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燒陶工藝及該工藝中使用的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燒陶工藝及該工藝中使用的設備。
背景技術:
欽州坭興陶,作為一種傳統民間工藝,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據欽州史志載, 清時欽州曾出土有文字銘證為唐代的坭興制品,歷史千年直到晚清,坭興陶在1915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金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1953年在北京舉辦的全國民間工藝品展覽會上,欽州坭興陶與江蘇宜興陶、云南建水陶、四川榮昌陶被命名為我國的“四大名陶”。欽州坭興陶的特點為無釉磨光,燒成經磨光的陶器呈現出變化無窮的“窯變”色彩,譽為“中國一絕”。早前坭興陶燒制陶器使用的是龍窯、倒焰窯、隧道窯等窯爐,現在使用的主要是電窯或氣窯,是還原燒成,其原理是利用燒成時窯爐內供氧不充分,窯內處于正壓狀態,燃料不能充分燃燒,產生煙霧,使陶土中的金屬氧化物與窯內的一氧化碳結合(例如氧化銅還原成氧化亞銅,顏色變為綠色),燒成前要在分離的兩個部件之間接觸的部件撲上鋁粉,以防在燒制過程中發生粘結現象。在將陶坯安裝于爐車上時,坯板要保持平衡,坯體要嚴格處在同一水平面。裝好之后,遵循“橫縫要對、豎縫要通、外緊中空、上密下稀”的原則檢驗陶坯的安放位置是否合量,不合理的要馬上調整。檢驗之后,即可將爐車慢慢推入爐腔,關閉窯門,通電燒制。燒制的時間一般為20h左右的時間,直至爐內溫度達到1200°C左右,斷電后自然降溫約兩天的時間才可出窯。現有的這種燒制方法中,斷電后需要自然降溫約兩天的時間才可出窯,相當于從1200°C到近乎常溫的這個降溫過程中散發的熱量是白白浪費掉的,這不僅導致生產成本的提高,另一方面,還由于燒成的陶器必須在燒制窯爐中完成降溫還延長生產周期,這同樣是導致產品生產成本高的一個因素。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生產成本低的燒陶工藝及該工藝中使用的設備。本發明所述的燒陶工藝,包括對陶坯進行預熱的步驟,以及將預熱后的陶坯送入燒制窯爐中進行燒制的步驟,所述預熱的步驟在保溫爐內進行,該保溫爐具有空氣可相互流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對陶坯進行預熱的步驟是先將陶坯置于保溫爐的第一腔室中,再將上一批在燒制窯爐中完成燒制的陶器迅速轉移至保溫爐的第二腔室中,利用兩個腔室中空氣的流通實現對陶坯的預熱;其中,所述完成燒制的陶器是在燒制窯爐中的溫度不低于800°C時轉移至保溫爐的第二腔室中。利用上一批在燒制窯爐中完成燒制的陶器在降溫時散發的熱量對即將進行燒制的陶坯進行預熱,不僅充分利用了廢棄的能源,而且由于陶坯已被事先預熱至一定溫度,使其在后序的燒制步驟中勢必可以減少通電時間,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縮短生產周期;此外,由于燒制窯爐中燒制好的陶器,在完成燒成后即從窯爐中取出,從而使得燒制窯爐又可開始下一輪的燒制,提高了設備的使用率,從另一個方面降低了生產的成本。當然,所述完成燒制的陶器必須在燒制窯爐中的溫度不低于800°C 時轉移至保溫爐的第二腔室中,申請人發現,如果在低于800°C的條件下轉移完成燒制的陶器,會造成陶器爆裂。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完成燒制的陶器轉移至保溫爐第二腔室的時間最好是在Imin內,如果時間
過長,完成燒制的陶器的溫度即有可能在轉移過程中低于800°C,從而造成燒好的陶器爆 m農。所述燒制好的陶器在降溫時散發的熱量至少可以將陶坯預熱至150°C,一般情況下,當陶坯在保溫爐第一腔室中預熱至200 300°C進即送入燒制窯爐中進行通電燒制。所述的燒制窯爐為電窯爐,具體可以是梭式窯。本發明還包括實現上述燒陶工藝的設備,它包括對陶坯進行預熱的保溫爐和對預熱后的陶坯進行燒制的燒制窯爐,所述保溫爐的爐膛內設置有一隔板,該隔板將爐膛分隔成兩個獨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的隔板上開設有至少一個通孔以實現兩個腔室中空氣的流通。所述的通孔在隔板上可任意排列,優選呈矩陣排列;所述通孔的直徑一般為8 20cm,此時在水平方向上相鄰兩通孔的中心距為10 25cm,垂直方向上相鄰兩通孔的中心距為10 25cm。所述的燒制窯爐為燒制坭興陶時常規使用的電窯爐,個體可以是梭式窯。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1、本發明所述方法利用上一批在燒制窯爐中完成燒制的陶器在降溫時散發的熱量對即將進行燒制的陶坯進行預熱,不僅充分利用了廢棄的能源,而且由于陶坯已被事先預熱至一定溫度,使其在后序的燒制步驟中勢必可以減少通電時間,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縮短生產周期;此外,由于燒制窯爐中燒制好的陶器,在完成燒成后即從窯爐中取出,從而使得燒制窯爐又可開始下一輪的燒制,提高了設備的使用率,從另一個方面降低了生產的成本。2、本發明所述設備結構簡單,易于操作。
