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立軸式振動攪拌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立軸式振動攪拌機,其包括機架、攪拌筒以及立軸式攪拌單元,立軸式攪拌單元之間通過嚙合的過渡齒輪連接;立軸式攪拌單元是在機架上設置振動電機和攪拌電機,在攪拌電機的輸出軸上設置減速器,減速器的輸出軸與齒輪傳動機構連接,齒輪傳動機構與過渡齒輪嚙合,空心攪拌軸縱向延伸至攪拌筒內,齒輪傳動機構與攪拌裝置連接,振動電機與振動傳動軸連接,振動傳動軸通過聯軸器與設置在攪拌裝置內的深度激振器連接,振動傳動軸與空心攪拌軸的中心線相重合,本發明能有效破壞了在攪拌過程中水泥顆粒之間的粘聚,減小了混合物料之間粘聚力和內摩擦力,使得物料得到充分攪拌,達到最終整體均勻,攪拌質量和攪拌效率均得到保證。
【專利說明】一種立軸式振動攪拌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攪拌機研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立軸式振動攪拌機。
【背景技術】
[0002]攪拌機是混凝土拌合的主要設備,其主要用于將一定配合比的物料拌合為符合質量要求的混合物。目前,雙臥軸攪拌機是混凝土攪拌中最常用的一種機型,一般其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達到宏觀上的均勻,但對其拌合物仔細觀察會發現有10%?30%的水泥顆粒粘聚在一起,微觀上并沒有達到均勻,這樣便影響了水泥的水化作用(指物質與水之間發生化合的反應,也稱水合作用),使得水化作用的面積減小,使混凝土具有強度的水化生成物減少,影響混凝土的和易性與強度指標,并且還存在抱軸,攪拌低效區等缺陷。還有常見的一種是立軸攪拌機,在立軸攪拌機中主要以行星式攪拌機為主,其具有攪拌無死區(攪拌過程中攪拌筒內的任何位置物料均可攪拌到),無抱軸現象等優點,但是,其還存在結構復雜,與同容量臥軸攪拌機相比攪拌時間較長,而且也沒有解決混合料微觀均勻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能在較短時間內使混凝土混合料充分攪拌,提高了混凝土攪拌質量及效率的立軸式振動攪拌機。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其包括機架、設置在機架下方的攪拌筒以及設置在機架上并延伸至攪拌筒內的一個或者多個立軸式攪拌單元,一個立軸式攪拌單元與相鄰一個立軸式攪拌單元之間通過嚙合的過渡齒輪相連接;
[0005]上述立軸式攪拌單元的結構是:在機架的上方設置振動電機和攪拌電機,在攪拌電機的輸出軸上設置減速器,減速器的輸出軸與齒輪傳動機構連接,所述齒輪傳動機構與過渡齒輪嚙合,空心攪拌軸通過設置在機架上的攪拌軸承縱向延伸至攪拌筒內,所述齒輪傳動機構通過空心攪拌軸與設置在攪拌筒內的攪拌裝置連接,所述振動電機的輸出軸通過皮帶傳動機構與振動傳動軸連接,振動傳動軸通過聯軸器與設置在攪拌裝置內的深度激振器連接,所述振動傳動軸通過振動軸承設置在空心攪拌軸內且與空心攪拌軸的中心線相重
口 ο
[0006]上述攪拌裝置是在攪拌軸套上設置有至少兩個攪拌曲臂,每個攪拌曲臂是由與攪拌軸套連接的斜臂和設置在斜臂下端的直臂組成,每個直臂的上端設置有上連接卡、下端通過下連接卡設置有底鏟組,一個上連接卡與相鄰一個上連接卡之間設置有加強桿,一個直臂的上連接卡與相鄰一個直臂的下連接卡之間設置有螺帶,一個螺帶的中心半徑小于相鄰一個螺帶的中心半徑,對應一個螺帶的螺旋升角大于相鄰一個螺帶的螺旋升角,在直臂的側壁上設置有能夠沿著圓周面側刮的側刮板組,在直臂的下方設置有帶有螺旋葉片的底環,底環通過連接桿與螺帶和/或直臂連接。
[0007]上述螺帶的中心半徑為350?2000mm,螺旋升角為15。?75。。
