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構造柱頂部和大截面梁柱收口的澆筑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構造柱頂部和大截面梁柱收口的澆筑裝置,包括固定支架、導流斜槽以及擋板,其中,所述固定支架具有進料口;所述導流斜槽連接在固定支架上,該導流斜槽的出口與所述進料口連接;所述擋板插入于固定支架的進料口上。本實用新型的澆筑裝置為一個獨立裝置,可重復使用,并且結構簡單,易于與墻體或者其他固定結構固定連接;使用該澆筑裝置對構造柱頂部進行澆筑后,無需鑿除多余的砼,省時省力;并且,由于由擋板對構造柱進行成型,因此拆除該澆筑裝置后,構造柱的相應部分的表面平整,有利于后續工序的施工。用于對大截面梁柱收口進行澆筑時,施工便捷,不會出現爆模漏漿現象,混凝土成型表面平整。
【專利說明】一種用于構造柱頂部和大截面梁柱收口的澆筑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澆筑工具,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構造柱頂部和大截面梁柱收口的澆筑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構造柱澆筑過程中,當澆筑到頂部時,由于存在橫梁或結構樓板的阻擋,給收口帶來一定的困難。目前對建筑構造柱的柱頂混凝土燒筑施工方法有兩種:
[0003]第一種方法是:結構施工時在構造柱位置上層樓板預埋套管,并在套管旁預埋排氣管,構造柱施工時混凝土通過預埋套管澆筑。該施工方法的缺點是:預留套管的位置不一定與日后構造柱的位置一致,且構造柱砼標號與樓板砼標號不一樣,會影響日后樓板結構質量。
[0004]第二種方法是:構造柱柱頂采用斜口模板支模,混凝土通過斜口澆筑,待澆筑完成后鑿除斜口部分的砼;該施工方法的缺點是:構造柱斜口模板復雜,支撐難度大,澆筑完畢后還要剔除斜口,增加了工作量,并且剔除斜口之后,構造柱頂與柱身會出現不平整現象,
影響日后工序。
[0005]同時,參見圖14,在大截面梁柱安裝模板時,須在模板的底側設置預留口(即生口,澆筑完成后該部位形成收口),以作為混凝土澆筑前沖洗清理雜物的出口,沖洗完畢后一般會予以小塊模板釘閉,但由于大截面梁柱燒筑時混凝土產生的側壓力較大,該模板與原模板結合的整體性差,常常產生爆模以致漏漿,對收口質量產生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構造柱頂部和大截面梁柱收口的澆筑裝置,使用該澆筑裝置對構造柱進行收口,不但施工方便,而且構造柱的表面平整;同時采用該澆筑裝置對于大截面梁柱生口予以收口,施工便捷,不會出現爆模漏漿現象,混凝土成型表面平整。
[0007]本實用新型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為:
[0008]一種用于構造柱頂部和大截面梁柱收口的澆筑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導流斜槽以及擋板,其中,所述固定支架具有進料口 ;所述導流斜槽連接在固定支架上,該導流斜槽的出口與所述進料口連接;所述擋板插入于固定支架的進料口上。
[0009]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方案,其中,所述固定支架上設有上下方向的插槽,所述擋板插入于該插槽內。
[0010]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方案,其中,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矩形框架,該矩形框架的內部具有矩形的進料口 ;所述矩形框架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個側板,每個側板上設有一個豎向滑板,該豎向滑板與矩形框架之間的間隙構成所述的插槽。
[0011]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方案,其中,所述導流斜槽由斜板以及設在該斜板兩側的兩塊護板組成;所述導流斜槽的下端插入于固定支架的兩側板之間。[0012]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方案,其中,所述固定支架與導流斜槽之間設有鎖緊結構,該鎖緊結構由設在固定支架的側板上的鎖緊組件以及設在導流斜槽的護板上的鎖緊片組成,其中,所述鎖緊組件由轉軸、鎖桿以及轉軸座構成,所述鎖桿的一端固定在轉軸上,所述轉軸可轉動地設置于轉軸座上;所述鎖緊片上設有與鎖桿相匹配的開口。
