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砌體填充墻與主體框架的柔性連接裝置及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砌體填充墻與主體框架的柔性連接裝置,由預埋于框架柱和框架梁中的連接件A和通過滑槽滑塊與連接件A相接的連接件B組成。用其砌筑填充墻時先在框架的扎筋上布置連接件A,使連接件A的滑槽開口與模板貼緊,然后澆筑混凝土;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時拆除模板,將連接件B與連接件A相連接。砌筑墻體時截取纖維格柵平鋪于砂漿中,將纖維格柵的兩端部沿邊緣砌塊高度方向翻折嵌入下一層中;完成墻體砌筑后,在墻體與框架的縫隙中填充柔性密封材料。用該裝置砌筑的填充墻與主體框架連接牢固,平面外穩定,抗震性能強;框架柱與填充墻不相互作用,解決了主體結構受填充墻砌筑后沉降影響的問題;在結構抗震設計中不需引入結構自振周期折減系數,方便設計。
【專利說明】
一種砌體填充墻與主體框架的柔性連接裝置及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建筑結構,特別是一種砌體填充墻與主體框架的柔性連接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砌體填充墻與主體框架之間有脫開連接和剛性連接兩種方式。
[0003]脫開連接方式因填充墻的平面外穩定問題突出,常不被采用。
[0004]剛性連接分為拉結筋預埋法和拉結筋化學植筋法兩種。
[0005]拉結筋預埋法是將拉結筋預埋在框架柱中,由于實際施工中砌筑的誤差及砌塊的模數不同使得預埋的拉結筋與水平灰縫的位置往往不對應,不得不將拉結筋人為彎曲,改變了其傳力路徑及受力性能,降低了拉結筋的作用,也降低了結構的受力性能;同時,由于砌筑砂漿彈性模量較低,引起砌體砌筑后沉降,使得拉結筋與墻體連接處產生附加應力,對結構性能產生不利影響。
[0006]拉結筋化學植筋法是用化學粘結劑植筋,由于粘結劑的耐久性不穩定,使植入的鋼筋不牢固;同時也不能解決砌體砌筑后沉降引起的拉結筋與墻體連接處產生附加應力問題。
[0007]為克服剛性連接的弊端,《砌體填充墻構造詳圖》10SG64-2中提出了填充墻與主體結構間的柔性連接方案,《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一2011)第13.2.1條規定:對柔性連接的建筑構件,可不計入剛度,即可不考慮砌體填充墻對主體結構的剛度貢獻,在主體結構抗震驗算時不用考慮主體結構的自振周期折減系數,從而可方便混凝土結構設計。但目前尚無行之有效的柔性連接裝置能夠有效解決砌體填充墻對主體結構的剛度貢獻和砌體填充墻沉降變形對結構性能影響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8]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砌體填充墻與主體框架的柔性連接裝置及方法,以解決砌體填充墻對主體結構的剛度貢獻和砌體填充墻沉降變形對結構性能的影響。
[0009]本發明提供的砌體填充墻與主體框架的柔性連接裝置,包括可預埋在主體框架中的連接件A和與連接件A相連接的連接件B;連接件A有一方形盒體,盒體的內腔與盒體的前壁形成開口向外的T形滑槽,盒體的背面有兩個對稱的L形錨固筋;連接件B有可夾持填充墻的U形卡口,卡口的背側有與所述T形滑槽相配合、可在T形滑槽中上下滑動的T形滑塊,卡口的底部有橫向拉結筋。
[0010 ]所述橫向拉結筋與卡口底面的間距為30mm。
[0011]使用上述砌體填充墻與主體框架的柔性連接裝置砌筑填充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2]步驟1、預制連接件A和連接件B
[0013]連接件A和連接件B用鋼材加工制作,將連接件A盒體背面的兩個L形錨固筋焊接在盒體的背面,將連接件B卡口背側的T形滑塊焊接在卡口的背側;將卡口底部的橫向拉結筋焊接在卡口的兩側壁上;
[0014]步驟2、安裝連接件A和澆筑框架混凝土
[0015]根據填充墻的砌塊模數和高度在框架柱的扎筋上按上下間距不大于500mm布置連接件A,并使連接件A的上下中心線對準填充墻的水平灰縫,在框架梁的扎筋上按橫向間距不大于100mm布置連接件A,并使框架柱上的連接件A的T形滑槽開口與框架柱的模板貼緊,框架梁上的連接件A的T形滑槽開口與框架梁的模板貼緊;連接件A安裝完畢后澆筑框架柱和框架梁的混凝土;
