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房屋建筑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房屋建筑結構,其中一種房屋建筑結構包括所述殼體內部設有內層流體通道和外層流體通道,所述殼體、外層流體通道和內層流體通道由外向內依次排列設置;所述內層流體通道通過多個第一通氣口與殼體外界相通,所述外層流體通道通過多個第二通氣口與殼體外界相通;所述外層流體通道內和/或所述殼體外部設有凹凸于表面的擾流結構。將壓力差概念運用在建筑物中,通過將壓力差轉變為推動力,從內向外轉移對建筑物的流體壓力,增強建筑物的抗災能力。
【專利說明】一種房屋建筑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建筑領域,具體說的是一種房屋建筑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常見的地震、風災、水災等自然災害中,給人們造成巨大的生命財產嚴重破壞和損失,尤其是我國處于各種災害的多發地段;而現在建筑結構中并沒有有效減少上述自然災害的有效辦法。
[0003]不論古代建筑和現代建筑、高樓或平房、自從人類有了房屋開始,所有房屋的外部殼體都是使流體從周圍經過的流速大大提高而未從改變,由此引來更大的周圍環境高壓力向殼體周圍低壓力轉移而平添更大流體壓力。
[0004]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建筑被毀在風暴之中,其原因是把環境中的流體壓力引向自身,也就是把災害引向自身。
[0005]現代建筑的殼體多為各種流體線性結構,使流體從中經過的流速大大提高,圍繞殼體周圍的流體層為快速區,遠離一些距離的流體層為慢速區,平時感覺不到什么,尤其是風暴吹襲時,快速區的流速遠更快過風暴的流速,此時四周環境更大范圍形成慢速區產生更多額外的低流速高壓力,統統都從四面向快速區的低壓力轉移壓力差,使建筑周圍殼體上承受比風暴還大得多的流體壓力。
[0006]當地震發生時,地震波從地底向四周傳遞,地震越強,地震波產生的沖擊力越強,破壞力越強,當建筑不能抵抗地震波時,建筑就會倒塌或被破壞。美國的部分地區,每年因龍卷風吹毀的房屋不知多少,我國沿海及世界各地每年因此受災的人也不知多少。
[0007]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能夠有效抵抗風災、水災和地震等自然災害的房屋建筑結構,同時也提供一種冬暖夏涼,低碳環保的建筑結構。
【發明內容】
[0008]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與上述傳統的建筑結構相反、改變現有建筑結構所形成的流體分布和流體壓力方向,提供一種房屋的建筑結構,解決現有建筑結構抗風、抗震能力或抗洪能力不足導致的易坍塌問題、并提供一種冬暖夏涼的低碳環保的建筑結構。
[0009]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10]一種房屋建筑結構,包括殼體,在殼體內依次設有外層流體通道和內層流體通道分別通過各自的第二通氣口、第一通氣口與殼體相通,所述外層流體通道內設有凹凸于表面的擾流裝置。
[0011]本發明提供的另一個技術方案為:
[0012]一種房屋建筑結構,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部設有內層流體通道,所述殼體外部設有凹凸于表面的擾流裝置;所述內層流體通道通過第一通氣口與所述擾流裝置相通。
[0013]本發明提供的另一個技術方案為:
[0014]—種房屋建筑結構,包括殼體,其特征在于,在殼體上設有多個內表面為相對平面外表面為弧面的擾流板,所述擾流板通過連接件活動或固定連接于殼體外部,各擾流板之間非緊貼的間隙形成第一通氣口,各擾流板內表面與殼體之間形成的流體通道通過第一通氣口與外界相通。