[0013]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方案,其中,所述鎖桿為T型桿。
[0014]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方案,其中,所述固定支架上設有與墻體連接的連接耳,固定支架通過該連接耳以及螺栓與墻體連接。
[0015]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方案,其中,所述固定支架的兩側板的底部設有用于模板連接的卡口。
[0016]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方案,其中,所述導流斜槽的頂部設置有向外側的下方傾斜的傾斜部分。
[0017]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方案,其中,所述擋板由多個節段鉸接而成。
[0018]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時,將固定支架固定于擬澆筑的構造柱頂部的墻體(或者其他固定結構)上,并使得固定支架的進料口與擬澆筑的構造柱的表面大致平齊;澆筑時,混凝土經導流斜槽導流后從固定支架的進料口中進入澆筑空間內,當混凝土填充完所有的澆筑空間后,將擋板插入固定支架的進料口上,從而將該進料口封堵,該擋板的內表面構成構造柱的成型面;接著去除導流斜槽內剩余的混凝土,待混凝土凝結后拆除整個燒筑裝置,即可完成構造柱的建造。
[0019]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0020]1、本實用新型的澆筑裝置為一個獨立裝置,可重復使用,并且結構簡單,易于與墻體或者其他固定結構固定連接。
`[0021]2、使用該澆筑裝置進行澆筑后,無需鑿除多余的砼,省時省力;并且,由于由擋板對構造柱進行成型,因此拆除該澆筑裝置后,構造柱的相應部分的表面平整,有利于后續工序的施工。
[0022]3、本實用新型的澆筑裝置還可以用于對大截面梁柱收口進行澆筑,施工便捷,不會出現爆模漏漿現象,混凝土成型表面平整。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圖1和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構造柱頂部和大截面梁柱收口的澆筑裝置的實施例I的結構不意圖,其中,圖1為主視圖,圖2為左視圖(省略擋板)。
[0024]圖3~圖5為圖1和圖2所示實施例中固定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3為主視圖,圖4左視圖,圖5為俯視圖。
[0025]圖6和圖7為圖1和圖2所7]^實施例中導流斜槽的結構7]^意圖,其中,圖6視圖,圖7為左視圖。
[0026]圖8為圖1和圖2所示實施例中擋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9和圖10為圖1和圖2所示的用于構造柱頂部和大截面梁柱收口的澆筑裝置的使用狀態圖,其中,圖9為主視圖,圖10為左視圖。
[0028]圖11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構造柱頂部和大截面梁柱收口的澆筑裝置的實施例2中固定支架和導流斜槽的結構示意圖。[0029]圖12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中擋板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13為圖12所示擋板折疊后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14為大截面梁柱模板底部預留口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15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構造柱頂部和大截面梁柱收口的澆筑裝置的應用于大截面梁柱收口處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3]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0034]實施例1
[0035]參見圖1和圖2,本實施例的用于構造柱頂部和大截面梁柱收口的澆筑裝置主要由固定支架1、導流斜槽2以及擋板3構成。其中,所述固定支架I具有進料口 1-2 ;所述導流斜槽2連接在固定支架I上,該導流斜槽2的出口與所述進料口 1-2連接;所述擋板3插入于固定支架I的進料口 1-2上。
