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鋼柱校正裝置及其校正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施工裝置及其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種鋼柱校正裝置及其校正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鋼結構已廣泛應用于超高層建筑和大跨度空間結構領域,例如各種大廈、電視塔、金融中心、體育館、展覽中心、大劇院、航站樓、和一些工業廠房等。例如某主塔樓的核心筒內從地下室底板開始至結構25層設有56根勁性鋼柱,考慮到核心筒施工作業面小、鋼柱布置密度大,柱間間隙小的特點,鋼骨結構安裝施工完成前,混凝土難以穿插施工。同時,核心筒處鋼柱之間無鋼梁連接,安裝后無法形成框架體系,在鋼筋、模板調整以及混凝土澆筑期間極易影響鋼柱的精度。現有技術提供一種鋼梁校正夾具,可對單根鋼柱進行精確調節,但是對于鋼柱布置密度大,校正施工作業面小的施工現場,需要一根一根調節校正夾具,使用起來極為繁 瑣,并且只能起到臨時校正作用,無法消除鋼筋、混凝土等因素對鋼柱定位的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鋼柱校正裝置及其校正施工方法,能夠高效精確地對密集型鋼柱校正和定位,并且減少施工作業對鋼柱校正的影響。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鋼柱校正裝置,包括固定連接桿和可固定于鋼柱上的校正夾持部,所述校正夾持部的數量至少為兩個且與所述鋼柱的數量相適配,所述固定連接桿夾置于所述校正夾持部上,所述校正夾持部包括橫向調節部和可與所述鋼柱固定連接的縱向調節部,所述固定連接桿固定于所述橫向調節部上,所述縱向調節部與橫向調節部固定連接。進一步地,所述縱向調節部包括翼緣連接板和第一固定組件,所述縱向調節部和橫向調節部之間設置有連接件,所述翼緣連接板固定于所述鋼柱上,所述第一固定組件穿設固定于所述連接件與翼緣連接板上。進一步地,所述連接件包括角鐵和螺桿,所述角鐵包括縱向板和與所述縱向板一體連接的橫向板,所述螺桿固定于所述橫向板上,所述縱向板與翼緣連接板連接,所述橫向板與橫向調節部連接,且所述螺桿穿設于所述橫向調節部和固定連接桿內。進一步地,所述縱向板與翼緣連接板上相應地均設置有縱向調節孔,所述第一固定組件穿設于所述縱向調節孔內。進一步地,所述橫向調節部包括第一墊片、第二墊片和第二固定組件,所述第一、第二墊片設置于所述固定連接桿的兩側,所述第一墊片與橫向板連接,所述螺桿穿設固定于所述第一墊片、固定連接桿及第二墊片上,所述第二固定組件固定于所述螺桿的末端。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墊片、固定連接桿及第二墊片上相應地設置有橫向調節孔,所述螺桿穿設于所述橫向調節孔內。
所述鋼柱校正裝置的校正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I)吊裝同一所述固定連接桿連系的一排鋼柱,精確校正鋼柱垂直度和水平位置;2)每根所述鋼柱上同一高度固定有所述校正夾持部,將所述固定連接桿的首尾精確定位并夾置固定于同一排所述鋼柱的首尾鋼柱上;3)依次將其他鋼柱上的所述校正夾持部與固定連接桿固定連接;4)施工作業后,對所述鋼柱位置進行復測,在砼初凝前,調節所述縱向調節部和橫向調節部,對所述鋼柱進行偏差校正;5)混凝土澆筑完成初凝后,拆除所述固定連接桿,以循環使用。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4)中,在所述鋼柱與固定連接桿安裝完后,進行軸線網和標高復測,對部分誤差較大的鋼柱進行微調,微調完成后焊接鋼柱柱腳,再交付土建進行下一步工序施工。進一步地,所述下一步工序施工為土建織筋和支模,所述土建織筋和支模完成后,再對鋼柱進行復核,確認其位置和標高準確后再進入澆灌工序。進一步地,所述步驟4)中,對鋼柱進行偏差校正采用倒鏈或者千斤頂。將同一排數個鋼柱根據正確的垂直度和水平位置安裝,每個校正夾持部固定于相應鋼柱的同一高度,調節橫向調節部和縱向調節部,將固定連接桿精確定位并夾置于校正夾持部上。利用固定連接桿,對一排的多個鋼柱同時進行校正,解決了高層或超高層建筑密集型鋼柱校正難題。同時,利用固定連接桿的固定平衡作用,將固定連接的數個鋼柱形成穩定的整體,在后序的鋼筋、模板調整及混凝土澆筑等施工作業中,鋼柱校正裝置起到臨時固定定位作用,從而減少施工作業對鋼柱校正的影響,提高了施工作業效率。
