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設備基礎預留地腳螺栓孔的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設備基礎預留地腳螺栓孔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在大型設備基礎施工中,混凝土基礎上需預留設備的地腳螺栓孔,其預留方法一般采用支設鋼波紋管、塑料管或者支設木模板等方法,待混凝土凝固后及時拆除。鋼波紋管采用一端頭帶卡槽,另一端頭帶手柄的工具,將卡槽夾住鋼波紋管,逐層剝離拆除,拆除效果不理想;塑料管采用高溫烘烤,使其變軟,然后整體拔出,其方法有時造成塑料管斷離,直接影響地腳螺栓孔的二次灌漿的強度;木模板采用上口大下口小的四棱錐形木盒結構,支設截面小,深度較深的孔洞,在拆除時會出現用力困難、空間受限制等種種困難。為了提高螺栓的抗拔承載能力,常采用下口略比上口大的結構,鋼波紋管和塑料管為等直徑的標準材料,無法滿足下口大上口小的斷面要求,也無法拆除。即地腳螺栓孔的特點是長徑比大的狹長空間,因此對拆除帶來極大的不便,其模板在拆除過程中均不能再重復使用。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難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設備基礎預留地腳螺栓孔的施工方法,該方法簡單,所使用的模具操作簡單、拆模快、可重復使用。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設備基礎預留地腳螺栓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驟第一步、組裝模具設備基礎地腳螺栓孔可重復使用的模具,它包括中心軸2、2_4個撐開與收縮裝置、8個模板、上板8;按每2個模板位于一邊,8個模板圍成方形(方形體腔);2-4個撐開與收縮裝置位于8個模板所圍成的方形腔(方形體腔)內,中心軸2的下端穿過2-4個撐開與收縮裝置,中心軸2的上端部位于8個模板所圍成的方形腔的上方,中心軸2的上端焊接有手柄1 ;所述的撐開與收縮裝置包括內聯桿座3、外聯桿座4、活動聯桿5、中連接合頁11、 角連接合頁9 ;活動聯桿5的內端與內聯桿座3鉸接,活動聯桿5的外端與外聯桿座4鉸接, 外聯桿座4與中連接合頁11焊接固定;活動聯桿5為4個,內聯桿座3、外聯桿座4、中連接合頁11的個數均與活動聯桿5的個數相同,角連接合頁9為4個;4個內聯桿座4相鄰之間相互成90°布置,4個內聯桿座4分別與中心軸2焊接固定;位于同一邊的2個相鄰的模板由中連接合頁11鉸接,相鄰邊的角處的2個模板由角連接合頁9鉸接;第二步、支設模具旋轉手柄1,將內聯桿座3、外聯桿座4、活動聯桿5調整到一條線上,模板被撐開; 上板8安放在8個模板所圍成的方形腔內,并將上板8與模板的空隙用木楔14頂牢固;將木底板15臨時采用粘膠帶與模板的下端連接封底;再將塑料薄膜或粘膠帶作為模板的保護層,包裹或粘結在模板外側,并兜住模板下端(底側)的木底板15;
將組裝好的模具安放在預留地腳螺栓孔設計位置,模板外側的下部和中間部位采用加固鋼筋與基礎鋼筋連接,模板外側的上部采用鋼管或木方固定;第三步、澆注混凝土 下料時采用在模板外側均勻下料澆注混凝土,同時振搗;第四步、拆除模具混凝土澆注完畢后,即可拆除模板外壁上部加固的鋼管或木方,并及時進行基礎表面的整平;待混凝土初凝后,逐層提拉上板8,然后旋轉手柄1 一次, 使模板保護層的塑料薄膜或粘膠帶與混凝土間進入空氣,然后恢復模板的撐開狀態;在終凝前,旋轉手柄1,使活動聯桿5帶動外聯桿座4,將模板調整到收縮狀態,拔出模具,再提拉木底板15,留下一孔洞;此時,孔洞中模板保護層的塑料薄膜或粘膠帶以及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漿早在初凝時脫落,便于清理;第五步、清理孔洞用鐵鉤或鋼絲刷將孔洞四周的混凝土面拉毛,并將孔內垃圾清理干凈,再將孔洞封口,即得到大型設備基礎預留地腳螺栓孔。