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鋼結構廠房屋面防漏水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物屋面的防漏水結構,尤其是涉及一種鋼結構廠房屋面防漏水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如圖1-圖3所示,鋼結構廠房的屋頂上覆蓋有防水的壓型板8,壓型板8通過壓型板固定支架7安裝在屋頂上,檁條11通過螺栓固定在屋面梁上弦的檁托上。廠房沿廠房縱向通常設置一道或數道伸縮縫,有的廠房根據實際情況需設置沉降縫,為了防止下雨時雨水順著伸縮縫或者沉降縫等縫隙4漏進廠房內,通常在廠房上用螺絲固定防水包件2以覆蓋伸縮縫或沉降縫等縫隙4。但由于鋼結構廠房自身的熱膨脹作用和廠房內行車運行時的沖擊動荷載等外力作用,固定屋面伸縮縫或沉降縫等縫隙4的防水包件2的螺絲很容易破壞防水包件,使防水包件2失去防水功能,造成下雨時屋面漏雨。
[0003]因此,如何避免在鋼結構廠房的熱膨脹和廠房內行車的沖擊動荷載等外力的作用下,使防水包件失去防水功能,造成下雨時屋面漏雨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0004]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鋼結構廠房屋面防漏水結構,以實現在鋼結構廠房的熱膨脹和廠房內行車的沖擊動荷載等外力的作用下,依舊能夠防止雨水順著縫隙或沉降縫等縫隙漏進廠房的結構的目的。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5]一種鋼結構廠房屋面防漏水結構,包括防水包件固定支架和防水包件;
[0006]所述防水包件固定支架固定在廠房上縫隙的一側,且所述防水包件固定支架的頂端設置有遮擋板,所述防水包件固定在所述遮擋板上,且所述防水包件的兩端緊貼屋面。
[0007]優選地,在上述鋼結構廠房屋面防漏水結構中,所述防水包件固定支架焊接在所述縫隙一側的封邊檁條上。
[0008]優選地,在上述鋼結構廠房屋面防漏水結構中,所述遮擋板與所述防水包件固定支架垂直連接。
[0009]優選地,在上述鋼結構廠房屋面防漏水結構中,所述遮擋板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所述第一斜板和所述第二斜板均向屋面傾斜。
[0010]優選地,在上述鋼結構廠房屋面防漏水結構中,所述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分別覆蓋距離所述縫隙兩側距離最近的壓型板固定支架及距離所述縫隙兩側距離最近的壓型板的波峰。
[0011 ] 優選地,在上述鋼結構廠房屋面防漏水結構中,所述防水包件通過自攻螺釘固定在所述遮擋板上。
[0012]優選地,在上述鋼結構廠房屋面防漏水結構中,所述自攻螺釘和所述防水包件之間設置有防水墊圈。
[0013]從上述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明提供的鋼結構廠房屋面防漏水結構,包括防水包件固定支架和防水包件,防水包件固定支架固定在廠房上縫隙的一側,且防水包件固定支架的頂端設置有遮擋板;防水包件固定在遮擋板上,且防水包件的兩端緊貼屋面。由于防水包件固定支架僅與縫隙的一側固定,因此,面對鋼結構廠房的熱膨脹或者廠房內行車對廠房造成沖擊時,固定在防水包件固定支架的遮擋板上的防水包件可以自由移動,避免了防水包件的損壞。
【附圖說明】
[0014]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5]圖1為現有的鋼結構廠房屋面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圖1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0017]圖3為圖1的另一局部放大示意圖;
[0018]圖4為本發明提供的鋼結構廠房屋面防漏水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5為本發明提供的鋼結構廠房屋面防漏水結構應用于屋頂的結構示意圖。
[0020]其中,圖1-5中:
[0021]防水包件固定支架1、防水包件2、遮擋板3、縫隙4、封邊檁條401、第一斜板5、第二斜板6、壓型板固定支架7、壓型板8、自攻螺釘9、防水墊圈10、檁條11。
【具體實施方式】
[0022]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的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23]請參閱圖4-圖5,為本發明提供的鋼結構廠房屋面防漏水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4]本發明提供的鋼結構廠房屋面防漏水結構,包括防水包件固定支架I和防水包件2,防水包件固定支架I固定在廠房上縫隙4的一側,且防水包件固定支架I的頂端設置有遮擋板3,其中,遮擋板3跨越縫隙4 ;防水包件2固定在遮擋板3上,且防水包件2的兩端緊貼屋面。
[0025]本發明提供的鋼結構廠房屋面防漏水結構,由于防水包件固定支架I僅與縫隙4的一側固定,因此,面對鋼結構廠房的熱膨脹或者廠房內行車對廠房造成沖擊時,固定在防水包件固定支架I的遮擋板3上的防水包件2可以自由移動,避免了防水包件2的損壞。
[0026]防水包件固定支架I固定在廠房上縫隙4的一側中,其中,縫隙4的一側是指組成縫隙4的縫隙兩側中的任意一側。
[0027]縫隙4可以是伸縮縫,也可以是沉降縫,說明書附圖中是以縫隙4為伸縮縫為例,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公開的鋼結構廠房屋面防漏水結構也可以應用到具有其他類型的縫隙4如沉降縫等的鋼結構廠房上。
[0028]在本發明提供又一實施例中,本實施例中的鋼結構廠房屋面防漏水結構和實施例一中的鋼結構廠房屋面防漏水結構的結構類似,對相同之處就不再贅述了,僅介紹不同之處。
[0029]在本實施例中,鋼結構廠房屋面防漏水結構中,防水包件固定支架I焊接在廠房縫隙4 一側的封邊檁條401上。在縫隙4的兩側均包覆有封邊檁條401。
