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太陽能降溫集熱瓦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能集收太陽輻射熱供應熱水,使室內降溫的建筑構件。
建筑物的自重大嚴重地阻礙建筑工業的發展,近年來在建筑材料工業上雖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仍然擺脫不了秦磚漢瓦、肥梁胖柱的局面。當前人們對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越來越高,使構造也愈來愈復雜。自重大構造復雜成為了當代建筑技術不相適應的狀態。
隨著人們對可燃能源有限的認識加深,因而對太陽能開發利用的發展較快,特別是在工業民用中耗能最多,用量最大的低溫熱水迫切需要節約可燃能源。但是市場上品種繁多的太陽能熱水器都存在三個共性的問題一是造價高投資大,二是自重大,三是耗鋼量大構造復雜。這樣對投產設備、技術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難于普及,使十億人口的大國能用上太陽能熱水者其數甚微。
建筑的圍護結構承擔著保溫隔熱防水的功能,要有一定的厚度或隔熱設施,它和現在安裝在屋面上的太陽能熱水器都增添了建筑荷載。而前者要隔熱后者要集熱,用兩套設施、設備承擔兩種功能,不利于結構又增大了投資。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具有高效隔熱功能又能夠集收太陽輻射熱。使室內降溫的輕型建筑構件來代替圍護結構與太陽能熱水器。
上述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見附圖
,它是用一種薄型板材作面層集熱片1邊框2底板3構成殼體,殼體內是供水在內部流動的空腔4組成的一種板狀建筑構件。其殼體面層是按集熱要求所制成的集熱片1,當殼體的空腔4內充水后集熱片集收輻射熱時立即傳給水,水受熱成熱水。在殼體上設有熱水口5冷水口6,殼體要求不漏水,這樣一旦與冷熱水管路接通或相互接通后就形成冷熱水的對流,使熱水流入保溫水箱來供應熱水或貯存熱能。在冷水不斷地補充的同時就起到了高效隔熱作用。在底板3外設有保溫層7保護層8,保護層和底板又可作為裝飾飾面。保溫層可采用保溫材料也可以用空氣保溫,當用空氣保溫時將相鄰的保溫層相互連通,停止供給冷水使空腔4內的水溫升高,空氣層的空氣在熱的作用下受熱上升,迫使室內的空氣由下面去補充形成了空氣的對流。這時空氣保溫層就成為了室內降溫通風的風道。保溫層還可以根據建筑部位和功能的要求靈活地設在殼體的任一面或不設來適應要求。(附圖上是設在底板3下作為示例)。集熱片上不設空氣層與透明層,避免了它對輻射熱的反射和吸收,因為當水受熱后即流向保溫水箱,熱向外擴散少,不設還提高了熱效率。面層集熱片1與邊框2交接處留有搭接邊沿9是供組裝后起防水作用的。
太陽能降溫集熱瓦(墻板)的自重是粘土瓦或鋼筋混凝土自重的20%~30%。用它來代替當前的圍護結構和太陽能低溫熱水器,減輕了結構的自重,省去了原有的隔熱設施、防水設施,又代替了太陽能低溫熱水器的設備,還能減免室內的防暑降溫設備,使當前屋面開裂、鼓泡、滲漏等問題得到徹底解決。大大地節約了投資。它提高了建筑工業的工廠化,減少了施工的濕作業與勞動強度。它制作簡單無需復雜的設備和技術。它能使工業與民用中用量最大,耗能最多的低溫熱水的供應就在房屋建筑過程中得到解決,能大量普及太陽能節省可燃能源,減少環境污染。
本發明的具體結構由以下的實施例及附圖給出附太陽能降溫集熱瓦(墻板)的構造圖它是由面層集熱片1邊框2底板3構成的空腔4,供水在腔內流動兩端設有熱水口5冷水口6與冷熱水管相連接或相互連接。在底板上設有保溫層7保護層8。在面層集熱片1與邊框連接處留有防水搭接邊沿9所組成。用這種構件按照普通波形瓦的方法組裝成屋蓋墻板,當冷水口進入空腔4內將熱帶走。由熱水口流入保溫水箱供應熱水,冷水再不斷進入空腔4來起隔熱作用滿足室內降溫。由于大面積的集熱降溫。滿足熱水供應后熱源大量富余,為不使冷水繼續補充而造成浪費,則采用空氣隔熱層形成風道降溫貯熱,停止補充冷水,使保溫層的空氣受熱上升迫使室內空氣對流降溫。
權利要求1.一種由薄型板材作的殼體構件,其特征在于有面層集熱片1邊框2底板3構成可供水在內部流動的密封空腔4和熱水口5冷水口6,在殼體上設有可供空氣在內部流動的保溫層7和保護層8,面層集熱片與邊框連接處留有防水搭接邊沿9所構成的板狀構件。
2.按權利要求1所述構件,其特征在于空腔殼體的面層是集熱片1。
3.按權利要求1所述構件,其特征在于集熱片1上不設空氣層與透明層。
4.按權利要求1所述構件,其特征在于空腔4上設有熱水口5冷水口6一旦與冷熱水管路接通或相互接通即形成水的對流。
5.按權利要求1所述構件,其特征在于保溫層7可用空氣保溫或用保溫材料保溫。
6.按權利要求1、5所述構件,其特征在于用空氣保溫時一旦與鄰片保溫層相互接通形成空氣的對流。
7.按權利要求1所述構件,其特征在于可利用底板3和保護層8作裝飾飾面。
8.按權利要求1、5、6、7所述構件,其特征在于保溫層7保護層8可以靈活地不設,或設在殼體的任一面。
專利摘要太陽能降溫集熱瓦(墻板)是用在房屋建筑上對太陽輻射熱進行收集來降低室內氣溫的一種新型瓦(墻板)。它是一種由薄型材料作成內部空腔可供水和空氣在內部流動的殼體板狀構件。由它所組成的圍護結構,就可以提供能源,或提供充足的熱水;又是具有高效隔熱、防水、防火的輕型圍護構件。它的自重只有粘土磚瓦或鋼筋混凝土自重的20%至30%,還省去了隔熱和防水設施。并可減免室內的防暑降溫設備。大量節約投資和可燃能源,也使當前屋面開裂、鼓泡、滲漏等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文檔編號E04D13/18GK2043642SQ8721006
公開日1989年8月30日 申請日期1987年7月10日 優先權日1987年7月10日
發明者余志剛 申請人:余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