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混凝土墻面臨時承重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承重裝置,特別是一種混凝土墻面臨時承重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混凝土墻面臨時承重采用的施工工藝是在混凝土墻面預埋型鋼受力,使用完畢后需人工割除外露的型鋼,并挖出3cm混凝土槽,將埋入混凝土的型鋼磨除至距混凝土面2cm以上,再將挖出的混凝土槽回填,這樣操作費時費力。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混凝土墻面臨時承重裝置,可以減少后期混凝土面處理的工作量。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混凝土墻面臨時承重裝置,多根錨筋分別和多個錨錐固定連接,錨筋和錨錐埋設在混凝土內,鋼牛腿通過螺桿和螺母與錨錐連接。所述的鋼牛腿設有承重面,支承面與承重面垂直,筋板分別與支承面和承重面垂直,在支承面上設有多個支承孔。所述的支承孔為圓形、橢圓形或槽形。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混凝土墻面臨時承重裝置,通過采用錨筋、錨錐和鋼牛腿, 替代了預埋的型鋼,其安裝過程方便,固定方式簡單。由于本實用新型拆除后在混凝土墻面上只會留下拆除錨錐后留下的錨錐孔,故使用預縮砂漿回填錨錐孔后,不需要另行修補其他混凝土。非常適合混凝土墻面臨時承重結構,例如升船機縱向聯系梁施工鋼桁架臨時承
重裝置。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安裝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鋼牛腿的主視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鋼牛腿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混凝土墻面臨時承重裝置,多根錨筋2分別和多個錨錐3固定連接,錨筋2和錨錐3埋設在混凝土內,鋼牛腿1通過螺桿4和螺母5與錨錐3連接。所述的鋼牛腿1設有承重面11,支承面12與承重面11垂直,筋板13分別與支承面12和承重面11垂直,在支承面12上設有多個支承孔14。[0016]所述的支承孔14為圓形、橢圓形或槽形,以便于鋼牛腿的安裝。實施例升船機縱向聯系梁施工鋼桁架臨時承重裝置該承重裝置每個鋼牛腿1承重20T, 施工步驟,先根據承重裝置的埋設位置,在墻面混凝土施工時預埋錨固件M25mm錨筋2和 M42mm錨錐3兩套,使用兩個直徑42mm螺桿4、兩個M42mm螺母5和一塊定位板6準確定位, 在施工時安裝承重20T的鋼牛腿1 一個,使用兩個直徑42mm螺桿4、兩個M42mm螺母5固定鋼牛腿1。此裝置承受不同荷載時需做相應修改,其中鋼牛腿1為鋼板厚度不同、形式不變, 錨筋2、錨錐3、螺桿4和螺母5則型號不同。本實用新型的施工分以下步驟進行1、混凝土墻面施工時預埋錨固件錨筋2和錨錐3,使用螺桿4、螺母5、定位板6準確定位后加固錨筋2和錨錐3,使錨固件不會發生位移,澆筑本倉混凝土。2、混凝土達到強度后拆除定位的螺桿4、螺母5和定位板6。3、施工承重結構時,在錨錐3內旋入螺桿4,再將鋼牛腿1安裝到螺桿4上,使用螺母5固定鋼牛腿1。4、在鋼牛腿1上架設施工設備。5、施工設備使用完畢并拆除。6、拆除螺母5、鋼牛腿1、螺桿4和錨錐3。7、使用預縮砂漿回填錨錐孔,施工完畢。采用本實用新型的裝置免除了后期鑿除混凝土和回填的工作量。與傳統施工方法相比,它具有方便施工、提高工效、節約成本、保證工程質量的特點。
權利要求1.一種混凝土墻面臨時承重裝置,其特征在于多根錨筋(2)分別和多個錨錐(3)固定連接,錨筋(2)和錨錐(3)埋設在混凝土內,鋼牛腿(1)通過螺桿(4)和螺母(5)與錨錐(3) 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混凝土墻面臨時承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鋼牛腿 (1)設有承重面(11),支承面(12)與承重面(11)垂直,筋板(13)分別與支承面(12)和承重面(11)垂直,在支承面(12)上設有多個支承孔(1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混凝土墻面臨時承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孔 (14)為圓形、橢圓形或槽形。
專利摘要一種混凝土墻面臨時承重裝置,多根錨筋分別和多個錨錐固定連接,鋼牛腿通過螺桿和螺母與錨錐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錨筋、錨錐和鋼牛腿,替代了預埋的型鋼,其安裝過程方便,固定方式簡單。由于本實用新型拆除后在混凝土墻面上只會留下拆除錨錐后留下的錨錐孔,故使用預縮砂漿回填錨錐孔后,不需要另行修補其他混凝土。非常適合混凝土墻面臨時承重結構,例如升船機縱向聯系梁施工鋼桁架臨時承重裝置。
文檔編號E04G25/00GK202055559SQ20112010130
公開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8日
發明者余小寶, 劉新清, 孫苗苗, 楊志書, 汪文亮, 詹劍霞 申請人: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