圖I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鋼柱校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鋼柱校正裝置的連接件的正視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鋼柱校正裝置的連接件的側視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鋼柱校正裝置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如圖I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鋼柱校正裝置,包括固定連接桿I和校正夾持部2,校正夾持部2的數量至少為兩個且與鋼柱3的數量相適配,固定連接桿I夾置于校正夾持部2上,校正夾持部2可固定于鋼柱3上。校正夾持部2包括橫向調節部21和縱向調節部22,固定連接桿I固定于橫向調節部21上,縱向調節部22可固定于鋼柱3上,縱向調節部22與橫向調節部21固定連接。具體地,上述固定連接桿I本實施例中采用長方鋼管,需校正的鋼柱3成排安裝,固定連接桿I橫向跨設于成排的鋼柱3上,并且利用校正夾持部2與每個鋼柱3固定連接。縱向調節部22包括翼緣連接板221和第一固定組件222,鋼柱3在工廠制作時將翼緣連接板221焊接固定在鋼柱3的固定位置,保證鋼柱3安裝后,翼緣連接板221在同一水平高度。翼緣連接板221可以為小長方形金屬塊,用于支撐校正夾持部2的其他構件與固定連接桿I的重量。縱向調節部22和橫向調節部21之間設置有連接件4并通過連接件4固定連接,第一固定組件222穿設固定于連接件4與翼緣連接板221上,從而將校正夾持部2固定于鋼柱3上。如圖2和圖3所示,上述連接件4包括角鐵41和螺桿42,角鐵41呈L型,包括縱向板43和與縱向板43 —體連接的橫向板44,螺桿42焊接固定于橫向板43上,使螺桿42與橫向板43連接為一整體。縱向板43與翼緣連接板221疊置連接,橫向板43與橫向調節部21連接,且螺桿42穿設于橫向調節部21和固定連接桿I內。本實施例中,第一固定組件222包括螺栓223和第一螺帽224,縱向板43與翼緣連接板221上相應地均設置有縱向調節孔225,第一固定組件222的螺栓223穿設于縱向調節孔225內,第一螺帽224緊固于螺栓223的末端,將縱向板43與翼緣連接板221固定連接。 縱向調節孔225開設成條形孔,且條形孔長度大于螺栓223的直徑,保證足夠的空間給螺栓223上下移動,以縱向調節固定連接桿I的位置。第一固定組件222具有兩組,分別穿設于條形縱向調節孔225的兩端。橫向調節部21包括第一墊片211、第二墊片212和第二固定組件213,第一、第二墊片211、212呈板條型、且設置于固定連接桿I的兩側。第一墊片211與橫向板43疊置連接,螺桿42穿設固定于第一墊片211、固定連接桿I及第二墊片212上,第二固定組件213固定于螺桿42的末端,使固定連接桿I夾置固定于第一、第二墊片211、212之間。進一步地,第一墊片211、固定連接桿I及第二墊片212上相應地設置有橫向調節孔214,螺桿42穿設于橫向調節孔214內。將橫向調節孔214開設成條形孔,且條形孔長度大于螺桿42的直徑,保證足夠的空間給螺桿42左右移動,以橫向調節固定連接桿I的位置。