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綠色地下立體自動停車設施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綠色地下空間技術的應用工程,具體是一種置于花壇園林中環境的綠色地下立體自動停車設施。
背景技術:
公知的在當前我國城市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城市停車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特別是在我國城市土地資源高度緊缺和汽車擁有量快速增長背景下,由于停車設施總量不足、 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低和停車管理不到位而導致了嚴重的停車難、交通擁堵等問題。而用于小型汽車車輛停放的立體停車場和停車庫,都要占用土地,破壞綠化環境,而且,大都是由駕駛員開車繞道進入停車泊位,存在過道長,占地面積多,進出車庫麻煩,如北京國際機場地下三層立體停車場都要駕駛員開車繞道進出停車庫,過道很長,就是進出庫尋找泊位都比較困難,這種車庫進出泊位既要開車用燃油,又有噪音污染、油煙排放,安全防范不佳, 這種停車場,呈方塊型排列,還要前后出車道,占地面積也大,停泊車輛少,停泊存取車輛不便,自動化程度低,不能滿足現代經濟社會人們要求的低碳生活的綠色建筑工程。另外,現有的地下停車庫,在升降井的周邊設有多層泊車位,升降車廂一般采用配重達到升降平衡,這種停車庫的存在的缺點是升降井周邊的每一層泊車位的數目很少,一把只有幾個,存車數量有限;升降車廂的平衡配重為固定重量,不能根據所載車輛的重量進行調整,所以對不同重量的車輛不能起到相同的平衡效果。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就是提供一種綠色地下立體自動停車設施,以解決現有立體停車場存在的升降井周邊的每一層泊車位的數目很少,一把只有幾個,存車數量有限;升降車廂的平衡配重為固定重量,不能根據所載車輛的重量進行調整,所以對不同重量的車輛不能起到相同的平衡效果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綠色地下立體自動停車設施,包括進出庫停車平臺、智能管理中心、分流車廂、升降機構和泊車位,在一地下升降井的周圍設有多層停車位, 分流車廂與升降機構連接,在該下升降井的頂端的旁邊設有進出庫停車平臺和用于控制管理整個停車場的工作的智能管理中心;在該升降井的頂端裝有定滑輪,一根繞過該定滑輪的平衡繩的兩端分別與一個配重和該分流車廂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重為平恒儲液罐,并滑動地設在一縱向的導向槽內;在所述的分流車廂的底部設有重液箱和液壓泵,該重液箱通過液壓泵和輸液管與該平恒儲液罐連接;在該分流車廂底部上面裝有電子稱重裝置。所述的進出庫停車平臺和泊車位結構相同,包括兩個平行相對設置的截面為r 形的停車板和泊車軌道,停車板的底端與地板固定,在每一該停車板的頂部兩處設有與汽車車輪對應的托車叉;在該停車板之間的地板上裝有兩根平行的泊車軌道;每一層所述的泊車位圍繞升降井的圓周設置,在該泊車位與升降井之間設有環形的軌道引導區,所述的泊車軌道的一端延伸到軌道引導區的內邊,相鄰的泊車位的泊車軌道相互交叉。所述的分流車廂包括底座、轉盤、車廂軌道和馳車裝置,轉盤轉動地安裝在底座上面,在該轉盤的下面裝有所述的電子稱重裝置;在該轉盤上裝有車廂軌道,在車廂軌道上裝有馳車裝置,該底座的外沿與所述的平衡繩連接;在該分流車廂的一側或兩側裝有縱向的導軌。所述的馳車裝置包括小車板、小車輪、升降架、液缸和托輪叉,小車板兩邊的至少兩對與所述的車廂軌道和泊車軌道配合的小車輪,升降架的下面通過數個液缸安裝在小車板上面,在該升降架的兩邊設有兩對與汽車車輪對應的托輪叉;在小車輪的軸上裝有車輪驅動裝置。