[001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房屋建筑結構,通過在建筑殼體上設置與外界相通的內、外兩層流體通道,利用內層設置在外層流體通道里面所對應的較小通管和通氣面積不大的第一通氣口,自然內層流體通道引入的流體又相對較少,從而流速不暢產生的低流速在內層流體通道內形成高氣壓;而在外層流體通道對應的通氣面積較大的第二通氣口使流體暢通的高速流體形成的低氣壓,基于自然規律,高氣壓將向低氣壓轉移壓力差,而壓力差就是推動力,所以在推動力的作用下,將形成圍繞房屋建筑四周的壓力差轉移圈,將風暴、洪水、地震對房屋殼體的造成的巨大流體壓力朝相反方向轉移,減少流體壓力,保證房屋建筑的安全,進而為房屋內人員的生命安全提供了較大的保障。
[0016]進一步地,在外層流體通道或在殼體外設置有擾流裝置,擾流裝置的設置能延長流體經過的路徑,使流體經過時的速度大大提高,從而使流體從外層流體通道或者殼體外的流體經過的路徑部大于內層流體通道,內、外兩層流體通道內流體經過的路徑不同、流速不同面產生更大的壓力差,從而轉化為推動力來源、把更多的流體壓力向外轉移。
[0017]進一步的,本發明所述的房屋建筑結構,在增強其抗風、抗洪、抗震能力的同時,還能通過壓力差轉移圈的作用使流體在內、外兩層流體通道內不斷的流動,在炎熱的夏天,使建筑內外都自然通風而感到涼爽;而在寒冷的冬天,同樣由于壓力差轉移圈產生的空氣流動帶走寒氣,使建筑內感到暖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種房屋建筑結構的不意圖;
[0019]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種房屋建筑結構的擾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種房屋建筑結構的另一種結構意圖;
[0021]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種房屋建筑結構的其中一種擾流裝置的正視圖;
[0022]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種房屋建筑結構的其中一種擾流裝置的側視圖;
[0023]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種房屋建筑結構的其中一種擾流裝置的側視圖;
[0024]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種房屋建筑結構的其中一種擾流裝置的側視圖;
[0025]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種房屋建筑結構的其中一種擾流裝置的側視圖;
[0026]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種房屋建筑結構的魚鱗狀擾流片的示意圖;
[0027]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種房屋建筑結構的羽毛狀擾流片的示意圖;
[0028]圖1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種房屋建筑結構的示意圖。
[0029]標號說明:
[0030]1、建筑;2、內層流體通道;3、外層流體通道;4、上部;401側部;
[0031]101、殼體;6、第一通氣口 ;601、第二通氣口 ;103、擾流面;
[0032]104、擾流條;105、擾流板;301、高速流體層;602、通管;
[0033]302、壓力差轉移圈;102、內層殼體;603、連接件;
[0034]106、羽毛擾流板;107、魚鱗狀擾流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35]為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內容、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予以說明。