由于固定連接桿I是傳遞相鄰鋼柱3間力的主要受力構件,固定連接桿I開橫向調節孔214后,其力學性能受到影響,因此第一墊片211、第二墊片212設置于固定連接桿I的兩側起到加強固定作用。本實施例中,第二固定組件213包括第二螺帽215和第三墊片216,螺桿42上的外螺紋與第二螺帽215的內螺紋相適配。第三墊片216設置于第二墊片212與第二螺帽215之間,其開設有與螺桿直徑相適配的通孔,保證螺桿42能夠從該通孔穿過。第三墊片216用于以補償第二墊片212開設的條形橫向調節孔214對其力學性能的影響。螺桿42穿過第二墊片212后,還穿設于第三墊片216與第二螺帽215內,第二螺帽215具有兩個且相互疊置,緊固于螺桿42的末端。此外,為了加強螺桿42對固定連接桿I的固定作用,角鐵41上焊接固定有兩個螺桿42,相對應地,第一墊片211、第二墊片212、固定連接桿I上開設的條形橫向調節孔214內穿設有兩組螺桿42,第三墊片216上開設有兩個通孔,第二螺帽215具有兩組來緊固于兩組螺桿42的末端。請一同結合圖4所示,對于鋼柱校正裝置的校正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I)吊裝同一固定連接桿I連系的一排鋼柱3,精確校正鋼柱3垂直度和水平位置。2)每根鋼柱3上同一高度固定有校正夾持部2,將固定連接桿I的首尾精確定位并夾置固定于同一排鋼柱3的首尾鋼柱上。由于鋼柱3在出廠時在已在同一高度焊接好翼緣連接板221,塔吊將固定連接桿I吊運至安裝位置,兩個工人同時爬上首尾鋼柱3鋼爬梯,精確定位固定連接桿I位置后,擰緊第一螺帽224和第二螺帽215。3)依次將其他鋼柱3上的校正夾持部2與固定連接桿I固定連接,使整排鋼柱3形成穩定整體。4)施工作業后,對鋼柱3位置進行復測,在砼初凝前,調節縱向調節部22和橫向調節部21,對鋼柱3進行偏差校正。其中,在鋼柱3與固定連接桿I安裝完后,進行軸線網和標高復測,對部分誤差較大的鋼柱3進行微調,微調完成后焊接鋼柱柱腳,再交付土建進行下一步工序施工。下一步工序施工為土建織筋和支模,土建織筋和支模完成后,再對鋼柱3進行復核,確認其位置和標高準確后再進入澆灌工序。砼澆筑到設計標高后,應立即對鋼柱3位置進行復測,對砼澆筑過程中可能導致的位移,在砼初凝前,可放松臨時固定連接桿I的第一、第二螺帽224、215,用倒鏈或者千斤頂對鋼柱3及時進行偏差校正。。5)混凝土澆筑完成初凝后,拆除固定連接桿1,以循環使用。 因此,將同一排數個鋼柱3根據正確的垂直度和水平位置安裝,每個校正夾持部2固定于相應鋼柱3的同一高度,調節橫向調節部21和縱向調節部22,將固定連接桿I精確定位并夾置于校正夾持部2上。利用固定連接桿1,對一排的多個鋼柱3同時進行校正,解決了高層或超高層建筑密集型鋼柱校正難題。同時,利用固定連接桿I的固定平衡作用,將固定連接的數個鋼柱3形成穩定的整體,在后序的鋼筋、模板調整及混凝土澆筑等施工作業中,鋼柱校正裝置起到臨時固定定位作用,從而減少施工作業對鋼柱3校正的影響,提高了施工作業效率。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鋼柱校正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連接桿和可固定于鋼柱上的校正夾持部,所述校正夾持部的數量至少為兩個且與所述鋼柱的數量相適配,所述固定連接桿夾置于所述校正夾持部上,所述校正夾持部包括橫向調節部和可與所述鋼柱固定連接的縱向調節部,所述固定連接桿固定于所述橫向調節部上,所述縱向調節部與橫向調節部固定連接。
2.如權利要求I所述鋼柱校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調節部包括翼緣連接板和第一固定組件,所述縱向調節部和橫向調節部之間設置有連接件,所述翼緣連接板固定于所述鋼柱上,所述第一固定組件穿設固定于所述連接件與翼緣連接板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鋼柱校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包括角鐵和螺桿,所述角鐵包括縱向板和與所述縱向板一體連接的橫向板,所述螺桿固定于所述橫向板上,所述縱向板與翼緣連接板連接,所述橫向板與橫向調節部連接,且所述螺桿穿設于所述橫向調節部和固定連接桿內。
