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災房建筑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抗震救災房建筑結構,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包括若干塊墻圍成的房體,所述房體的下端固定地設有隔震層,所述隔震層包括若干個設有凸塊的第一金屬塊和若干個設有凹槽的第二金屬塊,所述凸塊與凹槽相適配,所述第一金屬塊與第二金屬塊插接配合,所述第一金屬塊和第二金屬塊相接處設有彈性件,所述墻包括外鋼板、內鋼板以及若干個連接內鋼板與外鋼板的鋼骨架,所述鋼骨架與內、外鋼板之間通過螺釘固定,所述鋼骨架呈工字型結構設置,所述墻與墻之間通過焊連接,所述墻與墻連接處的內外表面分別設有呈L形的金屬加強筋,所述金屬加強筋與墻之間通過螺釘連接。該抗震救災房建筑結構使用壽命長、強度大、安全性好、防震效果好。
【專利說明】抗震救災房建筑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結構,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抗震救災建筑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每年約發生500多萬次地震,即每天要發生上萬次地震。其中絕大多數太小或太遠以至于人們感覺不到,但有的地震有可能會造成嚴重的災難。據統計,世界上130次巨大的地震災害中,90%?95%的傷亡是由于建筑物倒塌造成的。故對地震之前必須做好一個防震措施,同樣的做好對地震之后的防震措施也極為重要。目前,現有的抗震救災房大多都是一些帳篷式的簡易抗震房,帳篷式防震房為一種整體結構,支撐起來就可以作房子使用,但這種防震房過于簡易、不堅固,如有石塊撞擊到防震房,就會給屋內的災民帶來危害,使用壽命短,不具備防震的能力,如再次放生余震,就有可能給災民造成二次傷害。在寒冷的季節和地方,使用起來就極為不方便,影響抗震救災工作。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壽命長、強度大、安全性好、防震效果好的抗震救災房建筑結構。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抗震救災房建筑結構,包括若干塊墻圍成的房體,所述房體的下端固定地設有隔震層,所述隔震層包括若干個設有凸塊的第一金屬塊和若干個設有凹槽的第二金屬塊,所述凸塊與凹槽相適配,所述第一金屬塊與第二金屬塊插接配合,所述第一金屬塊和第二金屬塊相接處設有彈性件,所述墻包括外鋼板、內鋼板以及若干個連接內鋼板與外鋼板的鋼骨架,所述鋼骨架與內、外鋼板之間通過螺釘固定,所述鋼骨架呈工字型結構設置,所述墻與墻之間為焊接,所述墻與墻連接處的內外表面分別設有呈L形的金屬加強筋,所述金屬加強筋與墻之間通過螺釘連接。
[000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抗震救災房的墻采用外鋼板與內鋼板通過若干個鋼骨架連接,鋼骨架與內、外鋼板之間通過螺釘固定,鋼骨架呈工字型,墻與墻之間通過焊連接,有效增加了房體的強度,使抗震救災房在地震時不易塌垮,延長使用壽命,墻與墻之間分別設有呈L形的金屬加強筋,所述金屬加強筋與墻之間通過螺釘連接,提高了整個房體的強度,在房體的下端固定地設有隔震層,可有效吸收地震產生的波動,提高了抗震救災房的防震效果,使災民不會受到二次傷害。
[0006]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鋼骨架包括兩相互平行的連接部和中間的支撐部,所述兩連接部分別與支撐部兩端相互垂直,所述支撐部兩端分別固定地設置在兩連接部的中間,所述支撐部設有背向設置的兩半圓弧,所述兩連接部分別設有若干個螺紋孔,所述支撐部上設有加強筋。
[000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支撐部設有背向設置的兩半圓弧,支撐部上設有加強筋,有效提高了鋼骨架的強度。[0008]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房體四周分別設有插入泥土的柱子,所述房體四周底邊通過彈簧與柱子連接。
[000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房體四周分別設有插入泥土的柱子,房體四周底邊通過彈簧與柱子連接,可以防止抗震救災房在地震時被震移到危險的地帶,彈簧擠壓可以受力,拉長了也可以受力,使柱子不易被拉出。
[0010]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內鋼板與外鋼板之間粘合有鋁箔層。
[001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內鋼板與外鋼板之間粘合有鋁箔層,尤其是在寒冷的季節和地方,鋁箔層可以起到保溫的作用,讓災民居住地更加舒適。
[0012]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內鋼板與鋁箔層之間粘合有玻璃棉層。
[001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內鋼板與鋁箔層之間粘合有玻璃棉層,玻璃棉層可以起到隔音的效果,尤其是醫護人員在抗震救災房內醫治病人的時候,可以讓醫護人員更加專心地醫治病人。
[0014]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房體前端面設有門。
[0015]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房體前端面設有窗。
[0016]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金屬塊呈凸字形,所述第二金屬塊呈凹字形,所述第一金屬塊與房體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金屬塊相對與第一金屬塊相接觸的另一端固定地設有金屬板。
[001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二金屬塊相對與第一金屬塊相接觸的另一端固定地設有金屬板,提高整個抗震救災房的穩定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抗震救災建筑結構實施例的示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抗震救災建筑結構的墻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抗震救災建筑結構的加強筋實施例的示意圖;
[0021]圖4為本實用新型抗震救災建筑結構的隔震層實施例的示意圖。