[0008]上述側刮板組是由連接套、側刮板、筋板以及加工有槽孔的平板連接構成,所述平板與側刮板層疊設置,筋板垂直設置在平板的外側且與連接套連接,連接套套設在直臂上。
[0009]上述底鏟組是由底鏟耐磨板、連接板、加強板以及加工有槽孔的斜板連接構成,底鏟耐磨板與斜板層疊設置,斜板的外側通過連接板與下連接卡連接,所述斜板的迎料角度是15°?75°,加強板設置在連接板與斜板之間。
[0010]上述連接桿的側壁上設置有保護鏟組,所述保護鏟組的結構是:在保護鏟座上設置有保護鏟,保護鏟座沿著連接桿的側壁設置,保護鏟與保護鏟座之間的夾角為15°?75。。
[0011]上述聯軸器是撓性聯軸器,其是在第一軸套與第二軸套之間設置有緩沖套,緩沖套的兩端分別通過螺紋緊固件與第一軸套、第二軸套連接,第一軸套與振動傳動軸連接,第二軸套與深度激振器連接。
[0012]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立軸式振動攪拌機,其是由單獨的一個攪拌單元或者多個組合在一起使用,并采用立軸式攪拌,在攪拌裝置中間加裝深度激振器,攪拌裝置由攪拌電機通過齒輪傳動機構帶動,深度激振器由振動電機通過皮帶傳動機構帶動,形成相互獨立的工作空間,振動強度大,有效破壞了在攪拌過程中水泥顆粒之間的粘聚,減小了混合物料之間粘聚力和內摩擦力,加強了水化作用,具有強度的水化生成物增多,提高了混凝土和易性及強度指標,物料在攪拌裝置作用下,受到剪切、推移、提升及拋出等作用,在攪拌裝置與深度激振器之間未被攪拌的物料會受到強烈的振動作用,很容易被攪拌中的物料帶出來加入到攪拌中,物料不僅在單個攪拌區域內形成循環流動,而且在兩兩攪拌區域之間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有利于形成大循環,使得物料得到充分攪拌,達到最終整體均勻,攪拌質量和攪拌效率均得到保證,此外,本發明的結構簡單緊湊、設計合理且使用操作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實施例1的原理圖。
[0014]圖2為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圖2的攪拌裝置12結構示意圖。
[0016]圖4為圖3的A向視圖。
[0017]圖5為圖3的B向視圖。
[0018]圖6為圖3的第一底鏟組12-8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7為圖3的底環12-22連接結構示意圖。
[0020]圖8為圖3的側刮板組12-6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9為圖2中的深度激振器15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現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進一步說明,但是本發明不僅限于下述的實施情形。
[0023]實施例1
[0024]參見圖1和圖2,本發明的立軸式振動攪拌機是由對稱安裝在機架17上的第一立軸式攪拌單元和第二立軸式攪拌單元構成,在機架17的下方安裝有攪拌筒16,第一立軸式攪拌單元和第二立軸式攪拌單元通過左過渡齒輪18與右過渡齒輪19嚙合強制同步反向運動。
[0025]上述的第一立軸式攪拌單元是由振動電機1、主動帶輪2、履帶3、從動帶輪4、振動傳動軸5、攪拌電機6、減速器7、主動齒輪8、從動齒輪9、攪拌軸承10、空心攪拌軸11、攪拌裝置12、振動軸承13、撓性聯軸器14以及深度激振器15連接構成。其具體是:振動電機I和攪拌電機6均安裝在機架17上,深度激振器15與攪拌裝置12均安裝在機架17下方的攪拌筒16內,攪拌電機6的輸出軸上安裝減速器7,減速器7的輸出軸與齒輪傳動機構連接。本實施例的齒輪傳動機構是由小主動齒輪8和大從動齒輪9組成,主動齒輪8安裝在減速器7的輸出軸上,主動齒輪8與從動齒輪9嚙合,帶動從動齒輪9轉動,從動齒輪9套設在空心攪拌軸11上,空心攪拌軸11通過安裝在機架17上的攪拌軸承10固定并縱向延伸至攪拌筒16內,其本身不偏心,主要起傳遞運動的作用。攪拌裝置12安裝在空心攪拌軸11上,由從動齒輪9帶動空心攪拌軸11轉動,進而帶動攪拌裝置12轉動。