[0036]本發明最關鍵的構思在于:將壓力差概念運用在建筑物中,通過將壓力差轉變為推動力,從內向外轉移對建筑物的流體壓力,增強建筑物的抗災能力。
[0037]請參照圖1至10,本發明提供一種房屋建筑I結構,所述殼體101內部設有內層流體通道2和外層流體通道3,所述殼體101、外層流體通道3和內層流體通道2由外向內依次排列設置;
[0038]所述內層流體通道2通過多個第一通氣口 6與殼體101外界相通,所述外層流體通道3通過多個第二通氣口 601與殼體101外界相通;所述外層流體通道3內和/或所述殼體101外部設有凹凸于表面的擾流裝置。
[0039]從上述描述可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建筑I結構上設有與外界相通的內外層流體通道,外層流體通道3內設有擾流面103,利用內層低流速產生的高壓力向外層高流速的低壓力轉移而形成的壓力差轉變推動力,把強風對建筑物的巨大沖擊力朝相反方向,從內向外轉移,減少對建筑物的流體壓力,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
[0040]進一步地,所述內層流體通道2和外層流體通道3之間互通,所述外層流體通道3內設有凹凸于表面的擾流裝置。
[0041]有上述可知,在外層流體通道3內設有擾流面103,能夠延長流體經過路徑,使流體經過時的速度大大提高,更大于風速很多。
[0042]進一步地,所述內層流體通道2通過通管602與殼體101上的第一通氣口 6相通,所述第二通氣口 601的進氣面積大于第二通氣口 601的進氣面積。
[0043]進一步地,所述擾流裝置為弧形、三角形、鋸齒形、梯形、或條形的一種或多種構成,通過縱向或橫向均勻或不均勻的排列構成水波面狀的擾流面103。
[0044]進一步地,所述擾流裝置包括通氣管和設置在通氣管上的擾流板105,所述通氣管一端與殼體101內的外層流體通道3相通,另一端通過所述擾流板105與外界相通。
[0045]本發明提供的另一個技術方案為:
[0046]一種房屋建筑I結構,包括殼體101,所述殼體101內部設有內層流體通道2,所述殼體101外部設有凹凸于表面的擾流裝置;所述內層流體通道2通過第一通氣口 6與所述擾流裝置相通。
[0047]從上述描述可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上述的房屋建筑I結構,當遇上強風暴時,第一通氣口 6將流體導入內層流體通道2內,內層流體通道2內的流速慢于外面的風速,形成低速流體層。擾流裝置使流體經過的速度加快,形成高速流體層301,低速流體層的高壓力從第一通氣口 6上均勻的向高速流體層301轉移壓力差,形成圍繞建筑周圍的壓力差轉移圈302,把風暴作用在建筑I周圍殼體101上巨大的流體壓力向外轉移,壓力差轉移圈302把周圍的流體壓力阻擋在外,保證了房屋建筑I結構的安全。
[0048]進一步地,所述擾流裝置為擾流板105,擾流板105通過通氣管活動或固定連接的設置在殼體101上,擾流板105內表面和殼體101之間形成外層流體通道3,通過所述擾流板105之間非緊貼的間隙形成第二通氣口 601與外界相通。
[0049]進一步地,所述擾流板105為弧形、三角形、鋸齒形、羽毛形、魚鱗形、梯形、傘形、多邊形或條形的一種或多種,平行覆蓋在殼體101上,各擾流板105外表面通過縱向或橫向均勻或不均勻的排列構成水波面狀的擾流面103。
[0050]本發明提供的另一個技術方案為:
[0051]一種房屋建筑I結構,包括殼體101,在殼體101上設有多個擾流板105,所述擾流板105通過連接件603活動或固定連接設于殼體101外部,各擾流板105之間非緊貼的間隙形成第一通氣口 6,各擾流板105內表面與殼體101之間形成的流體通道通過第一通氣口6與外界相通。