[0022]附圖標記:1、房體;2、金屬加強筋;3、墻;4、窗;5、門;6、金屬板;7、隔震層;8、內鋼板;9、玻璃棉層;10、外鋼板;11、鋼骨架;12、招箔層;13、螺釘;14、第一金屬塊;15、第二金屬塊;16、彈性件;17、柱子;18、彈簧;111、連接部;112、支撐部;113、加強筋;114、螺紋孔;141、凸塊;151、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3]參照圖1至圖4對本實用新型抗震救災建筑結構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0024]一種抗震救災房建筑結構,包括若干塊墻3圍成的房體1,所述房體I的下端固定地設有隔震層7,所述隔震層7包括若干個設有凸塊141的第一金屬塊14和若干個設有凹槽151的第二金屬塊15,所述凸塊141與凹槽151相適配,所述第一金屬塊14與第二金屬塊15插接配合,所述第一金屬塊14和第二金屬塊15相接處設有彈性件16,所述墻3包括外鋼板10、內鋼板8以及若干個連接內鋼板8與外鋼板10的鋼骨架11,所述鋼骨架11與內、外鋼板之間通過螺釘固定,所述鋼骨架11呈工字型結構設置,所述墻3與墻3之間為焊接,所述墻3與墻3連接處的內外表面分別設有呈L形的金屬加強筋2,所述金屬加強筋2與墻3之間通過螺釘13連接。
[002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抗震救災房的墻3采用外鋼板10與內鋼板8通過若干個鋼骨架11連接,鋼骨架11與內、外鋼板10之間通過螺釘13固定,鋼骨架11呈工字型,墻3與墻3之間通過焊連接,有效增加了房體I的強度,使抗震救災房在地震時不易塌垮,延長使用壽命,墻3與墻3之間分別設有呈L形的金屬加強筋2,所述金屬加強筋2與墻3之間通過螺釘13連接,提高了整個房體I的強度,在房體I的下端固定地設有隔震層7,可有效吸收地震產生的波動,提高了抗震救災房的防震效果,使災民不會受到二次傷害。
[0026]所述鋼骨架11包括兩相互平行的連接部111和中間的支撐部112,所述兩連接部111分別與支撐部112兩端相互垂直,所述支撐部112兩端分別固定地設置在兩連接部111的中間,所述支撐部112設有背向設置的兩半圓弧,所述兩連接部111分別設有若干個螺紋孔114,所述支撐部上設有加強筋113。
[002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支撐部112設有背向設置的兩半圓弧,支撐部上設有加強筋113,有效提高了鋼骨架11的強度。
[0028]所述房體I四周分別設有插入泥土的柱子17,所述房體I四周底邊通過彈簧18與柱子17連接。
[002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房體I四周分別設有插入泥土的柱子17,房體I四周底邊通過彈簧18與柱子17連接,可以防止抗震救災房在地震時被震移到危險的地帶,彈簧18擠壓可以受力,拉長了也可以受力,使柱子17不易被拉出。
[0030]所述內鋼板8與外鋼板10之間粘合有鋁箔層12。
[003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內鋼板8與外鋼板10之間粘合有鋁箔層12,尤其是在寒冷的季節和地方,鋁箔層12可以起到保溫的作用,讓災民居住地更加舒適。
[0032]所述內鋼板8與鋁箔層12之間粘合有玻璃棉層9。
[003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內鋼板8與鋁箔層12之間粘合有玻璃棉層9,玻璃棉層9可以起到隔音的效果,尤其是醫護人員在抗震救災房內醫治病人的時候,可以讓醫護人員更加專心地醫治病人。
[0034]所述房體I前端面設有門5。
[0035]所述房體I前端面設有窗4。
[0036]所述第一金屬塊14呈凸字形,所述第二金屬塊15呈凹字形,所述第一金屬塊14與房體I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金屬塊15相對與第一金屬塊14相接觸的另一端固定地設有金屬板6。
[003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二金屬塊15相對與第一金屬塊14相接觸的另一端固定地設有金屬板6,提高整個抗震救災房的穩定性。
【權利要求】
1.一種抗震救災房建筑結構,包括若干塊墻圍成的房體,其特征是:所述房體的下端固定地設有隔震層,所述隔震層包括若干個設有凸塊的第一金屬塊和若干個設有凹槽的第二金屬塊,所述凸塊與凹槽相適配,所述第一金屬塊與第二金屬塊插接配合,所述第一金屬塊和第二金屬塊相接處設有彈性件,所述墻包括外鋼板、內鋼板以及若干個連接內鋼板與外鋼板的鋼骨架,所述鋼骨架與內、外鋼板之間通過螺釘固定,所述鋼骨架呈工字型結構設置,所述墻與墻之間為焊接,所述墻與墻連接處的內外表面分別設有呈L形的金屬加強筋,所述金屬加強筋與墻之間通過螺釘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救災房建筑結構,其特征是:所述鋼骨架包括兩相互平行的連接部和中間的支撐部,所述兩連接部分別與支撐部兩端相互垂直,所述支撐部兩端分別固定地設置在兩連接部的中間,所述支撐部設有背向設置的兩半圓弧,所述兩連接部分別設有若干個螺紋孔,所述支撐部上設有加強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抗震救災房建筑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房體四周分別設有插入泥土的柱子,所述房體四周底邊通過彈簧與柱子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抗震救災房建筑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內鋼板與外鋼板之間粘合有鋁箔層。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抗震救災房建筑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內鋼板與鋁箔層之間粘合有玻璃棉層。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抗震救災房建筑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房體前端面設有門。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抗震救災房建筑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房體前端面設有窗。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抗震救災房建筑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金屬塊呈凸字形,所述第二金屬塊呈凹字形,所述第一金屬塊與房體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金屬塊相對與第一金屬塊相接觸的另一端固定地設有金屬板。
【文檔編號】E04H9/02GK203669458SQ201420027779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16日
【發明者】葛軍鋒 申請人:新天一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