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轉向預應力片材夾持張拉錨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工程結構的預應力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帶自轉向功能的預應力片材夾持張拉錨具,確保預應力片材在張拉過程中僅是軸向受拉,片材內部不會出現橫向剪應力。
背景技術:
預應力技術,廣泛應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橋梁工程等結構工程中,采用了預應力技術的混凝土結構在抗裂性能、剛度和耐久性等方面都會大大提高,特別是經預應力張拉的高強度纖維復合材料片材,能廣泛應用于增強或加固土木工程結構(如混凝土結構、鋼結構、木結構等),從而提高工程結構的承載能力,并延長其使用壽命,具有很重要的社會、經濟效益。由于片狀材料本身的受力特點(如抗剪性能差),預應力施工時需通過調整錨具的張拉方向,確保錨具與片材間不發生橫向的相對扭轉(簡稱為“對中”),進而確保片材僅是軸向受拉,片材內部不出現橫向剪應力。現有的方法一般采取人工對中,即張拉前需先精確標定片材兩端的錨具位置,并仔細安裝錨具。人工對中的方法效率低、精度差、對施工人員和定位儀器要求較高,施工費時費力、對中效果很難保證。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片材錨具,能在預應力張拉過程中確保片材始終軸向受拉,內部不出現橫向剪應力。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自轉向預應力片材夾持張拉錨具,包括夾板組合(1)和張拉桿(2 ),關鍵在于所述夾板組合(1)與所述張拉桿(2 )通過防脫轉軸(3 ) 鉸接在一起,所述防脫轉軸(3)位于所述夾板組合(1)及張拉桿(2)的縱向中軸線上;所述夾板組合(1)由上夾板(la)、下夾板(lb)和螺栓螺母組合(Ic)組成,所述螺栓螺母組合 (Ic)對稱設置在所述上、下夾板(la、lb)的左右兩側并將上、下夾板(la、lb)緊固在一起。該實用新型是這樣工作的片材夾持在夾板組合的上、下夾板之間,并通過螺栓螺母組合緊固,預應力施加在張拉桿上,依次通過張拉桿、夾板組合傳遞給片材。張拉桿與夾板組合通過防脫轉軸鉸接在一起,兩者之間可發生相對轉動,同時,張拉桿與夾板組合的鉸接點位于各自的縱向中軸線上,確保了預應力張拉過程中片材始終軸向受拉而不會發生橫向剪切。作為優選,所述上夾板(la)與下夾板(lb)通過曲面契合在一起,所述防脫轉軸 (3)由銷釘(3a)和防脫螺母(3b)組成,所述銷釘(3a)依次穿過上夾板(la)、張拉桿(2)和下夾板(Ib )后與所述防脫螺母(3b )螺紋連接。本實用新型可廣泛應用于已建或在建的橋梁或房屋建筑等各種工程結構的預應力施工,特別適用于對混凝土梁、板等進行體外預應力施工,其有益效果是1)夾板組合與張拉桿之間通過防脫轉軸鉸接,具備自動轉向功能;[0010]2)傳力路徑直觀、清楚,確保片材始終軸向受拉,內部不出現橫向剪應力,預應力施加效果好且結構簡單;3)在張拉過程中自動對中,簡化了對中工作,提高了對中精度,使施工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4)進一步,采用曲面契合與螺栓螺母組合相結合的夾持方式,錨固效果更好;5)采用簡單、輕便的夾板組合,降低了錨具產品的材料消耗和工藝難度,生產、養護成本大大降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形式之一。圖2為圖1的俯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形式之二。圖4為圖3的俯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形式之三。圖6為圖5的俯視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形式之四。圖8為圖7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 如圖1、圖2所示的自轉向預應力片材夾持張拉錨具,由夾板組合1、張拉桿2和防脫轉軸3組成,夾板組合1的右端與張拉桿2的左端通過防脫轉軸3鉸接在一起,夾板組合 1與張拉桿2之間可繞防脫轉軸3相對轉動。夾板組合1由上夾板la、下夾板Ib和螺栓螺母組合Ic組成,上、下夾板la、Ib的左右兩側各對稱設置有5組螺栓螺母組合lc,螺栓螺母組合Ic為常用的緊固件,將上、下夾板la、lb緊固在一起。防脫轉軸3由銷釘3a和防脫螺母3b組成,銷釘3a的一端帶有墩粗,另一端攻有螺紋,銷釘3a的墩粗部分和防脫螺母3b 結合進行上下限位從而實現防脫。防脫轉軸3位于夾板組合1及張拉桿2端頭,并在夾板組合1及張拉桿2的縱向中軸線上。上、下夾板la、lb的接觸面為平面,片材5夾持在上、下夾板la、Ib之間,螺栓螺母組合Ic位于片材5的外側。下夾板Ib靠近張拉桿2的一端延伸到上夾板Ia的端頭外,延伸部分為半圓形,銷釘3a穿過張拉桿2和下夾板Ib的延伸部分后與防脫螺母3b螺紋連接。可根據需要,在張拉桿2與下夾板Ib之間、下夾板Ib和防脫螺母3b之間設置光滑墊片4。實施例2 如圖3、圖4所示的自轉向預應力片材夾持張拉錨具,由夾板組合1、張拉桿2和防脫轉軸3組成,夾板組合1的右端與張拉桿2的左端通過防脫轉軸3鉸接在一起,夾板組合 1與張拉桿2之間可繞防脫轉軸3相對轉動。夾板組合1由上夾板la、下夾板Ib和螺栓螺母組合Ic組成,上、下夾板la、Ib的左右兩側各對稱設置有5組螺栓螺母組合lc,螺栓螺母組合Ic為常用的緊固件,將上、下夾板la、lb緊固在一起。防脫轉軸3由螺桿3c和防脫螺母3b組成,防脫轉軸3位于夾板組合1及張拉桿2端頭,并在夾板組合1及張拉桿2的縱向中軸線上。上、下夾板la、lb的接觸面為平面,片材5夾持在上、下夾板la、Ib之間,螺栓螺母組合Ic位于片材5的外側。