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梁-格構鋼撐”剪力墻及作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一種“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梁-格構鋼撐”剪カ墻及作法,屬于ー種組合剪力墻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由于城市用地日益緊張和社會需求日趨多樣化,建筑物的高度和跨度不斷増加,體型越來越復雜,結構抗震分析與設計難度不斷増加。我國許多已建和在建的高層建筑位于強地震區,面臨嚴重地震災害威脅。現有的鋼筋混凝土剪カ墻在地震作用下延性較差,容易發生脆性破壞,這對整體結構的抗震性能十分不利。剪力墻是高層建筑結構中的核心抗側カ部件,研制抗震性能好的剪カ墻是建筑抗震設計的關鍵技術之ー,由鋼結構和混凝土結構組合而成的混合結構由于發揮了兩種材 料各自的優勢,目前已成為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的主要結構形式之一。鋼-混凝土組合剪力墻的形式有很多種,可以將型鋼、鋼管、鋼板等和混凝土在剪カ墻的不同部位進行不同形式的組合,目前對于組合剪カ墻研究較多的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組合墻板剪カ墻”,其墻板采用鋼板和混凝土墻板進行不同形式組合,從而形成“組合墻板”。另ー種是“帶邊框組合剪力檣”,這類組合剪力墻其墻板一般采用鋼筋混凝土,而邊框采用エ字鋼、型鋼混凝土或鋼管混凝土 ;另外,墻板也可采用鋼板,而邊框采用鋼筋混凝土 ;邊框和組合墻板也可以一起組合。此外,剪カ墻還要求有較大的彈性初始剛度、大變形能力和良好的塑性性能、穩定的滯回特性等特點。外包混凝土組合剪力墻的出現不但很好的滿足了上述要求,而且能夠有效地克服鋼筋混凝土剪カ墻自重大、角部混凝土易開裂、易碎等缺點,此外還加大了剪力墻的側向抗彎剛度,已成為ー種非常具有發展前景的高層抗側力體系。然而,一般的鋼筋混凝土剪カ墻、鋼板組合剪力墻等墻體混凝土部分在受カ發生碎裂破壞后,豎向承載カ會大幅度降低,從而造成整個墻體的豎向承載カ降低,同時也加速了作為二道防線的邊框的破壞,整個結構的耗能和延性也隨之降低,致使剪力墻的抗震性能削弱和降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種消耗地震輸入結構能量、提高結構抗震性能的新型鋼ー混凝土組合剪カ墻,主要用于高層建筑或大型復雜多層建筑的剪力墻結構或筒體結構,以解決其在地震作用下承載力、延性、耗能不足的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梁-格構鋼撐”剪カ墻,包括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鋼梁3、格構鋼撐4和鋼筋混凝土剪カ墻體;組合剪カ墻截面為一字型,“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梁-格構鋼撐”組合鋼構骨架體系內藏于鋼筋混凝土剪カ墻體內。所述“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梁-格構鋼撐”組合鋼構骨架體系是指由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柱間的鋼梁3與格構鋼撐4剛接形成。所述鋼梁3為相鄰鋼梁之間的凈距適于在鋼梁3之間布置格構鋼撐4的鋼板梁系列;鋼梁3的鋼材強度不大于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和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其厚度不大于垂直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體墻厚方向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或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中的鋼管壁厚之和,高跨比不小于I ;鋼梁3穿過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和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并在與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和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中的鋼管交匯線上實施焊接。所述格構鋼撐4為桁架式鋼撐,沿鋼筋混凝土剪カ墻體的墻高“之”字形布置,傾斜角度在45度至60度之間,可選擇鋼撐平面與墻體平面垂直布置和鋼撐平面與墻體平面平行布置兩種布置方式;格構鋼撐4與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和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實施剛性連接;所述的剛性連接包括焊接等。所述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為鋼管混凝土柱周邊加配縱筋和箍筋然后澆搗混凝土形成的鋼-混組合柱;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的截面可以為圓形、矩形等形狀,采用單腔體鋼管混凝土疊合柱或多腔體鋼管混 凝土疊合柱,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和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內鋼管在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體厚度方向不大于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體的厚度。所述剪カ墻體的水平分布鋼筋5插入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 ;豎向分布鋼筋6上端和下端分別伸入上邊框梁9和下邊框梁或基礎梁8中進行剛性連接。所述剪カ墻體的拉結鋼筋7通過相鄰鋼梁3之間和格構鋼撐4的空隙或穿過鋼梁3中的預留圓孔將鋼筋混凝土剪カ墻體兩側水平分布鋼筋5和豎向分布鋼筋6組成的鋼筋網片拉結起來。所述上邊框梁9和下邊框梁或基礎梁8為鋼筋混凝土梁,或為型鋼混凝土梁,截面為矩形,混凝土現場澆筑。