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膛石灰豎窯密封加料裝置及加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石灰窯,涉及石灰窯的耐高溫密封加料裝置,特別涉及一種雙膛石灰豎窯的密封加料裝置及加料方法,可用于活性石灰雙膛豎窯的頂部密封加料及其他密封加料。
背景技術:
目前在用的雙膛豎窯,相比其他活性石灰窯,雙膛豎窯的能耗最低,且自動化程度高,正逐漸成為主流的石灰窯。目前,日產600噸及以上的雙膛豎窯,兩個窯膛的窯頂加料裝置基本都為敞開形式,這種形式存在一些缺陷,其不足之處主要有以下方面
I、窯頂加料時會造成窯內部分熱煙氣外溢,由此增加了能耗。
2、廢氣和粉塵會隨熱煙氣外溢,造成對環境的污染。3、兩個窯膛中正在煅燒的窯膛不能加料,限制了加料時間,從而降低了窯膛內單位容積的利用系數。因此,如果采用密封加料,則可以克服以上缺陷,使雙膛豎窯大型化且滿足其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的環保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雙膛石灰豎窯密封加料裝置及加料方法,它解決了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在窯頂設置密封加料裝置,加料過程中密封效果好,且可隨時在線加料,使雙膛石灰豎窯大型化,滿足其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的環保需要。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
一種雙膛石灰豎窯密封加料裝置,它包括框架、兩側導軌、電機傳動系統、料斗頂蓋、料斗、主軸、底部出料錐體以及導向支架,所述雙膛石灰豎窯密封加料裝置還包括頂蓋液壓系統和加料裝置液壓系統;
所述頂蓋液壓系統安置在框架內,頂蓋液壓系統與料斗頂蓋連接,電機傳動系統安裝在框架中間,與電機傳動系統連接的主軸連接至料斗中間及底部出料錐體;
所述加料裝置液壓系統安置在導軌兩側,加料裝置液壓系統與框架連接,使框架整體沿導軌向下移動到出料位置準備加料,安裝在料斗下部周圍的導向支架對下移過程進行導向;
所述料斗頂部裝有密封圈以與頂蓋密封關閉;
所述底部出料錐體位于料斗底部以封住料斗出口。所述料斗裝有內部隔板,隔板將料斗分隔成四個區域,料斗底部無隔板。所述料斗底部裝有密封圈。所述料斗內部設有耐磨襯板。一種實施上述雙膛石灰豎窯密封加料裝置的加料方法,首先,密封加料裝置處于料斗受料工位一,底部出料錐體在料斗底部封住出口,物料從側面被加入料斗中,同時料斗在電機傳動系統作用下旋轉,使物料均勻分布在料斗中,加料完畢;在頂蓋液壓系統作用下頂蓋落至料斗頂部使料斗密封,即位于料斗受料工位二 ;
之后,框架、電機傳動系統、頂蓋液壓系統、頂蓋、料斗、主軸和底部出料錐體在加料裝置液壓系統的作用下沿導軌整體向下移動到出料位置準備加料,即處于料斗受料工位三,料斗周圍有導向支架對下移過程進行導向;
最后,料斗、頂蓋位置不動,框架、電機傳動系統、主軸、底部出料錐體在頂蓋液壓系統和加料裝置液壓系統作用下繼續向下走,使底部出料錐體脫離料斗,物料排出,即位于料斗受料工位四;排料結束,各部件逆向操作,返回料斗受料工位一,再次加料時重復以上動作。應用本發明的雙膛石灰豎窯密封加料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下列優點和使用效果
I、上部頂蓋、料斗通過液壓裝置和密封圈密封,確保良好的密封效果;加料過程中無氣體、粉塵泄露,環保效果好,降低了能耗。 2、料斗用隔板分成四個區域,底部連通,向料斗中裝料時,料斗可旋轉,使料斗四個區間的物料分布均勻。3、料斗內部采用耐磨襯板,延長料斗的使用壽命。4、無論窯筒是否在煅燒過程,均可隨時在線加料。
圖I是本發明的一種雙膛石灰豎窯密封加料裝置的主視圖。圖2是按圖I所示密封加料裝置的側視圖。圖3是本發明的一種雙膛石灰豎窯密封加料裝置的工作過程示意圖。圖4是料斗頂部密封圈(圖I中A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5是料斗底部密封圈(圖I中B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附圖標記
I為框架,2為導軌,3為電機傳動系統,4為頂蓋液壓系統,5為加料裝置液壓系統,6為料斗頂蓋,7為密封圈,8為料斗,9為主軸,10為料斗內部隔板,11為底部出料錐體,12為密封圈,13為導向支架。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加料裝置結構及加料方法。參看圖1,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雙膛石灰豎窯密封加料裝置,它主要由框架I、兩側導軌2、電機傳動系統3、料斗頂蓋6、料斗8、主軸9、底部出料錐體11、導向支架13以及頂蓋液壓系統4和加料裝置液壓系統5組成。頂蓋液壓系統4安置在框架I內,頂蓋液壓系統4與料斗頂蓋6連接。電機傳動系統3安裝在框架I中間,與電機傳動系統3連接的主軸9連接至料斗8中間及底部出料錐體11。在加料時料斗8可旋轉,且其轉速可調。頂蓋6在頂蓋液壓系統4的傳動控制下,打開和封閉料斗8。頂蓋6密封好料斗8后,在加料裝置液壓系統5和頂蓋液壓系統4控制下,實現加料。加料裝置液壓系統5安置在導軌2兩側,加料裝置液壓系統5與框架I連接,使框架I整體沿導軌2向下移動到出料位置準備加料,安裝在料斗8下部周圍的導向支架13可對下移過程進行導向。料斗8頂部裝有密封圈7 (見圖4),以便與頂蓋6密封關閉。料斗8內裝有內部隔板10,隔板10將料斗8分隔成四個區域,通過料斗8旋轉使料斗四個區域的物料分布均勻。料斗8底部無隔板,底部連通。料斗8內部設有耐磨襯板。料斗8底部設置密封圈12(見圖5)。底部出料錐體11位于料斗8底部,用于封住料斗8出口。參看圖2和圖3,本發明的一種采用雙膛石灰豎窯密封加料裝置的加料方法如下 首先,密封加料裝置處于料斗受料工位一(圖3中第一位置),底部出料錐體11在料斗