[0052]從上述描述可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殼體101外擾流裝置的結構能夠使流體經過的路徑大大延長,同時使流速大大提高,形成高速流體層301 ;所述擾流裝置的內表面和所述外殼101之間形成內層流體通道2,內層流體通道2由于通風不順暢形成低速流體層。在風暴來襲時,低速流體層向高速流體層301轉移壓力差,從而形成圍繞建筑物四周一圈的壓力差轉移圈302,阻擋更多的流體壓力接近建筑物,使建筑更安全,進一步保證人體的生命安全。
[0053]請參照圖1,本發明的實施例一為:
[0054]—種抗風災的建筑I,在建筑I的上部4,前后左右四側部401內分別設有內層流體通道2和外層流體通道3,分別通過各自的多個第一通氣口 6和第二通氣口 601與外界相通,第二通氣口 601的進氣面積大于第一通氣口 6的進氣面積,其中在外層流體通道3內設有凹凸于內壁表面的擾流面103。
[0055]當風暴吹襲房屋時,很高流速的流體圍繞房屋周圍經過時產生很大向內方向的流體壓力,當房屋經受不住這種壓力時,就吹垮房屋,或造成嚴重的破壞。
[0056]而本發明所述的抗風災建筑,在流體經過房屋殼體周圍時,極大的流體壓力作用在殼體101四周,產生巨大向內的流體壓力,于是在巨大流體壓力作用下,大量流體從多個均布的第二通氣口 601進入外層流體通道3內,由于第二通氣口 601大于第一通氣口 6很多,大量等同風速的流體進入外層流體通道3內,所以流體從多個第一通氣口 6經不大面積的第一通氣口 6和不大面積的通管602進入內層流體通道2內,自然使其流速不暢;
[0057]由于外層流體通道3內設有擾流面103,延長流體經過路徑,使流體經過時的速度大大提高,更大于風速很多,大量流體從殼體101上均布的、通氣面積又較大的第二通氣口601進入通道內,于是外層流體通道3與殼體101上形成高速流體層301,而內層流體通道2因第一通氣口 6較小,其內流速又不很暢通,所以慢于風速。
[0058]此時高速流體層301的流速高于風速很多,而內層流體通道2又慢于風速,于是因流速不同而產生壓力差,于是內層流體通道2內慢流速產生的高氣壓,通過多個通管602與殼體101上均布的多個不大的第一通氣口 6,向外對高速流體層301高流速產生的低氣壓轉移壓力差,而壓力壓就是推動力,所以在推動力的作用下,形成圍繞房屋四周的壓力差轉移圈302,把風暴對房屋殼體周圍產生的巨大流體壓力朝相反方向,從內向外瞬間轉移,使流體壓力大大減少,圍繞房屋周圍形成壓力差轉移圈302又與周圍風暴的壓力方向相反、把部分、甚至更多流體壓力阻擋在外、從而使房屋的安全性大大增加。
[0059]內層流體通道2和外層流體通道3之間流速差異越大,產生的壓力差越大,把風暴巨大壓力向外轉移的越多,房屋的安全性越大。
[0060]所以如圖2所示,擾流面103的每個弧形都由多個小弧形構成,更多的延長流體通過路徑,使流體經過路徑比原來成倍、甚至多倍增加。
[0061]進一步地,每個弧形由多個小三角形、梯形、方形等幾何結構。
[0062]進一步地,使用多個擾流條104在通道內的長寬方向形成很大凹凸形來更多沿長流體經過路徑。
[0063]進一步地,擾流條104的多個凹凸的弧形由多個小弧形、三角形、方形、梯形構成又更多延長流體經過路徑。
[0064]進一步地,上述擾流面103,擾流條104在縱或橫方向均勻或不均勻排列來模擬似水波紋面,水波紋面是最好的擾流面,使流體暢通經過而阻力減少。
[0065]進一步地,上述擾流面103,擾流條104只是本發明的其中之一,還可用多種形狀的擾流條104和擾流面103來達到更大延長流體通過路徑的目的,在此就不一一詳述。
[0066]此時,經過改進的擾流條104擾流而使外層流體通道3內流體經過的路徑比內層流體通道2內增加了若干倍,使內外流體層之間產生若干倍的流體壓力差,把部分、甚至大部分的流體壓力作用在房屋殼體101四周的向外轉移,形成圍繞房屋四周的壓力差轉移圈302,使房屋的安全性得到進一步提高。
[0067]尤其是現代建筑的殼體多為各種流線形結構,使流體從中經過的流速大大提高,圍繞殼體周圍的為快速區,遠離一些距離為慢速區,平時感覺不到什么,尤其是風暴吹襲時,快速區的流速遠快過風暴的流速,此時四周更大范圍形成慢速區相對低流速產生出的高壓力,統流從四面向快速區轉移壓力差,使建筑產生比風暴還大得多的額外更多的流體壓力,如美國的部分地區,每年因龍卷風吹毀的房屋不知多少,我國沿海及世界各地每年因此受災的人也不知多少。
