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填充棒與填充箱混合使用的空心單向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填充棒與填充箱混合使用的空心單向板及其實施方法,屬于一般建筑物構造領域。從平面上將板劃分為2塊邊支座空心區(1)和一塊中段空心區(2),填充棒組合塊(3)和填充箱(4)分別填埋其中,填充棒組合塊(3)和填充箱(4)依次排列形成一條填充條(5),相鄰填充條(5)之間為主肋(7),每道填充條(5)在每塊邊支座空心區(1)內至少布置一個填充棒組合塊(3),相鄰的填充棒組合塊(3)和填充箱(4)之間及相鄰的填充箱(4)之間緊貼布置,填充條(5)位于上層鋼筋(8)與下層鋼筋(9)之間,永久性埋在混凝土(10)內。本發明的空心樓蓋重量輕,結構的可靠性、抗震性好,具有很好的經濟性和適用性。
【專利說明】一種填充棒與填充箱混合使用的空心單向板
(—)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鋼筋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尤其是一種填充棒與填充箱混合使用的空心單向板及其實施方法,屬于一般建筑物構造領域。
(二)
【背景技術】
[0002]在建筑領域,隨著大跨度混凝土結構日益增多,越來越多的樓板采用空心樓蓋結構技術。有時為了減小結構自重或者增強混凝土的保溫、隔熱、隔音、減震效果,需要在混凝土里面放置一些輕質填充材料。用輕質填充材料來代替部分混凝土基本不會影響結構的受力性能,但是可以大大減輕結構的自重。
[0003]涉及到空心板中的填充材料,主要有填充棒和填充箱兩大類。填充棒的斷面形狀為圓形或多邊形等圖形,其斷面最大尺寸與最小尺寸之比一般<2,其平面尺寸長度與寬度之比一般> 2。填充箱的斷面形狀為矩形或矩形倒角,其平面形狀一般為正方形,也可以為矩形,尺寸長度與寬度之比一般< 1.5。
[0004]但是,以填充箱形成空心板的空心率顯然要超過以填充棒形成的空心板,而從力學原理講,正是因為填充棒空心率相對較小則混凝土的截面積相對較大,所以順著填充棒方向空心板的承載能力要大于同樣厚度的填充箱空心板,尤其是抗剪能力,當然,垂直于填充棒方向空心板的承載能力尤其是抗剪能力是較弱的。在工程中,如果能夠充分利用填充箱和填充棒的力學性能不同,將二者有機結合在一起,提出一種新的填充棒與填充箱混合使用技術方案,將有很好的現實意義。
[0005]本人曾在此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與實驗工作,曾經先后提出“一種填充棒與填充箱混合使用的空心板”(ZL201010560553.4)和“一種填充棒與填充箱混合使用的板柱結構空心板”(ZL201010560571.2)的技術方案,而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技術效果。但是,眾所周知,樓板按受力形式不同分為單向板、雙向板和板柱結構(即無梁樓蓋)。ZL201010560553.4適合于雙向板,ZL201010560571.2適合于板柱結構,而在工程中還存在著大量的單向板,如果將ZL201010560553.4和ZL201010560571.2的技術方案用在單向板中,不但樓板的空心率低,有時甚至還可能產生結構不安全的后果。
[0006]綜上所述,在現有技術中,還沒有一種技術能充分利用填充棒與填充箱的優點,克服其缺點,形成一種空心率大、受力合理的單向受力空心樓蓋結構。因此,開發一種填充棒與填充箱混合使用的空心單向板已成為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三)
【發明內容】
[0007]在現有技術中,存在空心樓蓋空心率低、受力不合理、混凝土澆筑不密實或者結構造價較高等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填充棒與填充箱混合使用的空心單向板,該空心樓蓋受力合理,且空心率大、能夠保證板底混凝土澆筑密實同時又施工安裝方便。