所述的升降機構由卷揚機和鋼絲繩組成,卷揚機安裝在該升降井井口上方的出入亭的頂部,卷揚機通過鋼絲繩與所述的分流車廂的頂端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放射式交叉軌道引導到每一層的沿圓形設置的多個泊車位內,大大增加了每一層泊車位數量,從而增加了一個升降井所配套的泊車位總數, 增加停車泊位五到十倍,提高了容積率,節約了地面,降低了造價;可以根據所載車輛重量調節升降車廂的配重重量,達到最佳的配重平衡效果,保證的了車廂升降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的示意圖(縱向剖視圖);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輸送機(位于分流車廂內時)的示意圖;圖4為圖3的俯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泊車位和進出庫平臺的俯視圖;圖6為圖5的B-B剖視圖;圖7為圖6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 圖7,本實用新型一種綠色地下立體自動停車設施,包括進出庫停車平臺3、智能管理中心10、分流車廂5、升降機構16和泊車位9,在一地下升降井14的周圍設有多層停車位9,分流車廂5由升降機構16驅動能夠在該地下升降井14內升降,在該下升降井14的頂端的旁邊設有進出庫停車平臺3和用于控制管理整個停車場的工作的智能管理中心(自動控制系統)10 ;在該升降井14的頂端裝有定滑輪7,一根繞過該定滑輪7的平衡繩或鏈條19的兩端分別與一個配重和該分流車廂5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重為平恒儲液罐13,并設在一縱向的導向槽15內;在所述的分流車廂5的底部設有重液箱6和液壓泵4,該重液箱6通過液壓泵4和輸液管(橡膠管)8與該平恒儲液罐13連接;在該分流車廂5底部上面裝有電子稱重裝置17,在車輛駛入分流車廂5內后,電子稱重裝置17稱其重量并將重量信號通過控制系統去控制液壓泵4的工作,將重液箱6內的重液(指含有金屬粉末的大比重油液)壓入或抽出平恒儲液罐13,使平恒儲液罐13的重量達到與車輛重量匹配。當車輛及輸送機離開時電子稱重裝置17的輸出信號則指令將重液回流至重液箱6,恢復原來(初始)狀態。所述的升降機構由卷揚機16和鋼絲繩18組成,卷揚機16安裝在該升降井井口上方的出入亭1的頂部,卷揚機16通過鋼絲繩18與所述的分流車廂的頂端連接。所述的進出庫停車平臺3和泊車位9的結構相同(參見圖6 圖7),包括兩個平行相對設置的截面為r形的停車板91和泊車軌道12,停車板91的底端與地板固定,在每一該停車板91的頂部兩處設有與汽車車輪對應的托車叉92 ;在該停車板91之間的地板上裝有兩根平行的泊車軌道12 ;每一層所述的泊車位9圍繞升降井的圓周設置,在該泊車位9 與升降井14之間設有環形的軌道引導區,所述的泊車軌道12的一端延伸到軌道引導區的內邊,相鄰的泊車位9的泊車軌道12相互交叉,以節省面積。所述的分流車廂5 (參見圖1、圖3和圖4)包括底座50、轉盤51、車廂軌道52和馳車裝置2,轉盤51轉動地安裝在底座50上面,在該轉盤51的下面裝有所述的電子稱重裝置17 ;在該轉盤51上裝有車廂軌道52,在車廂軌道52上裝有馳車裝置2,該底座50的兩邊與所述的平衡繩19連接。在該分流車廂5的一側或兩側裝有縱向的導軌11,為分流車廂 5的升降導向。該重液箱6和液壓泵4設在底座50內。參見圖3和圖4,所述的馳車裝置2包括小車板21、小車輪對、升降架23、液缸25 和托輪叉22,小車板21兩邊的至少兩對與所述的車廂軌道52和泊車軌道12配合的小車輪 24,升降架23的下面通過數個液缸25安裝在小車板21上面,在該升降架23的兩邊設有兩對與汽車車輪對應的托輪叉22 ;在小車輪M的軸上裝有車輪驅動裝置(如采用電機和傳動機構驅動小車輪M轉動,未圖示)。本實用新型采用智能輸送機輸送技術,分流車廂轉盤和分流輸送泊位的技術工作原理,智能輸送機輸送技術工作過程是在運轉汽車轉向盤升降車廂中實施的,采用稱重式平衡升降裝置的升降技術,來實施旋轉分流進出停車場的停車泊位,圓環周放射式立體停車泊位采用交叉式泊車軌道輸入的技術結構停車泊位平臺,泊車容量是普通停車庫的五至十倍,能夠滿足地面上的停車數量。也可以在停車場外圍特設一條圍繞泊車位外沿的環形自助專用出車道,用于停電和出現故障時自助出場。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是花壇二側有進出庫平臺3,車輛入庫時,車輛只須停在進出庫停車平臺3之上,駕駛員刷卡后離去,智能管理中心10進行數椐處理,指令馳車裝置 2沿車廂軌道52駛入進出庫平臺3上的車輛下,將車輛托起,回到分流車廂5內,下降到一個空的泊車位9停止,轉盤51旋轉對位;馳車裝置2的液缸25工作,將升降架23頂起,上面的車輛也同步升起,馳車裝置2沿車廂軌道52和泊車軌道12進入空的泊車位9,將車輛放在泊車位9的停車板91上。然后馳車裝置2原路退回到分流車廂5上,分流車廂5升到井口復位,完成舒適車輛的過程。車輛出庫與上述過程相反,不再贅述。本實用新型建在地下,在地上面是綠色建筑廣場和花壇,一改現有普通的立體停車場要破壞地面綠化的缺點,是真正意義上的綠色建筑工程和城市停車設施的低碳經濟產業。結構簡單,工作可靠,容易維護;采用智能地下立體自動停車場,可免燃油,減排放,不用駕駛員開車進出車庫,低碳環保,確保地上綠化面積,地面花壇美化環境,增加城市地面綠色,節省占地,一卡靈自動停車,不用駕駛員開車繞道進出車庫,車輛進出車庫十分簡便快捷。