[0026]參見圖3?5,本實施例的攪拌裝置12是由攪拌軸套12-1、第一斜臂12_2、第一上連接卡12-3、第一螺帶12-4、第一直臂12-5、側刮板組12_6、第一下連接卡12_7、第一底鏟組12-8、第二螺帶12-9、第二底鏟組12-10、第二下連接卡12-11、第二直臂12-12、第二上連接卡12-13、第二斜臂12-14、加強桿12-15、第三斜臂12-16、第三上連接卡12-17、第三直臂12-18、第三下連接卡12-19、第三底鏟組12-20、第三螺帶12-21、底環12-22、第一保護鏟組12-23、第一連接桿12-24、螺旋葉片12-25、第二保護鏟組12-26、第二連接桿12-27、第三保護鏟組12-28、第三連接桿12-29、第四保護鏟組12-30以及第四連接桿12-31連接構成。攪拌軸套12-1內表面為圓錐形面與正六邊形面構成的組合面,套設在空心攪拌軸11上,由空心攪拌軸11帶動其轉動,該攪拌軸套12-1的外表面是在圓柱面的基礎上加工三個平面構成,這三個平面均布在圓周上,并且在每個平面上開有若干螺紋孔。本實施例的攪拌曲臂是3個,平均分布在同一圓周上,其分別為第一攪拌曲臂、第二攪拌曲臂、第三攪拌曲臂,分別用螺釘對應安裝在攪拌軸套12-1的三個平面上。其中第一攪拌曲臂是由第一斜臂12-2與第一直臂12-5鑄造成為一體結構,第一斜臂12-2傾斜安裝在攪拌軸套12_1上,第一直臂12-5與攪拌軸套12-1中心軸平行,在第一直臂12-5的上端外壁上安裝有第一上連接卡12-3、下端外壁安裝有第一下連接卡12-7,本實施例的第一上連接卡12-3與第一下連接卡12-7的結構相同,其均是在連接卡環的外壁上焊接一個連接平板12-6-3,在連接平板12-6-3上加工有個通孔,便于其他部件的安裝固定。在第一下連接卡12-7上還安裝有第一底鏟組12-8,參見圖6,該第一底鏟組12-8是由底鏟耐磨板12-8-1、斜板12_8_2、加強板12-8-3以及連接板12-8-4連接構成,在底鏟耐磨板12_8_1上加工有兩個通孔,底鏟耐磨板12-8-1與斜板12-8-2層疊設置,用螺釘、螺母、墊圈組合固定為一體,在斜板12-8-2上加工有兩個槽孔,用于調節底鏟耐磨板12-8-1的位置,既能夠保證正確的初始安裝位置還能在底鏟耐磨板12-8-1磨損后進行調節以滿足底鏟耐磨板12-8-1的功能正常發揮。本實施例的斜板12-8-2傾斜設置,其迎料角度為45°,其外側焊接有連接板12-8-4,通過該連接板12-8-4與下連接卡連接為一體,為了加強斜板12-8-2的結構強度,在斜板12-8-2與連接板12-8-4之間焊接有加強板12_8_3。第二攪拌曲臂和第三攪拌曲臂的結構均與第一攪拌曲臂的結構相同,即第二攪拌曲臂由第二斜臂12-14與第二直臂12-12鑄造成為一體結構,在第二直臂12-12的上端外壁上安裝有第二上連接卡12-13、下端外壁安裝有第二下連接卡12-11,在第二下連接卡12-11上還安裝有第二底鏟組12-10,第三攪拌曲臂由第三斜臂12-16與第三直臂12-18鑄造成為一體結構,在第三直臂12-18的上端外壁上安裝有第三上連接卡12-17、下端外壁安裝有第三下連接卡12-19,在第三下連接卡12-19上還安裝有第三底鏟組12-20,其中第二底鏟組12-10和第三底鏟組12-20的結構均與第一底鏟組12-8的結構相同。為了增加第一攪拌曲臂、第二攪拌曲臂以及第三攪拌曲臂的結構強度,在一個攪拌曲臂與相鄰一個攪拌曲臂的彎折處之間設置有加強桿12-15,即第一上連接卡12-3、第二上連接卡12-13以及第三上連接卡12-17的兩兩之間用螺紋緊固件固定有加強桿12-15。