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樓面隔熱防水板及其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一種樓面隔熱防水板及其生產方法。
目前,在建筑行業中,對樓面的隔熱防水,大多采取隔太陽光幅射的方法,雖然能阻擋部分陽光的照射,但基本上沒有防水能力,環境高溫仍傳入頂層。多年來為解決樓面隔熱防水的問題,不少同行也做了多方面的努力,例如專利93114892.8薄輕型屋面防水復合隔熱保溫材料、專利89106486.9屋面隔熱板、專利94119056.0建筑防水保溫隔熱復合板及生產方法等,在不同程度上解決了樓面隔熱或防水的問題,但同時既能隔熱又能防水的效果不夠理想,不能承受重壓,加大樓頂負載,易造成頂層老化、歸裂、漏水等現象。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樓面隔熱防水板及其生產方法。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解決了樓面既隔熱又防水的問題,且重量輕又能承受重壓,減輕了樓頂的負載,理化性穩定,不因受溫差、于濕度的影響而出現伸縮現象,使頂層傳熱、老化、歸裂、漏水、負重、須經常維修等問題得到解決。
本發明的樓面隔熱防水板包括硅酸鋁纖維棉、膨脹珍珠巖、膨潤土、海泡石、防水膠等組分,其配比如下硅酸鋁纖維棉 10-40%膨脹珍珠巖10-60%膨潤土5-20%海泡石(或石棉)5-40%防水膠5-40%水10-40%所述防水膠由聚乙烯醇、防水劑組成,其配比為1--60%∶1--40%。
將配料混合攪拌均勻,其干濕度由加入膨脹珍珠巖的量來調節,最佳干濕度為含水量20--30%,然后壓成板塊,送隧道烘室烘干,烘室的溫度控制在80--150℃范圍,烘干時間為1--1.5小時,烘干后的產品要求達到表里憎水的程度。
本發明生產工藝簡單,施工方便,隔熱、保溫、保冷又能防水,且質量輕能承受重壓,無須經常維修,延長了頂層的壽命,給頂層住戶造就了冬暖夏涼的居住環境。
圖1是本發明工藝流程方框圖。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將硅酸鋁纖維棉10--40%、膨脹珍珠巖10--60%、膨潤土5--20%、海泡石(或石棉)5--40%、防水膠5--40%、水10--40%的配比,其中防水膠由聚乙烯醇與防水劑組成,其配比為1--60%∶1--40%;將所述配料放入攪拌機,攪拌均勻,其干濕度由加入膨脹珍珠巖來調節,最佳干濕度為含水量20--30%。將已攪拌均勻的配料倒入壓板機,壓成板塊,其板塊的規格最好為400MM×400MM×20MM。將已壓成的板塊送入隧道烘室烘干,烘室的溫度控制在80--150℃的范圍,烘干時間1--1.5小時,烘干的產品要求達到表里憎水的程度。檢驗的方法為,將水倒在防水板表面或折斷后倒在其斷面,如有吸水現象產生,說明未烘干,如呈水珠狀則證明已烘干。
所述樓面隔熱防水板的施工方法先將樓面清理干凈,原有漏水的地方用防水材料補好,按鋪瓷磚的方法,用純水泥漿把本產品鋪平,注意不要讓板底存有空氣,盡量使板與板之間的間縫縮小,鋪好后,再用方磚或20MM厚的水泥沙漿復蓋作保護層。
權利要求
1.一種樓面隔熱防水板,包括硅酸鋁纖維棉、膨脹珍珠巖、膨潤土、海泡石、防水膠等組分,其特征在于各配科的比值為硅酸鋁纖維棉10-40%膨脹珍珠巖10-60%膨潤土5-20%海泡石5-40%防水膠5-40%水10-40%
2.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樓面隔熱防水板,其特征在于防水膠由聚乙烯醇和防水劑組成,其配比為1--60%∶1--40%;
3.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樓面隔熱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海泡石可用石棉替代;
4.一種樓面隔熱防水板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按比例配制的原料,混合攪拌均勻,其干濕度由加入膨脹珍珠巖的量來調節,最佳干濕度為含水量20--30%,然后壓成板塊,送隧道烘室烘干。烘室的溫度控制在80--150℃范圍,烘干時間為1--1.5小時,烘干后的產品要求達到憎水的程度。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一種樓面隔熱防水板及其生產方法,其包括硅酸鋁纖維棉、膨脹珍珠巖、膨潤土、海泡石、防水膠等組分,經過混合攪拌,壓成板塊,烘干達到憎水程度,成品規格為400MM×400MM×20MM。本發明既能隔熱又能防水,且重量輕又能承受重壓,大大減輕樓頂負載,其工藝簡單、施工方便,無須經常維修,不受環境溫差、干濕的影響,解決了頂層傳熱、老化、歸裂、漏水等問題。
文檔編號C04B28/00GK1222493SQ9811310
公開日1999年7月14日 申請日期1998年1月8日 優先權日1998年1月8日
發明者易洲洋 申請人:易洲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