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超高層建筑核心筒蛙式爬模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爬模裝置,特別涉及一種超高層建筑核心筒蛙式爬模裝置,屬于建筑施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超高層建筑最為常見的結構形式為鋼筋混凝土核心筒+鋼結構(鋼混結構)外框筒,鋼筋混凝土核心內筒先于外框筒施工是超高層施工的一般順序。隨著建筑施工技術的不斷發展,在超高層模板工程技術中,液壓爬模,人工爬模,整體式提升鋼平臺,電動提升腳手架都有比較廣泛的應用,其中液壓爬模自動化程度最高,目前,國外的超高層建筑爬模主要是專業化公司承擔,集成化、專業化程度比較高。國內雖然出臺過部分規程,但總體模數化、標準化程度不高,其成熟性、規范性不夠,提高爬模設計通用性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一種超高層建筑核心筒蛙式爬模裝置,不但解決核心筒爬模施工中的難題,有效減少了工序間的相互制約和干擾,而且還能在保證施工質量和安全的同時,較大幅度地提高了自動化程度,加快爬升速度,縮短了工期,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超高層建筑核心筒蛙式爬模裝置,包括上支撐桁架、上架橫梁、核心內筒、架體、上架立柱,所述架體的頂端和底端分別設置上架橫梁和下支撐桁架,所述上支撐桁架設置在所述上架橫梁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架立柱設置在所述上支撐桁架的兩偵U,并連接在所述上架橫梁的底部,所述核心內筒設置在所述上架立柱,且所述核心內筒內設置有鋼架混凝土操作層、模板操作層和爬模操作層,所述鋼架混凝土操作層、所述模板操作層和所述爬模操作層之間通過蛙式導軌連接。
[0005]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鋼架混凝土操作層、所述模板操作層和所述爬模操作層均內設置有四個液壓系統。
[0006]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核心內筒采用Y-TM200型蛙式液壓頂升爬模系統,所述架體總高度為13.2m,架體支撐跨度根據結構空間布置,最大跨度8.5m。
[000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該種超高層建筑核心筒蛙式爬模裝置,在超高層內核心筒使用蛙式爬升系統,內爬模采用雙油缸設計,增加了架體在上升時的穩定性,同時在支撐桁架端部設置約束裝置,在爬升時提供約束導向,使得桁架承載能力得到大大增加;本發明所采用核心筒蛙式液壓爬模施工技術措施和細部節點設計能滿足核心筒沿豎向截面變化的要求,能夠滿足高工改裝作業的安裝性和操作性,采用此種蛙式液壓模板,施工速度明顯加快、質量明顯提高,不難發現,與同類技術相比,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0008]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發明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
[0009]在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一種超高層建筑核心筒蛙式爬模裝置的剖面圖;
圖中標號:1、上支撐桁架;2、鋼筋混凝土操作層;3、模板操作層;4、蛙式導軌;5、下支撐桁架;6、上架橫梁;7、核心內筒;8、架體;9、上架立柱;10、爬模操作層;11、液壓系統。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0011]實施例:如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超高層建筑核心筒蛙式爬模裝置,包括上支撐桁架1、上架橫梁6、核心內筒7、架體8、上架立柱9,所述架體8的頂端和底端分別設置上架橫梁6和下支撐桁架5,所述上支撐桁架I設置在所述上架橫梁6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架立柱9設置在所述上支撐桁架I的兩側,并連接在所述上架橫梁6的底部,所述核心內筒7設置在所述上架立柱9,且所述核心內筒7內設置有鋼架混凝土操作層2、模板操作層3和爬模操作層10,所述鋼架混凝土操作層2、所述模板操作層3和所述爬模操作層10之間通過蛙式導軌4連接。
[0012]所述鋼架混凝土操作層2、所述模板操作層3和所述爬模操作層10均內設置有四個液壓系統4。
[0013]所述核心內筒7采用Y-TM200型蛙式液壓頂升爬模系統,所述架體8總高度為13.2m,架體支撐跨度根據結構空間布置,最大跨度8.5m。
[0014]娃式液壓爬升系統
油缸型號:YG-210-125/90 ;額定最大壓力:20MPa ;缸筒直徑:125mm;活塞桿直徑:90mm ;油缸行程:210mm ;單行程爬升高度:150 mm ;油缸工作提升力:200KN ;自鎖裝置:雙向液壓鎖;油缸同步誤差 5_ ;同步控制:分流集流閥(同步閥,活塞伸出速度約250_/min)0 LY-TM200型蛙式爬模系統單機位使用雙油缸,設計提升力為20t,實際工作頂升時,4機位承受荷載。主平臺在施工狀態下設計承受荷載<5KN/m2。爬升情況下承受設計荷載^ lKN/m20承受最大荷載56t,頂升時實際安全系數:N=20 X 8/56=2.86。