在第一攪拌曲臂與第二攪拌曲臂之間安裝有第一螺帶12-4,第二攪拌曲臂與第三攪拌曲臂之間安裝有第二螺帶12-9,第三攪拌曲臂與第一攪拌曲臂之間安裝有第三螺帶12-21,其中,第一螺帶12-4的中心半徑為725mm,螺旋升角為21.8°,螺旋的導程為1690.84mm,其兩端分別加工有安裝孔,用螺栓緊固件將其兩端分別固定在第一上連接卡12-3和第三下連接卡12-19之間,第二螺帶12-9的中心半徑為592.5mm,螺旋升角為26.5°,螺旋的導程為1660.26mm,其兩端分別加工有安裝孔,用螺栓緊固件將其兩端分別固定在第一下連接卡12-7和第二上連接卡12-13之間,第三螺帶12-21的中心半徑為407.5mm,螺旋升角為36°,螺旋的導程為1522.21mm,其兩端分別加工有安裝孔,用螺栓緊固件將其兩端分別固定在第二下連接卡12-11和第三上連接卡12-17之間,這樣保證各個螺帶沿回轉中心由外到內多層次、分梯度覆蓋整個攪拌空間。參見圖7,在上述的各個攪拌曲臂的下方安裝有底環12-22,為了防止整個攪拌裝置12中間空位形成攪拌死區,使該區域的物料產生運動,在底環12-22的內部還焊接有一個螺旋葉片12-25,該螺旋葉片12-25的螺旋升角是25°,其上端加工為圓弧狀,可減少攪拌阻力。為了加強各個螺帶的連接,在底環12-22上通過螺栓緊固件固定4個連接桿,分別為第一連接桿12-24、第二連接桿12-27、第三連接桿12-29以及第四連接桿12-31,第一連接桿12-24和第三連接桿12-29的上端分別通過螺紋與第一螺帶12-4、第二螺帶12-9的中部相連,第二連接桿12-27、第四連接桿12-31的上端分別用螺栓緊固件與第一下連接卡12-7、第三下連接卡12-19連接。為了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底環12-22不受物料的磨損,同時起到攪拌葉片的作用,彌補螺帶的位缺,在上述的第一連接桿12-24、第二連接桿12-27、第三連接桿12-29以及第四連接桿12-31上分別安裝有第一保護鏟組12-23、第二保護鏟組12-26、第三保護鏟組12-28以及第四保護鏟組12-30,各個保護鏟組的結構相同,均是由保護鏟座和保護鏟連接構成,保護鏟用螺栓緊固件安裝在保護鏟座上,保護鏟座沿著連接桿的側壁安裝。為了避免周向存在攪拌死區,在第一曲臂的直臂上安裝2組沿著圓周面運動的側刮板組12-6,參見圖8,本實施例的側刮板組12-6是由連接套12-6-1、側刮板12-6-2、平板12_6_3以及筋板12_6_4連接構成,連接套12-6-1套在第一直臂12-5的側壁上,用螺栓緊固,連接套12-6-1的側壁上焊接有筋板12-6-4,同時筋板12-6-4垂直焊接在平板12_6_3的上表面,平板12_6_3的下表面緊貼側刮板12-6-2與側刮板12-6-2層疊,在平板12_6_3上加工有2個槽孔,用螺栓緊固件與側刮板12-6-2緊固成為一體結構,當側刮板12-6-2有磨損時可以通過調節螺栓在槽孔的位置來調節側刮板12-6-2,使其能夠保持在圓周面上側刮。
[0027]本實施例的振動電機I的輸出軸通過皮帶傳動機構和振動傳動軸5與深度激振器15連接,并帶動深度激振器15產生振動,皮帶傳動機構是由主動帶輪2、從動帶輪4和履帶3構成,主動帶輪2安裝在振動電機I的輸出軸上,通過履帶3與從動帶輪4連接,從動帶輪4安裝在振動傳動軸5的上端,當主動帶輪2在振動電機I的帶動下運動時通過履帶3傳動,帶動從動帶輪4轉動,從動帶輪4帶動振動傳動軸5轉動。振動傳動軸5通過振動軸承13安裝在空心攪拌軸11內,振動傳動軸5的末端通過撓性聯軸器14與深度激振器15連接,深度激振器15安裝在上述攪拌裝置12的中部,可以采用普通的激振器,其產生一定的激振力,提供振動能量向周圍物料傳遞,加快物料之間的相互作用。本實施例的撓性聯軸器14具有一定的位移和角度補償能力,其具體結構是由第一軸套14-1、緩沖套14-2以及第二軸套14-3,參見圖9,上述的振動輸入軸延伸至第一軸套14-1內,與第一軸套14-1用鍵連接,并通過定位螺母與止動墊圈以及緩沖墊圈緊固,定位螺母與振動傳動軸5末端螺紋連接,通過定位螺母進行定位,并在其上套有止動墊圈,來防止定位螺母松開,在定位螺母與第一軸套14-1之間安裝緩沖墊圈,使定位螺母與第一軸套14-1更好地貼緊,并允許第一軸套14-1能進行軸向的微小浮動。第一軸套14-1的另一端用螺釘與緩沖套14-2連接,緩沖套14-2的另一端用螺釘與第二軸套14-3連接,本實施例的緩沖套14-2可以用普通的撓性材料制成,振動軸延伸至第二軸套14-3內與第二軸套14-3用鍵連接,并通過限位螺母與防松墊圈緊固,限位螺母與深度激振器15的振動軸末端螺紋連接,并在限位螺母的一側安裝防松墊圈,用于對限位螺母防松。
