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骨質藝術瓷的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骨質藝術瓷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產步驟:(1)坯料制備;(2)釉料制備;(3)注漿成型胎體;(4)胎體素燒;(5)胎體彩繪和烤色;(6)胎體噴釉和烤釉;(7)胎體釉燒。本發明制成的骨質藝術瓷產品,規整度高,透光度高,釉面平整,潤滑和晶瑩,質感好,釉下彩繪的顏色花面清晰,顏色鮮艷。
【專利說明】一種骨質藝術瓷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陶瓷領域,具體是一種骨質藝術瓷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自古以來,陶瓷作為藝術和文化的載體,以藝術陶瓷的形式深受世人的喜愛。藝術家們在陶瓷的設計和創作中,注入文化信息和藝術,提升了陶瓷制品的價值。現代陶瓷由于技術的進步,使原料品種增加,為陶瓷的品種和裝飾的創新提供了有利條件。近幾年來,國內藝術陶瓷的創作者利用骨質瓷原料制作出精美的藝術陶瓷制品,相對傳統的藝術陶瓷,突出了瓷質透光度好,花面鮮艷,釉面晶瑩等優點,大大地提升了藝術陶瓷的價值。由于藝術陶瓷通常是采用彩繪方式加以裝飾,如彩繪花瓶、掛盤、瓷板等,制品的彩繪和燒成過程相對日用陶瓷存在難度和障礙,主要是原料的揮發物在烤彩或燒成過程導致釉面缺陷增加,花面清晰度下降,顏色失真或不夠艷麗,原因是骨質瓷的坯料揮發物多,坯料、釉料、色料的膨脹系數不一致、釉面流動性,釉與色料在高溫過程的化學反應等方面問題所引起。如何提升骨質藝術瓷的質量和合格率,充分發揮骨質瓷在藝術瓷創作和開發方面的優勢,就必須解決骨質藝術瓷的專用原料配方和原料制備方法以及制品生產方面的技術難題。這一難關,成為當前藝術陶瓷行業中研究的課題。
【發明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骨質藝術瓷的制備方法。
[0004]本發明的骨質藝術瓷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產步驟:
(1)、坯料制備
按重量百分比取自制骨粉52%、鉀長石12%、石英8%、紫木節土4%、球土6%、自制粘土(由高嶺土、膨潤土、氧化鋁組成)18%作為坯料原料,混合后進行球磨18小時,出球材料過260目篩,經除鐵、榨泥,制成骨質藝術瓷的成品坯料備用;
所述坯料中的自制粘土由以下步驟制成:
A.將高嶺土進行水淘洗,經過除鐵機進行除鐵,過325目篩篩選出淘洗泥,經過榨泥,形成含水率23%的泥塊備用;
B.按重量百分比取上述加工完成的泥塊95%和膨潤土 2 %、氧化鋁3 %,三者混和后采用球磨磨10小時,出球材料過325目篩,經過除鐵機除鐵、榨泥,制成含水率23%的自制粘土,存放陳腐15天后使用;
(2)、軸料制備
按重量百分比取鉀長石50%、石英15%、高嶺土 15%、硼砂2%、碳酸鋰0.5%、滑石1%、鋰輝石3%、碳酸鍶0.5%、氧化鋅10%、白云石3%混和,按陶瓷行業中熔塊材料的加工方法,將材料投入熔煉爐進行熔煉,熔煉溫度為1450°C,經熔煉材料在出爐時經常溫冷水冷卻成為熔塊;
將熔塊投入球磨磨8小時,磨成粉,過100目篩制得熔塊粉備用;按重量比取熔塊粉100%、甲基纖維素0.2%、清水49.8%混和后,投入球磨磨28小時,出球材料經除鐵機除鐵后,過325目篩,制成骨質藝術瓷的成品瓷釉料備用;