[0036]參見圖3?圖5、圖9和圖10,所述固定支架I包括矩形框架1_1,該矩形框架1_1的內部形成矩形的進料口 1-2。該矩形框架1-1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個側板1-3,這兩個側板1-3平行設置,垂直于每個側板1-3內側設有一個豎向滑板1-4,這兩個豎向滑板1-4位于同一豎直平面內,且與矩形框架1-1的外表面平行,兩豎向滑板1-4與矩形框架1-1之間的間隙構成插槽1-7,該插槽1-7的寬度略大于所述擋板3的厚度;所述擋板3可從上向下插入在該插槽1-7內,從而對進料口 1-2進行封堵,并且可向上抽出。通過設置所述插槽1-7,便于擋板3的固定、插入以及取出,同時利用該擋板3的表面對構造柱進行成型。所述兩個側板1-3的邊沿處設有兩個用于與墻體連接的連接耳1-5,該連接耳1-5上設有連接孔,所述固定支架I過該連接耳1-5以及螺栓與墻體固定連接。安裝本實用新型的澆筑裝置時,除了與墻體固定外,底部還需要與構造柱下部模板6的頂部連接,為了便于與模板6定位和連接,所述固定支架I的兩側板1-3的底部設有用于與模板6連接的卡口 1-8,使用時該卡口 1-8直接卡在模板6的邊沿上。
[0037]參見圖6和圖7,所述導流斜槽2由斜板2-1以及設在該斜板2_1兩側的兩塊三角形護板2-2組成,兩塊護板2-2之間設有加強桿2-4 ;該導流斜槽2的上端開口構成混凝土的進口,下端構成出口。所述導流斜槽2的下端插入于固定支架I的兩側板1-3之間,導流斜槽2的下邊沿支承在矩形框架1-1上,使得導流斜槽2的出口與進料口 1-2連接。本實施方式中,固定支架I上的進料口 1-2的高度高于導流斜槽2的高度,該高出的部分由擋板3進行阻擋,當澆筑完畢后,將擋板3進一步向下插入將進料口 1-2封堵。
[0038]參見圖1?圖7,為了便于固定支架I與導流斜槽2之間的連接,所述固定支架I與導流斜槽2之間設有鎖緊結構,該鎖緊結構由設在固定支架I的側板1-3上的鎖緊組件1-6以及設在導流斜槽2的護板2-2上的鎖緊片2-3組成,其中,所述鎖緊組件1-6由轉軸1-63、鎖桿1-62以及轉軸座1-61構成,所述鎖桿1_62為T型,其一端固定在轉軸1_63上,所述轉軸1-63可轉動地設置于轉軸座1-61上;所述鎖緊片2-3上設有與鎖桿1-62相匹配的開口。該鎖緊結構的工作原理是:當導流斜槽2裝入到固定支架I上后,轉動所述鎖桿1-62并使得該鎖桿1-62卡入鎖緊片2-3的開口中,從而對導流斜槽2進行鎖緊;當使用完畢后,松開所述鎖桿1-62,便可將導流斜槽2從固定支架I上拆卸下來。此外,為了防止導流斜槽2在使用過程中掉落,所述固定支架I與導流斜槽2之間設有防止兩者分離的連接件,該連接件可以為鐵鏈或者繩子,使得導流斜槽2拆卸后可懸掛在固定支架I上。
[0039]參見圖9,所述擋板3為矩形板,該擋板3的上端設有把手3-1,以便于拿取和操作。
[004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例的用于構造柱頂部和大截面梁柱收口的澆筑裝置的使用過程作進一步的描述:
[0041]參見圖9和圖10,擬澆筑的構造柱7的上方為梁或樓板5的底面,下方為樓板或底面,兩側為磚墻4,建筑前,利用模板6構造燒筑空間,模板6的頂部留出空位,用于安裝本實用新型的澆筑裝置。安裝時,將固定支架I錨固于構造柱7頂部的墻體上,并使得固定支架I的進料口與擬澆筑的構造柱7的表面大致平齊;澆筑時,混凝土經導流斜槽2導流后從固定支架I的進料口中進入澆筑空間內,當混凝土填充完所有的澆筑空間后,將擋板3沿著插槽1-7向下插入固定支架I的進料口 1-2上將其封堵,該擋板3的內表面構成構造柱7的成型面;接著去除導流斜槽2內剩余的混凝土,并將導流斜槽2拆下,待混凝土凝結后拆除整個澆筑裝置,即可完成構造柱7的建造。
[0042]實施例2
[0043]參見圖11,本實施例中,所述導流斜槽2的頂部設置有向外側的下方傾斜的傾斜部分2-5,使得導流斜槽2的上端開口朝外側傾斜,這樣便于向導流斜槽2內灌入混凝土。
[0044]在實施例1中,擋板3沿上下方向插入插槽1-7內,這要求在固定支架I的上方需要預留一定的空間讓擋板3進行上下的活動,這樣整個澆筑裝置不能對構造柱的全部頂部進行成型,澆筑混凝土時需要一定的壓力才能將澆筑空間填滿。參見圖12和圖13,為了盡可能減小上述預留的空間,所述擋板3由多個節段3-2鉸接而成,從而可以形成折疊式結構,同時將把手3-1設置在最上方的節段的側向,從而大大減少了擋板3的豎向尺寸。當需要將擋板3從上向下插入插槽2-7內時,只需插入過程中逐段展開即可。
[0045]本實施例上述以外的其他實施方式與實施例1相同。
[0046]實施例3
[0047]參見圖14和圖15,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構造柱頂部和大截面梁柱收口的澆筑裝置可用于對大截面梁柱收口進行澆筑,所述大截面梁柱的底部為已澆筑的底梁9。
