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攪拌運輸車用攪拌筒及其中空滾道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攪拌運輸車攪拌筒用中空滾道,包括在其內圓周表面開設有環形凹槽的滾道本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所述環形凹槽的兩個側壁之間的多條肋板。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攪拌運輸車攪拌筒用中空滾道由于在其滾道本體的內表面的環形凹槽處增設了相應的肋板,使其與攪拌筒的接觸面之間的承重應力得到削弱,同時,由于肋板的設置也使環形凹槽的兩個側壁起到了互相支撐和互相拉緊的作用,提高了中空式滾道的兩個側壁的受力穩定性,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中空滾道的承重應力大并且其環形凹槽的兩個側壁受力穩定性差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具有上述攪拌運輸車攪拌筒用中空滾道的攪拌運輸車的攪拌筒。
【專利說明】一種攪拌運輸車用攪拌筒及其中空滾道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機械【技術領域】,尤其設計一種攪拌運輸車攪拌筒用中空滾道。此外,本新型還涉及一種包括上述中空滾道的攪拌筒。
【背景技術】
[0002]混凝土攪拌運輸車是用于混凝土攪拌和運輸的工程機械,混凝土在攪拌運輸車的攪拌筒內完成混凝土的攪拌作業。其主要工作原理為:動力裝置通過減速機將動力傳遞至設置于攪拌筒的下端的導輪上,導輪開始旋轉。在攪拌筒的圓周方向上設置有與導輪配套的滾道,滾道一般通過焊接的方式與攪拌筒連接。滾道搭接至導輪的表面,通過這種設置,導輪帶動攪拌筒的滾道做圓周滾動,由滾道的圓周滾動繼而帶動整個攪拌運輸車的攪拌筒旋轉,完成相應的攪拌作業。顯而易見的,攪拌筒的滾道部位是攪拌筒重要支撐點和主要受力點。
[0003]之前攪拌筒的滾道一般采用實心的金屬材料經過鍛造加工而成,而后再將滾道焊接至攪拌筒上。然而采用實心的滾道會帶來很多問題,最重要的是材料的浪費并且增加了整個攪拌筒的重量,并且,將實心的滾道直接焊接至攪拌筒上,實心的滾道不能對焊接所產生的應力進行充分的吸收。目前,一種新型的中空滾道成為本領與技術人員所追求的對象。如圖1所示,其主要構造為,在滾道本體02的內圓周表面開設相應的環形凹槽04,采用這種設置顯而易見的節省了整個滾道的材料消耗,并且降低了整個滾道及攪拌筒01的重量,并且采用內圓周表面開設有環形凹槽04的滾道也可以對焊接所產生的應力進行更為充分的吸收。
[0004]然而,在采用這種中空滾道時,也會產生相應的問題,由于其內圓周表面開設有環形凹槽04,在將其與攪拌筒01進行連接后,攪拌筒01與中空滾道的受力接觸面為環形凹槽04的第一側壁031和第二側壁032的端面。顯而易見的,與原來的實心滾道相比,采用中空滾道會減小其與攪拌筒01的接觸受力面的面積,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接觸受力面積的減小會增大整個裝置的支撐應力。同時,中空滾道與攪拌筒01的連接面為為環形凹槽04的兩個側壁端面,兩個側壁端面之間單獨受力,增加了滾道受力處即環形凹槽04的第一側壁031和第二側壁032的不穩定性。
[0005]綜上所述,亟待針對上述技術問題,對目前的中空滾道進行優化設計,以降低其所受到的承重應力,并且提高中空滾道環形凹槽的兩個側壁的受力穩定性是本領域技術人員需要考慮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種攪拌運輸車攪拌筒用中空滾道,使其在工作過程中受力得到優化,降低其所受到的承重應力,并且提高中空滾道凹槽的兩個側壁的受力穩定性。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另一個技術問題為提供一種包括上述中空滾道的攪拌筒。[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8]一種攪拌運輸車攪拌筒用中空滾道,包括在其內圓周表面開設有環形凹槽的滾道本體,還包括固定設置于所述環形凹槽的兩個側壁之間的多條肋板。
[0009]優選地,所述肋板沿所述中空滾道所在的圓周均勻設置。
[0010]優選地,所述肋板與所述滾道本體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
[0011]優選地,所述肋板的數量大于等于4條且小于等于24條。
[0012]優選地,所述凹槽沿所述滾道本體所在的圓周方向軸向寬度相同,且所述環形凹槽的徑向深度為所述滾道本體的徑向厚度的三分之二。
[001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攪拌運輸車攪拌筒用中空滾道,包括滾道本體,且在上述滾道本體的內圓周表面開設有環形凹槽,還包括固定設置于所述環形凹槽的兩個側壁之間的多條肋板。
[0014]應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攪拌運輸車攪拌筒用中空滾道時,滾道本體的內圓周表面開設有環形凹槽,并且在環形凹槽的兩個側壁之間設置有多條肋板,在與攪拌筒連接時,滾道本體的內表面焊接至攪拌筒上,滾道本體的外圓周表面由導輪帶動不停的滾動。滾道本體與攪拌筒的接觸面除了環形凹槽的兩個側壁端面之外還增加了肋板與攪拌筒的接觸面,本領域技術人可以理解的是,環形凹槽內的肋板的設置增加了整個環形滾道與攪拌筒的受力接觸面,降低了滾道的內圓周表面的承重應力,同時,由于肋板設置于環形凹槽的兩個側壁之間且與兩個側壁固定連接,起到了使兩個環形側壁互相支撐和互相拉緊的作用。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攪拌運輸車攪拌筒用中空滾道由于在其滾道本體的內表面凹槽處增設了相應的肋板,降低了其與攪拌筒的接觸面之間的承重應力,同時,由于肋板的設置也使凹槽的兩個側壁起到了互相支撐和互相拉緊的作用,提高了中空滾道的兩個側壁的受力穩定性,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中空滾道的承重應力大并且其環形凹槽的兩個側壁受力穩定性差的問題。
[0016]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攪拌運輸車的攪拌筒,包括如上所述的中空滾道。