[0068]因此,現在建筑不論高樓或平房,不論古代建筑和現代建筑,自從人類有了房屋開始,所有房屋的外部殼體周圍的內層為快速層、外層為慢速層,都是一樣把周圍的流體壓力引向自身,也就是把災害引向自身的結構從未改變,使流體從中經過的流速大大提高,同時引來更大范圍內的周圍流體產生的高壓力,向建筑殼體周圍的低壓力轉移壓力差而平添更大流體壓力,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建筑被毀在風暴之中。
[0069]本發明與此正相反,使建筑殼體周圍的內層為慢流速,外層為快流速層,從而形成從內向外的壓力差轉移圈302圍繞在建筑殼體101周圍,把風暴作用在建筑殼體上面的流體壓力從內向外轉移,內、外兩層流體通道之間流速相差越大,向外轉移的流體壓力越多,建筑的安全性就越大。
[0070]傳統的建筑都是把環境中的流體壓力引向自身,本發明把流體壓力向外轉移而引向外部環境周圍,由此產生一種有效抵御自然災害的新型建筑。
[0071]由于壓力差轉移圈302的作用使內、兩層流體不斷流動,在炎熱的夏天,建筑內外都自然通風而感到涼爽。
[0072]同樣由于壓力差轉移圈302的作用使流體圍繞建筑周圍流動,而其內層又封閉保溫,使壓力差轉移圈302產生空氣流動帶走寒冷的空氣,使建筑內感到暖和。
[0073]請參照圖2、3,本發明的實施例二為:
[0074]在建筑I的上部4,前后左右四側部401的殼體101內設有內層流體通道2,如圖3左邊所示:在殼體101上設有擾流面103,內層流體通道2通過通管602與多個第一通氣口6與擾流面103相通,當風暴吹襲時,多個不大的第一通氣口 6把流體導入內流體通道2內,而第一通氣口 6即是進氣口,又是出氣口使流體在通道內流通不暢而其速度慢于外面的風速,此時,擾流面103使流體經過的速度加快形成高速流體層301,與內層流體通道2內低流速產生的高氣壓之間產生很大壓力差,于是內層流體通道2通過均布在殼體101上面的多個第一通氣口 6,把其低流速產生的高壓力從通氣口上均勻的向高速流體層301上高流速產生的低氣壓轉移壓力差,于是形成圍繞建筑周圍的壓力差轉移圈302,把風暴作用在建筑周圍殼體上巨大的流體壓力向外轉移,高速流體層301與內層流體通道2之間流速差異越大,產生的壓力差就越大,通過壓力差轉移圈302向外轉移的流體壓力就越多,同時壓力差轉移圈302把周圍的流體壓力阻擋在外就越多,建筑就越安全。
[0075]請參閱圖2、3、4和圖6,本發明的實施例三為:
[0076]一種建筑1,如圖3右邊所示:與左邊不同是擾流面103換為擾流板105,其外表面弧面大于略為弧面的內表面,多邊形的擾流板105外表面為弧面或三角形面,中間設有一定長度的導管,導管一側連通擾流板105中間形成第一通氣口 6,導管另一側與內層殼體102相連通,導管左右兩側分別固定或活動連接,擾流板105或殼體101使擾流板105內表面與殼體101之間形成外層流體通道3,由于擾流板105外表面的弧度大于略帶弧面的內表面,使流體經過其路徑大于內層流體通道2內的路徑。
[0077]凡暴來襲時,流體經過多個擾流板105外表面形成的擾流面103,在各擾流板105之間為第二通氣口 601從多個第二通氣口 601進入外層流體通道3內,及從多個第一通氣口 6進入內層流體通道2內,多個擾流板105使流體經過的路徑大大延長,同時使流速大大提高,擾流板605與外層流體通道3共同形成高速流體層301,與對應的低于風速的內層流體通道2之間因流速不同而產生壓力差。
[0078]此時,內層流體通道2內低流速產生的高壓力,通過均布的多個第一通氣口 6,均勻的向高速流體層301的高流速產生的低壓力轉移壓力差,兩者之間流速相差越大,產生的壓力差越大,顯然高速流體層301比內層流體通道2內流體經過的路徑更長,流速更快,于是形成圍繞建筑周圍的一圈壓力差轉移圈302,把更多風暴作用在建筑殼體上的流體壓力,從內向外,與風暴壓力相反的方向對外轉移更多流體壓力,同時壓力差轉移圈302與周圍流體壓力的方向相反,所以阻擋周圍更多的流體壓力接近建筑,使建筑更安全。
