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地坑層的停車庫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帶地坑層的停車庫,包括有建筑框架和機械停車裝置,其特征在于:建筑框架內設置有汽車通道和停車區,機械停車裝置包括有立體車架和載車盤,立體車架安裝于停車區中;停車區包括有底層、中層和上層,立體車架設置有底層升降載車盤、中層橫移載車盤和上層升降載車盤。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整體結構簡化,空間利用率高;可大大減少停車庫的面積與空間,從而有效地降低基建及其相關設施的材料與工時成本;行車通道占有庫房空間少,最大限度地發揮停車庫的使用面積效率與空間利用率;三層停車區可以采用正二負一或正一負二或負三的停車方式,每個控制單元只有中間層一個空位,停車數量多,庫房及設備利用率高,單個車位的停車成本低。
【專利說明】一種帶地坑層的停車庫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停車庫,特別是一種室內建筑式立體停車設備。
【背景技術】
[0002]為解決城市停車難問題,各式各樣的立體車庫和停車設備應用而生,其中,機械式停車設備是機械式汽車庫中運送和停放汽車設備的總稱,其利用機械方法,將車輛作垂直、橫向、縱向搬運,是一種集機、電、儀一體化以實現車輛存放和取出的全套設備。本人在先申請的專利號為ZL201010226911.8的中國發明專利《一種立體停車庫》就公開了這樣一種機械式停車設備,該停車設備包括有立體車架、升降載車盤與橫移載車盤,載車盤包括由左邊梁、右邊梁和設置在左邊梁和右邊梁之間的橫梁組成,立體車架包括有前橫梁、前立柱、縱橫梁和后立柱。但是,這類機械式立體車庫一般只設置兩層停車,即上層升降載車盤與下層橫移載車盤,只適宜于地面以上或者室內使用,不僅空間的利用率較低,而且安裝較為復雜。
[0003]考慮到高層建筑一般都建有地下室,為了充分利用地下空間,目前很多高層樓房都建造有地下停車庫,然而,這種建筑式地下停車庫的樓層高度有限,同一高度空間內只能停放一輛或兩輛汽車,若要停放多層汽車,則需要另外安設上述多層結構的機械式停車設備,這樣的機械停車設備直接放置于地下停車庫內就顯得體積較大,占用空間多,造成停車空間局促。
[0004]目前,室內停車環境如酒店、醫院、寫字樓、商務樓等的存在問題是停車密度大,如果說采用地下一、二層停車方式,均不能滿足需求,而需要挖多層則成本太高;而采用室外停車庫,如果是三層以上,則對周邊環境為造成不美觀、不協調的影響,而且室外停車庫所占據的面積與空間較大以及進、出車速度相對較慢。
[0005]另外,多層平面停車庫也是城市中心常見的一種停車設備,這種多層平面停車庫的每一層都是采用非金屬框架式的水泥建筑建造,每層的高度較高(約為3.3?3.5m),整體結構較為復雜,使得基建以及相關設施的材料與工時成本較高,而且這種建筑層結構的庫房內一般停車空間很大,不夠緊湊,造成庫房的有效使用率低,從而進一步增加了基建成本及運行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空間利用率高的帶地坑層的停車庫。
[0007]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帶地坑層的停車庫,包括有建筑框架和設置于該建筑框架內的機械停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筑框架內設置有可供車輛進出的汽車通道以及位于該汽車通道兩側的停車區,所述的機械停車裝置包括有立體車架和安裝在該立體車架上的載車盤,所述立體車架安裝于所述停車區中;其中,所述停車區包括有低于所述汽車通道開設的底層、與該汽車通道平齊的中層和高于該汽車通道設置的上層,所述立體車架在對應所述停車區的底層、中層和上層的位置分別設置有底層升降載車盤、中層橫移載車盤和上層升降載車盤。
[0008]為了實現載車盤的安裝和定位,作為優選,所述的立體車架包括有兩個前立柱和兩個后立柱,相鄰的兩個前立柱和后立柱之間分別通過前橫梁和后橫梁相連,前后對應的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之間通過縱梁相連。于是,載車盤可以安裝在由前立柱、后立柱、橫梁和縱梁組成的框架式車架結構中,方便了載車盤的裝配和更換。
[0009]為了方便不同高度車輛的移位和進出,作為優選,相鄰所述前立柱之間設置有三個底層升降載車盤、兩個中層橫移載車盤和三個上層升降載車盤。中層橫移載車盤只設置有兩個,其中一個空位作為交換車位,可以方便停在上層升降載車盤和底層升降載車盤的車輛的升降進出。
[0010]為了保證載車盤的運行平穩性和安全性,作為優選,所述建筑框架在所述停車區的中層設置有支撐面,所述前立柱的底端固定設置于所述汽車通道上,所述后立柱的底端固定設置于所述支撐面上;所述中層橫移載車盤設置有走輪軌道,該走輪軌道設置于所述支撐面上;前立柱和后立柱的底部分別固定于中層的支撐面上,而且,中層橫移載車盤的走輪軌道也設置在建筑框架的中層支撐面上,使得載車盤具有更高的運行穩定性和安全性。
[0011]作為另一優選,所述前立柱的底端和后立柱的底端固定設置于所述停車區的底層面上,所述中層橫移載車盤設置有走輪軌道,該走輪軌道安裝設置于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之上,前立柱和后立柱直接固定于建筑框架的底層。由于省略了建筑框架中層的兩側支撐面,使得建筑框架的整體結構更加簡化,從而降低了建筑框架的建造成本。