(3)、注漿成型胎體
A、取步驟(1)制成的成品坯料加清水進行攪拌,制成泥漿;
B、按藝術瓷常規的胎體注漿成型方式,用泥漿生產出泥質胎體,將胎體自然干燥至含水率3%以下;
(4)、胎體素燒
采用窯爐對干燥后的胎體反復素燒三次,采用階梯式素燒溫度。第一次的素燒溫度為600°C,時間為6小時;第二次素燒溫度為800°C,時間為8小時;第三次素燒溫度為1260°C,時間為12小時;
(5)胎體彩繪和烤色
A、以陶瓷彩繪色料為彩繪材料,人工采用毛筆,在經素燒的胎體表面進行彩繪;
B、采用窯爐對經彩繪的胎體進行烤色,胎體烤色溫度為1180°C,時間為14小時;
(6)胎體噴釉和烤釉
取步驟(2)制成的成品瓷釉料,采用空氣壓力噴槍,對烤色后的胎體表面進行兩次噴釉。第一次噴釉時,瓷釉料加清水調配至濃度為波美度32度的釉漿,經第一次噴釉后的胎體,進行窯爐烤釉,烤釉溫度為80(TC,時間為6小時;對經烤釉胎體進行第二次噴釉,將瓷釉料加清水調配至濃度為波美度60度;
(7)胎體釉燒
胎體釉燒也稱燒成。采用窯爐對二次噴釉后的胎體于1140°C釉燒10小時,制成骨質藝
術瓷產品。
[0005]上述常溫為20~25°C。
[0006]為便于理解本發明的創造性,以下簡單說明本發明的特點:
1.坯料原料特點:
A.合成骨粉比動物骨灰純度高,燒失率低,使產品在燒成之后,素胎中的磷酸三鈣含量達到48%以上,增強制品的透光度;
B.加入適量的紫木節土,有利于提高坯料使用時的可塑性;
C.加入適量的球土,可以提高成型后泥質坯體的強度;
D.自制粘土由高嶺土、膨潤土和氧化鋁組成。高嶺土經淘洗后形成純度較高的淘洗泥,去除高嶺土中的雜質;膨潤土具有較好的吸水性、粘結性和塑性,有利于制品的成型;加入適量氧化鋁,可以提高制品的熱穩定性和強度,對于增強藝術陶瓷中的大型花瓶、瓷板等制品的強度方面非常有效。高嶺土、膨潤土和氧化鋁混和并經過細磨加工,提高材料細度,有利于增強坯料的可塑性,又能確保產品的強度。
[0007]2.瓷釉料原料特點:
A.材料經高溫熔煉和冷卻的結晶處理,能使材料在高溫過程產生化學反應,使部分雜質分解并揮發,提高材料的純度。經熔煉處理的材料成為復合材料;
B.加入碳酸鍶,代替瓷釉料中常用的鉛丹,起到強助熔劑作用,能夠提高制品釉層的光澤度,使釉層晶潤,同時減少產品的鉛溶出量;
C.加入碳酸鋰,可明顯改善瓷釉在高溫燒成過程的流動性,使瓷釉面更均勻,也減少釉層在燒成過程對制品的顏色料彩繪花面的影響,使彩繪花面更清晰和鮮艷;
D.加入甲基纖維素,能夠提高瓷釉料的粘度,有利于施釉過程釉層與坯體的粘附。
[0008]3.三次素燒的特點:
骨質藝術陶瓷屬于高價值的產品,對產品的規整度、彩繪花面和釉面質量要求非常嚴格。通過三次的素燒,而且素燒的溫度逐次升高,是使產品胎體在素燒中揮發去有機物和雜質。第三次素燒中,胎體中的大部分礦物料熔融,使胎體密實。第三次素燒的溫度1260°C,高于后續釉燒的1140°C,確保胎體在后續的釉燒中降低揮發物的產生,減少揮發物對彩繪花面和釉面質量的影響。
[0009]4.烤色的特點:
陶瓷顏色料在溫度處理中會產生反應,并產生揮發物。通過烤色,讓色料中的揮發物揮發,減少色料揮發物在后續釉燒中與瓷釉產生反應,影響釉面質量。
[0010]5.二次噴釉和烤釉的特點:
第一次噴釉濃度低,覆蓋產品的彩繪面,經800°C的烤釉處理,使釉層與花面色料粘合固定,提高胎體后續燒成后的花面清晰度。第二次噴釉濃度高,提高產品燒成后釉面質感。