[0079]本發明的實施例四為:
[0080]去掉實施例3中的內層流體通道2和外層流體通道3及導管602,擾流塊如圖5和7所示,多個外表面為弧面內表面為平面的擾流板105,通過連接件603與建筑I的殼體101相連接,擾流板105的內表面與殼體101之間形成內層流體通道2,各擾流板105周圍之間非緊貼處的間隙為第一通氣口 6與內層流體通道2相通,則多個擾流板105的外表面共同形成外層高速流體層301。
[0081]當風暴來襲時,流體經過高速流體層301的路徑大于對應的內層流體通道2的路徑,其路徑長流速快的高速流體層301與低于風速的內層流體通道2之間產生壓力差,從而把其內低流速產生的高壓力,以均布各擾流板105之間四周的間隙形成的第一通氣口 6,從高速流體層301轉移壓力差,從而形成圍繞建筑四周一圈的壓力差轉移圈302,阻擋更多的流體壓力接近建筑,使建筑更安全。
[0082]其中從圖7可見,擾流板105的弧形外表面為多個小弧形構成,可更多的延長流體通過的路徑,與內層流體通道2之間從而產生更大壓力差,擾流板105的外表面同樣還可以為多個小三角形,多個小梯形等構成,擾流板105的形狀除多邊形外,還可以為菱形,圓形、三角形、橢圓形,條形,弧形等形狀形構成,以上都是本發明擾流板105結構的其中之一,只要能延長流體通過路徑的外表面及其擾流板105形狀還很多,由弧形或直線形可以構成更多形狀的擾流板105,在此不一一介紹。
[0083]請參閱圖8、9和10,本發明的實施例五為:
[0084]擾流板105為條形,內表面為平面,外表面為弧面,通過三角形連接件603使擾流板105與殼體101相連接,每個擾流板105之間部分覆蓋,如圖8中右邊的上表面被左邊的內表面非緊貼部分覆蓋,依次覆蓋在建筑殼體101上面,在非緊貼部分覆蓋之處的間隙為第一通氣口 6,與擾流板105與殼體101之間形成一定角度的內流體通道2相通。
[0085]當風暴經過時,各擾流面的外表面與內流體通道2之間產生從內向外,朝風暴壓力相反方向,通過第一通氣口 6向多個擾流板弧形外表面形成的高速流體層301轉移壓力差,從而形成圍繞建筑周圍一圈的壓力差轉移圈302。
[0086]所述擾流結構為羽毛擾流板106,所述羽毛擾流板106中部主干高于周圍,其兩側為若干分支并平滑下移至邊緣,每個分支的支干高于對應的兩側的弧面,每個支干的兩側有多個小支干,小支干高于對應的兩側弧面,所述主干和小支干所對應的兩側共同形成弧形的羽毛擾流面,其中羽毛擾流面的外表面的弧度大于內表面。所述擾流結構為魚鱗狀擾流板107,所述魚鱗狀擾流板107的前部小于后部,其外表面的中部凸起并向兩側平滑下延成弧面,其外表面的弧面大于內表面的弧面,羽毛擾流板106、魚鱗狀擾流板107使流體經過的路徑更多的延長,并按上述方式覆蓋在殼體101上面。
[0087]實施例四、五中的擾流板105中的一塊或多塊相連接形成一排或多排,羽毛擾流板106、魚鱗狀擾流板107的一塊或多塊相連成一排或多排,于殼體101以一定角度部分覆蓋相連接,形成一定角度的內層流體通道2與擾流板105擾流外表面形成高速流體層301之間產生壓力差,從而形成壓力差轉移圈302。本發明不論是高樓或平房,對現有建筑的抗災結構的改進非常簡單方便,而且效果顯著。
[0088]實施例六:
[0089]如圖11所示:參照圖11右部;在建筑I的四周殼體內依次設有外層流體通道3和內層通道2,在內層殼體102上設有多個第一通氣口 6使內、外兩層流體通道相通,在外層流體通道3內設有凹凸于表面的擾流面103,外層流體通道通過殼體101上設有的多個第二通氣口 601與外界相通。
[0090]當地震發生時、地震波從地下向上作用在建筑殼體,包括殼體的地下(未畫)部分和地面上部分的周圍,然后從第一通氣口 6、第二通氣口 601進入內、外層流體通道3內受阻后,瞬間轉變為從外向內的巨大壓力,這種轉變為很大向內的壓力直接作用內層流體通道2內,對建筑產生左右、前后、上下方向的壓力,如這種巨大壓力沒有及時從渲泄口向外渲泄,建筑承受不了這種壓力就會倒塌或受嚴重破。
