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屋面排氣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是屋面排氣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屋面排氣孔通常做法是在保溫層內鋪設豎向水平排氣管,每間隔6m(36m2)設豎向排氣孔與大氣相連,這樣做增加了防水附加層、豎向排氣管及屋面排氣管細部做法,且增加了屋面防水在排氣管處的滲漏風險,使上人屋面的整體美觀受到影響。雖然這類的施工結構確實的可以增加屋面排氣的功效,但由于豎向的排氣孔是直接地和大氣相連通,所以難免地,存于空氣中的粉塵、昆蟲…等對象均會在不經意的情況下因為地心引力的作用而進入到排氣孔中,終究地各排氣孔會因為這些存于空氣中的粉塵而逐漸地堵塞,最后,屋面排氣的功效將會喪失。同時,也因為排氣孔是以豎向方式來設立,在天氣不佳而陰雨連連的天氣時,雨滴一樣地會經由豎向設立的排氣孔而進入到屋面的主結構體中,而使得屋面的主結構經過了一段時間后,而逐漸地因為濕氣的作用而造成了銹蝕現象。為了屋面整體美觀,減小屋面滲漏風險,同時還能減少工序節約材料,在既滿足屋面排氣效果的同時還能達到上述效果,采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屋面排氣結構即可達到。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在保證屋面正常排氣的情況下,通過一種屋面排氣結構,使屋面整體美觀,并減少防水與排氣管的細部做法,保證防水的整體可靠性,而且通過節約材料,降低了成本。
為實現上述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屋面排氣結構,其包括:第一層陶粒集氣帶,鋪設在保溫層內鋪設管道位置;—圓孔,其是設置于位于該第一層陶粒集氣帶之上的女兒墻根部;一排氣管,其是接入在該女兒墻根部的圓孔內,并安置在該第一層集氣帶上方,且是具有復數個排氣眼;以及一第二層陶粒集氣帶,其是設置在該排氣管上。所述排氣管上的排氣眼在管壁上采間隔30mm梅花狀設置。所述排氣管上的排氣眼為直徑5_的排氣眼。所述排氣帶寬度為300_,厚度隨保溫層厚度。所述排氣管間距6m縱橫布置,在連接部位采用四通接頭連接。
圖1是本實用新型屋面排氣結構剖面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屋面排氣結構另一角度的剖面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屋面排氣管構造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結合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屋面排氣結構構造,包括:一結構預留圓孔I,在女兒墻結構施工時,在根部間隔6m留設50mm圓洞,與保溫層內部鋪設的管道位置對應。第一層陶粒集氣帶2,干燥陶粒集氣帶2是位于保溫層內,并鋪設于該圓孔I之下方。—排氣管3,該排氣管3為直徑40_的PVC管,該排氣管3管壁設置直徑5mm,間距30mm呈梅花狀設置的排氣眼31。第二層陶粒集氣帶21,其是設置在該排氣管3之上,而和該第一層陶粒集氣帶2來將該排氣管3夾設于中間,以其主要是用于包裹排氣管3,保證排氣管壁排氣眼31不被堵塞,第一層陶粒集氣帶2、第二層陶粒集氣帶21間距相同于排氣管3布置間距,集氣帶寬度為300mm,厚度隨保溫層厚度。在施工時,首先按照排氣管排布間距在女兒墻結構施工時預留圓孔1,再按照屋面施工工藝進行各層施工,屋面鋪設保溫層時,按設計間距預留縱橫第一層陶粒集氣帶2,完成后放置專用排氣管3,最后鋪設干燥之第二層陶粒集氣帶21,排氣管3末端接入女兒墻上留設的圓孔內,并和外界大氣相連接,從而形成側向排氣。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屋面排氣結構,采用專用排氣管3直接接入女兒墻上預留的圓孔內,然后再排氣管四周放置陶粒碎塊,末端接入女兒墻上留設的圓孔內,達到排氣要求,本實用新型施工方便,即節約材料,減少工序,使屋面整潔美觀,同時不影響排氣效果,符合綠色施工要求。鑒于以上所述本方法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首先在結構施工時按6m間距在女兒墻根部留設50mm圓孔,屋面清理干凈后,鋪設保溫找坡層,施工過程中按6m*6m方格留設30cm方形槽,將專用排氣管安裝到位,縱橫交接部位用四通進行連接,排氣管端部直接插入女兒墻根部留設的圓孔內,在管道鋪設完成后,用干燥陶粒碎塊填滿,防止排氣管管壁孔眼,以達到最佳的排氣效果。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所述屋面采用側向排氣結構取消了豎向排氣管,即解決了屋面細部多而造成的零亂感,增加了屋面的整體美觀,保證了防水的整體可靠性,節約了材料,降低了成本。
權利要求1.一種屋面排氣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層陶粒集氣帶,鋪設在保溫層內鋪設管道位置; 一圓孔,其是設置于位于該第一層陶粒集氣帶之上的女兒墻根部; 一排氣管,其是接入在該女兒墻根部的圓孔內,并安置在該第一層集氣帶上方,且是具有復數個排氣眼;以及 一第二層陶粒集氣帶,其是設置在該排氣管上。
2.如權利要求書I所述的所述一種屋面排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管上的排氣眼在管壁上采間隔30mm梅花狀設置。
3.如權利要求書I所述的所述一種屋面排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管上的排氣眼為直徑5mm的排氣眼。
4.如權利要求書I所述的所述一種屋面排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帶寬度為300mm,厚度隨保溫層厚度。
5.如權利要求書I所述的所述一種屋面排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管間距6m縱橫布置,在連接部位采用四通接頭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屋面排氣結構,其是包括了第一層陶粒集氣帶,鋪設在保溫層內鋪設管道位置,一圓孔,其是設置于該第一層陶粒集氣帶之上的女兒墻根部,一排氣管,其接入在該女兒墻根部的圓孔內,并安置在該第一層集氣帶上方,且是具有復數個排氣眼,以及一第二層陶粒集氣帶,其是設置在該排氣管上,其可讓屋面整體美觀,減小屋面滲漏風險,同時還能減少工序節約材料。
文檔編號E04D13/17GK203049950SQ20132003195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2日
發明者龐衛濤, 于成江, 王敏 申請人: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