所述“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梁-格構鋼撐”剪カ墻的施工步驟如下I)制作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及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在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及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上預留穿過鋼梁3的矩形孔;2)綁扎鋼筋混凝土剪カ墻體中的豎向分布鋼筋6、下邊框梁或基礎梁8的鋼筋,并將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剪力墻豎向分布鋼筋6插入下邊框梁或基礎梁8的鋼筋籠內,澆注下邊框梁或基礎梁8的混凝土,混凝土養護固結后,使下邊框梁或基礎梁8與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體豎向分布鋼筋6的底部實現剛性連接;3)制作鋼梁3和格構鋼撐4,鋼梁3穿過鋼管混凝土柱,并在與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及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中的鋼管交匯線上實施焊接,格構鋼撐4與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及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焊接;4)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鋼梁3和格構鋼撐4形成的“鋼板梁-格構鋼撐”鋼構骨架的兩側對稱布置由水平分布鋼筋5和豎向分布鋼筋6組成的鋼筋網,并用拉結鋼筋7穿過相鄰鋼梁3之間的格構鋼撐4空隙或穿過鋼梁3中的預留放入圓孔將兩側的鋼筋網拉結起來;5)制作上邊框梁9,使上邊框梁9與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及墻板豎向分布鋼筋6進行剛性連接;6)在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體兩側通過水泥墊塊留出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之后支澆筑混凝土用的模板;7)澆筑鋼管混 凝土疊合邊框柱I、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鋼筋混凝土剪カ墻體、上邊框梁9的混凝土,成型后即形成“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梁-格構鋼撐”剪カ墻。本發明是將由鋼管混凝土疊合柱與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間的鋼梁以及鋼梁間的格構鋼撐形成沿高交錯式的“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梁-格構鋼撐”組合鋼構骨架和鋼筋混凝土墻板的優勢組合,在充分發揮鋼筋混凝土墻板抗震能力的同時,也充分利用了“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梁-格構鋼撐”組合鋼構骨架的抗震耗能作用,避免了混凝土墻體開裂后,墻體承載カ迅速降低。在該新型組合剪力墻的鋼管混凝土疊合柱之間加設鋼梁和格構鋼撐后,具有以下受カ和功能特點鋼梁將各個獨立的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連結成一穩定的整體,大大提高了單個鋼管混凝土疊合柱的抗壓承載カ;同時由于相鄰鋼梁之間足夠凈距的存在,在地震荷載輸入時,各片鋼梁能夠相互獨立的在墻體平面內變形,充分發揮鋼材的變形耗能能力;由于相鄰鋼梁之間凈距的存在,在其間可以布置格構鋼撐;布置在鋼梁之間的格構鋼撐進ー步加強了墻體的整體工作性能,與實腹式鋼撐相比,用鋼量減少,輸入墻體地震力有所降低,組合墻體的混凝土澆搗更加方便,施工質量也更容易保證;格構鋼撐與鋼管混凝土疊合柱以及鋼梁形成了桁架式“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梁-格構鋼撐”組合鋼構骨架,這種多次超靜定多單元耗能組合鋼骨架體系,既提高了組合墻體的弾性初始剛度,又保證了組合墻體具有很好的承載カ后期穩定性,抗震能力大幅提高。在“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梁-格構鋼撐”組合鋼構骨架體系的兩側外包鋼筋混凝土墻板后,混凝土墻板有效地約束了鋼梁、格構鋼撐以及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板的平面外屈曲,使鋼板可以在更長的時段內有效地在平面內工作來抵抗地震輸入結構的能量;在鋼梁之間的斜撐空隙或者鋼梁的中部位置穿過拉結鋼筋將混凝土墻體兩側的鋼筋網片拉結,兩側混凝土墻板與夾在中間的“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梁-格構鋼撐”組合鋼構骨架組合成ー個整體,共同工作,優勢互補。本發明的“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梁-格構鋼撐”剪カ墻在地震作用下具有多道抗震防線。在地震能量輸入時,鋼筋混凝土墻板作為第一道抗震防線開始發揮作用,“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梁-格構鋼撐”組合鋼構骨架延緩了混凝土墻體裂縫的出現,提高了混凝土墻板部分作為抗震第一道防線的豎向承載力。隨著輸入能量的増加,混凝土墻體開裂,第一道防線崩潰,此時“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梁-格構鋼撐”組合鋼構骨架作為抗震承載カ第二道防線開始發揮作用。第二道防線中由于格構鋼撐較弱,通過平面內變形耗能會首先屈服,其次鋼梁由于鋼板厚度較鋼柱薄,后先于鋼柱屈服,通過平面內抗彎、抗剪變形耗能,因此,第二道防線這是ー種具有“兩次屈服”保護的抗震防線,能夠最大限度的消耗地震能力,保護結構安全。當遇到大震,墻體內部的鋼管混凝土疊合柱與上、下邊框梁構成的框架結構是ー個幾何不變體系,從而保持結構的整體穩定性,此為本發明的第三道抗震防線。與普通的剪カ墻相比,混凝土和鋼材的耗能能力得到更好發揮,多道抗震防線使結構的后期抗震性能更加穩定,“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梁-格構鋼撐”組合鋼構骨架的存在也使剪力墻有較高的弾性初始剛度和整體工作性能。由于剪カ墻是建筑結構的核心抗側カ部件,提高了剪力墻的抗震能力,也就提高了結構整體的抗震能力,當建筑物遭遇強烈地震時,可減輕其震害,防止其倒塌,鋼結構施エ方便,可用于高層或大型復雜多層建筑中。
圖I是“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梁-格構鋼撐”剪カ墻配鋼及配筋2是組合剪カ墻局部放大示意3是組合剪力墻立面示意4是組合剪力墻墻體水平剖面中1_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2-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3-鋼梁,4-格構鋼撐,5-水平分布鋼筋,6-豎向分布鋼筋,7-拉結鋼筋,8-下邊框梁或基礎梁,9-上邊框梁。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ー步說明“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梁-格構鋼撐”剪カ墻ー個結構單元的結構示意圖如圖I、圖2、圖3及圖4所示。