[0008]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填充棒與填充箱混合使用的空心單向板,從平面上將板劃分為2塊邊支座空心區和一塊中段空心區,填充棒組合塊和填充箱分別填埋在邊支座空心區與中段空心區內,填充棒組合塊和填充箱依次排列形成一條填充條,相鄰填充條之間為寬度大于或等于80mm并且與2個邊支座相連的主肋,同一塊樓板內不同主肋互相平行,每道填充條在每塊邊支座空心區內至少布置一個填充棒組合塊,每道填充條中相鄰的填充棒組合塊和填充箱之間緊貼布置、相鄰的填充箱和填充箱之間緊貼布置,由填充棒組合塊與填充箱排列而成的填充條位于上層鋼筋與下層鋼筋之間,永久性埋在混凝土內。
[0009]進一步,填充棒組合塊由2根或2根以上填充棒與連接件組合而成,在每個填充棒組合塊內,填充棒之間設有內肋,內肋的寬度為50-150mm,內肋朝向與填充棒長度方向平行,填充箱的中部有一個豎向漏漿孔,漏漿孔的下端為沿水平方向設置的流漿槽,在每道填充條中相鄰填充箱緊貼布置且流漿槽朝向一致彼此貫通,流漿槽的朝向與內肋朝向平行且與主肋的方向平行。
[0010]進一步,當每道填充條在每塊邊支座空心區內布置兩個或兩個以上個填充棒組合塊時,相鄰填充棒組合塊之間緊貼布置。
[0011]進一步,緊貼布置的填充棒組合塊和填充箱之間以及相鄰填充箱之間對應接觸面間的最小凈距小于或等于15mm。
[0012]本發明的一種填充棒與填充箱混合使用的空心單向板的實施方法是:綁扎板的下層鋼筋,從平面上將板劃分為2塊邊支座空心區和一塊中段空心區,填充棒組合塊和填充箱分別填埋在邊支座空心區與中段空心區內,填充棒組合塊和填充箱依次排列形成一道填充條,相鄰填充條之間留有寬度大于或等于80mm并且與2個邊支座相連的主肋,同一塊樓板內不同主肋互相平行,每道填充條在每塊邊支座空心區內至少布置一個填充棒組合塊,每道填充條中相鄰的填充棒組合塊和填充箱之間緊貼布置、相鄰的填充箱和填充箱之間緊貼布置,布置填充棒組合塊時,其內肋的朝向與主肋方向一致,填充箱的中部有一個豎向漏漿孔,漏漿孔的下端為沿水平方向設置的流漿槽,布置填充箱時,相鄰填充箱流漿槽的朝向與主肋方向一致且彼此貫通,綁扎板的上層鋼筋,澆筑混凝土,拆除模板。
[0013]采用上述方案后,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發明中充分利用棒狀材料填充的空心板中,順著填充棒方向抗剪能力比較大的特點,將填充棒組合塊布置在邊支座附近剪力比較大的區域,而在剪力較小的中央區域,以能獲得較大空心率的填充箱填充。同時相鄰的填充棒組合塊和填充箱之間以及相鄰的填充箱和填充箱之間不像現有技術那樣設置混凝土實心肋,而是互相緊貼布置,因此本空心板的空心率至少要比ZL201010560553.4和ZL201010560571.2高5-15 %,樓板的自重更輕,除省混凝土外還節省更多的鋼筋。但是,填充箱互相緊貼布置后帶來的隱患就是混凝土只能從主肋一個方向往填充箱底部流動,會使箱體底部尤其是兩個填充箱相貼處底部中段的混凝土澆筑不密實。為解決這個問題,除在填充箱上設置漏漿孔外,在水平方向設置的流漿槽,使填充箱底部有一個尺寸較大的混凝土流動通道,然后混凝土從該通道向填充箱底部其余部位擴散,結合混凝土從填充箱兩側主肋往填充箱下流動的事實,即使填充箱的寬度達到1000mm,箱體底部任何一點距離混凝土流動通道的距離都小于250mm,這樣能夠保證填充箱底部的混凝土澆筑密實。流漿槽朝向與填充棒組合塊中內肋的朝向以及主肋方向一致,可以使流漿槽中多出的這部分混凝土不僅僅是方便混凝土流動而增加了空心板自重,而是可以與內肋與主肋的混凝土一樣參與受力,從而改善樓板的力學性能。因此,采用本方案后,在滿足結構受力的前提下,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空心板的空心率,又能保證填充箱底部混凝土的澆筑質量,同時施工安裝都很方便。這種空心樓蓋跨度大、重量輕,結構的可靠性、抗震性、抗裂性也較好。本發明具有很好的經濟性和適用性,對建筑技術的發展起促進作用。
