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多功能石材加工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加工異形圓柱石料及板材的多功能石材加工機。
由于建筑業迅速發展,對大理石花崗巖需求量不斷增長,特別是用于裝飾圓石柱等表面的各種異形圓柱板材及石桌、石凳、石滾等各種異形圓柱石料,而加工設備如立式異形圓柱石材加工機僅能對具有雛形的毛坯進行車削、磨削,不能對異形圓柱板材進行切縫,并且加工質量和加工效率也不高,由于不能加縫而造成的不能根據產品的尺寸隨意進行組裝,因而對原料、產品的尺寸要求嚴格,使石材的加工麻煩,浪費增大,加工成本提高,在石材搬運中要防碰磕、防混放,才能保證在建筑物的裝飾中盡量拼湊嚴密無縫、花紋完整,這樣就限制了石材的進一步深加工和推廣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克服上述缺點,不僅能通過車削、磨削工序,高效率地加工生產出高質量的異形圓柱石料和板材,還能對異形圓柱板材進行切縫,使其在使用時可以隨意組合,從而也大大地減少了石材搬運的麻煩的多功能石材加工機。
多功能石材加工機分為多功能機用刀架和傳動裝置兩部分,其中多功能機用刀架包括主軸(1)、軸承座(2),絲桿套(3)、絲桿(4)、電機固定座(5)、刀架底座(6),本刀架所用的刀具為砂輪和圓鋸片(8),圓鋸片(8)可用于切縫及車削;傳動裝置主要由進給系統、升降系統組成,進給系統包括、手柄(19)、進給絲杠(21)、進給絲母(18)、聯接桿(14-1)、活動框架(16)、導柱(22)、進給滑套(11)、轉向架(9)、轉軸(10),升降系統分為用于車磨的升降系統和用于切縫的升降系統,其中用于切縫的升降系統包括手輪(20)、光杠(17)、支架(15)、齒輪箱(24)、升降絲母、升降絲杠、升降框架(14)、立柱(12)、升降滑套(26),用于車磨的升降系統包括主軸電機、變速箱、工作臺中心主軸、齒輪、鏈條、傘形齒輪、徑牙撥輪、升降絲杠,而用于切縫的升降系統也可代替用于車磨的升降系統工作。
刀架中主軸(1)一端裝皮帶輪和砂輪,另一端裝圓鋸片(8),主軸通過軸承座(2)與絲桿套(3)相聯接,電機固定座(6)與刀架底座(5)、電機(7)相聯接,絲桿套與電機固定座由絲桿(4)聯接在一起,刀架底座裝在轉向架(9)上,轉向架裝在轉軸(10)上,轉軸兩端分別與導柱(22)端部的固定夾(27)相聯接,刀架可在水平面、平行于轉軸的垂直面內調整位置,還可通過轉軸的轉動在垂直于轉軸的垂直面內并在0~180°范圍內調整位置,從而實現在同一主軸上的刀具能完成車削、磨削及切縫工序。
傳動裝置中的進給絲杠(21)一端與升降框架(14)的聯接桿(14-1)相聯接,另一端裝手柄(19),并通過進給絲母(18)與活動框架(16)相聯接,轉動手柄,可通過進給絲杠(21)的轉動,由進給絲母帶動活動框架運動,從而實現刀架的進給運動。
傳動裝置的光杠(17)一端裝手輪(20),另一端裝齒輪(13),通過手輪(20)的轉動,由光杠上的齒輪(13)通過鏈條帶動傳動軸(23)上平行齒輪運轉,同時齒輪箱(24)中傘形齒輪與平行齒輪也運轉,又通過升降絲母帶動升降框架(14)、刀架沿立柱(12)作升或降運動。
本裝置中,只有在不讓徑牙撥輪起作用或與升降互換方向時才由人工操作。主軸電機通過變速箱傳動工作臺中心主軸旋轉,中心主軸上的齒輪通過鏈條、傘形齒輪帶動徑牙撥輪的徑牙撥動升降絲杠轉動,從而由升降絲母帶動升降框架(14)沿立柱(12)滑動,也即實現了刀架的升降運動。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容易,加工產品質量好即本裝置粗車產品質量可達到以前加工機的精車質量, 并且光潔度高,無疵點,加工效率高即本裝置需6小時加工完的產品而以前加工機則需12小時才能完成,而且噪音小,能節約大量原材料,降低制造成本,由于能對異形圓柱板材進行切縫,因而可以根據產品的尺寸重新且隨意進行組裝,各板塊結合緊密,因而提高了加工和使用的靈活性,擴大了石材的應用范圍。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
圖1為多功能機用刀架示意圖圖2為傳動裝置主視圖圖3為傳動裝置俯視圖圖1中電機(7)為正反轉節能電機,固定在電機固定座(6)上,電機固定座與絲桿套(3)由絲桿(4)通過螺紋聯接在一起,皮帶的松緊調整可通過改變電機固定座與絲桿套之間的距離來實現。主軸(1)一端裝皮帶輪和砂輪,另一端裝圓鋸片(8),主軸與砂輪、圓鋸片皆為螺紋聯接,啟動電機,通過皮帶傳動主軸運轉,從而帶動刀具運轉作切削運動,刀具的旋轉方向與工作臺的轉向相反,并且刀具的轉向能使刀具的安裝更加牢固,不會出現刀具的松動、脫落現象。
圖(2)中的兩根立柱(12)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立柱底座(25)上,立柱通過進給滑套(11)、升降滑套(26)分別與導柱(22)、升降框架(14)相聯接,導柱與活動框架(16)相聯接,導柱(22)一端為固定夾(27),固定夾通過轉軸(10)與轉向架(9)相聯接,刀架裝在轉向架上,松開后,刀架可在水平面內調整位置,若松開固定夾(27),刀架可通過轉軸(10)的轉動在垂直于轉軸的垂直面內并在0~180°范圍內調整位置,刀架還可在平行于轉軸的垂直面內調整位置。
進給絲杠(21)一端與升降框架(14)的聯接桿(14-1)相聯接,另一端裝手柄(19),并通過進給絲母(18)與活動框架(16)相聯接,轉動手柄,可通過進給絲杠(21)的轉動由進給絲母帶動活動框架作進給運動,從而由活動框架、導柱(22)帶動刀架作進給運動。