[0091]此時地震波轉變為壓力在內層流速通道2封閉的內壁受阻后、瞬間又累積成更大內部壓力,從多個均布的通口 6找到了壓力渲泄口,向外進入外層流體通道3內,此時地下部分的地震波轉變為的很大壓力瞬間累積后已大于殼體底部的壓力而形成壓力差,所以內、外兩層流體通道累積形成的高壓力,只能從殼體底部和周圍的多個通口 601,向殼體底部及周圍的低壓力區轉移壓力差,并把壓力傳入地下,在殼體底部形成的壓力差轉移圈302與地震波的壓力方向相反,至少把部分,甚至更多地震波阻擋在外。
[0092]由于地面上建筑殼體內的外層流體通道3內設有擾流面103使流體經過的路徑延長,使剩下的部分地面上的地震波轉變成壓力并在空氣狀態中,又轉變為更大的流體壓力。
[0093]這種很大的流體壓力在外層流體通道3內經過擾流面103使流速加快,于是產生的高流速低壓力,與內層流體通道2內的低流速高壓力之間產生壓力差,使更多的流體壓力從通口 6進入外層流體通道3內,然后又向外從多個均布的通口 601向殼體外部的周圍轉移壓力差,于是形成圍繞建筑殼體周圍的壓力差轉移層302。
[0094]本發明通過地下、地面兩部力來減少地震波的破壞,使建筑的防震性能提高、安全性提聞。
[0095]地震波受阻后瞬間累積形成壓力,就要遵循高壓力向低壓力轉移的自然規律。
[0096]參照圖11左邊:在地面上的殼體101外表面上還可設有擾流面103,使其流體經過的路徑大于外層流體通道3,于是內層的高壓力區由高向低逐層向外部低壓力轉移更多的壓力差,使建筑的防震性進一步提高。其它與以上各實施例相同。
[0097]實施例七:
[0098]如圖11所示:本實施例還可應用于防洪的房層建筑。
[0099]與上不同是:當洪水來襲,洪水圍繞建筑殼體周圍時,因流體從第二通氣口 601、第一通氣口 6進入內、外層流體通道內受阻,圍繞在建筑周圍瞬間累積產生由外向內的極大流體壓力,如建筑承受不了這種壓力就會被洪水沖垮或受極大破壞。
[0100]此時、因為外層流體通道3內設有凹凸于內壁的擾流面103,使流體在外層流通道內的流速大于內層流通道的流速,內外兩層流體通道內因流速不同而產生壓力差,于是內層流體通道2內低流速,產生的高壓力必然通過均布在內層殼體102上的多個通口 6向外層流體通道3內的高流速,而產生的低壓力轉移壓力差,然后外層流體通道3又通過多個均布的通口 601向外部轉移流體壓力,從面形成圍繞建筑殼體101周圍的壓力差轉移層302,與周圍洪水的壓力方向相反,使洪水向內對建筑殼體上的部分壓力,甚至大部分阻擋在壓力差轉移層302外,使建筑的安全性提高。
[0101]實施例八:
[0102]參照圖11的左邊:在殼體101上設有擾流面103,使其流體經過路徑大于
[0103]外層流體通道3,更大于內層流體經過的路徑。從而使內層低流速產生的高
[0104]壓力向外層流體通道3,及更高流速更低壓力的殼體101上擾流面103轉移
[0105]壓力差,這種向外方向逐層轉移更多的流體壓力使建筑承受的流體壓力大大
[0106]減少,并把洪水產生對房層的流體壓力阻擋,至少部分或更多阻擋在壓力差
[0107]轉移層302外,使建筑的安全性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其它與以上各實施例相
[0108]同。
[0109]本發明以上實施例中的所述結構可以跟據需要在建筑的局部或整體設置。
[0110]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房屋建筑結構,運用壓力差概念在建筑結構上分別設有內、外兩層流體通道,外層流體通道內設有擾流面,利用內層低流速產生的高壓力向外層高流速產生的低壓力轉移而形成的壓力差轉變推動力,把強風、洪水、地震對建筑物的巨大沖擊力朝相反方向,從內向外轉移,減少對建筑物的流體壓力,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
