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散耦合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離散耦合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結構,包括設置在混凝土內的預應力鋼筋,在所述預應力鋼筋外間隔設置若干個徑向鍵,在相鄰的兩個徑向鍵之間的預應力鋼筋外套設可壓縮填充物。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預留了鋼筋銹蝕膨脹的空間,解決了鋼筋膨脹對混凝土造成破壞的問題,確保了結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施工方便。
【專利說明】離散耦合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結構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鋼筋混凝土結構,尤其是涉及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結構。
【背景技術】
[0002] 預制式海上混凝土結構平臺在拖曳至安裝地點的過程中,由于受到波浪彎矩和靜 水彎矩的作用,會產生中拱或中垂的現象,從而使平臺底部產生一定的拉力。為抵消這部分 拉力,在澆筑海上混凝土結構平臺時,會在平臺結構的底部設置一定的預應力鋼筋。而當混 凝土結構平臺坐底安裝后,其底部主要受到壓力作用,此時荷載主要由混凝土來承擔。由于 長期處于海水浸泡,滲透至混凝土內部的海水勢必會對鋼筋產生腐蝕,使得鋼筋發生銹蝕 膨脹。而傳統的預應力鋼筋在發生銹蝕膨脹時,勢必會擠破混凝土,從而對結構造成破壞, 影響混凝土結構的穩定性。
【發明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預留鋼筋銹蝕膨脹空間的離散耦合預應力鋼筋混 凝土結構。
[0004]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離散耦合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結構,包括設置 在混凝土內的預應力鋼筋,在所述預應力鋼筋外間隔設置若干個徑向鍵,在相鄰的兩個徑 向鍵之間的預應力鋼筋外套設可壓縮填充物。
[0005] 在預應力鋼筋外間隔設置的徑向鍵可以起到使混凝土與鋼筋形成粘結的效果,保 證了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連接,可壓縮填充物能被擠壓變形,預留了鋼筋發生銹蝕膨脹的 空間,從而避免銹脹力對混凝土的破壞,確保海上混凝土結構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0006] 在所述可壓縮填充物外套設有外護套。保護可壓縮填充物,預留足夠的空間用于 壓縮變形。
[0007] 所述徑向鍵截面呈長方形或梯形。可以增加與混凝土接觸的面積,提高其抗剪切 能力,梯形結構還有利于減少應力的集中。
[0008]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預留了鋼筋銹蝕膨脹的空間,解決了鋼筋膨脹對混凝土造 成破壞的問題,確保了結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施工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0010] 附圖2為圖1中A-A向剖視圖;
[0011]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0012] 1、預應力鋼筋,2、混凝土,3、徑向鍵,4、可壓縮填充物,5、外護套。
【具體實施方式】
[0013] 實施例1 :
[0014] 參閱圖1-2, 一種離散耦合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結構,包括設置在混凝土 2內的預應 力鋼筋1,在預應力鋼筋1外間隔設置若干個截面呈長方形的徑向鍵3,在相鄰的兩個徑向 鍵3之間的預應力鋼筋1外套設可壓縮填充物4。在可壓縮填充物4外套設有外護套5。
[0015] 在預應力鋼筋1外間隔設置的徑向鍵3可以起到使混凝土 2與預應力鋼筋1之間 形成粘結的效果,保證了預應力鋼筋1與混凝土 2之間的連接效果,施工工藝與普通的粘結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相同。當預應力鋼筋1發生銹蝕膨脹時,可以壓縮外護套5和可壓縮填 充物4,從而預留了預應力鋼筋1發生銹蝕膨脹的空間,避免銹脹力對混凝土的破壞,確保 海上混凝土結構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0016] 可壓縮填充物4可采用氣體或孔隙材料。
[0017] 實施例2:
[0018] 參閱圖3, 一種離散耦合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結構,包括設置在混凝土 2內的預應力 鋼筋1,在預應力鋼筋1外間隔設置若干個截面呈梯形的徑向鍵3,在相鄰的兩個徑向鍵3 之間的預應力鋼筋1外套設可壓縮填充物4。在可壓縮填充物4外套設有外護套5。其他 技術特征與實施例1相同,在此不予贅述。
[0019] 上列詳細說明是針對本實用新型可行實施例的具體說明,該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制 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為的等效實施或變更,均應包含于本案的 專利范圍中。
【權利要求】
1. 一種離散耦合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結構,包括設置在混凝土內的預應力鋼筋,其特征 在于:在所述預應力鋼筋外間隔設置若干個徑向鍵,在相鄰的兩個徑向鍵之間的預應力鋼 筋外套設可壓縮填充物。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散耦合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壓 縮填充物外套設有外護套。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離散耦合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徑 向鍵截面呈長方形或梯形。
【文檔編號】E04C5/08GK203878555SQ201420229707
【公開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6日
【發明者】馬榮鑫, 闞軍, 鄭瑞蕓, 唐峰, 盛國強, 王煒, 沈正, 葉娟, 周秋萍, 丁樺 申請人:廣州中國科學院工業技術研究院, 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