[0012]作為優選,所述的汽車通道可以與環境地平面平齊。當汽車通道與環境地平面平齊時,車庫呈負一正二結構,車輛可以停放在地坑一層或地上二層的空間位置,車輛通過汽車通道直接從環境地平面開入車庫或者從車庫中開出。
[0013]作為另一優選,所述的汽車通道位于環境地平面之下,并且,該汽車通道與所述環境地平面的高度差為兩個車位的高度,車庫呈負三結構,車輛停放于地下三層空間內,汽車通道位于地下二層位置,所述的汽車通道與環境地平面之間可以通過斜道連接。
[0014]為了簡化立體車架的結構,作為優選,所述的立體車架可以取消前立柱,采用如下結構:該立體車架包括有兩個后立柱,相鄰的兩個所述后立柱之間沿水平方向設置有多個升降載車盤,所述升降載車盤的前端通過承重裝置和所述建筑框架的頂板實現懸掛連接,所述升降載車盤的后端通過升降傳動裝置與所述后立柱配合實現上下移動。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首先,與傳統的采用多層平面停車庫(傳統的多層平面停車庫以每層高度3.3?3.5米計算,三層停車庫的建筑總高度約11米,此外,尚需增加建筑開挖深度約3米左右)相比,整體結構簡化,總體建筑高度大大減少,空間利用率高;其次,傳統的多層平面停車庫每層必須具有建筑樓板以及相應的消防、通風與水電設施,它們均需占有停車庫的面積與空間,而本申請的三層停車庫凈高只需6米左右,另增加建筑開挖深度只有1.5米左右,不僅省去了建筑樓板,還降低了對相應的消防、通風與水電設施的需求,可大大減少停車庫的面積與空間,從而有效地降低基建及其相關設施的材料與工時成本(本申請的綜合成本僅為現有技術的三分之一左右);再者,本申請的三層停車庫只有一條汽車通道,行車通道占有庫房空間少,且汽車通道下方的空間還可以用作倉儲、設備庫房與人防庫房使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停車庫的使用面積效率與空間利用率,進而降低庫房的運行成本;最后,本申請的三層停車區可以采用正二負一或正一負二或負三的停車方式,每個控制單元只有中間層一個空位,停車數量多,庫房及設備利用率高,單個車位的停車成本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汽車通道面與周圍環境地平面齊平)。
[0017]圖2為圖1所示的局部放大圖。
[0018]圖3為圖1所示的A-A向剖視圖。
[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汽車通道面低于周圍環境地平面)。
[0020]圖5為圖4所示的B-B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22]實施例一,如圖1?圖3所示,本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停車庫,該停車庫采用了室內建筑框架I和設置于該建筑框架I內的機械停車裝置相結合的結構。
[0023]本實施例的建筑框架I內布置有可供車輛進出的汽車通道2以及位于該汽車通道2兩側的多個停車區,停車區內安裝有機械停車裝置,機械停車裝置可以采用現有技術中的各種停車設備,具體地,本實施例的機械停車裝置包括有立體車架和安裝在該立體車架上的載車盤,立體車架安裝于停車區中;
[0024]其中,立體車架包括有兩個前立柱31和兩個后立柱32,相鄰的兩個前立柱31或后立柱32之間通過橫梁33相連,前后對應的前立柱31和后立柱32之間通過縱梁34相連,相鄰的兩個前立柱31之間沿水平方向可以設置有多個載車盤。
[0025]為了充分利用空間,本實施例將停車區分為底層11、中層12和上層13的三層結構,其中,汽車通道2與環境地平面平齊,底層11低于汽車通道2開設,中層12與汽車通道2平齊,上層13高于汽車通道2設置,整個建筑框架I形成負一正二的三層立體車位停放空間結構,立體車架在每個對應停車區的底層11、中層12和上層13的位置則分別設置有底層升降載車盤41、中層橫移載車盤42和上層升降載車盤43 ;相鄰前立柱31之間設置有三個底層升降載車盤41、兩個中層橫移載車盤42和三個上層升降載車盤43,中層橫移載車盤42只設置兩個,其中一個空位作為交換車位,可以方便上層升降載車盤43和底層升降載車盤41上的車位的上下移動和車輛進出。
[0026]為了提高立體車架的整體強度和剛性,本實施例的建筑框架I在停車區的中層12設置有支撐面121,立體車架的前立柱31底端用地腳螺栓固定設置于汽車通道2上,后立柱32的底端用地腳螺栓固定設置于支撐面121上,位于停車區中層12的中層橫移載車盤42下方設置有走輪軌道421,該走輪軌道421也固定設置于支撐面121上。
[0027]本實施例的正二負一立體停車庫可以適宜于地面以上、地面以下、室內以及介于地面以上與地面以下的空間(如商場、酒店寫字樓等場所停車庫),具有廣泛的使用范圍與使用場合,而且空間的利用率較高;車庫凈高僅要求< 5.5米,開挖深度與地下停車庫高度只相當于現有技術中地下三層停車庫的45%,土建成本及其通風部分管道等輔助設備成本的材料與工時成本約相當于現有技術中地下三層停車庫的即可節約投資三分之二,如將機械停車裝置的設備成本合并計算,也不會超過現有普通的地下三層平面停車庫投資的二分
之一 O
[0028]實施例二,如圖4、圖5所示,
[0029]本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所不同的在于,本實施例二的汽車通道2’位于環境地平面5’之下,即建筑框架I’整體位于環境地平面5’之下,整個車庫呈負三層結構,參見圖4 ;本實施例的汽車通道2’與環境地平面5’的高度差為兩個車位的高度,汽車通道2’與環境地平面5’之間通過斜道6’連接,車輛可以沿著斜道6’從車庫開到外邊,或者從外邊通過斜道6’駛入車庫中。