[0030]本發明提供的鋼結構廠房屋面防漏水結構,由于防水包件固定支架I僅與一條封邊檁條401上焊接在一起,因此,面對鋼結構廠房的熱膨脹或者廠房內行車對廠房造成沖擊時,固定在防水包件固定支架I的遮擋板3上的防水包件2可以自由移動,避免了防水包件2的損壞。
[0031]本實施例還公開了鋼結構廠房屋面防漏水結構的遮擋板3與防水包件固定支架I垂直連接,需要說明的是,遮擋板3與防水包件固定支架I也可以傾斜連接,只要滿足將遮擋板3與防水包件固定支架I連接在一起的形式均是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0032]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鋼結構廠房屋面防漏水結構中的遮擋板3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一斜板5和第二斜板6,第一斜板5和第二斜板6均向屋面傾斜。傾斜設置的目的是為了對雨水有一個導引的作用。
[0033]另外,為了更好地對雨水進行導引,在本實施例提供的鋼結構廠房屋面防漏水結構中,第一斜板5和第二斜板6分別覆蓋距離縫隙4兩側距離最近的壓型板固定支架7及距離縫隙4兩側距離最近的壓型板8的波峰。這樣設置避免了雨水落到第一斜板5或者第二斜板6與距離縫隙4兩側距離最近的壓型板固定支架7及距離縫隙4兩側距離最近的壓型板8的波峰之間形成的凹槽中,不便于雨水的排放。
[0034]本發明具體公開了防水包件2通過自攻螺釘9固定在遮擋板3上這一種形式,需要說明的是,其他滿足防水包件2固定在遮擋板3上的形式的連接也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防水包件2通過自攻螺釘9固定在遮擋板3屬于本發明的優選連接方式。自攻螺釘用于薄的金屬板(鋼板、鋸板等)之間的連接。防水包件2通過自攻螺釘9固定在遮擋板3上,減少了安裝時間,提高了效率。
[0035]由于鋼結構廠房屋面防漏水結構用于露天環境中,為了防止雨水順著自攻螺釘9和防水包件2之間的縫隙漏到屋內,在自攻螺釘9和防水包件2之間設置有防水墊圈10。
[0036]在本發明中的“第一”、“第二”等均為描述上進行區別,沒有其他的特殊含義。
[0037]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創造性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鋼結構廠房屋面防漏水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包件固定支架(I)和防水包件⑵; 所述防水包件固定支架(I)固定在廠房上縫隙(4)的一側,且所述防水包件固定支架(I)的頂端設置有遮擋板(3),所述防水包件(2)固定在所述遮擋板(3)上,且所述防水包件(2)的兩端緊貼屋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結構廠房屋面防漏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包件固定支架(I)焊接在所述縫隙(4) 一側的封邊檁條(401)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結構廠房屋面防漏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擋板(3)與所述防水包件固定支架(I)垂直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鋼結構廠房屋面防漏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擋板(3)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一斜板(5)和第二斜板(6),所述第一斜板(5)和所述第二斜板(6)均向屋面傾斜。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鋼結構廠房屋面防漏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板(5)和第二斜板(6)分別覆蓋距離所述縫隙(4)兩側距離最近的壓型板固定支架(7)及距離所述縫隙(4)兩側距離最近的壓型板(8)的波峰。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結構廠房屋面防漏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包件(2)通過自攻螺釘(9)固定在所述遮擋板(3)上。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鋼結構廠房屋面防漏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攻螺釘(9)和所述防水包件(2)之間設置有防水墊圈(10)。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鋼結構廠房屋面防漏水結構,包括防水包件固定支架和防水包件,防水包件固定支架固定在廠房上縫隙的一側,且防水包件固定支架的頂端設置有可以遮住縫隙的遮擋板;防水包件固定在遮擋板上,且防水包件的兩端緊貼屋面。由于防水包件固定支架僅與縫隙的一側固定,因此,面對鋼結構廠房的熱膨脹或者廠房內行車對廠房造成沖擊時,固定在防水包件固定支架的遮擋板上的防水包件可以自由移動,避免了防水包件的損壞。
【IPC分類】E04D13/16
【公開號】CN104895259
【申請號】CN201510236997
【發明人】宋洪光, 王運章, 鄭希增, 吳會勇, 王繼良, 董建文, 石剛, 陳靜, 方軍, 趙永華, 祝紅蘭
【申請人】山東萊鋼建設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9日
【申請日】2015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