[0028]本實施例的第二立軸式攪拌單元的結構與上述第一立軸式攪拌單元的結構完全相同,并與第一立軸式攪拌單元對稱安裝,具體是,第一立軸式攪拌單元中的從動齒輪9與右過渡齒輪19嚙合,右過渡齒輪19與左過渡齒輪18嚙合,左過渡齒輪18與第二立軸式攪拌單元的從動齒輪9嚙合,進而使得第一立軸式攪拌單元與第二立軸式攪拌單元強制同步方向旋轉。
[0029]使用時,由振動電機I的驅動力通過皮帶傳動機構傳遞給振動傳動軸5,由振動傳動軸5帶動深度激振器15振動,產生激振力向周圍物料,加快攪拌中心區域的物料之間的相互作用,由攪拌電機6產生的驅動力通過減速器7、齒輪傳動機構帶動空心攪拌軸11運動,空心攪拌軸11轉動帶動與之連接的攪拌裝置12轉動,對物料形成軸向、周向和徑向三個方向的作用力,使得物料得到充分攪拌,達到最終宏觀和微觀上的均勻。
[0030]實施例2
[0031]本實施例的攪拌裝置12中,第一螺帶12-4的中心半徑為975mm,螺旋升角為23.8°,螺旋的導程為2470.91mm,其兩端分別加工有安裝孔,用螺栓緊固件將其兩端分別固定在第一上連接卡12-3和第二下連接卡12-11之間,第二螺帶12-9的中心半徑為745mm,螺旋升角為30.4°,螺旋的導程為2367.53mm,其兩端分別加工有安裝孔,用螺栓緊固件將其兩端分別固定在第二上連接卡12-13和第三下連接卡12-19之間,第三螺帶12-21的中心半徑為613mm,螺旋升角為45.3°,螺旋的導程為2763mm,側刮板組12_6是2組,分別為第一側刮板組12-6和第二側刮板組12-6,第一側刮板組12-6安裝在第一直臂12_5的上段部分,第二側刮板組12-6安裝在第二直臂12-12的下端部分,且第二側刮板組12-6的上邊沿與第一側刮板組12-6下邊沿重合,實現整個圓周面的側刮,第一側刮板組12-6和第二側刮板組12-6的具體結構均與實施例1相同。
[0032]本實施例的第一底鏟組12-8中斜板12-8-2的迎料角度為15°,保護鏟組中保護鏟與保護鏟座之間形成的夾角為15°。
[0033]其他的部件及其連接關系、工作原理與實施例1相同。
[0034]實施例3[0035]本實施例的攪拌裝置12中,第一螺帶12-4的中心半徑為1210mm,螺旋升角為22.7°,螺旋的導程為2932.42mm,其兩端分別加工有安裝孔,用螺栓緊固件將其兩端分別固定在第一上連接卡12-3和第二下連接卡12-11之間,第二螺帶12-9的中心半徑為932mm,螺旋升角為27.4°,螺旋的導程為2693.53mm,其兩端分別加工有安裝孔,用螺栓緊固件將其兩端分別固定在第二上連接卡12-13和第三下連接卡12-19之間,第三螺帶12-21的中心半徑為706mm,螺旋升角為37.0°螺旋的導程為2606.05mm。側刮板組12_6是3組,分別為第一側刮板組12-6和第二側刮板組12-6、第三側刮板組12-6,第一側刮板組12_6安裝在第一直臂12-5的上部,第二側刮板組12-6安裝在第二直臂12-12的中部,第三側刮板組12-6安裝在第三直臂12-18的下部,且第三側刮板組12-6的上邊沿與第二側刮板組12-6下邊沿重合,第二側刮板組12-6的上邊沿與第一側刮板組12-6下邊沿重合,第一側刮板組12-6和第二側刮板組12-6、第三側刮板組12-6的外邊沿在同一圓周面上,實現整個圓周面的側刮,第一側刮板組12-6和第二側刮板組12-6、第三側刮板組12-6的具體結構均與實施例1相同。
[0036]本實施例的第一底鏟組12-8中斜板12-8-2的迎料角度為75°,保護鏟組中保護鏟與保護鏟座之間形成的夾角為75°。