8底部封住出口,物料從側面被加入料斗8中,同時料斗8在電機傳動系統3作用下可以旋轉,使物料均勻分布在料斗8中。加料完畢,在頂蓋液壓系統4作用下頂蓋6落至料斗8頂部使料斗8密封,即料斗受料工位二(圖3中第二位置),密封處有密封圈7。電機傳動系統3和頂蓋液壓系統4均固定在框架I上。之后,框架I、電機傳動系統3、頂蓋液壓系統4、頂蓋6、料斗8、主軸9和底部出料錐體11在加料裝置液壓系統5的作用下沿導軌2整體向下移動到出料位置準備加料,即料斗受料工位三(圖3中第三位置),料斗8周圍有導向支架13對下移過程進行導向。最后,料斗8、頂蓋6位置不動,框架I、電機傳動系統3、主軸9、底部出料錐體11在頂蓋液壓系統4和加料裝置液壓系統5作用下繼續向下走,使底部出料錐體11脫離料斗8,物料排出,即料斗受料工位四(圖3中第四位置)。排料結束,各部件逆向操作,返回料斗受料工位一(圖3中第一位置),再次加料時重復以上動作。綜上所述,本發明在雙膛石灰豎窯窯頂設置密封加料裝置,加料過程中無氣體、粉塵泄露,確保良好的密封效果,降低了能耗,且可隨時在線加料,使雙膛石灰豎窯大型化,滿足其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的環保需要。當然,本技術領域內的一般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上述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本發明,而并非用作對本發明的限定,只要在本發明的實質精神范圍內,對上述實施例的變化、變型等都將落在本發明權利要求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雙膛石灰豎窯密封加料裝置,它包括框架(I)、兩側導軌(2)、電機傳動系統(3)、料斗頂蓋(6)、料斗(8)、主軸(9)、底部出料錐體(11)以及導向支架(13),其特征在于所述雙膛石灰豎窯密封加料裝置還包括頂蓋液壓系統(4)和加料裝置液壓系統(5); 所述頂蓋液壓系統(4)安置在框架(I)內,頂蓋液壓系統(4)與料斗頂蓋(6)連接,電機傳動系統(3 )安裝在框架(I)中間,與電機傳動系統(3 )連接的主軸(9 )連接至料斗(8 )中間及底部出料錐體(11); 所述加料裝置液壓系統(5)安置在導軌(2)兩側,加料裝置液壓系統(5)與框架(I)連接,使框架(I)整體沿導軌(2)向下移動到出料位置準備加料,安裝在料斗(8)下部周圍的導向支架(13)對下移過程進行導向; 所述料斗(8)頂部裝有密封圈(7)以與頂蓋(6)密封關閉; 所述底部出料錐體(11)位于料斗(8)底部以封住料斗(8)出口。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膛石灰豎窯密封加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8)裝有內部隔板(10),隔板(10)將料斗(8)分隔成四個區域,料斗(8)底部無隔板。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膛石灰豎窯密封加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8)底部裝有密封圈(12)。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膛石灰豎窯密封加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8)內部設有耐磨襯板。
5.一種實施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膛石灰豎窯密封加料裝置的加料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密封加料裝置處于料斗受料工位一,底部出料錐體在料斗底部封住出口,物料從側面被加入料斗中,同時料斗在電機傳動系統作用下旋轉,使物料均勻分布在料斗中,加料完畢;在頂蓋液壓系統作用下頂蓋落至料斗頂部使料斗密封,即位于料斗受料工位二 ; 之后,框架、電機傳動系統、頂蓋液壓系統、頂蓋、料斗、主軸和底部出料錐體在加料裝置液壓系統的作用下沿導軌整體向下移動到出料位置準備加料,即處于料斗受料工位三,料斗周圍有導向支架對下移過程進行導向; 最后,料斗、頂蓋位置不動,框架、電機傳動系統、主軸、底部出料錐體在頂蓋液壓系統和加料裝置液壓系統作用下繼續向下走,使底部出料錐體脫離料斗,物料排出,即位于料斗受料工位四;排料結束,各部件逆向操作,返回料斗受料工位一,再次加料時重復以上動作。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雙膛石灰豎窯密封加料裝置及加料方法,它包括框架、兩側導軌、電機傳動系統、料斗、頂蓋液壓系統和加料裝置液壓系統;所述頂蓋液壓系統安置在框架內,并與料斗頂蓋連接,電機傳動系統安裝在框架中間,與其連接的主軸連接至料斗中間及底部出料錐體;所述加料裝置液壓系統安置在導軌兩側,并與框架連接,使框架整體沿導軌向下移動到出料位置準備加料,安裝在料斗下部周圍的導向支架對下移過程進行導向;所述底部出料錐體位于料斗底部以封住料斗出口。本發明在雙膛石灰豎窯窯頂設置密封加料裝置,加料過程中無氣體、粉塵泄露,確保良好的密封效果,降低了能耗,且可隨時在線加料,使雙膛石灰豎窯大型化,滿足其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的環保需要。
文檔編號C04B2/12GK102910844SQ201210478199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2日
發明者秦國利, 左大武, 吉小軍, 孟海平, 陳玉明 申請人:寶鋼工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