[0030]本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的另一個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的建筑框架I’在停車區的中層12’沒有支撐面,立體車架的前立柱31’底端和后立柱32’的底端是通過地腳螺栓直接固定設置于停車區的底層11’平面上,前立柱31’的中部與后立柱32’的中部相對設有工字型軌道33’,中層橫移載車盤42’的走輪是支撐在該工字型軌道33’平面上;這種安裝方式使得前立柱31’和后立柱32’既負載了上層升降載車盤43’的重量與運行功能,又負載了中層橫移載車盤42’的重量與運行功能,省略了建筑框架I’的兩側支撐面,從而簡化建筑框架I’結構,可降低建筑框架I’的基建成本。
[0031 ] 另外,本實施例在汽車通道2 ’面的下方還可以設置有一空的腔室21’,該腔室21 ’可以當作設備倉庫使用,從而最大限度地充分發揮停車庫的使用面積效率與空間利用率。
[0032]上述實施例一和實施例二的立體車架都是采用了由前立柱、后立柱、前橫梁、后橫梁和縱梁組成的框架式結構,為了簡化結構,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立體車架結構:該立體車架取消了前立柱,只包括有后立柱以及連接相鄰后立柱之間的橫梁,相鄰的兩個后立柱之間沿水平方向設置有多個升降載車盤,升降載車盤的前端可以通過承重裝置和實施例一中建筑框架I的頂板14 (或實施例二中建筑框架I’的頂板14’)實現懸掛連接,升降載車盤的后端則通過升降傳動裝置與后立柱配合實現上下移動,承重裝置和升降傳動裝置可以采用現有技術中的各種結構實現,在此不做贅述。
【權利要求】
1.一種帶地坑層的停車庫,包括有建筑框架和設置于該建筑框架內的機械停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筑框架內設置有可供車輛進出的汽車通道以及位于該汽車通道兩側的停車區,所述的機械停車裝置包括有立體車架和安裝在該立體車架上的載車盤,所述立體車架安裝于所述停車區中;其中,所述停車區包括有低于所述汽車通道開設的底層、與該汽車通道平齊的中層和高于該汽車通道設置的上層,所述立體車架在對應所述停車區的底層、中層和上層的位置分別設置有底層升降載車盤、中層橫移載車盤和上層升降載車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地坑層的停車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體車架包括有兩個前立柱和兩個后立柱,相鄰的兩個前立柱和后立柱之間分別通過前橫梁和后橫梁相連,前后對應的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之間通過縱梁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地坑層的停車庫,其特征在于:相鄰所述前立柱之間設置有三個底層升降載車盤、兩個中層橫移載車盤和三個上層升降載車盤。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地坑層的停車庫,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框架在所述停車區的中層設置有支撐面,所述前立柱的底端固定設置于所述汽車通道上,所述后立柱的底端固定設置于所述支撐面上;所述中層橫移載車盤設置有走輪軌道,該走輪軌道設置于所述支撐面上。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地坑層的停車庫,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立柱的底端和后立柱的底端固定設置于所述停車區的底層面上,所述中層橫移載車盤設置有走輪軌道,該走輪軌道安裝設置于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之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地坑層的停車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車通道與環境地平面平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地坑層的停車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車通道位于環境地平面之下,并且,該汽車通道與所述環境地平面的高度差為兩個車位的高度,所述的汽車通道與環境地平面之間通過斜道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地坑層的停車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體車架包括有兩個后立柱,相鄰的兩個所述后立柱之間沿水平方向設置有多個升降載車盤,所述升降載車盤的前端通過承重裝置和所述建筑框架的頂板實現懸掛連接,所述升降載車盤的后端通過升降傳動裝置與所述后立柱配合實現上下移動。
【文檔編號】E04H6/18GK203403710SQ201320156633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9日
【發明者】朱建華, 王浩華 申請人:寧波邦達智能停車設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