[0048]使用時,將澆筑裝置中的導流斜槽2拆除,然后將固定支架I固定在模板3的預留口 8處,再將擋板3插入到固定支架I的插槽1-7中,將預留口 8封堵,接著進行澆筑即可。由于固定支架I剛性較好,且與模板6連接牢固,因此不會出現爆模漏漿現象,混凝土成型表面平整。
[0049]上述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內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構造柱頂部和大截面梁柱收口的澆筑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導流斜槽以及擋板,其中,所述固定支架具有進料口 ;所述導流斜槽連接在固定支架上,該導流斜槽的出口與所述進料口連接;所述擋板插入于固定支架的進料口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構造柱頂部和大截面梁柱收口的澆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上設有上下方向的插槽,所述擋板插入于該插槽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構造柱頂部和大截面梁柱收口的澆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矩形框架,該矩形框架的內部具有矩形的進料口 ;所述矩形框架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個側板,每個側板上設有一個豎向滑板,該豎向滑板與矩形框架之間的間隙構成所述的插槽。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構造柱頂部和大截面梁柱收口的澆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斜槽由斜板以及設在該斜板兩側的兩塊護板組成;所述導流斜槽的下端插入于固定支架的兩側板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構造柱頂部和大截面梁柱收口的澆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與導流斜槽之間設有鎖緊結構,該鎖緊結構由設在固定支架的側板上的鎖緊組件以及設在導流斜槽的護板上的鎖緊片組成,其中,所述鎖緊組件由轉軸、鎖桿以及轉軸座構成,所述鎖桿的一端固定在轉軸上,所述轉軸可轉動地設置于轉軸座上;所述鎖緊片上設有與鎖桿相匹配的開口。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構造柱頂部和大截面梁柱收口的澆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桿為T型桿。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構造柱頂部和大截面梁柱收口的澆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上設有與墻體連接的連接耳,固定支架通過該連接耳以及螺栓與墻體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用于構造柱頂部和大截面梁柱收口的澆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兩側板的底部設有用于模板連接的卡口。
9.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構造柱頂部和大截面梁柱收口的澆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斜槽的頂部設置有向外側的下方傾斜的傾斜部分。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構造柱頂部和大截面梁柱收口的澆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板由多個節段鉸接而成。
【文檔編號】E04G21/02GK203669378SQ201320804156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9日
【發明者】關而道, 鐘文深, 張良, 邵泉, 李敏健, 梁榮湛, 胡志橋, 郭偉民, 張智健, 梁藝銘, 梁錫立, 王斯馨, 程瀛, 李麟, 盧澤鑣 申請人:廣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