[0011]本發明制成的骨質藝術瓷產品,規整度高,透光度高,釉面平整,潤滑和晶瑩,質感好,釉下彩繪的顏色花面清晰,顏色鮮艷。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以下通過實施例及對比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說明。
[0013]實施例:(1)、坯料制備
取自制骨粉52千克、鉀長石12千克、石英8千克、紫木節土 4千克、球土 6千克、自制粘土(由高嶺土、膨潤土、氧化鋁組成)18千克作為坯料原料,混合后進行球磨18小時,出球材料過260目篩,經除鐵、榨泥,制成骨質藝術瓷的成品坯料備用;
所述坯料中的自制粘土由以下步驟制成:
A.將高嶺土進行水淘洗,經過除鐵機進行除鐵,過325目篩篩選出淘洗泥,經過榨泥,形成含水率23%的泥塊備用;
B.取上述加工完成的泥塊95千克和膨潤土2千克、氧化鋁3千克,三者混和后采用球磨磨10小時,出球材料過325目篩,經過除鐵機除鐵、榨泥,制成含水率23%的自制粘土,存放陳腐15天后使用;
(2)、軸料制備
取鉀長石500千克、石英150千克、高嶺土 150千克、硼砂20千克、碳酸鋰5千克、滑石10千克、鋰輝石30千克、碳酸鍶5千克、氧化鋅100千克、白云石30千克混和,按陶瓷行業中熔塊材料的加工方法,將材料投入熔煉爐進行熔煉,熔煉溫度為1450°C,經熔煉材料在出爐時經常溫冷水冷卻成為熔塊;
將熔塊投入球磨磨8小時,磨成粉,過100目篩制得熔塊粉備用;
取熔塊粉100千克、甲基纖維素0.2千克、清水49.8千克混和后,投入球磨磨28小時,出球材料經除鐵機除鐵后,過325目篩,制成骨質藝術瓷的成品瓷釉料備用;
(3)、注漿成型胎體
A、取步驟(1)制成的成品坯料加清水進行攪拌,制成泥漿;B、按藝術瓷常規的胎體注漿成型方式,用泥漿生產出泥質胎體,將胎體自然干燥至含水率3%以下;
(4)、胎體素燒
采用窯爐對干燥后的胎體反復素燒三次,采用階梯式素燒溫度。第一次的素燒溫度為600°C,時間為6小時;第二次素燒溫度為800°C,時間為8小時;第三次素燒溫度為1260°C,時間為12小時;
(5)胎體彩繪和烤色
A、以陶瓷彩繪色料為彩繪材料,人工采用毛筆,在經素燒的胎體表面進行彩繪;
B、采用窯爐對經彩繪的胎體進行烤色,胎體烤色溫度為1180°C,時間為14小時;
(6)胎體噴釉和烤釉
取步驟(2)制成的成品瓷釉料,采用空氣壓力噴槍,對烤色后的胎體表面進行兩次噴釉。第一次噴釉時,瓷釉料加清水調配至濃度為波美度32度的釉漿,經第一次噴釉后的胎體,進行窯爐烤釉,烤釉溫度為80(TC,時間為6小時;對經烤釉胎體進行第二次噴釉,將瓷釉料加清水調配至濃度為波美度60度;
(7)胎體釉燒
采用窯爐對二次噴釉后的胎體于1140°C釉燒10小時,制成骨質藝術瓷產品。 [0014]制成的骨質藝術瓷產品,規整度好,透光度高,釉面平整,潤滑和晶瑩,質感好,釉下彩繪的顏色花面清晰,顏色鮮艷。
[0015]對比例1:與實施例不同的是,坯料中以普通粘土代替自制粘土,制得對比例I的產品。該產品在1260°C的素燒后明顯變型。
[0016]對比例2:與實施例不同的是,坯料中不加入自制粘土,制得對比例2的產品。該產品由于坯料塑性差,坯體在成型過程中就出現開裂。
[0017]對比例3:與實施例不同的是,坯料中不加入球土,制得對比例3的產品。該產品的坯體成型后強度差,在施釉搬動過程中容易破損。
[0018]對比例4:與實施例不同的是,瓷釉料中用鉛丹代替碳酸鍶,制得對比例4的產品。該產品的鉛溶出量較高,釉層光澤度差。
[0019]對比例5:與實施例不同的是,瓷釉料中不加入碳酸鋰,制得對比例5的產品。該產品的釉面在高溫燒成中影響彩繪的花面,使花面清晰度下降,部分花面模糊不清。