所述的上板8由兩半上板組成,兩半上板的一側面中部均設有半圓孔,兩半圓孔合成中心軸通過孔,兩半上板上均設有上板提拉耳7 (中心軸2穿過中心軸通過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操作簡單該方法簡單,操作模具的手柄,能靈活、快速的完成模具(模板)的支設與拆除。2、提高質量模具的撐開和收縮結構適合上口大下口小、上口小下口大和直筒結構(適用范圍大),有利于提高螺栓的抗拔承載能力。模具在施工過程中采用多次脫模方法,既保護了預留設備的地腳螺栓孔也保護了模具免受損壞。3、節約功效快速完成拆模,省去了以往拆模時困難的過程,大大減輕了人工勞動強度。模具能重復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4、本發明的模具采用木板、鋼筋、扁鋼等為主要材料,具有制作簡單、經濟、實用的特點,易于推廣。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剖視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外觀立體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撐開與收縮裝置的結構示意圖(立體圖);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處于撐開狀態的剖視圖;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處于收縮狀態的剖視圖。圖中1-手柄;2-中心軸;3-內聯桿座;4-外聯桿座;5-活動聯桿;6_銷軸;7-上板提拉耳;8-上板;9-角連接合頁;10-螺栓;11-中連接合頁;12-第一模板;13-第二模板;14-木楔;15-木底板;16-底板提拉耳。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說明。本發明提供的設備基礎預留地腳螺栓孔的施工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第一步、組裝模具
設備基礎地腳螺栓孔可重復使用的模具(其結構如圖1至圖5所示),它包括中心軸2、2-4個撐開與收縮裝置、8個模板(模板為長方形,分別為第一模板12、第二模板13、第三模板、第四模板、第五模板、第六模板、第七模板、第八模板)、上板8;按每2個模板位于一邊,8個模板圍成方形(正方形或長方形);2-4個撐開與收縮裝置位于8個模板所圍成的方形腔內,中心軸2的下端穿過2-4個撐開與收縮裝置(本實施例采用3個撐開與收縮裝置, 第一個撐開與收縮裝置位于第二個撐開與收縮裝置的上方,第二個撐開與收縮裝置位于第三個撐開與收縮裝置的上方;也可只采用2個,即省去中間的1個;也可采用4個,即再增加 1個),中心軸2的上端部位于8個模板所圍成的方形腔的上方,中心軸2的上端焊接有手柄1 ;所述的撐開與收縮裝置包括內聯桿座3、外聯桿座4、活動聯桿5、中連接合頁11、 角連接合頁9 ;活動聯桿5的內端與內聯桿座3鉸接(如圖4所示,由銷軸6鉸接),活動聯桿5的外端與外聯桿座4鉸接(如圖4所示,由銷軸6鉸接),外聯桿座4與中連接合頁11 焊接固定;活動聯桿5為4個,內聯桿座3、外聯桿座4、中連接合頁11的個數均與活動聯桿 5的個數相同(即為4個),角連接合頁9為4個;4個內聯桿座4相鄰之間相互成90°布置(位于同一平面上),4個內聯桿座4分別與中心軸2焊接固定;位于同一邊的2個相鄰的模板由中連接合頁11鉸接,相鄰邊的角處的2個模板由角連接合頁9鉸接(角連接合頁由螺栓I0與模板固定)。撐開與收縮裝置實現模具的撐開與收縮。8個模板所圍成的方形腔內設有上板8 (上板8為1-4個,本實施例采用3個);上板8由兩半上板組成(分成兩半),兩半上板的一側面中部均設有半圓孔,兩半圓孔合成中心軸通過孔(上板8的中部設有中心軸通過孔),兩半上板上均設有上板提拉耳7,中心軸 2穿過中心軸通過孔。