[0017]由于上述攪拌運輸車攪拌筒用中空滾道具有上述技術效果,因此,包括該中空滾道的攪拌筒也應具有相同的技術效果,在此不再贅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9]圖1為現有技術中的中空滾道與攪拌筒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中空滾道與攪拌筒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0021]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中空滾道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4為圖3的右視圖;
[0023]圖5為圖4的M部分的放大圖;
[0024]其中,圖1-圖5中:
[0025]01-攪拌筒、02-滾道本體、031-第一側壁、032-第二側壁、04-環形凹槽、05-肋板。【具體實施方式】
[002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種攪拌運輸車攪拌筒用中空滾道,使其在工作過程中受力得到優化,降低其所受到的承重應力,并且提高中空滾道凹槽的兩個側壁的受力穩定性。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另一個技術問題為提供一種包括上述中空滾道的攪拌筒。
[0027]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8]如圖2-5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攪拌運輸車攪拌筒用中空滾道,包括滾道本體02,且在上述滾道本體02的內圓周表面開設有環形凹槽04,還包括固定設置于所述環形凹槽04的第一側壁031和第二側壁032之間的多條肋板05。
[0029]應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攪拌運輸車攪拌筒用中空滾道時,滾道本體02的內圓周表面開設有環形凹槽04,并且在環形凹槽04的第一側壁031和第二側壁032之間設置有多條肋板05,在與攪拌筒01連接時,滾道本體02的內表面焊接至攪拌筒01上,滾道本體02的外圓周表面由導輪帶動不停的滾動。滾道本體02與攪拌筒01的接觸面除了環形凹槽04的第一側壁031和第二側壁032的兩個端面之外還增加了肋板05與攪拌筒01的接觸面,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肋板05的設置增加了整個中空滾道與攪拌筒01的受力接觸面,降低了中空滾道的內圓周表面的承重應力,同時,由于肋板05設置于環形凹槽04的第一側壁031和第二側壁032之間且與第一側壁031和第二側壁032固定連接,起到了使第一側壁031和第二側壁032互相支撐和互相拉緊的作用。
[003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攪拌運輸車攪拌筒用中空滾道由于在其滾道本體02的內表面的環形凹槽04處增設了相應的肋板05,降低了其與攪拌筒01的接觸面之間的承重應力,同時,由于肋板05的設置也使環形凹槽04的兩個側壁起到了互相支撐和互相拉緊的作用,提高了中空滾道的兩個側壁的受力穩定性,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中空滾道的承重應力大并且其環形凹槽04的兩個側壁受力穩定性差的問題。
[0031]作為優選及舉例,上述實施例中,為了保證整個中空滾道在其圓周方向上的受力均勻,肋板05沿著滾道本體02所在的圓周均勻設置。
[0032]相應的,肋板05與環形凹槽04的第一側壁031和第二側壁032之間采用焊接的方式連接,當然,還可以采用其它的連接方式,本新型在此不作具體限定。
[0033]在本實施例中,肋板05的具體數量設置為4條與24條之間。
[0034]作為優選,環形凹槽04在整個中空滾道所在的圓周方向的軸向寬度相同,即整個環形凹槽04的寬度都相同,且環形凹槽04的徑向深度為滾道本體02的徑向厚度的三分之
--O
[0035]本新型還提供一種攪拌運輸車用攪拌筒,包括上述任一實施例所敘述的中空滾道,對于攪拌筒的其它結構,可以具體參考現有技術,本實施例在此不一一贅述。
[0036]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0037]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攪拌運輸車攪拌筒用中空滾道,包括在其內圓周表面開設有環形凹槽的滾道本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固定設置于所述環形凹槽的兩個側壁之間的多條肋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滾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沿所述中空滾道所在的圓周均勻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中空滾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與所述滾道本體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中空滾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的數量大于等于4條且小于等于24條。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中空滾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凹槽沿所述滾道本體所在的圓周方向的軸向寬度相同,且所述環形凹槽的徑向深度為所述滾道本體的徑向厚度的三分之二。
6.一種攪拌運輸車的攪拌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5任意一項所述的中空滾道。
【文檔編號】B28C5/42GK203427172SQ201220715932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1日
【發明者】符建章, 程德虎 申請人:符建章, 程德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