“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梁-格構鋼撐”剪カ墻,制作順序如下I)制作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及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在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及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上預留穿過鋼梁3的矩形孔;2)綁扎鋼筋混凝土剪カ墻體中的豎向分布鋼筋6、下邊框梁或基礎梁8的鋼筋,并將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剪力墻豎向分布鋼筋6插入下邊框梁或基礎梁8的鋼筋籠內,澆注下邊框梁或基礎梁8的混凝土,混凝土養護固結后,使下邊框梁或基礎梁8與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體豎向分布鋼筋6的底部實現剛性連接;3)制作鋼梁3和格構鋼撐4,鋼梁3穿過鋼管混凝土柱,并在與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及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中的鋼管交匯線上實施焊接,格構鋼撐4與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及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焊接;4)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鋼梁3和格構鋼撐4形成的“鋼板梁-格構鋼撐”鋼構骨架的兩側對稱布置由水平分布鋼筋5和豎向分布鋼筋6組成的鋼筋網,并用拉結鋼筋7穿過相鄰鋼梁3之間的格構鋼撐4空隙或穿過鋼梁3中的預留放入圓孔將兩側的鋼筋網拉結起來;5)制作上邊框梁9,使上邊框梁9與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及墻板豎向分布鋼筋6進行剛性連接;6)在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體兩側通過水泥墊塊留出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之后支澆筑混凝土用的模板;7)澆筑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鋼筋混凝土剪カ墻體、上邊框梁9的混凝土,成型后即形成“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梁-格構鋼撐”剪カ墻。以上是本發明的ー個典型實施例,本發明的實施不限于此。
權利要求
1.“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梁-格構鋼撐”剪力墻,包括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鋼梁(3)、格構鋼撐(4)和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體;其特征在于組合剪力墻截面為一字型,“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梁-格構鋼撐”組合鋼構骨架體系內藏于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體內;在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體兩端設置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的上、下位置設置上邊框梁(9)和下邊框梁或基礎梁(8);在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體內部平行于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的方向設置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在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和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之間以及各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之間用鋼梁(3)連接;相鄰鋼梁(3)之間的空隙處配置沿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體的墻高“之”字形布置的格構鋼撐(4);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鋼梁(3)和格構鋼撐(4)組成“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梁-格構鋼撐”組合鋼構骨架體系;在“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梁-格構鋼撐”組合鋼構骨架體系兩側對稱布置由水平分布鋼筋(5)和豎向分布鋼筋(6)組成的鋼筋網,并用拉結鋼筋(7)穿過相鄰鋼梁(3)之間的空隙或穿過鋼梁(3)中預留的圓孔將兩側的鋼筋網拉結起來;將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上邊框梁(9)、下邊框梁或基礎梁(8)及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體澆搗混凝土成形,即構成“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梁-格構鋼撐”剪力墻。
2.根據權利I要求所述的“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梁-格構鋼撐”剪力墻,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梁(3)為相鄰鋼梁之間的凈距適于在鋼梁(3)之間布置格構鋼撐(4)的鋼板梁系列;鋼梁(3)的鋼材強度不大于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和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其厚度不大于垂直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體墻厚方向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或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中的鋼管壁厚之和,高跨比不小于I ;鋼梁(3)穿過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和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 ),并在與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和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 )中的 鋼管交匯線上實施焊接。
3.根據權利I要求所述的“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梁-格構鋼撐”剪力墻,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構鋼撐(4)為桁架式鋼撐,沿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體的墻高“之”字形布置,傾斜角度在45度至60度之間,鋼撐平面與墻體平面垂直布置和鋼撐平面與墻體平面平行兩種布置方式;格構鋼撐(4)與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和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實施剛性連接;所述的剛性連接包括焊接。