(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0016]圖1是本發明空心單向板中平面分區示意圖
[0017]圖2是本發明空心單向板中填充條平面布置示意圖
[0018]圖3是本發明空心單向板中填充棒組合塊和填充箱形成填充條示意圖
[0019]圖4是本發明空心單向板中填充棒組合塊和填充箱平面布置圖
[0020]圖5是填充棒組合塊和填充箱放大平面布置圖
[0021]圖6、圖7、圖8分別是圖4中A-A、B-B、C_C剖面圖
[0022]圖9是填充棒組合塊平面圖
[0023]圖10是圖9中D-D剖面圖
[0024]圖11是填充箱平面圖
[0025]圖12、圖13分別是圖11中E_E、F_F剖面圖
[0026]圖中:1.邊支座空心區,2.中段空心區,3.填充棒組合塊,4.填充箱,5.填充條,6.邊支座,7.主肋,8.上層鋼筋,9.下層鋼筋,10.混凝土,11.填充棒,12.連接件,13.內肋,14.漏漿孔,15.流漿槽。
(五)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說明:
[0028]在圖1-圖8所示實施例中,一種填充棒與填充箱混合使用的空心單向板,從平面上將板劃分為2塊邊支座空心區(I)和一塊中段空心區(2),填充棒組合塊(3)和填充箱
(4)分別填埋在邊支座空心區(I)與中段空心區(2)內,填充棒組合塊(3)和填充箱(4)依次排列形成一條填充條(5),相鄰填充條(5)之間為寬度大于或等于80mm并且與2個邊支座(6)相連的主肋(7),同一塊樓板內不同主肋(7)互相平行,每道填充條(5)在每塊邊支座空心區(I)內至少布置一個填充棒組合塊(3),每道填充條(5)中相鄰的填充棒組合塊
(3)和填充箱(4)之間緊貼布置、相鄰的填充箱(4)和填充箱(4)之間緊貼布置,由填充棒組合塊(3)與填充箱(4)排列而成的填充條(5)位于上層鋼筋(8)與下層鋼筋(9)之間,永久性埋在混凝土(10)內。
[0029]在圖4-圖5、圖8-圖13所示實施例中,填充棒組合塊(3)由2根或2根以上填充棒(11)與連接件(12)組合而成,在每個填充棒組合塊(3)內,填充棒(11)之間設有內肋(13),內肋(13)的寬度為50-150mm,內肋朝向與填充棒長度方向平行,填充箱(4)的中部有一個豎向漏漿孔(14),漏漿孔(14)的下端為沿水平方向設置的流漿槽(15),在每道填充條(5)中相鄰填充箱緊貼布置且流漿槽(15)朝向一致彼此貫通,流漿槽(15)的朝向與內肋(13)朝向平行且與主肋(7)的方向平行。
[0030]在圖3-圖6所示實施例中,當每道填充條(5)在每塊邊支座空心區(I)內布置兩個或兩個以上個填充棒組合塊(3)時,相鄰填充棒組合塊(3)之間緊貼布置。
[0031]在圖3-圖6所示實施例中,所謂緊貼布置,并不是指相鄰填充箱彼此接觸面之間嚴絲合縫的相貼,在建筑工程中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緊貼布置是指相鄰箱體大致挨著,澆筑混凝土時,相鄰之間不會形成一道有一定厚度可以用來傳力的混凝土連通肋,用具體的數值判斷,就是緊貼布置的填充棒組合塊⑶和填充箱⑷之間以及相鄰填充箱⑷之間對應接觸面間的最小凈距小于或等于15mm。
[0032]在圖1-圖13所示實施例中,本發明的一種填充棒與填充箱混合使用的空心單向板的實施方法是:綁扎板的下層鋼筋(9),從平面上將板劃分為2塊邊支座空心區(I)和一塊中段空心區(2),填充棒組合塊(3)和填充箱(4)分別填埋在邊支座空心區(I)與中段空心區(2)內,填充棒組合塊(3)和填充箱(4)依次排列形成一道填充條(5),相鄰填充條(5)之間留有寬度大于或等于80mm并且與2個邊支座(6)相連的主肋(7),同一塊樓板內不同主肋(7)互相平行,每道填充條(5)在每塊邊支座空心區(I)內至少布置一個填充棒組合塊(3),每道填充條(5)中相鄰的填充棒組合塊(3)和填充箱(4)之間緊貼布置、相鄰的填充箱(4)和填充箱(4)之間緊貼布置,布置填充棒組合塊(3)時,其內肋(13)的朝向與主肋(7)方向一致,填充箱(4)的中部有一個豎向漏漿孔(14),漏漿孔(14)的下端為沿水平方向設置的流漿槽(15),布置填充箱(4)時,相鄰填充箱流漿槽(15)的朝向與主肋(7)方向一致且彼此貫通,綁扎板的上層鋼筋(8),澆筑混凝土(10),拆除模板。