用于切縫的升降運動中光杠(17)一端裝手輪(20),另一端裝齒輪(13),光杠通過支架(15)與活動框架(16)相聯接,轉動手輪(20)由光杠上齒輪(13)通過鏈條傳動傳動軸(23)上的平行齒輪運轉,同時傳動齒輪箱(24)中齒輪運轉,從而由升降絲母帶動升降框架(14)沿立柱滑動,也就實現了刀架的升或降運動。
在切縫時,使用的齒輪箱是由平行齒輪與傘形齒輪組成的,這樣既增大扭矩,減小手動用力,又能達到換向傳動的目的,而且在切縫時,工作臺與圓鋸片相對的一側設有固定裝置,用來固定工作臺的位置,也可在此再安裝一套用于磨削平面石板的裝置,做到一機多用。
用于車磨的升降運動中,在不讓徑牙撥輪起作用或升與降的方向互換時才需人工操作,地表面下的主軸電機通過變速箱傳動工作臺中心主軸運轉,中心主軸下端的齒輪通過鏈條、傘形齒輪帶動徑牙撥輪的徑牙撥動升降絲杠轉動,從而由升降絲母帶動升降框架(14)及刀架作升或降運動。
要使在同一主軸上的刀具完成車削、磨削及切縫工序,并且車削與切縫都使用圓鋸片,就要在刀具工作前進行調整,這種調整是通過刀架改變位置來實現的。
立柱與立柱底座也可設計成槽形導軌聯接,較大的徑向進給運動,可通過沿導軌滑動來實現。
刀具的進給量需根據石材的硬度和加工產品的尺寸要求來調整。
本實用新型可用來加工各種形狀的大理石、花崗巖石料及板材,其加工直徑達10米,高度可達1.60~1.80米。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石材加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機用刀架包括主軸(1)、軸承座(2)、絲桿套(3)、絲桿(4)、電機固定座(5)、刀架底座(6),本刀架所用的刀具為砂輪、圓鋸片(8),圓鋸片可用來車削及切縫,所述的傳動裝置主要由進給系統、升降系統組成,進給系統包括手柄(19)、進給絲杠(21)、進給絲母(18)、活動框架(16)、聯接桿(14-1)、導柱(22)、進給滑套(11)轉向架(9)、轉軸(10),升降系統分為用于切縫的升降系統和用于車磨的升降系統,而用于切縫的升降系統可代替用于車磨的升降系統工作,其中,用于切縫的升降系統包括手輪(20)、光杠(17)、支架(15)、齒輪(13)齒輪箱(24)、升降絲母、升降絲杠、升降框架(14)、立柱(12)、升降滑套(26),升降系統中升降框架的聯接桿與進給系統中的活動框架和導柱相聯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石材加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架中主軸(1)一端裝皮帶輪和砂輪,另一端裝圓鋸片(8),主軸通過軸承座(2)與絲桿套(3)相聯接,電機固定座(6)與刀架底座(5)、電機(7)相聯接,絲桿套與電機固定座則由絲桿(4)聯接在一起。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石材加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架通過刀架底座(5)裝在轉軸(10)上的轉向架(9)上,轉軸裝在導柱(22)端部的固定夾(27)上,刀架可在水平面、平行于轉軸的垂直面內調整位置,又可通過轉軸的轉動在垂直于轉軸的垂直面內并在0~180°范圍內調整位置。
4.根據權利求1所述的多功能石材加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給絲杠(21)一端與升降框架(14)的聯接桿(14-1)相聯接,另一端裝手柄(19),并通過進給絲母(18)與活動框架(16)相聯接,轉動手柄,可通過進給絲杠轉動,由進給絲母帶動活動框架、刀架運動。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石材加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杠(17)一端裝手輪(20),另一端裝齒輪(13),光杠通過支架(15)與活動框架(16)相聯接,轉動手輪,由光杠上齒輪通過鏈條傳動傳動軸(23)上平行齒輪運轉,同時齒輪箱(24)中的傘形齒輪與平行齒輪也運轉,又通過升降絲母(26)帶動升降框架(14)、刀架沿立柱(12)作升或降運動。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石材加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車磨的升降系統包括主軸電機、變速箱、工作臺中心主軸、齒輪、鏈條、傘形齒輪、徑牙撥輪、升降絲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加工異形圓柱石料和板材的多功能石材加工機,通過刀架在水平面與垂直面內調整位置,可使圓鋸片、砂輪在同一裝置內完成切縫、車削及磨削工序,傳動裝置主要由進給系統和升降系統組成,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容易,加工產品質量好,加工效率高,并且噪音小,能節約大量原材料,制造成本低,加工靈活,能加工各種形狀的石料和板材。
文檔編號B28D1/02GK2187530SQ9323247
公開日1995年1月18日 申請日期1993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1993年7月23日
發明者李廣新, 孫介青, 李廣通 申請人:李廣新, 孫介青, 李廣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