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寶玉石鈕扣打孔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寶玉石鈕扣打孔定位器。
寶玉石鈕扣作為一種實用裝飾品具有生產批量小、款式變化多的特點,不宜使用高成本的工裝模具形成規模生產。在傳統的加工方法中,寶玉石鈕扣上的縫紉孔是憑操作者的眼力和經驗加工成的,這種方法生產效率低,而且孔距不準。為保證產品質量,現在加工縫紉孔的方法是利用鉆模打孔,即將金屬制成的鉆模扣合在寶玉石鈕扣毛坯上,利用鉆模上的定位孔進行打眼操作,這種方法的缺點不僅在于不同形狀的鈕扣必須使用不同形狀的鉆模,因而增加了模具成本。而且在操作中鉆模與毛坯之間容易錯位,并且用于在使用過程中鉆模上的定位孔會不斷擴大,從而導致定位不準確。另外,這種方法操作比較麻煩,限制了加工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寶玉石鈕扣打孔定位器,可以保證縫紉孔孔距均勻一致,且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寶玉石鈕扣打孔定位器包括矩形底板、可調夾具和直角靠尺,其中可調夾具利用導軌與底板連接。上述可調夾具由前定位塊和后定位塊組成,該兩定位塊相鄰邊上對應地設有定位臺。上述定位臺的形狀應與待加工的鈕扣毛坯相適應,一般形狀的鈕扣毛坯可以使用半圓形或″V″字形定位臺。所述的直角靠尺可與底板的兩相鄰邊相互吻合。
使用時,先將鈕扣毛坯夾持在定位臺之間,沿導軌移動可調夾具使毛坯的中心對準底板的中心,再將前、后兩定位塊固定在底板上。然后將底板連同可調夾具一同放在鉆床的工作臺上,并使鉆床上的鉆頭對準毛坯上任一縫紉孔的位置。最后將直角靠尺緊靠住底板并將該靠尺固定在鉆床的工作臺上。這時即可以利用鉆床鉆制第一個縫紉孔,加工好后,將底板旋轉180°后緊靠在直角靠尺上,即可鉆制另一縫紉孔。再加工相同的鈕扣時,只需移動前定位塊或后定位塊之一,在定位臺上夾持另一毛坯,仍然利用直角靠尺定位即可進行加工。為加工具有四個縫紉孔的鈕扣,須將底板制成正方形,每加工好一個縫紉孔后,將底板旋轉90°后即可以加工下一個縫紉孔。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它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以有效地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對不同形狀的鈕扣具有良好的適應性。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
圖1的A-A剖視圖。
本實施例是為加工帶有四個縫紉孔的鈕扣面設計的一種寶玉石鈕扣打孔定位器,本實施例中所采用的底板(1)為正方形,可調夾具通過導軌(3)與底板(1)連接。上述可調夾具由前定位塊(2)和后定位塊(5)組成,該兩定位塊相鄰邊上對應地設有半圓形定位臺(4)。
使用時,先將鈕扣毛坯夾持在定位臺之間,沿導軌移動可調夾具使毛坯的中心對準底板的中心,再利用高腳螺釘(8)分別將前、后兩定位塊固定在底板(1)上。然后將底板(1)連同可調夾具一同放在鉆床的工作臺上,并使鉆床上的鉆頭對準毛坯上任一縫紉孔的位置。最后將直角靠尺(6)緊靠住底板并利用夾板彈簧(7)將該靠尺固定在鉆床的工作臺上。這時即可以利用鉆床鉆制第一個縫紉孔,加工好后,將底板旋轉90°后緊靠在直角靠尺上,即可鉆制下一個縫紉孔。再加工相同的鈕扣時,只需移動前定位塊或后定位塊之一,在定位臺(4)上夾持另一毛坯,仍然利用直角靠尺定位即可進行加工。
權利要求1.一種寶玉石鈕扣打孔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矩形底板(1)、可調夾具和直角靠尺(6),其中可調夾具利用導軌(3)與底板(1)連接。上述可調夾具由前定位塊(2)和后定位塊(5)組成,該兩定位塊相鄰邊上對應地設有定位臺(4)。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寶玉石鈕扣打孔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為正方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寶玉石鈕扣打孔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臺(4)為半圓形。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寶玉石鈕扣打孔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臺(4)為“V”字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寶玉石鈕扣打孔定位器包括矩形底板、可調夾具和直角靠尺,其中可調夾具利用導軌與底板連接。上述可調夾具由前定位塊和后定位塊組成,該兩定位塊相鄰邊上對應地設有定位臺。上述定位臺的形狀應與待加工的鈕扣毛坯相適應。所述的直角靠尺可與底板的兩相鄰邊相互吻合。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它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以有效地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對不同形狀的鈕扣具有良好的適應性。
文檔編號B28D5/02GK2209585SQ9424827
公開日1995年10月11日 申請日期1994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1994年12月27日
發明者徐一誠 申請人:徐一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