4.如權利要求3所述鋼柱校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板與翼緣連接板上相應地均設置有縱向調節孔,所述第一固定組件穿設于所述縱向調節孔內。
5.如權利要求3所述鋼柱校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調節部包括第一墊片、第二墊片和第二固定組件,所述第一、第二墊片設置于所述固定連接桿的兩側,所述第一墊片與橫向板連接,所述螺桿穿設固定于所述第一墊片、固定連接桿及第二墊片上,所述第二固定組件固定于所述螺桿的末端。
6.如權利要求5所述鋼柱校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墊片、固定連接桿及第二墊片上相應地設置有橫向調節孔,所述螺桿穿設于所述橫向調節孔內。
7.如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鋼柱校正裝置的校正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吊裝同一所述固定連接桿連系的一排鋼柱,精確校正鋼柱垂直度和水平位置; 2)每根所述鋼柱上同一高度固定有所述校正夾持部,將所述固定連接桿的首尾精確定位并夾置固定于同一排所述鋼柱的首尾鋼柱上; 3)依次將其他鋼柱上的所述校正夾持部與固定連接桿固定連接; 4)施工作業后,對所述鋼柱位置進行復測,在砼初凝前,調節所述縱向調節部和橫向調節部,對所述鋼柱進行偏差校正; 5)混凝土澆筑完成初凝后,拆除所述固定連接桿,以循環使用。
8.如權利要求7所述鋼柱校正裝置的校正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在所述鋼柱與固定連接桿安裝完后,進行軸線網和標高復測,對部分誤差較大的鋼柱進行微調,微調完成后焊接鋼柱柱腳,再交付土建進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9.如權利要求8所述鋼柱校正裝置的校正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一步工序施工為土建織筋和支模,所述土建織筋和支模完成后,再對鋼柱進行復核,確認其位置和標高準確后再進入澆灌工序。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鋼柱校正裝置的校正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對鋼柱進行偏差校正采用倒鏈或者千斤頂。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鋼柱校正裝置及其校正施工方法,該鋼柱校正裝置包括固定連接桿和可固定于鋼柱上的校正夾持部,校正夾持部的數量至少為兩個且與所述鋼柱的數量相適配,固定連接桿夾置于所述校正夾持部上,校正夾持部包括橫向調節部和可與鋼柱固定連接的縱向調節部,固定連接桿固定于橫向調節部上,縱向調節部與橫向調節部固定連接。利用固定連接桿對一排的多個鋼柱同時進行校正,解決了高層或超高層建筑密集型鋼柱校正難題。同時,利用固定連接桿的固定平衡作用,將固定連接的數個鋼柱形成穩定的整體,在后序的鋼筋、模板調整及混凝土澆筑等施工作業中,鋼柱校正裝置起到臨時固定定位作用,從而減少施工作業對鋼柱校正的影響,提高了施工作業效率。
文檔編號E04G21/18GK102817482SQ20121029210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7日
發明者方春生, 沈洪宇, 向紀才, 方振亞, 于吉圣, 楊帥, 廖選茂, 陶雙杰 申請人:中建鋼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