[0020]對比例6:與實施例不同的是,只采用一次素燒,素燒溫度為800°C,時間為8小時,制得對比例6的產品。該產品釉面出現大量小毛孔。
[0021]對比例7:與實施例不同的是,胎體彩繪后不進行烤色,制得對比例7的產品。該產品的釉面出現部分小毛孔。
[0022]對比例8:與實施例不同的是,胎體采用一次噴釉,不進行烤釉,制得對比例8產品。該產品彩繪花面不清晰,釉層質感差。
【權利要求】
1.骨質藝術瓷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產步驟: (1)、坯料制備 按重量百分比取自制骨粉52%、鉀長石12%、石英8%、紫木節土4%、球土6%、自制粘土 18%作為還料原料,混合后進行球磨18小時,出球材料過260目篩,經除鐵、榨泥,制成骨質藝術瓷的成品坯料備用; 所述坯料中的自制粘土由以下步驟制成: A.將高嶺土進行水淘洗,經過除鐵機進行除鐵,過325目篩篩選出淘洗泥,經過榨泥,形成含水率23%的泥塊備用; B.按重量百分比取上述加工完成的泥塊95%和膨潤土 2 %、氧化鋁3 %,三者混和后采用球磨磨10小時,出球材料過325目篩,經過除鐵機除鐵、榨泥,制成含水率23%的自制粘土,存放陳腐15天后使用; (2)、軸料制備 按重量百分比取鉀長石50%、石英15%、高嶺土 15%、硼砂2%、碳酸鋰0.5%、滑石1%、鋰輝石3%、碳酸鍶0.5%、氧化鋅10%、白云石3%混和,按陶瓷行業中熔塊材料的加工方法,將材料投入熔煉爐進行熔煉,熔煉溫度為1450°C,經熔煉材料在出爐時經常溫冷水冷卻成為熔塊; 將熔塊投入球磨磨8小時,磨成粉,過100目篩制得熔塊粉備用; 按重量比取熔塊粉100%、甲基纖維素0.2%、清水49.8%混和后,投入球磨磨28小時,出球材料經除鐵機除鐵后,過325目篩,制成骨質藝術瓷的成品瓷釉料備用; (3)、注漿成型胎體 A、取步驟(1)制成的成品坯料加清水進行攪拌,制成泥漿; B、按藝術瓷常規的胎體注漿成型方式,用泥漿生產出泥質胎體,將胎體自然干燥至含水率3%以下; (4)、胎體素燒 采用窯爐對干燥后的胎體反復素燒三次,采用階梯式素燒溫度; 第一次的素燒溫度為600°C,時間為6小時;第二次素燒溫度為800°C,時間為8小時;第三次素燒溫度為1260°C,時間為12小時; (5)胎體彩繪和烤色 A、以陶瓷彩繪色料為彩繪材料,人工采用毛筆,在經素燒的胎體表面進行彩繪; B、采用窯爐對經彩繪的胎體進行烤色,胎體烤色溫度為1180°C,時間為14小時; (6)胎體噴釉和烤釉 取步驟(2)制成的成品瓷釉料,采用空氣壓力噴槍,對烤色后的胎體表面進行兩次噴軸; 第一次噴釉時,瓷釉料加清水調配至濃度為波美度32度的釉漿,經第一次噴釉后的胎體,進行窯爐烤釉,烤釉溫度為80(TC,時間為6小時;對經烤釉胎體進行第二次噴釉,將瓷釉料加清水調配至濃度為波美度60度; (7)胎體釉燒 采用窯爐對二次噴釉后的胎體于1140°C釉燒10小時,制成骨質藝術瓷產品。
2.權利要求1所述骨質藝術瓷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常溫為20~25°C。
【文檔編號】C04B41/89GK104016661SQ201410241674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3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3日
【發明者】黃利川, 黃增泓, 黃柳宏, 許木順 申請人:黃利川, 黃增泓, 黃柳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