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石柱開槽的改進型下移式雙站位旋切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石柱開槽的改進型下移式雙站位旋切裝置,每組輥式移板底座的左右兩側壁均分別開設有20~30對軸孔,每對軸孔對應串接一根帶軸承的轉輥,每個置料槽板的頂部均設置有內凹的置料槽,每個置料槽對應倒置一根石柱,4~8個木楔緊卡于石柱與置料槽上邊沿的縫隙中,在每根石柱的頂部之上均懸置有一組旋切機構,左右兩組旋切機構對向拼合形成一個旋切架體,每個置料槽板左右兩側壁的外側面中部設置有10~20個球冠形凹槽,每個球冠形凹槽對應銜置一顆滾球,兩個置料槽板通過10~20個滾球和20~30根轉輥在對應的輥式移板底座中前移/后退。本發明具有結構新穎、加工效率高的特點。
【專利說明】
一種用于石柱開槽的改進型下移式雙站位旋切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石材加工機械領域,涉及一種用于石柱開槽的改進型下移式雙站位旋切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石材廣泛應用于城市工程建設中,尤其在大中型建筑群、廣場、公園、小區、道路建設等公共場所的建設中對于石材的需求量極大,石柱是常用到的石材之一,石柱的大小規格有多種,可用于裝飾設計,也可用于柱形石礅,還可以用于建筑施工,這種石材都是從礦山開采出來后經過鑿刻、切割、打磨、染色、拋光等工序后加工成型的,而目前對于石柱的加工環節,尤其是對石柱側壁進行開槽的加工處理主要還是采用純人工鑿刻的方式進行,這種人工方式開鑿石柱側槽線會存在加工速度慢、加工效率低的缺陷。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彌補上述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石柱開槽的改進型下移式雙站位旋切裝置,它具有結構新穎、加工效率高的特點。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用于石柱開槽的改進型下移式雙站位旋切裝置,它是由兩組輥式移板底座、一對置料槽板、8?16個木楔、兩組旋切機構組成,其結構特征在于,
每組輥式移板底座均呈U形結構,每組輥式移板底座的底面自前向后均開設有20?30個長條形鏤空孔,每組輥式移板底座的左右兩側壁自前向后均分別開設有20?30對軸孔,每對軸孔對應串接一根帶軸承的轉輥,每根轉輥的左右兩端均套接有一個軸承,左右兩組輥式移板底座并排并緊固;
每個置料槽板的頂部均設置有內凹的置料槽,每個置料槽對應倒置一根石柱,4?8個木楔緊卡于石柱與置料槽上邊沿的縫隙中,在每根石柱的頂部之上均懸置有一組旋切機構,左右兩組旋切機構對向拼合形成一個旋切架體,每個置料槽板左右兩側壁的外側面中部設置有10?20個球冠形凹槽,每個球冠形凹槽對應銜置一顆滾球,每個置料槽板的底部對應平置于輥式移板底座中的20?30根轉輥之上,兩個置料槽板均通過10?20個滾球和20?30根轉輥在對應的輥式移板底座中前移/后退;
旋切架體包括機座架板、一對軸座板、兩塊副架板、主電機、兩根轉軸、兩個轉輪、10?20個金剛石刀頭、一對塑料軟管、主動傘齒輪、從動傘齒輪、兩對連動帶輪,每根石柱的上方均橫向設置有一塊副架板和一塊軸座板,副架板位于外側端,軸座板位于內側端,對向設置的副架板與軸座板之間串接有一根帶軸承的轉軸,每根轉軸的內側端均串接有一個從動傘齒輪,左右兩側的軸座板的內側面上端分別與機座架板的左右兩端緊固連接,主電機立置于機座架板上,主電機的軸端向下貫穿機座架板后與主動傘齒輪緊固連接,主動傘齒輪與左右兩個從動傘齒輪同時嚙合;
每根轉軸的中部各自通過鍵條分別串接有一個轉輪,每個轉輪均設置于副架板、軸座板之間,轉輪的外圍緊固有10?20個金剛石刀頭,10?20個金剛石刀頭之間呈環形分布,轉輪帶動金剛石刀頭以旋切的方式對處于下方的石柱的側壁進行開槽,每塊軸座板的內側端下方均設置有塑料軟管;
每根轉軸上還串接有一對連動帶輪,每對連動帶輪各自通過傳動帶與另一組旋切架體中的從動皮帶輪實現傳動連接,傳動帶同時控制前后兩組旋切架體的運行。
[0005]由于在給石柱開槽的過程中會因為金剛石刀頭與石柱之間發生磨擦而產生高溫并且會產生大量的揚塵,所以塑料軟管能在開槽的同時對金剛石刀頭進行噴水和降溫并同時進行除塵處理,塑料軟管的設置就是為了達到輸送冷卻水的目的,安裝塑料軟管時,塑料軟管的一管端緊固于軸座板的內側端下方,塑料軟管緊貼著軸座板向后縱深,塑料軟管的另一管端連接至市政自來水或者與石粉沉淀池中的水循環使用設備連接。
[0006]通過金剛石刀頭的旋轉來實現對石柱的開槽加工能解決純人工方式用鋼釬對石柱進行開鑿所存在的加工速度慢、加工效率低的問題。
[000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具有結構新穎、加工效率高的特點。
[000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發明整體組合連接結構側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石柱開槽的改進型下移式雙站位旋切裝置,它是由兩組輥式移板底座Cl、一對置料槽板1、4?8個木楔B、兩組旋切機構組成,其特征在于,