圖1為本發明所述實現燒陶工藝設備中保溫爐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保溫爐中的隔板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為1第一腔室;2第二腔室;3保溫層;4隔板;5通孔。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本發明所述燒陶工藝中使用的設備包括對陶坯進行預熱的保溫爐和對預熱后的陶坯進行燒制的燒制窯爐,所述的燒制窯爐為常規的電窯,所述的保溫爐如圖1所示,該保溫爐可以是一在一個側面上設有爐門的密封容器,容器的外表面上設置有保溫層3,容器內的空間稱為爐膛,爐膛內設置有一塊隔板4,該隔板4的設置垂直于開有爐門的側面,從而將爐膛分隔成兩個獨立的第一腔室1和第二腔室2,所述的隔板4上開設有若干個通孔5,這些通孔5在隔板4上呈矩陣排列,如圖2所示。通過設計這些通孔5使得兩個腔室中的空氣可以互相流通,從而使在其中一個腔室中的陶坯能夠吸收在另一個腔室中的燒制好的陶器散發的熱量,進而達到預熱的目的。所述通孔5的直徑一般可以是8 20cm,此時在水平方向上相鄰兩通孔5的中心距優選為10 25cm,垂直方向上相鄰兩通孔5的中心距優選為 10 25cm。當然,上述保溫爐也可以是生產中常用的保溫爐,只要在其爐膛內設置上述結構的隔板4從而將爐膛內的空間分隔成獨立的兩個腔室即可。實施例2 結合實施例1所述的設備實施的燒陶工藝本發明所述的燒陶工藝,包括對陶坯進行預熱的步驟,以及將預熱后的陶坯送入電窯中進行燒制的步驟,其中所述的對陶坯進行預熱的步驟是先將陶坯安裝于爐車上(安裝時根據現有常規方法進行),然后將爐車置于保溫爐的第一腔室1中,之后再將上一批在燒制窯爐中完成燒制的陶器迅速轉移至保溫爐的第二腔室2中,隨即關上保溫爐的爐門,利用兩個腔室中空氣的流通實現對陶坯的預熱;其中,所述的上一批完成燒制的陶器是在燒制窯爐中的溫度不低于800°C時轉移至保溫爐的第二腔室2中,轉移的時間最好控制在Imin內,以免急降溫時間過長造成陶器爆裂。所述的將預熱后的陶坯送入電窯中進行燒制的步驟,是將在保溫爐第一腔室1中預熱的陶坯直接送入電窯中進行通電燒制(當預熱好的陶坯從保溫爐中移出時,隨即放入下一批即將進行預熱的陶坯),該通電燒制的操作與常規燒制工藝相同,本實施方式中,是將第一腔室1中的陶坯預熱到200 300°C時,將爐車及其上的陶坯一起送入電窯中進行通電燒制,當電窯內的溫度達到1150°C時斷電,斷電后即打開窯門,將爐車拖出,并在Imin內轉移至保溫爐的第一腔室1中為下一批將要預熱的陶坯進行預熱,如此循環往復。上述方法中,對第一批陶坯進行燒制時則沒有對陶坯進行預熱的步驟,因為在這之前還沒有完成燒制的陶器的降溫過程,當完成第一批陶坯的燒制后,后面陶坯的燒制即可上述方法進行。
權利要求
1.一種燒陶工藝,包括對陶坯進行預熱的步驟,以及將預熱后的陶坯送入燒制窯爐中進行燒制的步驟,其特征在于所述預熱的步驟在保溫爐內進行,該保溫爐具有空氣可相互流通的第一腔室(1)和第二腔室O),對陶坯進行預熱的步驟是將陶坯置于保溫爐的第一腔室(1)中,再將上一批在燒制窯爐中完成燒制的陶器迅速轉移至保溫爐的第二腔室(2) 中,利用兩個腔室中空氣的流通實現對陶坯的預熱;其中,所述完成燒制的陶器是在燒制窯爐中的溫度不低于800°C時轉移至保溫爐的第二腔室O)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燒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完成燒制的陶器轉移至保溫爐第二腔室O)的時間不超過lmin。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燒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陶坯在保溫爐第一腔室(1)中預熱至200 300°C時送入燒制窯爐中進行通電燒制。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燒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燒制窯爐為電窯。
5.實現權利要求1中所述燒陶工藝的設備,包括對陶坯進行預熱的保溫爐和對預熱后的陶坯進行燒制的燒制窯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溫爐的爐膛內設置有一隔板G),該隔板 (4)將爐膛分隔成兩個獨立的第一腔室(1)和第二腔室O),所述的隔板(4)上開設有至少一個通孔(5)以實現兩個腔室中空氣的流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 在隔板(4)上呈矩陣排列。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5)的直徑為8 20cm。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方向上相鄰兩通孔(5)的中心距為10 25cm,垂直方向上相鄰兩通孔(5)的中心距為10 25cm。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燒制窯爐為電窯。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燒陶工藝及該工藝中使用的設備。其中的燒陶工藝包括對陶坯進行預熱的步驟,以及將預熱后的陶坯送入燒制窯爐中進行燒制的步驟,所述預熱的步驟在保溫爐內進行,它是將陶坯置于保溫爐的第一腔室中,再將上一批在燒制窯爐中完成燒制的陶器迅速轉移至保溫爐的第二腔室中,利用兩個腔室中空氣的流通實現對陶坯的預熱;其中,所述完成燒制的陶器是在燒制窯爐中的溫度不低于800℃時轉移至保溫爐的第二腔室中。所述的設備包括對陶坯進行預熱的保溫爐,該保溫爐的爐膛內設置有一隔板,該隔板將爐膛分隔成兩個獨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的隔板上開設有至少一個通孔以實現兩個腔室中空氣的流通。本發明所述方法成本低、生產周期短。
文檔編號C04B33/32GK102351514SQ201110195998
公開日2012年2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13日
發明者王廷革 申請人:廣西欽州千秋陶業有限公司