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抗震建筑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的抗震建筑結構。
背景技術:
傳統的建筑采用地基建筑構造,為非一體化的、四面承重形式的板塊結構。這些傳統的建筑結構受到地震影響時,往往會因為地面的波動而影響到整個房屋結構的牽扯和擠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的抗震建筑結構,克服傳統建筑抗震效果差的問題,達到100%的抗震效果。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抗震建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結構為G,S,6,9,2或5形式的立體幾何形狀,其形體重心垂直、自然平衡,所述立體幾何形狀的結構底部平面承重,是一個獨立于地面的、一體化的立體幾何型鋼筋混凝土灌筑模具形成的建筑結構。所述結構的承重墻與另一面承重墻或與結構平面底部承重面的銜接處,其水泥或者混凝土灌筑下的鋼筋拐彎處是弧型或直角型,使用電焊連接完成,整體負擔壓力,整個結構為完整的一體結構,保證結構的堅固性。所述結構的底部平面坐落在平坦的地面上,不會因地面的波動影響到整個房屋結構的牽扯和擠壓,以完全取代傳統的地基和四面承重的建筑結構形式。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I)節省資源利用G,S,6,9,2,5等幾何的重心垂直的自然平衡結構形體特點和平面底部承重的原理來巧妙使用承重的運用來節省資源;(2)牢固耐損在一體承重的幾何鋼筋結構上灌筑水泥或者混凝土形成完整的鋼筋混凝土模具形式的結構,承重墻與另一面承重墻面或底部平面承重的銜接處的水泥或者混凝土灌筑下的鋼筋拐彎處是以弧型或直角型電焊連接起來的,整體負擔壓力,保證形成一體的幾何結構是堅固的,是一個獨立于地面一體化的鋼筋混凝土模具形式的結構,使得完全承重部分和平面底部承重巧妙的運用,而形體外其余的空間,使用其它建筑材料,如玻璃、石灰板,模板,木板,或混凝土等。(3)抗震防震本實用新型結構以平面底部獨立觸放(坐落)在平面形式的地面上,不會因地面的波動而影響到整個房屋結構的牽扯,最終達到100%的防震抗震效果,以完全取代傳統的地基和四面承重及板塊結構的建筑結構形式。
下面參照附圖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立體“G”型建筑結構的示意圖。[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立體“9”型建筑結構的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立體“S”型建筑結構的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立體“G”型建筑結構的空間布局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立體“9”型建筑結構的空間布局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立體“G”型建筑結構另一個方向的空間布局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立體“9”型建筑結構的第二種空間布局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立體“2”型建筑結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8所示,列出了本實用新型抗震建筑結構的幾種立體幾何形狀,利用G,S,6,9,2,5等立體幾何形狀的結構重心垂直、自然平衡的形體特點,其平面底部承重,形成重心垂直、底部平面承重的幾何框架,在承重墻面與承重墻或與平面底部承重的鋼筋的幾何結構銜接處,以弧型或直角型的鋼筋焊接而成,灌注水泥或混凝土至鋼筋結構,最終形成的幾何結構是一個堅固的、獨立于地面的一體化的鋼筋混凝土罐筑模具形成的建筑結構,其形體外其余的空間,使用其它建筑材料,如玻璃、石灰板,模板,木板,或混凝土等。
權利要求1.一種抗震建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結構為G,s,6,9,2或5形式的立體幾何形狀,其形體重心垂直、自然平衡,所述立體幾何形狀的結構底部平面承重,是一個獨立于地面的、一體化的立體幾何型鋼筋混凝土灌筑模具形成的建筑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抗震建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結構的承重墻與另一面承重墻或與結構平面底部承重面的銜接處,其水泥或者混凝土灌筑下的鋼筋拐彎處是弧型或直角型,使用電焊連接完成,整體負擔壓力,整個結構為完整的一體結構,保證結構的堅固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抗震建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結構的底部平面坐落在平坦的地面上,不會因地面的撥動影響到整個房屋結構的牽扯和擠壓,以完全取代傳統的地基和四面承重的建筑結構形式。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抗震建筑結構,所述結構為G,S,6,9,2或5形式的立體幾何形狀,其形體重心垂直、自然平衡,所述立體幾何形狀的結構底部平面承重,是一個獨立于地面的、一體化的立體幾何型鋼筋混凝土灌筑模具形成的建筑結構。所述結構的承重墻與另一面承重墻或與結構平面底部承重面的銜接處,其水泥或者混凝土灌筑下的鋼筋拐彎處是弧型或直角型,使用電焊連接完成,整體負擔壓力,整個結構為完整的一體結構,保證結構的堅固性。所述結構的底部平面坐落在平坦的地面上,不會因地面的撥動影響到整個房屋結構的牽扯和擠壓,最終達到100%的防震抗震效果,以完全取代傳統的地基和四面承重的建筑結構形式。
文檔編號E04B1/98GK202595897SQ201220163558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7日
發明者魏丹 申請人: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