每組輥式移板底座Cl均呈U形結構,每組輥式移板底座Cl的底面自前向后均開設有20?30個長條形鏤空孔Cll,每組輥式移板底座Cl的左右兩側壁自前向后均分別開設有20?30對軸孔,每對軸孔對應串接一根帶軸承的轉輥C2,每根轉輥C2的左右兩端均套接有一個軸承,左右兩組輥式移板底座Cl并排并緊固;
每個置料槽板I的頂部均設置有內凹的置料槽,每個置料槽對應倒置一根石柱A,4?8個木楔B緊卡于石柱A與置料槽上邊沿的縫隙中,在每根石柱A的頂部之上均懸置有一組旋切機構,左右兩組旋切機構對向拼合形成一個旋切架體,每個置料槽板I左右兩側壁的外側面中部設置有1?20個球冠形凹槽,每個球冠形凹槽對應銜置一顆滾球11,每個置料槽板I的底部對應平置于輥式移板底座Cl中的20?30根轉輥C2之上,兩個置料槽板I均通過10?20個滾球11和20?30根轉輥C2在對應的輥式移板底座Cl中前移/后退;
旋切架體包括機座架板22、一對軸座板4、兩塊副架板3、主電機2、兩根轉軸5、兩個轉輪
7、10?20個金剛石刀頭8、一對塑料軟管9、主動傘齒輪21、從動傘齒輪51、兩對連動帶輪52,每根石柱A的上方均橫向設置有一塊副架板3和一塊軸座板4,副架板3位于外側端,軸座板4位于內側端,對向設置的副架板3與軸座板4之間串接有一根帶軸承的轉軸5,每根轉軸5的內側端均串接有一個從動傘齒輪51,左右兩側的軸座板4的內側面上端分別與機座架板22的左右兩端緊固連接,主電機2立置于機座架板22上,主電機2的軸端向下貫穿機座架板22后與主動傘齒輪21緊固連接,主動傘齒輪21與左右兩個從動傘齒輪51同時嚙合;
每根轉軸5的中部各自通過鍵條6分別串接有一個轉輪7,每個轉輪7均設置于副架板3、軸座板4之間,轉輪7的外圍緊固有10?20個金剛石刀頭8,10?20個金剛石刀頭8之間呈環形分布,轉輪7帶動金剛石刀頭8以旋切的方式對處于下方的石柱A的側壁進行開槽,每塊軸座板4的內側端下方均設置有塑料軟管9;
每根轉軸5上還串接有一對連動帶輪52,每對連動帶輪52各自通過傳動帶與另一組旋切架體中的從動皮帶輪實現傳動連接,傳動帶同時控制前后兩組旋切架體的運行。
【主權項】
1.一種用于石柱開槽的改進型下移式雙站位旋切裝置,它是由兩組輥式移板底座(Cl)、一對置料槽板(I )、8?16個木楔(B)、兩組旋切機構組成,其特征在于, 每組輥式移板底座(Cl)均呈U形結構,每組輥式移板底座(Cl)的底面自前向后均開設有20?30個長條形鏤空孔(Cll),每組輥式移板底座(Cl)的左右兩側壁自前向后均分別開設有20?30對軸孔,每對軸孔對應串接一根帶軸承的轉輥(C2),每根轉輥(C2)的左右兩端均套接有一個軸承,左右兩組輥式移板底座(Cl)并排并緊固; 每個置料槽板(I)的頂部均設置有內凹的置料槽,每個置料槽對應倒置一根石柱(A),4?8個木楔(B)緊卡于石柱(A)與置料槽上邊沿的縫隙中,在每根石柱(A)的頂部之上均懸置有一組旋切機構,左右兩組旋切機構對向拼合形成一個旋切架體,每個置料槽板(I)左右兩側壁的外側面中部設置有10?20個球冠形凹槽,每個球冠形凹槽對應銜置一顆滾球(11),每個置料槽板(I)的底部對應平置于輥式移板底座(Cl)中的20?30根轉輥(C2)之上,兩個置料槽板(I)均通過10?20個滾球(11)和20?30根轉輥(C2)在對應的輥式移板底座(Cl)中前移/后退; 旋切架體包括機座架板(22)、一對軸座板(4)、兩塊副架板(3)、主電機(2)、兩根轉軸(5)、兩個轉輪(7)、10?20個金剛石刀頭(8)、一對塑料軟管(9)、主動傘齒輪(21)、從動傘齒輪(51)、兩對連動帶輪(52),每根石柱(A)的上方均橫向設置有一塊副架板(3)和一塊軸座板(4),副架板(3)位于外側端,軸座板(4)位于內側端,對向設置的副架板(3)與軸座板(4)之間串接有一根帶軸承的轉軸(5),每根轉軸(5)的內側端均串接有一個從動傘齒輪(51),左右兩側的軸座板(4)的內側面上端分別與機座架板(22)的左右兩端緊固連接,主電機(2)立置于機座架板(22)上,主電機(2)的軸端向下貫穿機座架板(22)后與主動傘齒輪(21)緊固連接,主動傘齒輪(21)與左右兩個從動傘齒輪(51)同時嚙合; 每根轉軸(5)的中部各自通過鍵條(6)分別串接有一個轉輪(7),每個轉輪(7)均設置于副架板(3)、軸座板(4)之間,轉輪(7)的外圍緊固有10?20個金剛石刀頭(8),10?20個金剛石刀頭(8)之間呈環形分布,轉輪(7)帶動金剛石刀頭(8)以旋切的方式對處于下方的石柱(A)的側壁進行開槽,每塊軸座板(4)的內側端下方均設置有塑料軟管(9); 每根轉軸(5)上還串接有一對連動帶輪(52),每對連動帶輪(52)各自通過傳動帶與另一組旋切架體中的從動皮帶輪實現傳動連接,傳動帶同時控制前后兩組旋切架體的運行。
【文檔編號】B28D7/00GK105881753SQ201610422552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6日
【發明人】謝瓊真
【申請人】謝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