下夾板Ib靠近張拉桿2的一端延伸到上夾板Ia的端頭外,延伸部分為半圓形。螺桿3c的下端固定在下夾板Ib的延伸部分,上端攻有螺紋,該螺桿3c 的上端穿過張拉桿2后與防脫螺母3b螺紋連接,螺桿3c與下夾板Ib固接為一個構件,下夾板Ib和防脫螺母3b結合進行上下限位從而實現防脫。可根據需要,在張拉桿2與防脫螺母3b之間、以及螺桿3c的根部設置光滑墊片4。實施例3:如圖5、圖6所示的自轉向預應力片材夾持張拉錨具,與實施例2的區別在于螺桿3c的上端固定在張拉桿2上,下端攻有螺紋,該螺桿3c的下端穿過下夾板Ib的延伸部分后與防脫螺母3b螺紋連接,螺桿3c與張拉桿2固接為一個構件,張拉桿2和防脫螺母3b 結合進行上下限位從而實現防脫。同樣,可根據需要,在下夾板Ib與防脫螺母3b之間、以及螺桿3c的根部設置光滑墊片4。實施例4 如圖7、圖8所示的自轉向預應力片材夾持張拉錨具,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上夾板Ia與下夾板Ib通過曲面契合在一起,上夾板Ia與下夾板Ib等長且兩者的右端均為半圓形。銷釘3a依次穿過上夾板la、張拉桿2和下夾板Ib后與防脫螺母3b螺紋連接。同樣,可根據需要,在上夾板Ia與張拉桿2之間、張拉桿2與下夾板Ib之間設置光滑墊片4。當然,對稱設置在上、下夾板的左右兩側的螺栓螺母組合不局限于5組;可以使上夾板的右端延伸到下夾板的端頭外,而將防脫轉軸過孔(或螺桿)設置在上夾板上;可以將防脫轉軸的兩端均設置成墩粗(或兩端均與防脫螺母螺紋連接)以上下限位;上夾板或下夾板右端用于設置防脫轉軸過孔(或螺桿)的延伸部分還可以是矩形、半橢圓形或其他形狀, 只要夾板組合與張拉桿之間可發生轉動即可;防脫轉軸不一定設置在延伸部分,也可設置在位于夾板組合縱向中軸線的其他位置上;以上所述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自轉向預應力片材夾持張拉錨具,包括夾板組合(1)和張拉桿(2),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板組合(1)與所述張拉桿(2)通過防脫轉軸(3)鉸接在一起,所述防脫轉軸(3) 位于所述夾板組合(1)及張拉桿(2)的縱向中軸線上;所述夾板組合(1)由上夾板(la)、下夾板(Ib)和螺栓螺母組合(Ic)組成,所述螺栓螺母組合(Ic)對稱設置在所述上、下夾板 (la、lb)的左右兩側并將上、下夾板(la、lb)緊固在一起。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轉向預應力片材夾持張拉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夾板 (Ib)靠近所述張拉桿(2)的一端延伸到所述上夾板(Ia)的端頭外,所述防脫轉軸(3)由銷釘(3a)和防脫螺母(3b)組成,所述銷釘(3a)穿過所述張拉桿(2)和下夾板(Ib)的延伸部分后與所述防脫螺母(3b)螺紋連接。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轉向預應力片材夾持張拉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夾板 (Ib)靠近所述張拉桿(2)的一端延伸到所述上夾板(Ia)的端頭外,所述防脫轉軸(3)由螺桿(3c)和防脫螺母(3b)組成,所述螺桿(3c)的下端固定在所述下夾板(lb)的延伸部分, 該螺桿(3c)的上端穿過所述張拉桿(2)后與所述防脫螺母(3b)螺紋連接。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轉向預應力片材夾持張拉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夾板 (Ib)靠近所述張拉桿(2)的一端延伸到所述上夾板(Ia)的端頭外,所述防脫轉軸(3)由螺桿(3c )和防脫螺母(3b )組成,所述螺桿(3c )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張拉桿(2 )上,該螺桿(3c ) 的下端穿過所述下夾板(lb)的延伸部分后與所述防脫螺母(3b)螺紋連接。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轉向預應力片材夾持張拉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夾板 (Ia)與下夾板(Ib)通過曲面契合在一起,所述防脫轉軸(3)由銷釘(3a)和防脫螺母(3b) 組成,所述銷釘(3a)依次穿過所述上夾板(la)、張拉桿(2)和下夾板(lb)后與所述防脫螺母(3b)螺紋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轉向預應力片材夾持張拉錨具,包括夾板組合(1)和張拉桿(2),所述夾板組合(1)與所述張拉桿(2)通過防脫轉軸(3)鉸接在一起,所述防脫轉軸(3)位于所述夾板組合(1)及張拉桿(2)的縱向中軸線上;所述夾板組合(1)由上夾板(1a)、下夾板(1b)和螺栓螺母組合(1c)組成,所述螺栓螺母組合(1c)對稱設置在所述上、下夾板(1a、1b)的左右兩側并將上、下夾板(1a、1b)緊固在一起。該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在片材預應力張拉過程中具有自轉向功能,能確保片材始終軸向受拉,內部不出現橫向剪應力。
文檔編號E04C5/12GK202064523SQ201120140979
公開日2011年12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6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6日
發明者全恩懋 申請人:全恩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