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加固磚混結構的構造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加固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加固磚混結構的構造柱。
背景技術:
汶川5. 12地震發生后,為了減少地震帶來的損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頒布了《建筑抗震鑒定標準》(GB50423-2009),按照此標準的要求,對于不滿足抗震要求的磚混結構要進行加固改造,其傳統的方法是在原有結構的基礎上增加構造柱、圈梁以提高結構的整體抗震能力,為了確保加固工程的質量,縮短施工工期,開發一些便于施工的構造柱是非常必要的。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加固磚混結構的構造柱。為了實現上述任務,本實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術解決方案一種加固磚混結構的構造柱,包括原墻體,其特征在于,在原墻體內側增加鋼筋混凝土構造柱,所述的構造柱內有鋼筋,在鋼筋豎向方向上每隔500mm設有與原墻體相連接的錨筋,構造柱的下部設有地圈梁。本實用新型的加固磚混結構的構造柱,在不破壞原立面效果的前提下,能夠增加結構的整體抗震能力,達到抗震加固的效果。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加固磚混結構的構造柱結構示意圖。圖中各符號分別表示1、原墻體,2、構造柱,3、鋼筋,4、錨筋,5、地圈梁。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的加固磚混結構的構造柱,包括原墻體1,在原墻體I內側增加鋼筋混凝土構造柱2,所述的構造柱內有鋼筋3,在鋼筋豎向方向上每隔500mm設有與原墻體相連接的錨筋4,構造柱下方設有地圈梁5。以下以大華1935某廠房加固工程為例,廠房的幾何尺寸為18mX24m,高度為4. 220m,主要的施工步驟如下I)清除室內垃圾,破除原砼地面根據構造柱的設計尺寸,將地面的垃圾徹底清除干凈,并用人工將地面及地面墊層破除。將構造柱2的基礎埋深為I. 5m,由于原結構的混凝土地面的厚度較大,使用年限較長,開鑿難度較大,需要用機器和人工配合進行地面的開
MlA
_ O2)基礎坑開挖由于機械進入房間難度較大,基坑的尺寸為900mmX900mmX 1500mm,米用人工開挖基礎,將挖出的土和垃圾用人工及時外運到指定地點。3)墻柱接觸面清洗為了提高新增加柱和原墻體以及圈梁的連接,在綁扎鋼筋前需對原墻體面進行清理。首先搭設腳手架,由于操作空間較高,安全要求高,需沿墻體四周搭設雙排操作架,在腳手架上滿鋪腳手板。然后用角磨機對原墻體的砂漿層或者滯留物進行打磨,再用鼓風機吹凈浮灰,確保灰塵清除干凈,最后用帶壓力的水沖洗潤濕墻面。4)墻體開孔根據鋼筋3的錨筋4位置及數量,在原墻體I上標注出錨筋4的位置,錨筋4的孔徑為20_,由于鋼筋網3的剛性較大,為了將鋼筋網3和原墻體I可靠連接,便于抹灰,錨筋4的間距為500mm。用沖擊鉆在原墻體I上鉆孔,鉆頭直徑應比錨筋4直徑大5mm左右,鉆頭選用Φ 25mm的合金鋼鉆頭。孔深大小240mm/370mm,使錨筋4完全埋入墻體,鉆孔時,鉆頭始終與墻面保持垂直。5)洗孔是植錨筋4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孔鉆完后,孔的內部會有很多灰粉、灰渣,直接影響植錨筋4的質量,所以一定要把孔內雜物清理干凈。洗孔方法是用市售 的喜得利品牌的毛刷(這種毛刷不掉毛),套上加長棒,伸至孔底,來回反復抽動,把灰塵、碎渣帶出,再用壓縮空氣,吹出孔內浮塵。吹完后再用脫脂棉沾酒精或丙酮擦洗孔內壁。但不能用水擦洗,因酒精和丙酮易揮發,水不易揮發。用水擦洗后孔內不會很快干燥。6)注膠植筋孔內干燥后,采用市售的愛勞達品牌的植筋膠將錨筋4固定。7)鋼筋3制作和綁扎鋼筋3制作在室外鋼筋棚完成,將制作好的鋼筋在室內進行綁扎,并將鋼筋與錨筋4可靠連接,并使鋼筋與圈梁連接。8)支設模板構造柱2澆筑采用三面模板,模板固定起來比較困難,在構造柱2兩邊墻體上,采用固定膨脹螺栓的方式,將模板支撐連接牢固后,再焊接在螺栓上,上下間距為600mm。澆筑完成后,模板的拆除采用自上往下的方式,用氣焊先切割掉固定螺栓,然后拆除模板支撐、模板等。9)燒筑混凝土 混凝土的運輸、燒筑、振搗全部用人工完成。燒筑后用人工對混凝土進行及時澆水養護,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模板。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拆除模板,先用氣焊將固定的膨脹螺栓切除,然后松開方木和龍骨,及時清理所剩的垃圾。
權利要求1.一種加固磚混結構的構造柱,包括原墻體(I),其特征在于,在原墻體(I)內側增加有鋼筋混凝土澆筑的構造柱(2),所述的構造柱(2)內有鋼筋(3),在鋼筋(3)上每隔500mm設有與原墻體(I)相連接的錨筋(4),構造柱(2)的下方設有地圈梁(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加固磚混結構的構造柱,包括原墻體,在原墻體內側增加鋼筋混凝土構造柱,所述的構造柱內有鋼筋,在鋼筋豎向方向上每隔500mm設有與原墻體相連接的錨筋,構造柱的下部設有地圈梁。在不破壞原立面效果的前提下,能夠增加結構的整體抗震能力,達到抗震加固的效果。
文檔編號E04B1/98GK202530630SQ20122013287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31日
發明者周明, 曾凡奎 申請人:西安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