[0037]其他的部件及其連接關系、工作原理與實施例1相同。
[0038]實施例4
[0039]本實施例的攪拌裝置12中,攪拌曲臂是在同一圓周上平均分布的6個,相對應螺帶也是6個,6個螺帶的中心半徑由大到小分別是1569mm、1390mm、1104mm、850mm、648mm、437mm,對應其螺旋升角由小到大分別為20.3° ,23.8° ,28.5° ,32.6° ,37.9° ,45.2°,實現由外到內分層次、分梯度分布。在底環12-22上固定有12個連接桿,每個螺帶對應分布有2個連接桿,各個連接桿的上端分別用螺栓緊固件與螺帶連接,其他的部件及其連接關系、工作原理與實施例1?3中任意一個相同。
[0040]實施例5
[0041]本實施例的攪拌裝置12中,攪拌曲臂是等分圓周的2個,相對應螺帶也是2個,且2個螺帶的中心半徑分別是683mm、436mm,對應螺旋升角為28.6° ,36.3°,底環12-22上設置有2個連接桿,各個連接桿的上端用螺栓緊固件固定在兩個直臂的下連接卡上。其他的部件及其連接關系、工作原理與實施例1?3中任意一個相同。
[0042]實施例6
[0043]在上述實施例1?5的攪拌裝置12中,螺帶是4個,其中心半徑由大到小分別是2000mm、1104mm、648mm、350mm,對應其螺旋升角由小到大分別為15。、28.5° ,37.9°、75°,實現由外到內分層次、分梯度分布。其他的部件及其連接關系、工作原理與對應實施例相同。
[0044]其他的部件及其連接關系、工作原理與對應實施例相同。
[0045]實施例7
[0046]上述實施例1?6中,攪拌裝置12中的螺帶還可以用攪拌葉片構成近似連續的攪拌螺旋來替換,其他的部件及其連接方式與相應實施例相同。
[0047]實施例8
[0048]本實施例的立軸式振動攪拌機是由安裝在機架17上的第一立軸式攪拌單元、第二立軸式攪拌單元和第三立軸式攪拌單元連接構成,第一立軸式攪拌單元、第二立軸式攪拌單元和第三立軸式攪拌單元的結構完全相同,且平均分布在同一圓周上,其相互之間通過行星齒輪連接進行高速同步。
[0049]其他的部件及其連接方式與實施例1?7中任意一項相同。
[0050]實施例9
[0051]本實施例的立軸式振動攪拌機是由一個立軸式攪拌單元構成,其包含有振動電機1、主動帶輪2、履帶3、從動帶輪4、振動傳動軸5、攪拌電機6、減速器7、主動齒輪8、從動齒輪9、攪拌軸承10、空心攪拌軸11、攪拌裝置12、振動軸承13、撓性聯軸器14以及深度激振器15,其相互之間的連接關系與實施例1相同。
[0052]本發明在實際實施中,可以根據待攪拌物料來選擇螺帶組中螺帶的數目、各個螺帶的參數等;上述各處的連接形成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使用其他方式,比如焊接等,不受本實施方案所限,對于攪拌裝置12還可以采用其他普通的能夠實現攪拌的立軸式的裝置。
【權利要求】
1.一種立軸式振動攪拌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17)、設置在機架(17)下方的攪拌筒(16)以及設置在機架(17)上并延伸至攪拌筒(16)內的一個或者多個立軸式攪拌單元,一個立軸式攪拌單元與相鄰一個立軸式攪拌單元之間通過嚙合的過渡齒輪相連接; 上述立軸式攪拌單元的結構是:在機架(17)的上方設置振動電機(I)和攪拌電機(6),在攪拌電機(6)的輸出軸上設置減速器(7),減速器(7)的輸出軸與齒輪傳動機構連接,所述齒輪傳動機構與過渡齒輪嚙合,空心攪拌軸(11)通過設置在機架(17)上的攪拌軸承(10)縱向延伸至攪拌筒(16)內,所述齒輪傳動機構通過空心攪拌軸(11)與設置在攪拌筒(16)內的攪拌裝置(12)連接,所述振動電機(I)的輸出軸通過皮帶傳動機構與振動傳動軸(5)連接,振動傳動軸(5)通過聯軸器與設置在攪拌裝置(12)內的深度激振器(15)連接,所述振動傳動軸(5)通過振動軸承(13)設置在空心攪拌軸(11)內且與空心攪拌軸(11)的中心線相