[0015]蛙式系統爬升原理
以達到一定強度剪力墻為載體(通常強度達到lOMPa),通過兩組埋件承載。爬升時,上支撐桁架I和支撐桁架下5分別交替承載,利用自身液壓頂升系統和上下兩組防墜爬升器,依次頂升架體(架體8與上支撐桁架I連接),下支撐桁架5及埋件承載時頂升架體(模板與架體相對固定),就位后架體重量轉移至上支撐桁架I及埋件上。液壓頂升系統和上下兩組防墜轉換器爬升功能,利用上支撐桁架I提升上架立柱9及下支撐桁架5,至埋件位置后就位。
[0016]施工流程
混凝土澆筑完畢,綁扎上層鋼筋,混凝土達到強度,安裝附墻架,架體8頂升到一個層高就位,頂升下導軌及下支撐桁架5 —個層高就位,合模饒筑混凝土,循環施工。
[0017]爬升過程的穩定控制措施
核心筒液壓爬模系統爬升過程中的穩定性一直是控制的重點,如果穩定性控制不當,爬升過程中容易出現偏載,使得提升的受力點不均勻,容易對架體產生破壞,發生安全事故。為保證架體爬升過程中的穩定性,在上支撐桁架1、下支撐桁架5端部設置導向約束裝置,為架體8爬升時提高導向約束,架體8頂升時,蛙式導軌4固定在下支撐桁架5上,上支撐桁架I設有導軌約束導向裝置,保證架體的整體穩定性,防止發生偏移。上支撐桁架I的上下弦鋼梁,設置八套扶墻導向輪,防止爬升過程中發生架體偏移。
[0018]本發明提供一種超高層建筑核心筒蛙式爬模裝置,在超高層內核心筒使用蛙式爬升系統,內爬模采用雙油缸設計,增加了架體在上升時的穩定性,同時在上支撐桁架1、下支撐桁架5端部設置約束裝置,在爬升時提供約束導向,使得桁架承載能力得到大大增加。架體共有六層操作平臺,從上至下分別為:上兩層為鋼筋混凝土操作平臺2,可借助此兩層平臺綁扎鋼筋,中間兩層為支模操作平臺3,可在此平臺上完成合模、拆模、清理模板等工作,下層為爬升操作平臺10,最底層為拆卸清理維護平臺;當墻體混凝土達到脫模要求后,先爬升爬模架,將爬模架爬升至上一層,此時將模板退550mm,即可借助此空隙清理模板,然后將支模體系靠近外墻,并對其進行剛性拉接,此時即可借助上兩層操作平臺綁扎墻體鋼筋;再用蛙式導軌4與架體實現互爬;蛙式液壓爬模能增加平臺穩定性和安全性,提升勞動效率,技術水準為國內先進。
[0019]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超高層建筑核心筒蛙式爬模裝置,包括上支撐桁架(I)、上架橫梁(6)、核心內筒(7 )、架體(8 )、上架立柱(9 ),所述架體(8 )的頂端和底端分別設置上架橫梁(6 )和下支撐桁架(5 ),所述上支撐桁架(I)設置在所述上架橫梁(6 )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架立柱(9)設置在所述上支撐桁架(I)的兩側,并連接在所述上架橫梁(6)的底部,所述核心內筒(7 )設置在所述上架立柱(9 ),且所述核心內筒(7 )內設置有鋼架混凝土操作層(2 )、模板操作層(3)和爬模操作層(10),所述鋼架混凝土操作層(2)、所述模板操作層(3)和所述爬模操作層(10)之間通過蛙式導軌(4)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高層建筑核心筒蛙式爬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架混凝土操作層(2)、所述模板操作層(3)和所述爬模操作層(10)均內設置有四個液壓系統⑷。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高層建筑核心筒蛙式爬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內筒(7)采用Y-TM200型蛙式液壓頂升爬模系統,所述架體(8)總高度為13.2m,架體支撐跨度根據結構空間布置,最大跨度8.5m。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建設施工技術領域,特別提供了一種超高層建筑核心筒蛙式爬模裝置,包括上支撐桁架、上架橫梁、核心內筒、架體、上架立柱,所述架體的頂端和底端分別設置上架橫梁和下支撐桁架,所述上支撐桁架設置在所述上架橫梁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架立柱設置在所述上支撐桁架的兩側,并連接在所述上架橫梁的底部,所述核心內筒設置在所述上架立柱,且所述核心內筒內設置有鋼架混凝土操作層、模板操作層和爬模操作層,所述鋼架混凝土操作層、所述模板操作層和所述爬模操作層之間通過蛙式導軌連接;采用此種蛙式爬模裝置,施工速度明顯加快、質量明顯提高,不難發現,與同類技術相比,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IPC分類】E04G11/28
【公開號】CN105113785
【申請號】CN201510382206
【發明人】馬開明
【申請人】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2日
【申請日】2015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