【權利要求】
1.一種填充棒與填充箱混合使用的空心單向板,從平面上將板劃分為2塊邊支座空心區(I)和一塊中段空心區(2),填充棒組合塊(3)和填充箱(4)分別填埋在邊支座空心區(I)與中段空心區(2)內,其特征在于填充棒組合塊(3)和填充箱(4)依次排列形成一條填充條(5),相鄰填充條(5)之間為寬度大于或等于80mm并且與2個邊支座(6)相連的主肋(7),同一塊樓板內不同主肋(7)互相平行,每道填充條(5)在每塊邊支座空心區(I)內至少布置一個填充棒組合塊(3),每道填充條(5)中相鄰的填充棒組合塊(3)和填充箱(4)之間緊貼布置、相鄰的填充箱(4)和填充箱(4)之間緊貼布置,由填充棒組合塊(3)與填充箱⑷排列而成的填充條(5)位于上層鋼筋⑶與下層鋼筋(9)之間,永久性埋在混凝土(10)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填充棒與填充箱混合使用的空心單向板,其特征在于填充棒組合塊⑶由2根或2根以上填充棒(11)與連接件(12)組合而成,在每個填充棒組合塊⑶內,填充棒(11)之間設有內肋(13),內肋(13)的寬度為50-150mm,內肋朝向與填充棒長度方向平行,填充箱(4)的中部有一個豎向漏漿孔(14),漏漿孔(14)的下端為沿水平方向設置的流漿槽(15),在每道填充條(5)中相鄰填充箱緊貼布置且流漿槽(15)朝向一致彼此貫通,流漿槽(15)的朝向與內肋(13)朝向平行且與主肋(7)的方向平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填充棒與填充箱混合使用的空心單向板,其特征在于當每道填充條(5)在每塊邊支座空心區(I)內布置兩個或兩個以上個填充棒組合塊(3)時,相鄰填充棒組合塊(3)之間緊貼布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填充棒與填充箱混合使用的空心單向板,其特征在于緊貼布置的填充棒組合塊⑶和填充箱⑷之間以及相鄰填充箱⑷之間對應接觸面間的最小凈距小于或等于15mm。
5.根據權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種填充棒與填充箱混合使用的空心單向板的實施方法,其特征在于綁扎板的下層鋼筋(9),從平面上將板劃分為2塊邊支座空心區(I)和一塊中段空心區(2),填充棒組合塊(3)和填充箱(4)分別填埋在邊支座空心區(I)與中段空心區(2)內,填充棒組合塊(3)和填充箱(4)依次排列形成一道填充條(5),相鄰填充條(5)之間留有寬度大于或等于80mm并且與2個邊支座(6)相連的主肋(7),同一塊樓板內不同主肋(7)互相平行,每道填充條(5)在每塊邊支座空心區(I)內至少布置一個填充棒組合塊(3),每道填充條(5)中相鄰的填充棒組合塊(3)和填充箱(4)之間緊貼布置、相鄰的填充箱(4)和填充箱(4)之間緊貼布置,布置填充棒組合塊(3)時,其內肋(13)的朝向與主肋(7)方向一致,填充箱(4)的中部有一個豎向漏漿孔(14),漏漿孔(14)的下端為沿水平方向設置的流漿槽(15),布置填充箱(4)時,相鄰填充箱流漿槽(15)的朝向與主肋(7)方向一致且彼此貫通,綁扎板的上層鋼筋(8),澆筑混凝土(10),拆除模板。
【文檔編號】E04G21/00GK104453049SQ201410687193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6日
【發明者】徐焱 申請人:徐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