權利要求1.一種綠色地下立體自動停車設施,包括進出庫停車平臺、智能管理中心、分流車廂、 升降機構和泊車位,在一地下升降井的周圍設有多層停車位,分流車廂與升降機構連接,在該下升降井的頂端的旁邊設有進出庫停車平臺和用于控制管理整個停車場的工作的智能管理中心;在該升降井的頂端裝有定滑輪,一根繞過該定滑輪的平衡繩的兩端分別與一個配重和該分流車廂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重為平恒儲液罐,并滑動地設在一縱向的導向槽內;在所述的分流車廂的底部設有重液箱和液壓泵,該重液箱通過液壓泵和輸液管與該平恒儲液罐連接;在該分流車廂底部上面裝有電子稱重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綠色地下立體自動停車設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出庫停車平臺和泊車位結構相同,包括兩個平行相對設置的截面為r形的停車板和泊車軌道,停車板的底端與地板固定,在每一該停車板的頂部兩處設有與汽車車輪對應的托車叉;在該停車板之間的地板上裝有兩根平行的泊車軌道;每一層所述的泊車位圍繞升降井的圓周設置,在該泊車位與升降井之間設有環形的軌道引導區,所述的泊車軌道的一端延伸到軌道引導區的內邊,相鄰的泊車位的泊車軌道相互交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綠色地下立體自動停車設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車廂包括底座、轉盤、車廂軌道和馳車裝置,轉盤轉動地安裝在底座上面,在該轉盤的下面裝有所述的電子稱重裝置;在該轉盤上裝有車廂軌道,在車廂軌道上裝有馳車裝置,該底座的外沿與所述的平衡繩連接;在該分流車廂的一側或兩側裝有縱向的導軌。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綠色地下立體自動停車設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馳車裝置包括小車板、小車輪、升降架、液缸和托輪叉,小車板兩邊的至少兩對與所述的車廂軌道和泊車軌道配合的小車輪,升降架的下面通過數個液缸安裝在小車板上面,在該升降架的兩邊設有兩對與汽車車輪對應的托輪叉;在小車輪的軸上裝有車輪驅動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綠色地下立體自動停車設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機構由卷揚機和鋼絲繩組成,卷揚機安裝在該升降井井口上方的出入亭的頂部,卷揚機通過鋼絲繩與所述的分流車廂的頂端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綠色地下立體自動停車設施,在一地下升降井的周圍設有多層停車位,分流車廂由升降機構驅動能夠在該地下升降井內升降,在下升降井的頂端的旁邊設有進出庫停車平臺和用于控制管理整個停車場的工作的智能管理中心;在該升降井的頂端裝有定滑輪,一根繞過該定滑輪的平衡繩或鏈條的兩端分別與一個配重和該分流車廂連接。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采用放射式交叉軌道引導到每一層的沿圓形設置的多個泊車位內,大大增加了每一層泊車位數量,從而增加了一個升降井所配套的泊車位總數,增加停車泊位五到十倍,提高了容積率,節約了地面,降低了造價;可以根據所載車輛重量調節升降車廂的配重重量,達到最佳的配重平衡效果,保證的了車廂升降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文檔編號E04H6/22GK202090646SQ20112015658
公開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7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17日
發明者張洋南, 裘苗全 申請人:北京京嵊東遠科技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