[0016]步驟3、安裝連接件B
[0017]待步驟I的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時,拆除框架柱和框架梁的模板,通過將連接件B的T形滑塊置入連接件A的T形滑槽內將連接件B逐個與連接件A相連接;
[0018]步驟4、砌筑填充墻
[0019]砌筑填充墻時,截取足夠長度的纖維格柵平鋪于砂漿中,將纖維格柵的兩端部沿邊緣砌塊高度方向翻折嵌入下一層砂漿中,或翻折嵌入同一層砂漿中,纖維格柵與連接件B交接時,將纖維格柵的兩端部繞過連接件B卡口底部的橫向拉結筋后沿邊緣砌塊高度方向翻折嵌入下一層砂漿中或翻折嵌入同一層砂漿中;填充墻砌筑到框架梁時,使與連接件B相接的砌塊的上部嵌入連接件B的卡口中;完成填充墻砌筑后,在填充墻與框架柱和框架梁的縫隙中填充柔性密封材料。
[0020]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0021]1、采用本發明連接裝置砌筑的填充墻,填充墻與主體框架連接牢固;框架柱與填充墻之間脫開,隔斷了框架柱與填充墻間的相互作用,消除了填充墻對混凝土主體結構的剛度貢獻,徹底解決了主體結構受填充墻砌筑后沉降影響的技術問題。
[0022]2、本發明連接裝置由連接件B的U形卡口將填充墻兩端夾持,同時在水平灰縫中加纖維格柵,可確保填充墻整體性好,平面外穩定。
[0023]3、采用本發明連接裝置砌筑的填充墻主體框架和填充墻的抗震性能增強。
[0024]4、填充墻的傳力路徑清晰明了,在結構抗震設計中不需再引入結構自振周期折減系數,大大方便混凝土的結構設計。
[0025]5、采用本發明連接裝置不影響模板的施工,施工簡單快捷。
【附圖說明】
[0026]圖1為本發明柔性連接裝置的立體圖(連接件A上部剖切);
[0027]圖2圖1的俯視圖;
[0028]圖3為圖1中連接件A的立體圖;
[0029]圖4為圖3A-A剖視圖;
[0030]圖5為圖1中連接件B沿卡口正向的立體視圖;
[0031]圖6為圖5連接件B沿卡口背向的立體視圖;
[0032]圖7為采用本發明連接裝置砌筑填充墻的示意圖;
[0033]圖8為采用本發明連接裝置砌筑填充墻時纖維格柵鋪設示意圖;
[0034]圖9為圖8沿纖維格柵所在平面的剖視圖。
[0035]圖中:I連接件A,1-1盒體,1-2T形滑槽,1-3錨固筋;2連接件B,2-1卡口,2-2T形滑塊,2-3橫向拉結筋;3纖維格柵;4填充墻;5框架柱;6柔性密封材料,7框架梁。
【具體實施方式】
[0036]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0037]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砌體填充墻與主體框架的柔性連接裝置,包括可預埋在主體框架中的連接件AI和與連接件A相連接的連接件B2。
[0038]如圖3和圖4所示,連接件A前部為方形盒體1-1,盒體的內腔與盒體的前壁形成開口向外的T形滑槽1-2,盒體的背面有兩個對稱的L形錨固筋1-3。
[0039]如圖5和圖6所示,連接件B前部為可夾持填充墻4的U形卡口2_1,卡口的背側有與所述T形滑槽相配合、可在T形滑槽中上下滑動的T形滑塊2-2,在卡口底部有橫向拉結筋2-3。
[0040]使用以上柔性連接裝置砌筑填充墻的方法,按以下步驟操作:
[0041]步驟1、預制連接件A和連接件B
[0042]連接件A和連接件B用鋼材加工制作,將所述兩個L形錨固筋對稱焊接在連接件A的盒體背面,在連接件B的卡口背側焊接所述T形滑塊,在卡口底部的兩側壁上焊接所述橫向拉結筋,橫向拉結筋由直徑6mm的HPB300鋼筋制作,與卡口底面保持30mm間距。
[0043]步驟2、安裝連接件A和澆筑框架混凝土
[0044]如圖7所示,取步驟I預制的連接件A,根據填充墻的砌塊模數和高度(本實施例砌塊高度為200mm),在框架柱的扎筋上按上下間距為400mm(兩個砌塊高度)布置連接件A,并使連接件A的上下中心線對準填充墻的水平灰縫,在框架梁的扎筋上按橫向間距600mm布置連接件A,并使框架柱上的連接件A的T形滑槽開口與框架柱的模板貼緊,框架梁上的連接件A的T形滑槽開口與框架梁的模板貼緊,以避免澆筑框架柱和框架梁的混凝土時混凝土進入連接件A的T形滑槽內。連接件A安裝完畢后澆筑框架柱和框架梁的混凝土。