[0111]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同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房屋建筑結構,包括殼體,其特征在于,在殼體內依次設有外層流體通道和內層流體通道分別通過各自的第二通氣口、第一通氣口與殼體相通,所述外層流體通道內設有凹凸于表面的擾流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房屋建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層流體通道和外層流體通道之間互通、或/和內層流體通道通過通管與殼體上的第一通氣口相通,所述第二通氣口的進氣面積大于第一通氣口的進氣面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房屋建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擾流裝置為弧形、三角形、鋸齒形、梯形、或條形的一種或多種構成,通過縱向或橫向均勻或不均勻的排列構成水波面狀的擾流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房屋建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擾流裝置包括通氣管和設置在通氣管上的擾流板,所述通氣管一端與內層流體通道相通,另一端通過所述擾流板與外界相通。
5.一種房屋建筑結構,包括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內部設有內層流體通道,所述殼體外部設有凹凸于表面的擾流裝置;所述內層流體通道通過第一通氣口與所述擾流裝置相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房屋建筑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通氣口和外層流體通道、所述擾流裝置為擾流板,所述擾流板內表面為相對弧面、外表面為弧面通過通氣管活動或固定連接在殼體上,所述擾流板內表面和殼體之間形成外層流體通道,通過所述各擾流板之間非緊貼的間隙位置形成第二通氣口與外界相通。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房屋建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擾流板為弧形、三角形、鋸齒形、羽毛形、魚鱗形、梯形、傘形、多邊形或條形的一種或多種,平行覆蓋在周圍殼體上,各擾流板外表面通過縱向或橫向均勻或不均勻的排列構成水波面狀的擾流面。
8.一種房屋建筑結構,包括殼體,其特征在于,在殼體上設有多個內表面為相對平面外表面為弧面的擾流板,所述擾流板通過連接件活動或固定連接于殼體外部,各擾流板之間非緊貼的間隙形成第一通氣口,各擾流板內表面與殼體之間形成的流體通道通過第一通氣口與外界相通。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房屋建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擾流板平行覆蓋殼體之間非緊貼的間隙位置、或各擾流板彼此部分覆蓋之間非緊貼的間隙位置為第一通氣□。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房屋建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擾流板為弧形、三角形、鋸齒形、羽毛形、魚鱗形、梯形、傘形、多邊形或條形的一種或多種,平行覆蓋在殼體上,各擾流板外表面通過縱向或橫向均勻或不均勻的排列構成水波面狀的擾流面。
【文檔編號】E04H9/14GK104314349SQ201410662718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9日
【發明者】朱曉義 申請人:朱曉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