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軸式振動攪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裝置(12)是在攪拌軸套(12-1)上設置有至少兩個攪拌曲臂,每個攪拌曲臂是由與攪拌軸套(12-1)連接的斜臂和設置在斜臂下端的直臂組成,每個直臂的上端設置有上連接卡、下端通過下連接卡設置有底鏟組,一個上連接卡與相鄰一個上連接卡之間設置有加強桿(12-15),一個直臂的上連接卡與相鄰一個直臂的下連接卡之間設置有螺帶,一個螺帶的中心半徑小于相鄰一個螺帶的中心半徑,對應一個螺帶的螺旋升角大于相鄰一個螺帶的螺旋升角,在直臂的側壁上設置有能夠沿著圓周面側刮的側刮板組(12-6),在直臂的下方設置有帶有螺旋葉片(12-25)的底環(12-22),底環(12-22)通過連接桿與螺帶和/或直臂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立軸式振動攪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帶的中心半徑為350?2000mm,螺旋升角為15。?75。。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立軸式振動攪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刮板組(12-6)是由連接套(12-6-1)、側刮板(12-6-2)、筋板(12-6-4)以及加工有槽孔的平板(12_6_3)連接構成,所述平板(12-6-3)與側刮板(12-6-2)層疊設置,筋板(12_6_4)垂直設置在平板(12-6-3)的外側且與連接套(12-6-1)連接,連接套(12-6-1)套設在直臂上。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立軸式振動攪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鏟組是由底鏟耐磨板(12-8-1)、連接板(12-8-4)、加強板(12-8-3)以及加工有槽孔的斜板(12_8_2)連接構成,底鏟耐磨板(12-8-1)與斜板(12-8-2)層疊設置,斜板(12-8-2)的外側通過連接板(12-8-4)與下連接卡連接,所述斜板(12-8-2)的迎料角度是15°?75°,加強板(12-8-3)設置在連接板(12-8-4)與斜板(12_8_2)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立軸式振動攪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的側壁上設置有保護鏟組,所述保護鏟組的結構是:在保護鏟座上設置有保護鏟,保護鏟座沿著連接桿的側壁設置,保護鏟與保護鏟座之間的夾角為15°?75°。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軸式振動攪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聯軸器是撓性聯軸器(14),其是在第一軸套(14-1)與第二軸套(14-3)之間設置有緩沖套(14-2),緩沖套(14-2)的兩端分別通過螺紋緊固件與第一軸套(14-1)、第二軸套(14-3)連接,第一軸套(14-1)與振動傳動軸(5)連接,第二軸套(14-3)與深度激振器(15)連接。
【文檔編號】B28C5/48GK103934901SQ201410163930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1日
【發明者】馮忠緒, 趙悟, 孔鮮寧, 趙利軍, 張良奇, 李冠峰 申請人:西安德通交通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