[0045]步驟3、安裝連接件B
[0046]待步驟I的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時,拆除框架柱和框架梁的模板,取步驟I預制的連接件B,將連接件B的T形滑塊先豎向插入連接件A的T形滑槽內,然后旋轉90度,使T形滑塊與T形滑槽相配合,如此將連接件B逐個與連接件A相連接。
[0047]步驟4、砌筑填充墻
[0048]如圖8和圖9所示,砌筑填充墻時,按總長度為墻的長度+1800mm截取纖維格柵3,將纖維格柵的中間部分平鋪于砂漿中,將纖維格柵的兩端部分(長度各900mm)沿邊緣砌塊高度方向翻折嵌入下一層砂漿中,纖維格柵與連接件B交接時,將纖維格柵的兩端部繞過連接件B卡口底部的橫向拉結筋后沿邊緣砌塊高度方向翻折嵌入下一層砂漿中;填充墻砌筑到框架梁時,使與連接件B相接的砌塊的上部嵌入連接件B的卡口中(可先砌筑與連接件B相接的砌塊,后砌筑不與連接件B相接的砌塊);完成填充墻砌筑后,在填充墻與框架柱和框架柱的縫隙中填充柔性密封材料6,至此完成填充墻砌筑施工。
[0049]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柔性連接裝置不僅可用于上述配置纖維格柵的砌體填充墻與主體框架的連接,也可用于配置傳統拉結筋的填充墻與主體框架的連接,二者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砌體填充墻與主體框架的柔性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預埋在主體框架中的連接件A(I)和與連接件A相連接的連接件B(2);連接件A有一方形盒體(1-1),盒體的內腔與盒體的前壁形成開口向外的T形滑槽(1-2),盒體的背面有兩個對稱的L形錨固筋(1-3);連接件B有可夾持填充墻(4)的U形卡口(2-1),卡口的背側有與所述T形滑槽相配合、可在T形滑槽中上下滑動的T形滑塊(2-2),卡口的底部有橫向拉結筋(2-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砌體填充墻與主體框架的柔性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拉結筋(2-3)與卡口底面的間距為30mm。3.使用權利要求1所述砌體填充墻與主體框架的柔性連接裝置砌筑填充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預制連接件A和連接件B 連接件A和連接件B用鋼材加工制作,將連接件A盒體背面的兩個L形錨固筋焊接在盒體的背面,將連接件B卡口背側的T形滑塊焊接在卡口的背側;將卡口底部的橫向拉結筋焊接在卡口的兩側壁上; 步驟2、安裝連接件A和澆筑框架混凝土 根據填充墻的砌塊模數和高度在框架柱的扎筋上按上下間距不大于500mm布置連接件A,并使連接件A的上下中心線對準填充墻的水平灰縫,在框架梁的扎筋上按橫向間距不大于100mm布置連接件A,并使框架柱上的連接件A的T形滑槽開口與框架柱的模板貼緊,框架梁上的連接件A的T形滑槽開口與框架梁的模板貼緊;連接件A安裝完畢后澆筑框架柱和框架梁的混凝土; 步驟3、安裝連接件B 待步驟I的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時,拆除框架柱和框架梁的模板,通過將連接件B的T形滑塊置入連接件A的T形滑槽內將連接件B逐個與連接件A相連接; 步驟3、砌筑填充墻 砌筑填充墻(4)時,截取足夠長度的纖維格柵(3)平鋪于砂漿中,將纖維格柵的兩端部沿邊緣砌塊高度方向翻折嵌入下一層砂漿中,或翻折嵌入同一層砂漿中,纖維格柵與連接件B交接時,將纖維格柵的兩端部繞過連接件B卡口底部的橫向拉結筋后沿邊緣砌塊高度方向翻折嵌入下一層砂漿中或翻折嵌入同一層砂漿中;填充墻砌筑到框架梁時,使與連接件B相接的砌塊的上部嵌入連接件B的卡口中;完成填充墻砌筑后,在填充墻與框架柱和框架梁的縫隙中填充柔性密封材料(6)。
【文檔編號】E04G21/00GK105821974SQ201610172477
【公開日】2016年8月3日
【申請日】2016年3月24日
【發明人】徐春, 徐春一, 余希, 張延年
【申請人】沈陽建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