為柔性泡沫粘合劑形成,且所述柔性泡沫粘合劑填設于所述構造柱(30)的安裝面(33)及U形卡件(36)的連接部(361)與所述墻板(10)的周面(12)之間的接縫。5.—種輕質隔墻的方鋼圈梁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墻板(10)及方鋼圈梁(40);所述墻板(10)成形有相對二板面(11)以及連接所述二板面(11)的周面(12);所述方鋼圈梁(40)成形有相對的底面(401)及頂面(402);所述底面(401)及頂面(402)上間隔焊設有多數個U形卡件(41),所述U形卡件(41)成形有連接部(411)與所述方鋼圈梁(40)的底面(401)及頂面(402)焊接以及二片部(412);令所述方鋼圈梁(40)的底面(401)及頂面(402)與所述墻板(10)的周面(12)拼接,所述U形卡件(41)套置在墻板(10)外部,所述方鋼圈梁(40)的底面(401)、頂面(402)及U形卡件(41)的連接部(411)與所述墻板(10)的周面(12)之間設有砂漿(43)粘結固定,且所述U形卡件(41)的二片部(412)套接卡設于所述墻板(10)的二板面(11)上。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輕質隔墻的方鋼圈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墻板(10)拼接組成隔墻(100),定義所述隔墻(100)具有與底層樓板(Dl)連接的底層墻部(101)以及與頂層樓板(D2)連接的頂層墻部(102);所述方鋼圈梁(40)安裝于所述底層墻部(101)與頂層墻部(102)之間,且成形有與所述底層墻部(101)連接的底面(401),以及與所述頂層墻部(102)連接的頂面(402);所述方鋼圈梁(40)的兩端通過二連接端板(42)固定安裝于原建筑結構(D)的柱或墻上,所述連接端板(42)通過膨脹螺栓(421)鎖固于所述原建筑結構(D)上,且所述方鋼圈梁(40)兩端通過圍焊技術與所述連接端板(42)固定連接;所述方鋼圈梁(40)表面涂布有防銹漆層具內部可填充隔音棉,所述方鋼圈梁(40)具有二側面(403)與墻板(10)的板面(11)相接并設有面層(44)。7.—種輕質隔墻整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墻整體結構包括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質隔墻的預制轉角結構、權利要求3所述的輕質隔墻的預制構造柱結構以及權利要求5所述的輕質隔墻的方鋼圈梁結構。8.—種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質隔墻的預制轉角結構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驟包括: 施工現場定位轉角構件(20)的安裝位置; 將轉角構件(20)安裝于所述位置并調整轉角構件(20)的垂直度后 于轉角構件(20)與原建筑結構(D)連接打入鋼筋固定;將墻板(10)的周面(12)對準轉角構件(20)的拼接端面(23)形成勾縫(24),注入粘接劑(25)至勾縫(24)內并保持轉角構件(20)與墻板(1)緊密連接; 將粘接劑(25)從勾縫(24)擠出并刮去; 在轉角構件(20)的表面(22)與墻板(10)的板面(11)上利用砂漿粘接劑(25)形成所述面層(26); 調整轉角構件(20)的垂直度及其表面(22)和拼接墻板(10)的板面(11)鄰接平整度; 將鋼筋(27)打入穿置在轉角構件(20)的拼接端面(23)與墻板(10)的周面(12)之間進行固定。9.一種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輕質隔墻的預制構造柱結構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驟包括: 施工現場定位構造柱(30)的安裝位置; 將構造柱(30)設于所述位置,并通過多數個L形連接件(35)固設在構造柱(30)與底層樓板(Dl)、頂層樓板(D2)的鄰接處,使構造柱(30)固定安裝在底層樓板(Dl)及頂層樓板(D2)之間; 將多數個U形卡件(36)間隔地焊接于構造柱(30)的安裝面(33)上; 將多數個鋼筋(37)—端沿構造柱(30)上預留的連接孔(34)打入; 在構造柱(30)的安裝面(33)及U形卡件(36)的連接部(361)內面上涂布柔性泡沫粘合劑; 將墻板(10)置入U形卡件(36)中,使墻板(10)與構造柱(30)擠壓頂緊,且通過所述柔性泡沫粘合劑粘結固定。10.—種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輕質隔墻的方鋼圈梁結構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驟包括: 將U形卡件(41)間隔地焊固在方鋼圈梁(40)的底面(401)及頂面(402)上; 安裝隔墻(100)的底層墻部(101),并于其頂端涂滿粘接砂漿(43); 將方鋼圈梁(40)以其底面(401)的U形卡件(41)對準底層墻部(101)頂部安裝,使墻板(10)被壓入至底面(401)的U形卡件(41)內,直至有粘接砂漿(43)溢出以形成底面(401)的U形卡件(41)與墻板(10)之間的粘結層; 將方鋼圈梁(40)的兩端與原建筑結構(D)焊接固定; 在方鋼圈梁(40)的頂面(402)及頂面(402)的U形卡件(41)的連接部(411)內面涂滿粘接砂漿(43); 將構成隔墻(100)頂層墻部(102)的墻板(10)壓入至頂面(402)的U形卡件(41)內,直至有粘接砂漿(43)溢出以形成頂面(402)的U形卡件(41)與墻板(10)之間的粘結層; 在相接的方鋼圈梁(40)的側面(403)與墻板(10)的板面(11)上進行封閉處理形成面層(44)。
【文檔編號】E04B2/74GK105908871SQ201610260155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5日
【發明人】郭效法, 程肯, 譚建國, 程超, 葉茂全, 劉海亮
【申請人】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