4.根據權利I要求所述的“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梁-格構鋼撐”剪力墻,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為鋼管混凝土柱周邊加配縱筋和箍筋然后澆搗混凝土形成的鋼-混組合柱;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的截面可以為圓形、矩形等形狀,采用單腔體鋼管混凝土疊合柱或多腔體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和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內鋼管在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體厚度方向不大于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體的厚度。
5.根據權利I要求所述的“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梁-格構鋼撐”剪力墻,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墻體的水平分布鋼筋(5)插入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豎向分布鋼筋(6)上端和下端分別伸入上邊框梁(9)和下邊框梁或基礎梁(8)中進行剛性連接。
6.根據權利I要求所述的“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梁-格構鋼撐”剪力墻,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墻體的拉結鋼筋(7)通過相鄰鋼梁(3)之間和格構鋼撐(4)的空隙或穿過鋼梁(3)中的預留圓孔將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體兩側水平分布鋼筋(5)和豎向分布鋼筋(6)組成的鋼筋網片拉結起來。
7.根據權利I要求所述的“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梁-格構鋼撐”剪力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邊框梁(9)和下邊框梁或基礎梁(8)為鋼筋混凝土梁,或為型鋼混凝土梁,截面為矩形,混凝土現場澆筑。
8.根據權利要求I至權利要求8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梁-格構鋼撐”剪力墻的做法,其特征在于制作順序如下 O制作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及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在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及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上預留穿過鋼梁(3)的矩形孔; . 2)綁扎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體中的豎向分布鋼筋(6)、下邊框梁或基礎梁(8)的鋼筋,并將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剪力墻豎向分布鋼筋(6)插入下邊框梁或基礎梁(8)的鋼筋籠內,澆注下邊框梁或基礎梁(8)的混凝土,混凝土養護固結后,使下邊框梁或基礎梁(8)與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體豎向分布鋼筋(6)的底部實現剛性連接; .3)制作鋼梁(3)和格構鋼撐(4),鋼梁(3)穿過鋼管混凝土柱,并在與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及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中的鋼管交匯線上實施焊接,格構鋼撐(4)與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及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焊接; .4)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鋼梁(3)和格構鋼撐(4)形成的“鋼板梁-格構鋼撐”鋼構骨架的兩側對稱布置由水平分布鋼筋(5)和豎向分布鋼筋(6)組成的鋼筋網,并用拉結鋼筋(7)穿過相鄰鋼梁(3)之間的格構鋼撐(4)空隙或穿過鋼梁(3)中的預留放入圓孔將兩側的鋼筋網拉結起來; .5)制作上邊框梁(9),使上邊框梁(9)與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及墻板豎向分布鋼筋(6)進行剛性連接; .6)在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體兩側通過水泥墊塊留出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之后支澆筑混凝土用的模板; .7)澆筑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I)、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2)、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體、上邊框梁(9)的混凝土,成型后即形成“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梁-格構鋼撐”剪力墻。
全文摘要
“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梁-格構鋼撐”剪力墻及作法屬于鋼-混凝土組合剪力墻領域,包括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鋼梁、格構鋼撐和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體。在剪力墻兩端設置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其間設置若干平行的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在鋼管混凝土疊合邊框柱和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之間以及各鋼管混凝土疊合芯柱之間以鋼梁、格構鋼撐連接;綁扎剪力墻鋼筋;澆筑混凝土即構成“鋼管混凝土疊合柱-鋼梁-格構鋼撐”剪力墻。本發明承載能力提高,承載力和剛度衰減慢,后期抗震性能穩定,組合鋼構骨架的存在使剪力墻延性以及耗能性能得到提高,抗震性能更優越;鋼結構施工方便,可用于高層或大型復雜多層建筑中。
文檔編號E04G21/00GK102704593SQ20121016735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5日
發明者于傳鵬, 張建偉, 曹萬林, 董宏英 申請人:北京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