第二步、支設模具旋轉手柄1,將內聯桿座3、外聯桿座4、活動聯桿5調整到一條線上,模板被撐開,如圖4所示;上板8逐層安放到三處活動聯桿5處,并將上板8與模板的空隙用木楔14頂牢固;將木底板15臨時采用粘膠帶與模板的下端連接封底;再將塑料薄膜或粘膠帶作為模板的保護層,包裹或粘結在模板外側,并兜住模板下端(底側)的木底板 15 ;將組裝好的模具(以及木底板)安放在預留地腳螺栓孔設計位置,模板外側的下部和中間部位采用加固鋼筋與基礎鋼筋連接,模板外側的上部采用鋼管或木方固定;第三步、澆注混凝土 混凝土應分層澆注,下料時采用在模板外側均勻下料澆注混凝土,同時振搗;第四步、拆除模板混凝土澆注完畢后,即可拆除模板外側上部加固的鋼管或木方,并及時進行基礎表面的整平;待混凝土初凝后,逐層提拉上板8,然后旋轉手柄1 一次, 使模板保護層的塑料薄膜或粘膠帶與混凝土間進入空氣,然后恢復模板的撐開狀態;在終凝前,旋轉手柄1,使活動聯桿5帶動內聯桿座4,將模板調整到收縮狀態,拔出模具,再提拉木底板15 (拉木底板是設有底板提拉耳16),留下一孔洞;此時,孔洞中模板保護層的塑料薄膜或粘膠帶以及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漿早在初凝時脫落,便于清理;第五步、清理孔洞用鐵鉤或鋼絲刷將孔洞四周的混凝土面拉毛,并將孔內垃圾清理干凈,再將孔洞封口,即得到設備基礎預留地腳螺栓孔。本實施例中,手柄1和中心軸2采用圓鋼制作,手柄1與中心軸2的上端焊接成“T”字型;中心軸2直徑為32mm,長1200mm ;內聯桿座3采用厚6mm、寬20mm的扁鋼制作,長度 25mm, 一端鉆有孔,另一端與中心軸2焊接;內聯桿座3有十二件,分別在中心軸2上距離與手柄1焊接處200mm、距離木底板15處150mm和兩處之間焊接,每處焊接四件呈“十”字型; 外聯桿座4采用厚6mm、寬20mm的扁鋼制作,長度25mm,一端鉆有孔,另一端與中連接合頁 11的軸焊接;外聯桿座4有十二件,分別與十二件中連接合頁11的軸焊接;活動聯桿5采用厚6mm、寬20mm的扁鋼制作,兩端鉆有孔,以便與內聯桿座3、外聯桿座4采用銷軸6活動連接,銷軸6為六角螺栓;上板提拉耳7采用直徑為6mm鋼筋制作,折彎成“ Ω ”字型,兩邊的端頭插入到上板8中,并穿過上板8,在其的另一面折彎;上板8采用木板制作,其結構為兩塊板拼接(兩半上板拼接),并在拼接縫中預留中心軸2的圓孔(兩半上板上的兩半圓孔合成中心軸通過孔),以便保證大型設備基礎地腳螺栓孔可重復使用的模板的內部清潔,同時也鎖定了大型設備基礎地腳螺栓孔可重復使用的模具的撐開狀態;上板8可在三處活動連桿5撐開后,逐層安放,為了便于拆除,下面的兩處縮小尺寸,然后頂上木楔14 ;角連接合頁9由軸連接的一對鋼板部件組成,采用螺栓10連接第一模板12和第二模板13 ;螺栓10 采用平頭螺栓,以便安裝在第一模板12和第二模板13上,保持平整;中連接合頁11由軸連接的一對鋼板部件組成,采用螺栓10連接同一邊模板,中連接合頁11的軸上焊有外聯桿座 4 ;模板均采用木板制作,將同一邊拼接縫邊緣削薄,以便安裝中連接合頁11后,收縮模具時,同一邊模板的中間拼縫的兩塊板不接觸;第一模板12和第二模板13的區別在于第二模板13比第一模板12寬一塊板厚;木楔14為一頭略厚,另一頭較尖的木頭,以便插入上板8 與模板的空隙,使其牢固;木底板15采用木板制作,其結構為兩塊板拼接,并在兩塊板的偏中位置各安裝一件底板提拉耳16,以便提拉木底板15時,底板的一頭朝上,減少阻力。應用實例表明在大型設備基礎施工中,混凝土基礎上需預留設備的地腳螺栓孔時,采用了該方法后,能靈活、快速的完成模板的支設與拆除,操作簡單、拆模快;能實現上口大下口小、上口小下口大和直筒結構的設備地腳螺栓孔的預留,有利于提高螺栓的抗拔承載能力,大大減輕了人工勞動強度,模板能重復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說明該方法效果顯者ο以上說明僅為本發明的應用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發明之權利范圍,因此依本發明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等效變化,仍屬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設備基礎預留地腳螺栓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組裝模具大型設備基礎地腳螺栓孔可重復使用的模具,它包括中心軸(幻、2-4個撐開與收縮裝置、8個模板、上板(8);按每2個模板位于一邊,8個模板圍成方形;2-4個撐開與收縮裝置位于8個模板所圍成的方形腔內,中心軸O)的下端穿過2-4個撐開與收縮裝置,中心軸 (2)的上端部位于8個模板所圍成的方形腔的上方,中心軸O)的上端焊接有手柄(1);所述的撐開與收縮裝置包括內聯桿座(3)、外聯桿座G)、活動聯桿(5)、中連接合頁 (11)、角連接合頁(9);活動聯桿(5)的內端與內聯桿座(3)鉸接,活動聯桿(5)的外端與外聯桿座⑷鉸接,外聯桿座⑷與中連接合頁(11)焊接固定;活動聯桿⑶為4個,內聯桿座(3)、外聯桿座G)、中連接合頁(11)的個數均與活動聯桿(5)的個數相同,角連接合頁(9)為4個;4個內聯桿座(4)相鄰之間相互成90°布置,4個內聯桿座(4)分別與中心軸( 焊接固定;位于同一邊的2個相鄰的模板由中連接合頁(11)鉸接,相鄰邊的角處的 2個模板由角連接合頁(9)鉸接; 第二步、支設模具旋轉手柄(1),將內聯桿座C3)、外聯桿座(4)、活動聯桿( 調整到一條線上,模板被撐開;上板(8)安放在8個模板所圍成的方形腔內,并將上板(8)與模板的空隙用木楔(14) 頂牢固;將木底板(1 臨時采用粘膠帶與模板的下端連接封底;再將塑料薄膜或粘膠帶作為模板的保護層,包裹或粘結在模板外側,并兜住模板下端的木底板(15);將組裝好的模具安放在預留地腳螺栓孔設計位置,模板外側的下部和中間部位采用加固鋼筋與基礎鋼筋連接,模板外側的上部采用鋼管或木方固定;第三步、澆注混凝土 下料時采用在模板外側均勻下料澆注混凝土,同時振搗; 第四步、拆除模具混凝土澆注完畢后,即可拆除模板外壁上部加固的鋼管或木方,并及時進行基礎表面的整平;待混凝土初凝后,逐層提拉上板(8),然后旋轉手柄(1) 一次,使模板保護層的塑料薄膜或粘膠帶與混凝土間進入空氣,然后恢復模板的撐開狀態;在終凝前,旋轉手柄(1),使活動聯桿( 帶動外聯桿座G),將模板調整到收縮狀態,拔出模具,再提拉木底板(15),留下一孔洞;第五步、清理孔洞用鐵鉤或鋼絲刷將孔洞四周的混凝土面拉毛,并將孔內垃圾清理干凈,再將孔洞封口,即得到設備基礎預留地腳螺栓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基礎預留地腳螺栓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板(8)由兩個半上板組成,兩個半上板的一側面中部均設有半圓孔,兩個半圓孔合成中心軸通過孔,兩個半上板上均設有上板提拉耳(7)。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設備基礎預留地腳螺栓孔的施工方法。設備基礎預留地腳螺栓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驟第一步、組裝模具它包括中心軸、2-4個撐開與收縮裝置、8個模板、上板;按每2個模板位于一邊,8個模板圍成方形;2-4個撐開與收縮裝置位于8個模板所圍成的方形腔內,中心軸的下端穿過2-4個撐開與收縮裝置,中心軸的上端焊接有手柄;第二步、支設模具;第三步、澆注混凝土;第四步、拆除模具,留下一孔洞;第五步、清理孔洞用鐵鉤或鋼絲刷將孔洞四周的混凝土面拉毛,并將孔內垃圾清理干凈,再將孔洞封口,即得到設備基礎預留地腳螺栓孔。該方法簡單,所使用的模具操作簡單、拆模快、可重復使用。
文檔編號E04G21/02GK102425300SQ20111042282
公開日2012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5日
發明者夏春, 王平 申請人: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